返回

颠覆晚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聚义宿迁县(上)

    宋军上下都一片惊讶之声,确实,高俊不着片甲,单枪匹马,身后有一名随从赶着马车,上面是一具已经装殓好的遗体,缓缓向宿迁县城而来。

    尽管没有人命令,但是守卫城门的宋军士卒鬼使神差的开了门,他们有些诚惶诚恐的让高俊进来。

    毕再遇略微恢复了神智,在宿迁县牙里和高俊见面,两个人都面色沉郁。

    “尽管你赢了,但我也不会投降,还要在这里杀掉你。”毕再遇威严的说。

    “我没赢。”高俊的神情极为沉痛:“我军有上千个好兄弟倒在了战场上,我的一位出生入死的部下被你们用弩枪打死了,这一仗我输得太惨了。”

    “我们也倒下了三四千人。”一说到这个,毕再遇的心也揪了起来,他还记得他刚刚到镇江的时候,屯驻士卒们是如何欢迎他,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忠诚,勇敢,愿意遵循他的一切指令,可自己作为三军首将,却没能好好的使用他们,让他们这样凄惨的倒在战场上。

    “这都怪你,怪你!我建议过和平,建议过咱们交换位置,如果你答应我的话,这些弟兄们就不会死了,而如今他们不但死相凄惨,而且没有任何价值,你们的史弥远就是个卖国贼。”高俊哭了,从怀里掏出一份书信,扔给毕再遇:“你自己好好看一看,这上面写的都是什么!”

    这封言和所诓骗的书信,经过文月儿的传递交到了青阳镇忠义军的手上,而贾涉等人商议过后,决心相信高郎君,将这封信转交给他,由他来劝说毕再遇。

    这是一封沉甸甸的信,然而他那惊悚的内容却没有在忠义军将心中掀起什么波澜——过往的经历早将他们的心冻成了冰,再也掀不起一丝水花了,这封证实了一切的信,也不过是在寒冰上又加了一层霜而已。

    而高俊接到这封信之后,感到的却是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如果早一天拿到这封信,会不会这几千人就不用死了呢?

    尽管心里面明确的知道,就算是有这封信作为证据,不使用武力手段也不可能让毕再遇低头,但是在淮北流的血已经够多了,所以他今天决定单刀赴会,劝说毕再遇。

    毕再遇仅仅看了一眼就知道了信的内容,心中的一切猜想都得到了证实,他丝毫不怀疑信的真伪,其实他什么都知道,只是不愿意相信,此时的梦碎让他感觉到由内而外的疲惫,不由得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我真是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你为什么要为史弥远卖命?难道你真的相信在这种人主政之下,宋军可以北伐成功吗?哪怕你在徐州打了胜仗,三衙管军也要立刻将你拽下来,文官打了胜仗,史明远猜忌,5关打了胜仗,三衙管军们嫉妒。官家不修德,不理政,一心沉迷于丹药,你们就靠这个北伐中原吗?”高俊大声的向在场的所有人高呼:

    “我们的政策很简单,谁支持抗蒙大局,谁就是我们的朋友,谁愿意继续追随史弥远的乱政,谁就是我们的敌人。我希望你们能够和我一道,共同发动兵谏,杀死史弥远,还大宋百姓一个清明天下。”

    军将们瞠目结舌,这意思不就是让他们反叛吗?

    “史弥远专权乱政,天理不容,只要前线宋军们一致同意发动兵谏,我们共同南下,必杀史,始可和。此番定能成功。”高俊极力劝说:“现在大家面前无非是两条路,继续跟随史弥远,直到被他出卖干净,要么就跟随我一道,准备清君侧!”

    高俊转身要走,到门口停下来,头也不回的给毕再遇留下最后的话:“你们那个叫姚喜的统制官,尸体我已经装殓好了,他作战很英勇,但是老将军今天非常无耻!”

    毕再遇似乎不愿意再为自己辩解什么,高俊走出了县衙的厅堂,围在门口的宋军士卒们全都站了起来,心情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个人。高俊并没有躲避他们的目光,而是心情平和的扫视他们一眼,这是一群好孩子。

    就在此时,县衙后面升起一丝浓烟,随即是军将们的哭声。

    高俊有些惊讶的转过身来,此时的烟越升越大,里面还夹杂着几片火焰。一名统制官双眼通红的走了出来:“老将军抛弃我们了。”

    高俊突然感觉力气从身体里抽离了,这事确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片刻之后,他见到了被宋军羁押的孙邦佐,此时孙邦佐的神情极为复杂,而高俊只是勉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不用多想。

    那名宋军的统制官告诉高俊,毕再遇将自己的甲胄留给了他。高俊很清楚,毕再遇相信自己说的话,可他不愿意面对这种事实,六旬老翁尚有何求,只能一死了之。

    这是一副鎏金山文甲,朱色袍带,白滚边,据这名统制官说,乃是前朝郭汾阳老郡王的遗物,为毕将军所钟爱。

    临死前将自己的盔甲送给高俊,这态度已经很明显了,镇江屯驻大兵上下已无异议,毕竟此时就连命都在敌军手上,而他们愿意宽大为怀,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两军商议,等到明天,青阳镇忠义军、宿迁屯驻大兵以及太平军各派出军将,商议以后的打算。

    趁着宋金双方都失去了作战意志和作战能力的时候,淮东战场上的宋军和金军联合起来,向史弥远发难。

    高俊回去后安心准备,他知道史弥远死期到了。

    而此时,史明远自己却不知道这件事情,他正在听取,手下亲信汇报的赵昉的情况,这几天,这个北国来客相当老实,虽然偶尔出门,但是并不合上下官员打交道,只是到勾栏瓦舍听听戏,亦或是买些东西而已。

    “难道去听戏的时候就不能和旁人交头接耳了吗?去查查都有什么人和他在一起。”史弥远很不满意。

    然而他们都错了,赵昉并没有与任何人交接,他每天出门只是为了打掩护,真正负责沟通消息的,是按时上街买菜的蔡宁。

    闹市上人来人往,蔡宁低着头,拎着用荷叶包裹的肉向前走着,似乎是漫不经心之间与一个挑夫擦肩而过,而此时,藏在挑夫篮子里面的陶彩儿已经拿到了密信,双方头也不回的各奔东西。

    温州苏赖子、洪州熊果儿两位茶商领袖已经率领手下茶商人马进入了临安城,并且被安顿在慕迪的勾栏里面,在赵昉的说项下,这两个人也心情澎湃起来,大丈夫在世当建功立业,何苦委身当一个贩夫走卒呢?

    两个人当即决定跟着赵昉干,得到太仓的两米之后,跟随赵昉一起北上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