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血酬(上)
尽管划出了如此多的银子,但高俊嘱咐孔元政,新的银币铸造工作还要秘密进行,查封假银币的工作也绝不能松懈。
孔元政提醒高俊,拿出六万斤银子之后,根据地的白银储备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按照原定铸币计划的话,可能三年之内白银储备就要见底儿了。
“足足能撑三年,那可真不错。”高俊的回答让孔元政摸不着头脑:“你看看吧,官家在开封有什么?一两银子都没有,但他好歹还有几万兵马和君主的权威,就可以轻松的拿走我们这么多银子,只要咱们手中有刀枪,银子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孔元政还以为高俊是要抢钱,这让高俊不得不多解释两句:“要记住,社会框架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能搭建一个良好运营的社会架构,那么钱总是会有的,不要只盯着现金,要注意经济运行是否平稳,商业是否活跃,人们生活是否幸福。”
然而高俊这句话还是略微超前了一点,孔元政能明白高峻的意思,但却不大理解这种想法。他并非是只知道袖手空谈的穷酸措大,尤其对前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很感兴趣,还想方设法搜罗了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文集,对他们的经济策略进行对比。然而,他的认知也就到此为止,依旧是以聚敛为核心考虑经济问题。
不过这也不能算错,高俊现在练兵要钱,改革要钱,还真要靠孔元政来帮他搭建合理的税收架构,在民众负担没到极限的前提下,源源不断的供给财富,养兵备战。
不过,高俊马上就要给孔元政一个精彩的表演了,从南方来的情报来看,江南的水稻快要熟了,期货交割也近在眼前,今年江南江北的天气都不错,水稻普遍丰收,粮食价格正在下降,因此,签订了期货合约的商人们大多沾沾自喜,从年初签订期货契约到现在,粮食价格已经下降了两成。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北面已经有人盯上了他们,刚刚被完颜珣割了韭菜的高俊此时火气很大,正需要有人帮他降降火。
九月开始,从楚州涟水等地方先后发来急报,说金军在淮河以北修筑了大量沟壕,并且建立营寨,增加了军队巡逻,甚至还有敌军骑兵出现。
等到九月十二日的时候,情况已经非常明朗了,金军在淮北已经布置了超过五千精锐的兵力,这还只是能看见的,远处目力所不能达到的灰蒙蒙的原野上,似乎还有更多的军队正在集结屯驻。
这当然不仅仅是纥石烈志的人,高俊也派出大量部队集结在淮河边上,纥石烈志看着远处飞驰的骑兵,不无担心的对高俊说:“现在咱们在淮河边上集结这么多军队合适吗?你温敦郎君可真是让我看不懂了,平日你一直主张不要对南家用兵,应专心于河北战事,眼下河北战事未了,你为何又突然开始向南增兵,难不成你还真想突袭淮南?”
“儿郎们操练了这么久,应该让他们活动活动腿脚了,靠近淮河的地方荒地多,可以让他们一展身手,今年秋季演习的主题是平原野战。”高俊可不会把实话说出来,此时他已经调动了上万军队前往淮北地区,一方面是进行军训,一方面是检查淮北地区的垦荒情况,而第三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在淮南制造恐慌。
果不其然,得知金军突然在淮北增兵之后,宋廷上下惊惶异常,彭义斌刚刚出走,此时淮南并没有可战之兵能用,无可奈何之下,临安朝廷一方面要湖北的孟宗政率军前来镇江协助防御,另一方面,则广派间谍到淮北刺探情况,看看金朝人到底是什么想法。
而太平军在南方的网络也趁势大举造势,不断的制造烟雾,谢传风等人自不待言,刚来南方不久的殷去寒也加入了散布恐慌性留言的队伍,很快,淮南地区人人都知道,金军马上又要南下攻宋了。
在较短时间之内,粮价顿时大跌,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白花花的粮食烂在地里,更不忍心让他们被敌军的铁蹄糟蹋,不少人选择趁早贱卖粮食,那些签订了期货合约的人更是感叹自己有先见之明,反正现在钱已经付了,只是等粮食交割而已。
而在花靥谢家的府邸里则是流言飞起,不少人认为这个什么期货交易已经完全搞砸了,但谢传风和谢家的长辈几番商量下来,觉得还是应该相信高俊。
双方合作这么久了,彼此之间都是有情意的,谢传风坚定的相信,高俊一定有办法,在这次风波中大捞一笔。最后,他拿出自己所有的身家来为高俊这笔生意做担保。
他们想的没错,高俊掌握了巨大的信息优势,他知道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秘密:南宋临安的太仓早就被他偷光了,现如今,南宋小朝廷要养孟宗政的军队,肯定要临时筹集粮草。
果不其然,陷入兵财两难的临安对于金朝可能的进攻十分惶急,赵扩已经几次接见重臣,商量如何防备敌军,现如今太仓已空,而原本布置在江淮一线的军队也早就在前年被高俊打了个七零八落,孟宗政刚刚调过来,差不多都是空着两只手,还等着朝廷接济粮草和军饷。
薛极对于这种情况也早有预料,在一番商讨之后,他和几位朝廷重臣商量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在淮南征收军料钱,还要征收粮草。
临时加税是国政大忌,赵扩本人也几番犹豫,但是形势不等人,眼看着楚州的报告一天比一天急切,金军毫无疑问已经调动大兵,无奈之下,也只能召开御前会议,让参政们都来商议。
最后,大家也都同意薛极的意见,赶紧从江南淮南各地征收军料钱和粮米,先养兵备战,撑过今年冬天再说。
当然,薛极提这个建议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私心,家里人已经向他报告,今年参加期货生意前景不佳,最好是收获季节的时候粮价能够拉起来,这样的话大家才能从期货中赚钱。
而一旦征收资料钱和粮米,市场上的谷物减少,再加上战争阴云,粮价一定会迎来一个暴涨。
朝堂上的官员也都议论纷纷,不少人开始上疏,建议要求停征军粮。
一方面,这个政策确实害民,但是,也有很多人怀着跟薛极差不多的心思:不少官员的家里也都签订了期货契约,正等着今年粮价下降。
无奈之下,薛极居然轻车简从,去拜访了隐居在郊外武林的曾从龙。
孔元政提醒高俊,拿出六万斤银子之后,根据地的白银储备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按照原定铸币计划的话,可能三年之内白银储备就要见底儿了。
“足足能撑三年,那可真不错。”高俊的回答让孔元政摸不着头脑:“你看看吧,官家在开封有什么?一两银子都没有,但他好歹还有几万兵马和君主的权威,就可以轻松的拿走我们这么多银子,只要咱们手中有刀枪,银子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孔元政还以为高俊是要抢钱,这让高俊不得不多解释两句:“要记住,社会框架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能搭建一个良好运营的社会架构,那么钱总是会有的,不要只盯着现金,要注意经济运行是否平稳,商业是否活跃,人们生活是否幸福。”
然而高俊这句话还是略微超前了一点,孔元政能明白高峻的意思,但却不大理解这种想法。他并非是只知道袖手空谈的穷酸措大,尤其对前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很感兴趣,还想方设法搜罗了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文集,对他们的经济策略进行对比。然而,他的认知也就到此为止,依旧是以聚敛为核心考虑经济问题。
不过这也不能算错,高俊现在练兵要钱,改革要钱,还真要靠孔元政来帮他搭建合理的税收架构,在民众负担没到极限的前提下,源源不断的供给财富,养兵备战。
不过,高俊马上就要给孔元政一个精彩的表演了,从南方来的情报来看,江南的水稻快要熟了,期货交割也近在眼前,今年江南江北的天气都不错,水稻普遍丰收,粮食价格正在下降,因此,签订了期货合约的商人们大多沾沾自喜,从年初签订期货契约到现在,粮食价格已经下降了两成。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北面已经有人盯上了他们,刚刚被完颜珣割了韭菜的高俊此时火气很大,正需要有人帮他降降火。
九月开始,从楚州涟水等地方先后发来急报,说金军在淮河以北修筑了大量沟壕,并且建立营寨,增加了军队巡逻,甚至还有敌军骑兵出现。
等到九月十二日的时候,情况已经非常明朗了,金军在淮北已经布置了超过五千精锐的兵力,这还只是能看见的,远处目力所不能达到的灰蒙蒙的原野上,似乎还有更多的军队正在集结屯驻。
这当然不仅仅是纥石烈志的人,高俊也派出大量部队集结在淮河边上,纥石烈志看着远处飞驰的骑兵,不无担心的对高俊说:“现在咱们在淮河边上集结这么多军队合适吗?你温敦郎君可真是让我看不懂了,平日你一直主张不要对南家用兵,应专心于河北战事,眼下河北战事未了,你为何又突然开始向南增兵,难不成你还真想突袭淮南?”
“儿郎们操练了这么久,应该让他们活动活动腿脚了,靠近淮河的地方荒地多,可以让他们一展身手,今年秋季演习的主题是平原野战。”高俊可不会把实话说出来,此时他已经调动了上万军队前往淮北地区,一方面是进行军训,一方面是检查淮北地区的垦荒情况,而第三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在淮南制造恐慌。
果不其然,得知金军突然在淮北增兵之后,宋廷上下惊惶异常,彭义斌刚刚出走,此时淮南并没有可战之兵能用,无可奈何之下,临安朝廷一方面要湖北的孟宗政率军前来镇江协助防御,另一方面,则广派间谍到淮北刺探情况,看看金朝人到底是什么想法。
而太平军在南方的网络也趁势大举造势,不断的制造烟雾,谢传风等人自不待言,刚来南方不久的殷去寒也加入了散布恐慌性留言的队伍,很快,淮南地区人人都知道,金军马上又要南下攻宋了。
在较短时间之内,粮价顿时大跌,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白花花的粮食烂在地里,更不忍心让他们被敌军的铁蹄糟蹋,不少人选择趁早贱卖粮食,那些签订了期货合约的人更是感叹自己有先见之明,反正现在钱已经付了,只是等粮食交割而已。
而在花靥谢家的府邸里则是流言飞起,不少人认为这个什么期货交易已经完全搞砸了,但谢传风和谢家的长辈几番商量下来,觉得还是应该相信高俊。
双方合作这么久了,彼此之间都是有情意的,谢传风坚定的相信,高俊一定有办法,在这次风波中大捞一笔。最后,他拿出自己所有的身家来为高俊这笔生意做担保。
他们想的没错,高俊掌握了巨大的信息优势,他知道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秘密:南宋临安的太仓早就被他偷光了,现如今,南宋小朝廷要养孟宗政的军队,肯定要临时筹集粮草。
果不其然,陷入兵财两难的临安对于金朝可能的进攻十分惶急,赵扩已经几次接见重臣,商量如何防备敌军,现如今太仓已空,而原本布置在江淮一线的军队也早就在前年被高俊打了个七零八落,孟宗政刚刚调过来,差不多都是空着两只手,还等着朝廷接济粮草和军饷。
薛极对于这种情况也早有预料,在一番商讨之后,他和几位朝廷重臣商量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在淮南征收军料钱,还要征收粮草。
临时加税是国政大忌,赵扩本人也几番犹豫,但是形势不等人,眼看着楚州的报告一天比一天急切,金军毫无疑问已经调动大兵,无奈之下,也只能召开御前会议,让参政们都来商议。
最后,大家也都同意薛极的意见,赶紧从江南淮南各地征收军料钱和粮米,先养兵备战,撑过今年冬天再说。
当然,薛极提这个建议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私心,家里人已经向他报告,今年参加期货生意前景不佳,最好是收获季节的时候粮价能够拉起来,这样的话大家才能从期货中赚钱。
而一旦征收资料钱和粮米,市场上的谷物减少,再加上战争阴云,粮价一定会迎来一个暴涨。
朝堂上的官员也都议论纷纷,不少人开始上疏,建议要求停征军粮。
一方面,这个政策确实害民,但是,也有很多人怀着跟薛极差不多的心思:不少官员的家里也都签订了期货契约,正等着今年粮价下降。
无奈之下,薛极居然轻车简从,去拜访了隐居在郊外武林的曾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