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一盘散沙
纥奚敬也表示反对:“我也不同意!”
尉眷也说:“连日来日夜不停地攻城已经让将士们有了厌战的情绪,此前若不是陛下有严旨,本将军不会如此不顾伤亡的攻城,我也不同意!”
来大千看向其他几个统兵大将:“你们几位呢?”
赵俊生说:“本将也不同意继续让将士们去送死,伤亡太大的话,这兵就不好带了!另外,士气已跌下来,很难再提升上来!诸位信不信,现在下令继续攻城,下面肯定是叫苦连天,诸位都应该知道,军令一旦被质疑,主将的威信和权威必然受损!”
花木兰自然是夫唱妇随,“我也不同意!”
已经有一大半人都不同意了,拓跋丘和拓跋齐互相看了一眼,都也说不同意。
来大千心里很是恼怒,他这个征北大将军就是个摆设,他见众将都不同意,只好退而求其次:“好,既然如此,咱们退一步,各军轮流攻城,以此来向魏军表明我们受到的影响不大,至少也不能让他们看出皇帝已经驾崩了!”
赵俊生又反对:“来将军,方才行宫这边喊杀声震天,本将在南城墙外都听见了,这么大动静你以为城内的燕国君臣没听到吗?你这么做有欲盖弥彰之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连夜攻城肯定是继续不下去了,你却还要再打,不是欲盖弥彰是什么?这样只会让燕国君臣猜到陛下已经遭遇不测!”
一连提出两个建议都被反对和否决了,来大千心里火气很大,正想发发脾气,却见拓跋齐打着哈欠说:“既然如此,咱们今夜就歇歇,有什么事明日再说,实在撑不住了,别弄成没攻下来,反而把自己给累死,那就太不划算了,走了走了,明日再议!”
拓跋齐一走,纥奚敬也跟着走了,紧接着是拓跋丘,赵俊生向花木兰打了一个颜色,两人也一同起身向外走去,剩下的尉眷、源贺等人见状很是无奈,也只好都转身离开。
这些人一走,来大千大怒:“混账,都是一群混账!”
发了一通脾气之后,来大千也走了,只留下崔浩和寇谦之两人面面相觑。
良久,崔浩说:“国师,我怎么感觉心里发凉呢?一股寒意只玩上涌,这天气还没转凉啊!”
寇谦之走到殿外仰头看了看朗朗星空,随后又转而回了大殿在崔浩对面跪坐,“崔公,方才贫道夜观天象,发现帝星的确陨落了!”
崔浩拱手:“还请国师卜上一卦,算一算今后天下大势!”
寇谦之点点头,拿出龟甲和铜钱,把铜钱用两半龟甲合拢装好连续不停摇了九次,打开龟甲任由铜钱落下。
“崔公,形势不妙啊,我等只怕要早做打算才好,至少目前这局面就是一团糟!”寇谦之看了卦象之后抬头对崔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崔浩点头:“是啊,这些统兵大将一个个桀骜不驯,又没有一个能镇得住场面的人主持大局,我担心这帮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届时殃及池鱼,你我二人逃过了一次两次,只怕很难逃过第三次以崔某之见,你我二人还是趁早抽身赶往平城,或许还能赶上时候分一杯羹!”
寇谦之想了想点头:“崔公所言不错,你我基业都在平城,还是尽快赶往平城在册立新君之事上出一份力吧!只是,你我如何才能悄悄离开又不引起那些统兵大将们的注意呢?若是被他们发现你我二人要走,只怕我们就走不成了!”
崔浩笑道:“此事易尔,俗话说‘财能通神’,只要有金子在手,肯定一路畅通无阻!事不宜迟,我们立刻通知手下随从收拾两套换洗的衣裳和细软就连夜启程,以免夜长梦多啊!”
“善!”
赵俊生和花木兰从行宫出来之后带着亲兵们赶往龙城以南的营地,走到半路上,花木兰忧心忡忡的说:“俊生哥哥,刚才这些统兵大将如此争吵,只怕接下来的事情会搞成一团乱麻,我感觉很是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赵俊生心里很冷静,脑子很清醒,这些桀骜不驯的大将们失去了皇帝的管束,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没有人能让他们俯首帖耳听命了,他担心按照这个局面发展下去,最后只怕会草草收场,或许可能连皇帝的尸骨都没人理会了。
赵俊生对花木兰说:“木兰,如今的情况是一团糟,我们各军是群龙无首,来大千虽然官职最高,却没足够的威望服众!在内部一盘散沙,外面又有燕军威胁的情况下,我对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很不看好,我们还是要早做打算!”
花木兰扭头过来问:“做何打算?如何打算?”
赵俊生仰头看着星空叹道:“我们得为自己准备一条安全的退路啊!你要知道龙城之内至少还有两万燕军!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我更担心威胁我们安全的隐患来自于内部!”
花木兰听赵俊生这么一说,心里也紧张起来,说:“俊生哥哥说的极是,你我各自只有两千人,就算合起来也只有四千余人,比起源贺、尉眷、来大千他们都少得多,比起燕军就更不如了!”
赵俊生说:“不,你忘记了一支人马!就是毛修之统带的三千幽州辎重兵,算上这支人马我们一共有七千人,但他的三千人战斗力不太好,又都是步兵,但有一点好处,辎重掌握在我们手里!”
花木兰皱眉道:“俊生哥哥,我有点信不过这个毛修之,他跟朱修之的关系”
赵俊生笑着说:“别说你信不过他,我也信不过他,但不是说不信任就不能用,只要能控制好,就不怕他捣鬼!”
回到营地内,双方部将们已经安排了警戒和巡逻,在前面有延绵几里长的土堆和壕沟挡着,也不用太过担心燕军会出城偷袭,只要在土堆上布置一些警戒哨就能起到预警作用,即便燕军出城偷袭,只要警戒哨及时发出警报,他就有足够的时间集结兵马。
牙帐内,油灯灯芯静静的燃烧着,花木兰和赵俊生面对面而跪坐。
赵俊生沉着脸说:“以我的预测,此次东征到最后肯定是虎头蛇尾的结局,只是可惜了我们此前经历数次大战,死伤将士无数,占领了平州、并州等地,到头来只怕又要被迫丢还给燕国!”
花木兰也颇感可惜,说道:“是啊!如今连陛下都驾崩了,看今夜那帮大将们的嘴脸,这战事只怕真的进行不下去了,只是我就不明白了,陛下生前对这些人不薄啊,为何就没有一个人感念陛下的恩德而奋起对龙城发起猛攻?就算是人走茶凉,可也没这么快吧,皇帝的尸体还是惹的,这帮人也太无情了!”
赵俊生摇头:“不是你说的这样,这些人不是不想替皇帝复仇,不是不想把战事进行下去,而是因为群龙无首,没有一个有足够威望的人把这些人统合起来,因此他们都只会计较自己的利益,就算想把战事进行下去,想替皇帝复仇,可又担心遭到别人的算计,担心被当做替死鬼和炮灰消耗掉手上的实力,其实咱们又何尝不是呢?大家都只顾着保存实力,都不想出头,因为出头就得要充当炮灰啊,谁都不想被当做傻子被人牵着鼻子走!”
“我们明明知道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只有同心协力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大家彼此之间的信任不够,毕竟人心隔肚皮,都互相猜忌和防备,如何能够把力往一处使呢?”
花木兰也有些不甘心,说:“把到手的地盘又丢弃掉,让燕国重新拿回去,我们那些战死的弟兄们岂不是白死了吗?”
赵俊生思索良久,对花木兰说:“我们手上的力量还是太单薄了一些,若想保住我们既得利益,还得增加兵力才行,也要同时削弱燕国的实力!”
花木兰说:“我觉得你可以先把高旭的四千人马调到石城附近,石城距离这里近,快速的行军一天就能赶到,可以应付出发状况!至于如何进一步削弱燕国的实力,还得再想办法!”
赵俊生听了花木兰的话,点头道:“把高旭的四千人马调过来的确是一个办法,另外我们可以把那些俘虏进行一下整编,以丰厚的赏赐和军饷让他们听命!如此以来,俘虏经过整编之后大约有三千多,再加上高旭的四千人马,即便不算三千辎重兵,我们大约能凑出一万两千人马!”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对粮草的需求就要增加三倍!”花木兰说。
赵俊生笑道:“辎重营掌握在我手里,当然得先供应我们自己的人马!”
他说完对外面喊道:“来人,去把毛修之叫来!”
深更半夜,毛修之心里忐忑不安的走了过来,他担心赵俊生知道朱修之跟他的关系,更担心朱修之在临阵倒戈之前曾经去过他的营地见过他这件事情被暴露出去。
“下官见过使君,不知使君深夜叫下官前来有何吩咐?”
尉眷也说:“连日来日夜不停地攻城已经让将士们有了厌战的情绪,此前若不是陛下有严旨,本将军不会如此不顾伤亡的攻城,我也不同意!”
来大千看向其他几个统兵大将:“你们几位呢?”
赵俊生说:“本将也不同意继续让将士们去送死,伤亡太大的话,这兵就不好带了!另外,士气已跌下来,很难再提升上来!诸位信不信,现在下令继续攻城,下面肯定是叫苦连天,诸位都应该知道,军令一旦被质疑,主将的威信和权威必然受损!”
花木兰自然是夫唱妇随,“我也不同意!”
已经有一大半人都不同意了,拓跋丘和拓跋齐互相看了一眼,都也说不同意。
来大千心里很是恼怒,他这个征北大将军就是个摆设,他见众将都不同意,只好退而求其次:“好,既然如此,咱们退一步,各军轮流攻城,以此来向魏军表明我们受到的影响不大,至少也不能让他们看出皇帝已经驾崩了!”
赵俊生又反对:“来将军,方才行宫这边喊杀声震天,本将在南城墙外都听见了,这么大动静你以为城内的燕国君臣没听到吗?你这么做有欲盖弥彰之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连夜攻城肯定是继续不下去了,你却还要再打,不是欲盖弥彰是什么?这样只会让燕国君臣猜到陛下已经遭遇不测!”
一连提出两个建议都被反对和否决了,来大千心里火气很大,正想发发脾气,却见拓跋齐打着哈欠说:“既然如此,咱们今夜就歇歇,有什么事明日再说,实在撑不住了,别弄成没攻下来,反而把自己给累死,那就太不划算了,走了走了,明日再议!”
拓跋齐一走,纥奚敬也跟着走了,紧接着是拓跋丘,赵俊生向花木兰打了一个颜色,两人也一同起身向外走去,剩下的尉眷、源贺等人见状很是无奈,也只好都转身离开。
这些人一走,来大千大怒:“混账,都是一群混账!”
发了一通脾气之后,来大千也走了,只留下崔浩和寇谦之两人面面相觑。
良久,崔浩说:“国师,我怎么感觉心里发凉呢?一股寒意只玩上涌,这天气还没转凉啊!”
寇谦之走到殿外仰头看了看朗朗星空,随后又转而回了大殿在崔浩对面跪坐,“崔公,方才贫道夜观天象,发现帝星的确陨落了!”
崔浩拱手:“还请国师卜上一卦,算一算今后天下大势!”
寇谦之点点头,拿出龟甲和铜钱,把铜钱用两半龟甲合拢装好连续不停摇了九次,打开龟甲任由铜钱落下。
“崔公,形势不妙啊,我等只怕要早做打算才好,至少目前这局面就是一团糟!”寇谦之看了卦象之后抬头对崔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崔浩点头:“是啊,这些统兵大将一个个桀骜不驯,又没有一个能镇得住场面的人主持大局,我担心这帮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届时殃及池鱼,你我二人逃过了一次两次,只怕很难逃过第三次以崔某之见,你我二人还是趁早抽身赶往平城,或许还能赶上时候分一杯羹!”
寇谦之想了想点头:“崔公所言不错,你我基业都在平城,还是尽快赶往平城在册立新君之事上出一份力吧!只是,你我如何才能悄悄离开又不引起那些统兵大将们的注意呢?若是被他们发现你我二人要走,只怕我们就走不成了!”
崔浩笑道:“此事易尔,俗话说‘财能通神’,只要有金子在手,肯定一路畅通无阻!事不宜迟,我们立刻通知手下随从收拾两套换洗的衣裳和细软就连夜启程,以免夜长梦多啊!”
“善!”
赵俊生和花木兰从行宫出来之后带着亲兵们赶往龙城以南的营地,走到半路上,花木兰忧心忡忡的说:“俊生哥哥,刚才这些统兵大将如此争吵,只怕接下来的事情会搞成一团乱麻,我感觉很是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赵俊生心里很冷静,脑子很清醒,这些桀骜不驯的大将们失去了皇帝的管束,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没有人能让他们俯首帖耳听命了,他担心按照这个局面发展下去,最后只怕会草草收场,或许可能连皇帝的尸骨都没人理会了。
赵俊生对花木兰说:“木兰,如今的情况是一团糟,我们各军是群龙无首,来大千虽然官职最高,却没足够的威望服众!在内部一盘散沙,外面又有燕军威胁的情况下,我对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很不看好,我们还是要早做打算!”
花木兰扭头过来问:“做何打算?如何打算?”
赵俊生仰头看着星空叹道:“我们得为自己准备一条安全的退路啊!你要知道龙城之内至少还有两万燕军!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我更担心威胁我们安全的隐患来自于内部!”
花木兰听赵俊生这么一说,心里也紧张起来,说:“俊生哥哥说的极是,你我各自只有两千人,就算合起来也只有四千余人,比起源贺、尉眷、来大千他们都少得多,比起燕军就更不如了!”
赵俊生说:“不,你忘记了一支人马!就是毛修之统带的三千幽州辎重兵,算上这支人马我们一共有七千人,但他的三千人战斗力不太好,又都是步兵,但有一点好处,辎重掌握在我们手里!”
花木兰皱眉道:“俊生哥哥,我有点信不过这个毛修之,他跟朱修之的关系”
赵俊生笑着说:“别说你信不过他,我也信不过他,但不是说不信任就不能用,只要能控制好,就不怕他捣鬼!”
回到营地内,双方部将们已经安排了警戒和巡逻,在前面有延绵几里长的土堆和壕沟挡着,也不用太过担心燕军会出城偷袭,只要在土堆上布置一些警戒哨就能起到预警作用,即便燕军出城偷袭,只要警戒哨及时发出警报,他就有足够的时间集结兵马。
牙帐内,油灯灯芯静静的燃烧着,花木兰和赵俊生面对面而跪坐。
赵俊生沉着脸说:“以我的预测,此次东征到最后肯定是虎头蛇尾的结局,只是可惜了我们此前经历数次大战,死伤将士无数,占领了平州、并州等地,到头来只怕又要被迫丢还给燕国!”
花木兰也颇感可惜,说道:“是啊!如今连陛下都驾崩了,看今夜那帮大将们的嘴脸,这战事只怕真的进行不下去了,只是我就不明白了,陛下生前对这些人不薄啊,为何就没有一个人感念陛下的恩德而奋起对龙城发起猛攻?就算是人走茶凉,可也没这么快吧,皇帝的尸体还是惹的,这帮人也太无情了!”
赵俊生摇头:“不是你说的这样,这些人不是不想替皇帝复仇,不是不想把战事进行下去,而是因为群龙无首,没有一个有足够威望的人把这些人统合起来,因此他们都只会计较自己的利益,就算想把战事进行下去,想替皇帝复仇,可又担心遭到别人的算计,担心被当做替死鬼和炮灰消耗掉手上的实力,其实咱们又何尝不是呢?大家都只顾着保存实力,都不想出头,因为出头就得要充当炮灰啊,谁都不想被当做傻子被人牵着鼻子走!”
“我们明明知道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只有同心协力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大家彼此之间的信任不够,毕竟人心隔肚皮,都互相猜忌和防备,如何能够把力往一处使呢?”
花木兰也有些不甘心,说:“把到手的地盘又丢弃掉,让燕国重新拿回去,我们那些战死的弟兄们岂不是白死了吗?”
赵俊生思索良久,对花木兰说:“我们手上的力量还是太单薄了一些,若想保住我们既得利益,还得增加兵力才行,也要同时削弱燕国的实力!”
花木兰说:“我觉得你可以先把高旭的四千人马调到石城附近,石城距离这里近,快速的行军一天就能赶到,可以应付出发状况!至于如何进一步削弱燕国的实力,还得再想办法!”
赵俊生听了花木兰的话,点头道:“把高旭的四千人马调过来的确是一个办法,另外我们可以把那些俘虏进行一下整编,以丰厚的赏赐和军饷让他们听命!如此以来,俘虏经过整编之后大约有三千多,再加上高旭的四千人马,即便不算三千辎重兵,我们大约能凑出一万两千人马!”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对粮草的需求就要增加三倍!”花木兰说。
赵俊生笑道:“辎重营掌握在我手里,当然得先供应我们自己的人马!”
他说完对外面喊道:“来人,去把毛修之叫来!”
深更半夜,毛修之心里忐忑不安的走了过来,他担心赵俊生知道朱修之跟他的关系,更担心朱修之在临阵倒戈之前曾经去过他的营地见过他这件事情被暴露出去。
“下官见过使君,不知使君深夜叫下官前来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