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尘埃落定
“铜钱呢?”
“国库现存留的铜钱应该不足两百万贯!”裴松之报出了他知道的大致数目。
刘义宣皱眉:“两百万贯太少了,本王估计没有一千万贯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啊!”
剩下的几人都不知如何是好,过了一会儿,竺變说:“王爷,现在距离秋税征收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到时候朝廷除了秋税,收税时再增加一个名目,收上一千万贯应该不成问题,只是如此一来,到了明年朝廷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好,就定一千万贯,这是我们的底线!现在在说说每年的纳贡吧,诸位商议一下,我们定一个底线,这个底线要在我朝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刘义宣的话又让竺變和裴松之等人仔细斟酌起来。
裴松之心里默默的算了一下,对刘义宣说:“王爷,下官算了一算,我国若给乾国上供,每年不能超过黄金一千斤、铜钱两百万贯、上等茶叶两千斤、绢一千匹、布一万匹、稻米三十万石!若是超过这个数目,我国就无法承担了,主要是日子长了,每年都要上供,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尽量压低数目!”
刘义宣考虑了一下,看向竺變:“你觉得这数目如何?”
竺變说:“以下官推算,裴大人说的这个数目是很中肯的,这已经是我们能够承受的最大数目,若是超过这个数目,不过几年我大宋就会衰弱下去!”
“那就这样吧!还有一条,也是最后一条,乾国方面还提出了要求我朝送质子到乾京,这一条你们怎么看?”
对于这一条,竺變和裴松之等人都不好回答,送质子?新皇刘骏还没有立后,也没有纳妃,并无子嗣,哪里来的子嗣去送给乾国为质?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都无奈的摇了摇头。
乾国的兵马攻下高邮给了刘义宣等人巨大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大幅度退让妥协。
又经过七天的艰难谈判,双方在前面几个问题上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商讨最后一个条件时又遇到了分歧。
乾国要求南朝派出质子前往乾国为质,但宋国方面不答应,认为当今皇帝并无子嗣,无法派出质子,乾国方向却说可以让皇帝的兄弟为质。
“诸位,这只怕不妥吧?我朝皇帝的兄弟多达十几个,就算派出好几个去为质,陛下只怕也不会心疼!”
竺變的一边说一边喝着茶,看着东方辰等人脸上的表情,“其实贵国手里现在已经有了我乾国的质子,又何必再要求我们送质子呢?”
已经有了质子?东方辰等人一想,马上明白了竺變说的是谁,说的是刘义康!
东方辰考虑了一下,说道:“好,这个说法本官接受,质子的条件就此作罢,就以前面协商同意的几条作为具体的条款内容,我方会命人准备协约条款文本,一式两份,明日上午咱们双方再次来到这里签订协约!”
八月初十,乾国和宋国双方议和大臣签订协约:第一,乾国和宋国结为兄弟,以乾国为兄弟,宋国为弟!第二,宋国赔偿黄金七万斤、铜钱一千万贯;第三,作为兄弟之国,宋国每年给乾国上供黄金一千金、铜钱一百八十万贯、上等茶叶两千斤、绢一千匹、布两万匹!第四,自协约签订之日起,一个月之内,所有乾军撤回淮北;第五,自协约签订起,双方以淮河为军事分界线,乾国至少二十年之内不得侵犯南朝宋国!第六,宋国的赔款必须在三个月之内交给乾国,每年的上供必须在五月初一之前交付,否则视为违反协约,乾国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的权利。
一式两份的议和协约签订之后,东方辰这边松了一口气,但南朝这边刘义宣等人却并没有轻松下来,他们回去之后还要面临严峻的考验。
在赵俊生的命令下,梁翼和鲁爽二人分别率军撤回淮北,带回来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粮草物资,这些都是攻破沿途城池从官仓中缴获的!
八月二十,赵俊生下令命薛安都统带马步军一万人马留驻义成,监督南朝履行协约上的规定。
过了几天,赵俊生和花木兰统带大军班师回朝,一同北返的还有被俘的南朝皇帝刘义康、随军大臣十三人、俘虏降兵近两万人。
一路上,刘义康的心情很不好,这一去乾京,有生之年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返回建康,他的情绪很低落,即便吴贵妃不时安慰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等大军到了蹻磝城准备渡河,刘义康跟看守他的幢将百里归元说:“朕要见你家大王!”
百里归元惊奇的目光看着刘义康,抱了抱拳:“我去给你通报,至于大王会不会见你就不得而知了!”
“你只管去通报就是了!”
不久,百里归元来到行宫门外向守卫抱拳说:“因刘义康的要求,百里归元前来求见陛下,还请通传一声!”
守卫去通报后,很快返回来请百里归元进去,百里归元来到一座木制房屋,建造得颇有宫殿气势。
百里归元走进大殿,见赵俊生正坐于大殿之上,他立即上前下拜:“大王,刘义康想见大王!”
“哦?”赵俊生一愣,“难道他想通了?这样吧,你去领他前来!”
“是!”
没过一会儿工夫,百里归元就带着一个牙的甲士保护着刘义康来到了行宫。
赵俊生见刘义康走进来,笑道:“陛下可是想回南朝?”
刘义康问:“你不会无条件放朕回南朝的,说出你的条件吧!”
赵俊生抚掌:“陛下快人快语,这很好,孤就喜欢与陛下这样的人打交道!陛下若向南朝,只需答应孤一个条件就行,孤要川蜀之地,只要陛下宣布把巴蜀之地割让给乾国,陛下与贵妃就能恢复自由、返回南朝!”
“当然,陛下若觉得这样只身返回南朝不太安全,孤也可以替你想办法给你弄一支军队,一来可以保护陛下的安全;二来陛下可以用他们返回南朝夺回属于你自己的皇位!”
刘义康听得一心一动,“乾王所说的这支军队该不会是这两万多降军和俘虏吧?”
赵俊生笑着点头:“陛下觉得回去的时候把他们带回南朝如何?”
刘义康怎么会不明白天下不会平白无故掉下馅饼?他沉声道:“朕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重掌这支兵马?”
赵俊生说:“孤知道梁州和益州守将和官员都是陛下的心腹亲信,只要陛下答应把梁州和益州割让给我乾国,陛下就可以带着两万大军返回南朝!”
刘义康看着赵俊生:“你的胃口太大了!”
“陛下也不想想,陛下若是考虑的时间足够长,孤要花费多大的代价才能养活那两万降军并让他们保持战斗力!孤只要梁州和益州,这已经很公道的交易了!”
赵俊生笑着说:“陛下可以慢慢考虑,孤不着急,等什么时候陛下想好了可以再找孤!”
刘义康陷入了矛盾之中,他何尝不想回南朝?可赵俊生提出的条件太让人难以接受了,益州和梁州可是膏腴之地,南朝若是失去了这两块地盘,就失去了很重要的赋税来源,这两地都是产粮大区,若是割让给乾国就等于是把自己的左臂砍下来送给乾国。
刘义康也不傻,他知道赵俊生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把他放回去跟南朝新皇刘骏抢夺江山,让南朝陷入内乱。
可知道归知道,刘义康却没有牺牲自我而成全他人的崇高品德,这世上人都是自私的,为了皇帝之位,父子、兄弟都可以杀得血流成河,更何况他刘义康与刘骏只是叔侄!
“等等!”刘义康一看赵俊生要走立即喊道,“梁州可以割让给你,但是益州不行!”
赵俊生摇头笑道:“陛下,孤要提醒你,现在你没有与孤讨价还价的权力,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为了陛下以后不会后悔,孤可以给你一年的时间考虑!这一年内,只要陛下想通了,心甘情愿的同意以益州和梁州换取带着两万降兵返回南朝的机会,陛下随时可以来找孤!”
赵俊生早就打算好了,即便刘义康同意了,他也不会现在就放刘义康和那两万降兵返回南朝,乾国才刚刚与南朝方面签订协约,赔偿的七万金和一千万贯还没有到手呢,这个时候怎能把刘义康和这两万人马返回南朝?万一建康那边得知消息之后一怒之下拒不履行协约怎么办?所以这事就算刘义康同意了,他也要等到把赔款拿到手之后再做决定。
从河南各地抽调的兵马返回原驻地,剩下的兵马渡河之后,赵俊生又下令从河北各地抽调的兵马返回原驻地休整,论功行赏的事情要等到赵俊生和花木兰回到乾京再做。
大军渡河之后又走了十余日终于回到了乾京城,满朝文武大臣在梁寂、曹蛟、崔浩、寇谦之等人的带领下出城迎驾,通往乾京南城门的道路两侧都站满了官员和百姓,还有兵丁们在维持秩序。
“国库现存留的铜钱应该不足两百万贯!”裴松之报出了他知道的大致数目。
刘义宣皱眉:“两百万贯太少了,本王估计没有一千万贯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啊!”
剩下的几人都不知如何是好,过了一会儿,竺變说:“王爷,现在距离秋税征收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到时候朝廷除了秋税,收税时再增加一个名目,收上一千万贯应该不成问题,只是如此一来,到了明年朝廷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好,就定一千万贯,这是我们的底线!现在在说说每年的纳贡吧,诸位商议一下,我们定一个底线,这个底线要在我朝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刘义宣的话又让竺變和裴松之等人仔细斟酌起来。
裴松之心里默默的算了一下,对刘义宣说:“王爷,下官算了一算,我国若给乾国上供,每年不能超过黄金一千斤、铜钱两百万贯、上等茶叶两千斤、绢一千匹、布一万匹、稻米三十万石!若是超过这个数目,我国就无法承担了,主要是日子长了,每年都要上供,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尽量压低数目!”
刘义宣考虑了一下,看向竺變:“你觉得这数目如何?”
竺變说:“以下官推算,裴大人说的这个数目是很中肯的,这已经是我们能够承受的最大数目,若是超过这个数目,不过几年我大宋就会衰弱下去!”
“那就这样吧!还有一条,也是最后一条,乾国方面还提出了要求我朝送质子到乾京,这一条你们怎么看?”
对于这一条,竺變和裴松之等人都不好回答,送质子?新皇刘骏还没有立后,也没有纳妃,并无子嗣,哪里来的子嗣去送给乾国为质?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都无奈的摇了摇头。
乾国的兵马攻下高邮给了刘义宣等人巨大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大幅度退让妥协。
又经过七天的艰难谈判,双方在前面几个问题上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商讨最后一个条件时又遇到了分歧。
乾国要求南朝派出质子前往乾国为质,但宋国方面不答应,认为当今皇帝并无子嗣,无法派出质子,乾国方向却说可以让皇帝的兄弟为质。
“诸位,这只怕不妥吧?我朝皇帝的兄弟多达十几个,就算派出好几个去为质,陛下只怕也不会心疼!”
竺變的一边说一边喝着茶,看着东方辰等人脸上的表情,“其实贵国手里现在已经有了我乾国的质子,又何必再要求我们送质子呢?”
已经有了质子?东方辰等人一想,马上明白了竺變说的是谁,说的是刘义康!
东方辰考虑了一下,说道:“好,这个说法本官接受,质子的条件就此作罢,就以前面协商同意的几条作为具体的条款内容,我方会命人准备协约条款文本,一式两份,明日上午咱们双方再次来到这里签订协约!”
八月初十,乾国和宋国双方议和大臣签订协约:第一,乾国和宋国结为兄弟,以乾国为兄弟,宋国为弟!第二,宋国赔偿黄金七万斤、铜钱一千万贯;第三,作为兄弟之国,宋国每年给乾国上供黄金一千金、铜钱一百八十万贯、上等茶叶两千斤、绢一千匹、布两万匹!第四,自协约签订之日起,一个月之内,所有乾军撤回淮北;第五,自协约签订起,双方以淮河为军事分界线,乾国至少二十年之内不得侵犯南朝宋国!第六,宋国的赔款必须在三个月之内交给乾国,每年的上供必须在五月初一之前交付,否则视为违反协约,乾国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的权利。
一式两份的议和协约签订之后,东方辰这边松了一口气,但南朝这边刘义宣等人却并没有轻松下来,他们回去之后还要面临严峻的考验。
在赵俊生的命令下,梁翼和鲁爽二人分别率军撤回淮北,带回来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粮草物资,这些都是攻破沿途城池从官仓中缴获的!
八月二十,赵俊生下令命薛安都统带马步军一万人马留驻义成,监督南朝履行协约上的规定。
过了几天,赵俊生和花木兰统带大军班师回朝,一同北返的还有被俘的南朝皇帝刘义康、随军大臣十三人、俘虏降兵近两万人。
一路上,刘义康的心情很不好,这一去乾京,有生之年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返回建康,他的情绪很低落,即便吴贵妃不时安慰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等大军到了蹻磝城准备渡河,刘义康跟看守他的幢将百里归元说:“朕要见你家大王!”
百里归元惊奇的目光看着刘义康,抱了抱拳:“我去给你通报,至于大王会不会见你就不得而知了!”
“你只管去通报就是了!”
不久,百里归元来到行宫门外向守卫抱拳说:“因刘义康的要求,百里归元前来求见陛下,还请通传一声!”
守卫去通报后,很快返回来请百里归元进去,百里归元来到一座木制房屋,建造得颇有宫殿气势。
百里归元走进大殿,见赵俊生正坐于大殿之上,他立即上前下拜:“大王,刘义康想见大王!”
“哦?”赵俊生一愣,“难道他想通了?这样吧,你去领他前来!”
“是!”
没过一会儿工夫,百里归元就带着一个牙的甲士保护着刘义康来到了行宫。
赵俊生见刘义康走进来,笑道:“陛下可是想回南朝?”
刘义康问:“你不会无条件放朕回南朝的,说出你的条件吧!”
赵俊生抚掌:“陛下快人快语,这很好,孤就喜欢与陛下这样的人打交道!陛下若向南朝,只需答应孤一个条件就行,孤要川蜀之地,只要陛下宣布把巴蜀之地割让给乾国,陛下与贵妃就能恢复自由、返回南朝!”
“当然,陛下若觉得这样只身返回南朝不太安全,孤也可以替你想办法给你弄一支军队,一来可以保护陛下的安全;二来陛下可以用他们返回南朝夺回属于你自己的皇位!”
刘义康听得一心一动,“乾王所说的这支军队该不会是这两万多降军和俘虏吧?”
赵俊生笑着点头:“陛下觉得回去的时候把他们带回南朝如何?”
刘义康怎么会不明白天下不会平白无故掉下馅饼?他沉声道:“朕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重掌这支兵马?”
赵俊生说:“孤知道梁州和益州守将和官员都是陛下的心腹亲信,只要陛下答应把梁州和益州割让给我乾国,陛下就可以带着两万大军返回南朝!”
刘义康看着赵俊生:“你的胃口太大了!”
“陛下也不想想,陛下若是考虑的时间足够长,孤要花费多大的代价才能养活那两万降军并让他们保持战斗力!孤只要梁州和益州,这已经很公道的交易了!”
赵俊生笑着说:“陛下可以慢慢考虑,孤不着急,等什么时候陛下想好了可以再找孤!”
刘义康陷入了矛盾之中,他何尝不想回南朝?可赵俊生提出的条件太让人难以接受了,益州和梁州可是膏腴之地,南朝若是失去了这两块地盘,就失去了很重要的赋税来源,这两地都是产粮大区,若是割让给乾国就等于是把自己的左臂砍下来送给乾国。
刘义康也不傻,他知道赵俊生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把他放回去跟南朝新皇刘骏抢夺江山,让南朝陷入内乱。
可知道归知道,刘义康却没有牺牲自我而成全他人的崇高品德,这世上人都是自私的,为了皇帝之位,父子、兄弟都可以杀得血流成河,更何况他刘义康与刘骏只是叔侄!
“等等!”刘义康一看赵俊生要走立即喊道,“梁州可以割让给你,但是益州不行!”
赵俊生摇头笑道:“陛下,孤要提醒你,现在你没有与孤讨价还价的权力,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为了陛下以后不会后悔,孤可以给你一年的时间考虑!这一年内,只要陛下想通了,心甘情愿的同意以益州和梁州换取带着两万降兵返回南朝的机会,陛下随时可以来找孤!”
赵俊生早就打算好了,即便刘义康同意了,他也不会现在就放刘义康和那两万降兵返回南朝,乾国才刚刚与南朝方面签订协约,赔偿的七万金和一千万贯还没有到手呢,这个时候怎能把刘义康和这两万人马返回南朝?万一建康那边得知消息之后一怒之下拒不履行协约怎么办?所以这事就算刘义康同意了,他也要等到把赔款拿到手之后再做决定。
从河南各地抽调的兵马返回原驻地,剩下的兵马渡河之后,赵俊生又下令从河北各地抽调的兵马返回原驻地休整,论功行赏的事情要等到赵俊生和花木兰回到乾京再做。
大军渡河之后又走了十余日终于回到了乾京城,满朝文武大臣在梁寂、曹蛟、崔浩、寇谦之等人的带领下出城迎驾,通往乾京南城门的道路两侧都站满了官员和百姓,还有兵丁们在维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