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礼物
万语桐在赵俊生和花木兰面前跪着听旨,待康义德念完招呼,她接了诏书并称领旨谢恩。
花木兰此时的角色相当于一个家长,她觉得自己亏欠了万语桐,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想办法要把她弄进宫里,两姐妹一起替赵俊生打理好内宫,可万语桐一直不肯,经过她的不懈努力,终于磨得她同意了,这可真不容易。
她上前扶起万语桐,姐妹俩什么话也没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接下来按照礼官的安排,赵俊生和花木兰的子女们一起走上来行祝贺礼。
众皇子公主们行礼跪拜之后,二公主赵灵儿已经出嫁,她的夫婿是一个武士,出身一般,但武艺高强、为人正直。
她和她的夫君站出来拿出一副卷轴呈上:“父皇、姨娘,我和夫君绣了一副娥皇女英共侍帝舜图献给父皇和姨娘!”
一个太监上前来取走卷轴,赵俊生吩咐:“打开来看看他们的手艺如何!”
两个太监打开卷轴,这副卷轴可不小,要绣出来只怕要花不少的工夫,赵俊生看了看,问万语桐:“如何!”
万语桐看了看,笑着说:“采用了多种针法,因为是两人合作,一人针法灵动飘逸,另一人针法沉稳厚重,配合默契、心有灵犀,上佳之作!灵儿的技艺都要超过我了!”
赵灵儿笑着说:“姨娘过奖了,灵儿有自知之明,还差得远呢!”
赵平站出来拿出一物,说:“平前些日子无意中发现一尊佛像,特购来祝贺姨娘!”
太监把佛像搬过去,万语桐仔细看了看说道:“这尊佛像似乎是采用产自东天竺的黄金樟雕刻而成,从雕刻技艺上来看,它的雕刻技艺精湛,而天竺的雕琢技艺稍显粗糙,所以这尊佛像应该是出自我中土名家之手,我大乾匠人们的雕刻手法粗狂、大气,而南朝匠人雕琢手法细腻,所以这尊佛像应该来自南朝!”
赵平一脸佩服,“姨娘真是慧眼如炬,这佛像正是从来自南朝的商人手上购得!”
万语桐颇感诧异:“从来自南朝的商人手上购得?这种物件一般都是喜爱之人用来收藏,就算迫不得已要出手也只会出售给同好之人,怎么可能出现在商人手上?”
“这个平儿就不知了!”
万语桐也不纠缠这件事情。
赵俊生看向老四,问道:“老四,你准备了什么礼物啊?”
老四抓了抓腮帮子,一脸为难的从怀里拿出一个木制的弹弓出来,说道:“我······我就把这个做礼物送个阿爷和姨娘吧!”
赵俊生哭笑不得,其他人都笑了,花木兰捂着脸扭到一边去。
万语桐笑道:“这个弹弓是你的最爱吧,你把你最喜欢的东西都送给我们了,足见你的诚意,阿娘很喜欢,谢谢你啊!”
老四立马把胸脯挺得高高的,“小意思!”
老五站出来拿出一个卷轴说;“阿爷、姨娘,我写了一副字送个你们!”
“哦?拿来看看!”赵俊生倒是很好奇。
太监把卷轴送到赵俊生手里,赵俊生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用王羲之的笔法写着曹植的《洛神赋》,这就是把万语桐的美貌比作洛神。
且不管字写得如何,万语桐却是欢喜得心花怒放,伸手摸着老五的脑袋笑着说:“你这个小家伙这么小就懂得赞美女子之美,日后长大肯定得不得了!”
赵俊生道:“这字写得还行,可见是下过一番工夫的!”
老五笑嘻嘻道:“多谢父皇、姨娘赞赏!”
花木兰看自己最小的女儿:“你送什么礼物给姨娘啊?”
老六一脸不舍的把自己的布娃娃递过去,“姨娘,这个送给你!”
万语桐笑道:“看你很舍不得呢,我还是不要了!”
老六脸上出现一副挣扎不舍的表情,“给你,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周围众人面面相觑,随即轰然大笑,观礼的各方宾客们也纷纷笑起来,这个小公主还真是可爱有趣。
接着有人上前献礼,赵俊生摆手说:“诸卿当知这些年来除了皇室中人,朕从不收其他人的礼,朝廷规定大臣武将官员们及其家眷不准从商,你们只有朝廷赏赐的职田和俸禄和平常的一些赏赐这些收入,若是人人都攀比争相向朕进献,只怕会形成不良风气,所以朕不收礼,今天也不例外,都收回去吧!”
大臣们早就知道赵俊生一直坚持不收礼,所以也都没有准备礼物,倒是有些士人拿出自己创作的书画进献,赵俊生也是不收。
他知道既然决定不收礼,那就什么都不收,若是收了这些士人们的书画,以后朝廷大臣们还不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书画创作能力以求创作出佳作进献给他,求得他的宠信?他们哪里还会把心思放在公务上?
所有观礼的宾客在无可奈何之举,又打心里敬佩,能做到这一点的历朝历代帝王几乎没有。
礼官又宣布请皇帝携皇后和贵妃前往祭天台祭祀天地,向天地禀报今日册封贵妃之举,以求得天地祝福。
花木兰居左,万语桐居右,赵俊生居中,他一手拉着一个,行走在皇帝专用御道之上前往天台,太监宫女和亲眷们紧跟其后。
文武大臣们立即在礼仪官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秩序跟在皇亲国戚们的身后。
三人要沿着御道穿过整个宾客区,宾客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三人的面相和服饰。
商贾区的有人对身边的人说:“看见没,贵妃身上带的首饰就是我黄记首饰店提供的!”
旁边的商贾点头道:“还别说,你们黄记首饰店还是很有实力的,制作的首饰戴在贵妃身上真是闪耀生辉、璀璨夺目啊!对了,三个月我的长女出嫁,陪嫁的首饰从你店里定做,能不能按照贵妃戴的这种款式做一套出来?”
黄记首饰店的黄世仁连忙说:“没问题!”
“价钱方面······”
“实不相瞒,这一套首饰的价钱可不便宜,毕竟是按照贵妃的规格专门设计制作的,我觉得刘兄还是选档次稍低一些的,咱们商人子女毕竟不能跟贵妃相比不是?身份不一样啊!”
刘姓商人怒了:“我说你这黄老鬼会不会做生意?我女儿怎么啦?我女儿就是我的掌上明珠,别人能戴的,为何我的女儿就不能戴了?你是不是以为我刘某人付不起钱啊?”
“不是不是,绝对不是!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还能说什么,那就给侄女定做一套!”黄世仁说完心里却是一阵奸计得逞的喜悦。
在庄严、肃穆的鼓乐声中,所有人都在礼仪官的安排下按照一定的秩序前往祭天台。
到了祭天台,赵俊生携花木兰和万语桐登上祭天台,大臣们、武将、官吏、士人、农人、匠人和商人等各方代表宾客们依次在祭天台之下列队,依旧排成一个个的方阵。
礼仪官给赵俊生送上一篇祭文,赵俊生接过祭文就念起来。
等念完祭文,旁边有人接过去点火烧掉。
接下来就是在礼仪官的主持下进行各种仪式,这些仪式一直进行了一个多时辰,搞得赵俊生几乎都头昏眼花,他一看其他人却是个个精神抖擞,他就不明白了,这帮人怎么跟女人逛街一样不知道劳累的?
终于等到仪式结束了,赵俊生松了一口气,拉着两个女人走下祭天台,队伍又按照先前的秩序返回。
走了一段,赵俊生和花木兰、万语桐及皇室成员返回内宫换衣裳,大臣们及宾客们前往宴会现场。
今天天气晴朗,宴会现场就设在靠近御膳房的官场上,周围到处是张灯结彩,一片喜气的气氛。
按照参加典礼的人数,一共有五百余人,每个人都有一个软垫和一张矮几,众人在太监们引领下坐到自己该坐的位置。
随后,太监宫女们开始上菜和美酒。
宴会现场在中间是一个舞台,在酒菜开始上桌的时候,宫内的宫女们开始了歌舞表演,与外面的靡靡之音不同,皇宫的歌舞注重艺术感。
赵俊生、花木兰和万语桐等人换了礼服出来,所有人一起起身相迎。
等在专门的区域坐好,赵俊生压了压手,让所有人都坐下,挥手下令开席。
所有人都端起酒樽向赵俊生、万语桐敬酒,众人一起喝了一盏,随后所有人一起看歌舞,一边进食饮酒。
这一场宴席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别开生面的,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一次,他们很多人都曾经去过青楼,但完全不是一个档次,酒菜的档次也是前所未见的,很多菜都是第一次见到,也是第一次品尝,品尝之后就终身难忘了。
酒宴过后,皇帝、皇后和贵妃与众臣和宾客一起前往御花园游园,这让从未进过皇宫的人很是期待,等他们到了御花园才真正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气派和格局。
游园结束之后,礼仪官就宣布庆典结束,立即有太监和禁军安排大臣和宾客们离开,不少人都是恋恋不舍,想到回去之后有了向人吹嘘的本钱就兴奋不已。
花木兰此时的角色相当于一个家长,她觉得自己亏欠了万语桐,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想办法要把她弄进宫里,两姐妹一起替赵俊生打理好内宫,可万语桐一直不肯,经过她的不懈努力,终于磨得她同意了,这可真不容易。
她上前扶起万语桐,姐妹俩什么话也没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接下来按照礼官的安排,赵俊生和花木兰的子女们一起走上来行祝贺礼。
众皇子公主们行礼跪拜之后,二公主赵灵儿已经出嫁,她的夫婿是一个武士,出身一般,但武艺高强、为人正直。
她和她的夫君站出来拿出一副卷轴呈上:“父皇、姨娘,我和夫君绣了一副娥皇女英共侍帝舜图献给父皇和姨娘!”
一个太监上前来取走卷轴,赵俊生吩咐:“打开来看看他们的手艺如何!”
两个太监打开卷轴,这副卷轴可不小,要绣出来只怕要花不少的工夫,赵俊生看了看,问万语桐:“如何!”
万语桐看了看,笑着说:“采用了多种针法,因为是两人合作,一人针法灵动飘逸,另一人针法沉稳厚重,配合默契、心有灵犀,上佳之作!灵儿的技艺都要超过我了!”
赵灵儿笑着说:“姨娘过奖了,灵儿有自知之明,还差得远呢!”
赵平站出来拿出一物,说:“平前些日子无意中发现一尊佛像,特购来祝贺姨娘!”
太监把佛像搬过去,万语桐仔细看了看说道:“这尊佛像似乎是采用产自东天竺的黄金樟雕刻而成,从雕刻技艺上来看,它的雕刻技艺精湛,而天竺的雕琢技艺稍显粗糙,所以这尊佛像应该是出自我中土名家之手,我大乾匠人们的雕刻手法粗狂、大气,而南朝匠人雕琢手法细腻,所以这尊佛像应该来自南朝!”
赵平一脸佩服,“姨娘真是慧眼如炬,这佛像正是从来自南朝的商人手上购得!”
万语桐颇感诧异:“从来自南朝的商人手上购得?这种物件一般都是喜爱之人用来收藏,就算迫不得已要出手也只会出售给同好之人,怎么可能出现在商人手上?”
“这个平儿就不知了!”
万语桐也不纠缠这件事情。
赵俊生看向老四,问道:“老四,你准备了什么礼物啊?”
老四抓了抓腮帮子,一脸为难的从怀里拿出一个木制的弹弓出来,说道:“我······我就把这个做礼物送个阿爷和姨娘吧!”
赵俊生哭笑不得,其他人都笑了,花木兰捂着脸扭到一边去。
万语桐笑道:“这个弹弓是你的最爱吧,你把你最喜欢的东西都送给我们了,足见你的诚意,阿娘很喜欢,谢谢你啊!”
老四立马把胸脯挺得高高的,“小意思!”
老五站出来拿出一个卷轴说;“阿爷、姨娘,我写了一副字送个你们!”
“哦?拿来看看!”赵俊生倒是很好奇。
太监把卷轴送到赵俊生手里,赵俊生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用王羲之的笔法写着曹植的《洛神赋》,这就是把万语桐的美貌比作洛神。
且不管字写得如何,万语桐却是欢喜得心花怒放,伸手摸着老五的脑袋笑着说:“你这个小家伙这么小就懂得赞美女子之美,日后长大肯定得不得了!”
赵俊生道:“这字写得还行,可见是下过一番工夫的!”
老五笑嘻嘻道:“多谢父皇、姨娘赞赏!”
花木兰看自己最小的女儿:“你送什么礼物给姨娘啊?”
老六一脸不舍的把自己的布娃娃递过去,“姨娘,这个送给你!”
万语桐笑道:“看你很舍不得呢,我还是不要了!”
老六脸上出现一副挣扎不舍的表情,“给你,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周围众人面面相觑,随即轰然大笑,观礼的各方宾客们也纷纷笑起来,这个小公主还真是可爱有趣。
接着有人上前献礼,赵俊生摆手说:“诸卿当知这些年来除了皇室中人,朕从不收其他人的礼,朝廷规定大臣武将官员们及其家眷不准从商,你们只有朝廷赏赐的职田和俸禄和平常的一些赏赐这些收入,若是人人都攀比争相向朕进献,只怕会形成不良风气,所以朕不收礼,今天也不例外,都收回去吧!”
大臣们早就知道赵俊生一直坚持不收礼,所以也都没有准备礼物,倒是有些士人拿出自己创作的书画进献,赵俊生也是不收。
他知道既然决定不收礼,那就什么都不收,若是收了这些士人们的书画,以后朝廷大臣们还不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书画创作能力以求创作出佳作进献给他,求得他的宠信?他们哪里还会把心思放在公务上?
所有观礼的宾客在无可奈何之举,又打心里敬佩,能做到这一点的历朝历代帝王几乎没有。
礼官又宣布请皇帝携皇后和贵妃前往祭天台祭祀天地,向天地禀报今日册封贵妃之举,以求得天地祝福。
花木兰居左,万语桐居右,赵俊生居中,他一手拉着一个,行走在皇帝专用御道之上前往天台,太监宫女和亲眷们紧跟其后。
文武大臣们立即在礼仪官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秩序跟在皇亲国戚们的身后。
三人要沿着御道穿过整个宾客区,宾客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三人的面相和服饰。
商贾区的有人对身边的人说:“看见没,贵妃身上带的首饰就是我黄记首饰店提供的!”
旁边的商贾点头道:“还别说,你们黄记首饰店还是很有实力的,制作的首饰戴在贵妃身上真是闪耀生辉、璀璨夺目啊!对了,三个月我的长女出嫁,陪嫁的首饰从你店里定做,能不能按照贵妃戴的这种款式做一套出来?”
黄记首饰店的黄世仁连忙说:“没问题!”
“价钱方面······”
“实不相瞒,这一套首饰的价钱可不便宜,毕竟是按照贵妃的规格专门设计制作的,我觉得刘兄还是选档次稍低一些的,咱们商人子女毕竟不能跟贵妃相比不是?身份不一样啊!”
刘姓商人怒了:“我说你这黄老鬼会不会做生意?我女儿怎么啦?我女儿就是我的掌上明珠,别人能戴的,为何我的女儿就不能戴了?你是不是以为我刘某人付不起钱啊?”
“不是不是,绝对不是!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还能说什么,那就给侄女定做一套!”黄世仁说完心里却是一阵奸计得逞的喜悦。
在庄严、肃穆的鼓乐声中,所有人都在礼仪官的安排下按照一定的秩序前往祭天台。
到了祭天台,赵俊生携花木兰和万语桐登上祭天台,大臣们、武将、官吏、士人、农人、匠人和商人等各方代表宾客们依次在祭天台之下列队,依旧排成一个个的方阵。
礼仪官给赵俊生送上一篇祭文,赵俊生接过祭文就念起来。
等念完祭文,旁边有人接过去点火烧掉。
接下来就是在礼仪官的主持下进行各种仪式,这些仪式一直进行了一个多时辰,搞得赵俊生几乎都头昏眼花,他一看其他人却是个个精神抖擞,他就不明白了,这帮人怎么跟女人逛街一样不知道劳累的?
终于等到仪式结束了,赵俊生松了一口气,拉着两个女人走下祭天台,队伍又按照先前的秩序返回。
走了一段,赵俊生和花木兰、万语桐及皇室成员返回内宫换衣裳,大臣们及宾客们前往宴会现场。
今天天气晴朗,宴会现场就设在靠近御膳房的官场上,周围到处是张灯结彩,一片喜气的气氛。
按照参加典礼的人数,一共有五百余人,每个人都有一个软垫和一张矮几,众人在太监们引领下坐到自己该坐的位置。
随后,太监宫女们开始上菜和美酒。
宴会现场在中间是一个舞台,在酒菜开始上桌的时候,宫内的宫女们开始了歌舞表演,与外面的靡靡之音不同,皇宫的歌舞注重艺术感。
赵俊生、花木兰和万语桐等人换了礼服出来,所有人一起起身相迎。
等在专门的区域坐好,赵俊生压了压手,让所有人都坐下,挥手下令开席。
所有人都端起酒樽向赵俊生、万语桐敬酒,众人一起喝了一盏,随后所有人一起看歌舞,一边进食饮酒。
这一场宴席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别开生面的,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一次,他们很多人都曾经去过青楼,但完全不是一个档次,酒菜的档次也是前所未见的,很多菜都是第一次见到,也是第一次品尝,品尝之后就终身难忘了。
酒宴过后,皇帝、皇后和贵妃与众臣和宾客一起前往御花园游园,这让从未进过皇宫的人很是期待,等他们到了御花园才真正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气派和格局。
游园结束之后,礼仪官就宣布庆典结束,立即有太监和禁军安排大臣和宾客们离开,不少人都是恋恋不舍,想到回去之后有了向人吹嘘的本钱就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