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浙系帅臣
陈子龙提出的建议,自然是赵铭所想。
他并非不关心隆武朝廷的局势,知道朱以海的处境,明白他不可能违抗隆武朝廷的政策。
不过,朱以海为了储君之位,一味的小心谨慎,不给朱聿键对他下手的借口的做法,赵铭其实并不看好。
皇帝一旦下定决心,要做什么事情,总是能找到借口,甚至没有借口,也能把事情做了。
杀岳飞,不就是莫须有么
朱以海沉声道“卿家之意,孤还得考虑,毕竟这得诸位帅臣同意”
陈子龙见朱以海不提朝廷,而是考虑诸位帅臣能否接受,便知道朱以海并不反对这个提议,毕竟按着这个方法,浙系并没有直接出兵,挑战朝廷与满清签订的合约。
这不仅能帮助东海镇自己,也能增强浙系的战力,方便浙系与隆武相抗。
“殿下,这些人马依然由各位帅臣手派人统领,东海镇负责全套装备和补给,并支付各位帅臣一笔军费,战后装备全部都可以带回”陈子龙当即说道。
这等于是东海镇花钱请浙系诸镇去帮忙打仗,而诸镇不仅有钱粮拿,空手过去,还能得到全套装备,以及一支经历战火的军队。
这让朱以海动心了,明清议和后,朝廷以各种理由,限制非嫡系人马的开销,逼着浙系诸镇消减开支,裁撤军队。
现在正好可以,将一批人马,送到江东,等于是让东海镇,帮他们养兵。
储君的位置坐不坐的安稳,关键还是看浙系诸镇是否强大,有足够的大军支持,除非隆武想要打内战,否则朱以海储君的位置,便不可动摇。
这时,夏完淳也道“殿下,臣以为可行,这样既帮助了东海镇,满清那边也不能说是朝廷出兵”
朱以海站起身来,在花厅内来回走了几步,忽然停下脚步,下定决心道“好,孤这就给几位帅臣去信”
陈子龙顿时大喜,“臣代东海军民,谢过殿下援手”
朱以海摆了摆手,“博安孤之臂膀,江东军民,亦是孤之子民,孤只是支持孤的子民罢了”
当下,朱以海便修书数封,并让夏完淳与陈子龙一起,去江北和浙江,游说诸位帅臣。
陈子龙得到朱以海的书信,心中总算松了口气,有浙系兵马暗中支持,东海镇便不是单打独斗,不说击败关外清军,夺取关外,保住旅顺和朝鲜当没有太大得的问题。
开发南洋,需要大批劳力,最好还是一批,有耕种经验,或者一份技艺,能吃苦耐劳,且素质较高的劳力。
这些条件,南洋本地的土人,并不具备。
在赵铭看来,最适合在南洋开拓的人群,只有中国、朝鲜、日本,连安南人都不太行。
受过中华文华影响的这些民族,民族特性普遍能够吃苦耐劳,且善于建设。
要想迅速开发南洋,只望又懒又野蛮的土著,肯定不行,他们连种田都种不好,几千年了也没建立像样的文明。
赵铭守旅顺,主要的目标,还是保护朝鲜,以期望在占据南洋后,从朝鲜输出大量廉价又得力的劳动力,来帮助东海镇开发南洋。
毕竟,东海镇只控制江东三府,加上台湾,在册人口不到八百万,要开发南洋还是十分吃力。
因为东海镇如今很难从北方,和隆武朝廷控制区域获得人口,若是旅顺失守,朝鲜不保,东海镇即便击败了荷兰和西班牙,短时间内也无力开发南洋。
朱以海手下有五大金刚,赵铭、方国安、张名振、李成栋、吴兆胜。
吴兆胜一镇,驻军于南京,属于东宫卫队,将帅都登记造册,不便调动,所以主要是找剩下的三镇兵。
这三镇驻守于外,兵马比册子上登记的要多得多,半数兵马朝廷都没有档案,正好方便实施计划。
陈子龙得到朱以海的书信后,立刻就与夏完淳离开了南京,前往江北,首先见了镇守泰州的老帅张名振。
张名振是赵铭的老上司,赵铭给他当过伙头军,张名振见了朱以海的书信,自然要帮赵铭,当即便令手下将领阮进化名阮虎,带领一营兵,脱了盔甲器械,自南通渡江,前往江东。
在见了张名振后,陈子龙又北上淮安,面见李成栋。
李成栋的防御防区,地处淮江前线,面对徐州阿济格的压力,需要维持一支人数众多的大军,可是隆武朝廷却一再缩减他的粮饷。
如今朝廷只给他三万人的钱粮,还时常拖欠,而他却拥兵十万,日子便过得十分艰难,正愁解决不了编制和吃饭问题,得到朱以海的书信后,立刻便同样了陈子龙的提议,并借此机会敲了东海镇一次竹杠,要求东海镇多给他一份钱粮。
陈子龙自然替藩府答应下来,李成栋遂即表示将派六千人马前往江东,不过上次赵铭借了他几个军官,后来那些军官一个都没回来,这次李成栋留了个心眼,派李元胤秘密前往,令其牢牢抓住这六千人马的指挥权,以免被赵铭吞并。
上次借的军官,李成栋只是随便挑选,并非心腹,所以被赵铭骗去,不想回来,不算赵铭有本事,这次他派自己儿子李元胤去,要是李元胤也不回来,那他李就真服赵铭了。
在说服了江北的张名振和李成栋后,陈子龙遂即又到了杭州,面见越国公方国安,并带来了两道指令。
一是让方国安派兵去淮安,增加淮河一线的兵力,牵制徐州清军,二是,希望方国安能派出一部人马,加入东海镇,以东海镇的名义,增援辽东。
国公府节堂内,方国安看完朱以海的书信,面带微笑,“即是殿下有令,本帅自然从命”
陈子龙闻语大喜,“如此,东海镇对国公感激不尽”
方国安收了书信,对陈子龙道“陈佥事且去休息,本帅这就安排”
陈子龙闻语起身作揖告辞,方国安注视着陈子龙的背影走远,等他离开节堂,立时将收好的书信拿出来,递给旁边心腹,沉声说道“将这两封书信,立刻送去南京”
他并非不关心隆武朝廷的局势,知道朱以海的处境,明白他不可能违抗隆武朝廷的政策。
不过,朱以海为了储君之位,一味的小心谨慎,不给朱聿键对他下手的借口的做法,赵铭其实并不看好。
皇帝一旦下定决心,要做什么事情,总是能找到借口,甚至没有借口,也能把事情做了。
杀岳飞,不就是莫须有么
朱以海沉声道“卿家之意,孤还得考虑,毕竟这得诸位帅臣同意”
陈子龙见朱以海不提朝廷,而是考虑诸位帅臣能否接受,便知道朱以海并不反对这个提议,毕竟按着这个方法,浙系并没有直接出兵,挑战朝廷与满清签订的合约。
这不仅能帮助东海镇自己,也能增强浙系的战力,方便浙系与隆武相抗。
“殿下,这些人马依然由各位帅臣手派人统领,东海镇负责全套装备和补给,并支付各位帅臣一笔军费,战后装备全部都可以带回”陈子龙当即说道。
这等于是东海镇花钱请浙系诸镇去帮忙打仗,而诸镇不仅有钱粮拿,空手过去,还能得到全套装备,以及一支经历战火的军队。
这让朱以海动心了,明清议和后,朝廷以各种理由,限制非嫡系人马的开销,逼着浙系诸镇消减开支,裁撤军队。
现在正好可以,将一批人马,送到江东,等于是让东海镇,帮他们养兵。
储君的位置坐不坐的安稳,关键还是看浙系诸镇是否强大,有足够的大军支持,除非隆武想要打内战,否则朱以海储君的位置,便不可动摇。
这时,夏完淳也道“殿下,臣以为可行,这样既帮助了东海镇,满清那边也不能说是朝廷出兵”
朱以海站起身来,在花厅内来回走了几步,忽然停下脚步,下定决心道“好,孤这就给几位帅臣去信”
陈子龙顿时大喜,“臣代东海军民,谢过殿下援手”
朱以海摆了摆手,“博安孤之臂膀,江东军民,亦是孤之子民,孤只是支持孤的子民罢了”
当下,朱以海便修书数封,并让夏完淳与陈子龙一起,去江北和浙江,游说诸位帅臣。
陈子龙得到朱以海的书信,心中总算松了口气,有浙系兵马暗中支持,东海镇便不是单打独斗,不说击败关外清军,夺取关外,保住旅顺和朝鲜当没有太大得的问题。
开发南洋,需要大批劳力,最好还是一批,有耕种经验,或者一份技艺,能吃苦耐劳,且素质较高的劳力。
这些条件,南洋本地的土人,并不具备。
在赵铭看来,最适合在南洋开拓的人群,只有中国、朝鲜、日本,连安南人都不太行。
受过中华文华影响的这些民族,民族特性普遍能够吃苦耐劳,且善于建设。
要想迅速开发南洋,只望又懒又野蛮的土著,肯定不行,他们连种田都种不好,几千年了也没建立像样的文明。
赵铭守旅顺,主要的目标,还是保护朝鲜,以期望在占据南洋后,从朝鲜输出大量廉价又得力的劳动力,来帮助东海镇开发南洋。
毕竟,东海镇只控制江东三府,加上台湾,在册人口不到八百万,要开发南洋还是十分吃力。
因为东海镇如今很难从北方,和隆武朝廷控制区域获得人口,若是旅顺失守,朝鲜不保,东海镇即便击败了荷兰和西班牙,短时间内也无力开发南洋。
朱以海手下有五大金刚,赵铭、方国安、张名振、李成栋、吴兆胜。
吴兆胜一镇,驻军于南京,属于东宫卫队,将帅都登记造册,不便调动,所以主要是找剩下的三镇兵。
这三镇驻守于外,兵马比册子上登记的要多得多,半数兵马朝廷都没有档案,正好方便实施计划。
陈子龙得到朱以海的书信后,立刻就与夏完淳离开了南京,前往江北,首先见了镇守泰州的老帅张名振。
张名振是赵铭的老上司,赵铭给他当过伙头军,张名振见了朱以海的书信,自然要帮赵铭,当即便令手下将领阮进化名阮虎,带领一营兵,脱了盔甲器械,自南通渡江,前往江东。
在见了张名振后,陈子龙又北上淮安,面见李成栋。
李成栋的防御防区,地处淮江前线,面对徐州阿济格的压力,需要维持一支人数众多的大军,可是隆武朝廷却一再缩减他的粮饷。
如今朝廷只给他三万人的钱粮,还时常拖欠,而他却拥兵十万,日子便过得十分艰难,正愁解决不了编制和吃饭问题,得到朱以海的书信后,立刻便同样了陈子龙的提议,并借此机会敲了东海镇一次竹杠,要求东海镇多给他一份钱粮。
陈子龙自然替藩府答应下来,李成栋遂即表示将派六千人马前往江东,不过上次赵铭借了他几个军官,后来那些军官一个都没回来,这次李成栋留了个心眼,派李元胤秘密前往,令其牢牢抓住这六千人马的指挥权,以免被赵铭吞并。
上次借的军官,李成栋只是随便挑选,并非心腹,所以被赵铭骗去,不想回来,不算赵铭有本事,这次他派自己儿子李元胤去,要是李元胤也不回来,那他李就真服赵铭了。
在说服了江北的张名振和李成栋后,陈子龙遂即又到了杭州,面见越国公方国安,并带来了两道指令。
一是让方国安派兵去淮安,增加淮河一线的兵力,牵制徐州清军,二是,希望方国安能派出一部人马,加入东海镇,以东海镇的名义,增援辽东。
国公府节堂内,方国安看完朱以海的书信,面带微笑,“即是殿下有令,本帅自然从命”
陈子龙闻语大喜,“如此,东海镇对国公感激不尽”
方国安收了书信,对陈子龙道“陈佥事且去休息,本帅这就安排”
陈子龙闻语起身作揖告辞,方国安注视着陈子龙的背影走远,等他离开节堂,立时将收好的书信拿出来,递给旁边心腹,沉声说道“将这两封书信,立刻送去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