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突袭东吁
中南半岛,东吁与暹罗交界,比劳山脉与他念他翁山脉,形成的峡谷之中,大批明军士卒,沿着山谷进军。
在判断李定国按着约定的时间,从云南向东吁进攻,郑成功率领的联合舰队将抵达东吁沿海后,赵铭一声令下,两万精锐明军,从吞武里,也就是曼谷出发,将穿过三塔山口,杀奔东吁。
同一天,一万暹罗军、一万真腊军、一万五千安南军,约三万五千藩兵,紧随明军之后,浩浩荡荡进入山谷。
此时,从比劳山北麓,向山谷看去,精锐骑兵在前奔驰,身穿红色布甲密密麻麻的明军士兵,扛着火枪,列队而行,战马拖着的火炮,还有辎重车辆,绵延数里,极为壮观。
大纛旗下,赵铭昂然坐于马背之上,参军张家玉正在向他介绍前面的地形。
“摄政,前面二十里,出了三塔山口,便进入东吁境内。大军出了山谷,一日之内就可以抵达毛淡棉,不消五日,便可横扫东吁南部勃固、仰光等城,而后挥师北上,抵达阿瓦城下。当然,这一切是,不遇到阻击的前提下。”张家玉看着地图说道。
赵铭微微颔首,这是理想的状态下。如果白莽因为议和放松警惕,又因为李定国攻击缅北,而将南部兵力调往北方,那么赵铭的突袭,就能发挥闪电战般的效果。
不过,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往往不会按着预想发展,特别是对手还相当强大,有一定实力的时候。
因此为谨慎起见,赵铭早已下令多派斥候侦察。
“不知道定国吸引住东吁人没有?若是白莽上当,这仗就好打,清明前就能结束战斗!”赵铭随口说道。
张家玉笑道:“从之前获得的情报来看,白莽已经中计,边境防御十分松懈,臣看清明节前结束战事,并没有什么问题。”
赵铭大笑道:“哈哈~芷园,你骄傲了。”
“报!”一骑飞驰而来。
正在这时,一名斥候,骑着战马,逆着人流,望大旗而来。
赵铭将马拉到一旁,勒住了缰绳,驻立于道路旁,不多时,那斥候奔到近前,飞身下马,单膝禀报道:“启禀摄政!前方三十余里,有大批部队正极速往三塔山口而来!”
赵铭眉头一挑,果然不会那么顺利,东吁人反应过来了。
“有多少兵马?”赵铭问道。
“回禀摄政,漫野而来,在三五万之间。对方以步军居多,中间夹杂着战象!”斥候回道。
赵铭挥手道:“继续探查!”
“喏!”斥候行礼,立刻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赵铭遂即对张家玉道:“阻击之敌出现,看来情况有变。”
张家玉一时无语,沉思片刻道:“摄政,不管有什么变化,当务之急是不能让敌军堵住山谷出口。”
赵铭微微颔首,沉声道:“听斥候之言,几万东吁军漫野急行而来,可知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准备!”
“李破奴!”赵铭忽然高声大喝。
“臣在!”李破奴拔马过来,于马上抱拳。
赵铭朗声道:“寡人令你帅三千精骑,给寡人只管往前冲!”
“喏!”李破奴抱拳应命。
“金生桓何在?”赵铭大声喝令。
金声桓忙抱拳,“臣在!”
赵铭道:“你领本部,紧随骑兵之后,向前突进。”
军令飞传,李破奴拍马而出,身后三千精骑,立刻提起速度,跟随其后,脱离大队,向山口疾驰而去。
三千骑兵刚走,金声桓大声招呼一声,做简短的动员之后,六千步军挥师西进,尾随骑兵而去!
现在明军距离三塔山口二十里,东吁军队距离山口则只有十里,甚至更近。
三千明军精骑,纵马驰骋,二十里的道路,片刻就至。
这时,李破奴一骑当先,奔驰中两侧山林飞速后移,前方地面逐渐开阔,骑兵已经抵达山口。
“将军你看!”身旁骑兵忽然大声示警。
李破奴抬头看去,只见山谷外的旷野上,出现无数人影,上万东吁人,赤膊着上身,拿着藤牌和战刀,簇拥着战象,向山谷出口压来。
山口地形狭窄,一旦敌军占据山口,便能形成一条坚固的防线,将明军主力挡在山谷内。
如此一来,明军主力就难以杀入东吁,突袭就变成了持久战。
“杀!冲垮他们!”李破奴没有丝毫犹豫,大吼一声,便高举着马槊,催动战马冲出。
明军骑兵没有丝毫迟疑,三千骑兵发出怒潮般的嘶吼,紧随李破奴之后,直接扑向漫野而来的东吁军。
这时东吁闷头赶路,听见蹄声轰鸣,才看见从山谷冲出的明军骑兵,为首大将顿时怒吼连连,组织兵马防御。
东吁人没想到明军一照面就发起冲锋,而他们阵型还没摆好,行军中很难形成有效的防御,顿时就被明军杀入阵内。
明军骑兵装备精良,东吁人大多赤膊上身,兵器也以刀盾为主,面对明军骑兵的冲锋,东吁人不断地被骑兵撞飞,被马槊捅死。
正当明军骑兵,冲入东吁人中时,山谷内尘土飞扬,又有数千明军,从山谷中涌乐出来。
“什么情况?”金声桓冲出山口,见山谷外一片混乱,训问部将。
“大帅,李将军已经冲入敌阵了!”部将提枪虚指,朗声说道。
金声桓极目远眺,果然见三千明军已经深入敌阵,骑兵所过之处,是一地的东吁人尸体。
“好!全军听命,跟随骑兵兄弟之后,给我压上去!”金声桓大声怒吼。
六千明军来不及整队,便直接向混乱的东吁人冲去。
~~~~~~
赵铭所率大军,在边境遭遇东吁人阻击之时,大海上航行的联合舰队,已经出现在东吁海域。
郑成功刷领十五艘炮舰,组成的舰队,在大海上劈波斩浪,向着仰光方向航行。
这时,在旗舰望斗上,数名水手拿着千里镜,同时搜寻着海面。
忽然,望斗上,有水手大声喊道:“殿下,有敌舰!”
郑成功忙走到船舷边,拿出千里镜,顺着水手所指的方向看去。
圆形的视界,扫视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支十多艘大船组成的船队,出现在郑成功的视野里。
郑成功将千里镜放下,用肉眼看了一眼远处黑点,然后再次拿起千里镜,对准其中一艘,便见高大的桅杆上,挂着一面蓝底红白交叉的旗帜。
“是英夷!”郑成功沉声道:“挂令旗,进入战备。”
在判断李定国按着约定的时间,从云南向东吁进攻,郑成功率领的联合舰队将抵达东吁沿海后,赵铭一声令下,两万精锐明军,从吞武里,也就是曼谷出发,将穿过三塔山口,杀奔东吁。
同一天,一万暹罗军、一万真腊军、一万五千安南军,约三万五千藩兵,紧随明军之后,浩浩荡荡进入山谷。
此时,从比劳山北麓,向山谷看去,精锐骑兵在前奔驰,身穿红色布甲密密麻麻的明军士兵,扛着火枪,列队而行,战马拖着的火炮,还有辎重车辆,绵延数里,极为壮观。
大纛旗下,赵铭昂然坐于马背之上,参军张家玉正在向他介绍前面的地形。
“摄政,前面二十里,出了三塔山口,便进入东吁境内。大军出了山谷,一日之内就可以抵达毛淡棉,不消五日,便可横扫东吁南部勃固、仰光等城,而后挥师北上,抵达阿瓦城下。当然,这一切是,不遇到阻击的前提下。”张家玉看着地图说道。
赵铭微微颔首,这是理想的状态下。如果白莽因为议和放松警惕,又因为李定国攻击缅北,而将南部兵力调往北方,那么赵铭的突袭,就能发挥闪电战般的效果。
不过,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往往不会按着预想发展,特别是对手还相当强大,有一定实力的时候。
因此为谨慎起见,赵铭早已下令多派斥候侦察。
“不知道定国吸引住东吁人没有?若是白莽上当,这仗就好打,清明前就能结束战斗!”赵铭随口说道。
张家玉笑道:“从之前获得的情报来看,白莽已经中计,边境防御十分松懈,臣看清明节前结束战事,并没有什么问题。”
赵铭大笑道:“哈哈~芷园,你骄傲了。”
“报!”一骑飞驰而来。
正在这时,一名斥候,骑着战马,逆着人流,望大旗而来。
赵铭将马拉到一旁,勒住了缰绳,驻立于道路旁,不多时,那斥候奔到近前,飞身下马,单膝禀报道:“启禀摄政!前方三十余里,有大批部队正极速往三塔山口而来!”
赵铭眉头一挑,果然不会那么顺利,东吁人反应过来了。
“有多少兵马?”赵铭问道。
“回禀摄政,漫野而来,在三五万之间。对方以步军居多,中间夹杂着战象!”斥候回道。
赵铭挥手道:“继续探查!”
“喏!”斥候行礼,立刻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赵铭遂即对张家玉道:“阻击之敌出现,看来情况有变。”
张家玉一时无语,沉思片刻道:“摄政,不管有什么变化,当务之急是不能让敌军堵住山谷出口。”
赵铭微微颔首,沉声道:“听斥候之言,几万东吁军漫野急行而来,可知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准备!”
“李破奴!”赵铭忽然高声大喝。
“臣在!”李破奴拔马过来,于马上抱拳。
赵铭朗声道:“寡人令你帅三千精骑,给寡人只管往前冲!”
“喏!”李破奴抱拳应命。
“金生桓何在?”赵铭大声喝令。
金声桓忙抱拳,“臣在!”
赵铭道:“你领本部,紧随骑兵之后,向前突进。”
军令飞传,李破奴拍马而出,身后三千精骑,立刻提起速度,跟随其后,脱离大队,向山口疾驰而去。
三千骑兵刚走,金声桓大声招呼一声,做简短的动员之后,六千步军挥师西进,尾随骑兵而去!
现在明军距离三塔山口二十里,东吁军队距离山口则只有十里,甚至更近。
三千明军精骑,纵马驰骋,二十里的道路,片刻就至。
这时,李破奴一骑当先,奔驰中两侧山林飞速后移,前方地面逐渐开阔,骑兵已经抵达山口。
“将军你看!”身旁骑兵忽然大声示警。
李破奴抬头看去,只见山谷外的旷野上,出现无数人影,上万东吁人,赤膊着上身,拿着藤牌和战刀,簇拥着战象,向山谷出口压来。
山口地形狭窄,一旦敌军占据山口,便能形成一条坚固的防线,将明军主力挡在山谷内。
如此一来,明军主力就难以杀入东吁,突袭就变成了持久战。
“杀!冲垮他们!”李破奴没有丝毫犹豫,大吼一声,便高举着马槊,催动战马冲出。
明军骑兵没有丝毫迟疑,三千骑兵发出怒潮般的嘶吼,紧随李破奴之后,直接扑向漫野而来的东吁军。
这时东吁闷头赶路,听见蹄声轰鸣,才看见从山谷冲出的明军骑兵,为首大将顿时怒吼连连,组织兵马防御。
东吁人没想到明军一照面就发起冲锋,而他们阵型还没摆好,行军中很难形成有效的防御,顿时就被明军杀入阵内。
明军骑兵装备精良,东吁人大多赤膊上身,兵器也以刀盾为主,面对明军骑兵的冲锋,东吁人不断地被骑兵撞飞,被马槊捅死。
正当明军骑兵,冲入东吁人中时,山谷内尘土飞扬,又有数千明军,从山谷中涌乐出来。
“什么情况?”金声桓冲出山口,见山谷外一片混乱,训问部将。
“大帅,李将军已经冲入敌阵了!”部将提枪虚指,朗声说道。
金声桓极目远眺,果然见三千明军已经深入敌阵,骑兵所过之处,是一地的东吁人尸体。
“好!全军听命,跟随骑兵兄弟之后,给我压上去!”金声桓大声怒吼。
六千明军来不及整队,便直接向混乱的东吁人冲去。
~~~~~~
赵铭所率大军,在边境遭遇东吁人阻击之时,大海上航行的联合舰队,已经出现在东吁海域。
郑成功刷领十五艘炮舰,组成的舰队,在大海上劈波斩浪,向着仰光方向航行。
这时,在旗舰望斗上,数名水手拿着千里镜,同时搜寻着海面。
忽然,望斗上,有水手大声喊道:“殿下,有敌舰!”
郑成功忙走到船舷边,拿出千里镜,顺着水手所指的方向看去。
圆形的视界,扫视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支十多艘大船组成的船队,出现在郑成功的视野里。
郑成功将千里镜放下,用肉眼看了一眼远处黑点,然后再次拿起千里镜,对准其中一艘,便见高大的桅杆上,挂着一面蓝底红白交叉的旗帜。
“是英夷!”郑成功沉声道:“挂令旗,进入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