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海上补给线
西夷联合舰队,在溅起的水柱之中,向西北方转向,船尾火炮轰鸣着,主动脱离战场。
明军侧舷炮轰了几轮,见敌军船队走远,遂即停止炮击。
这时,郑成功站在缴获的英夷旗舰上,士卒们将一具具的英夷尸体,丢入海中。
这次明军十五艘战舰,绕过马六甲,前出印度洋,抵达缅甸近海。
郑成功原本以为,联合舰队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印度洋地区,各方势力,是印度洋上最强大的海军。
可是,在经过这场与西夷舰队的遭遇战后,郑成功意识到,他们小看西夷了。
明朝虽然击败了西班牙、荷兰,将西夷势力赶出了南洋,但是整个南洋,西班牙和荷兰加起来,也才不到一万人。
明朝只是击败了,西班牙菲律宾总督区,只是打败了他们在海外的一个城市。
将荷兰人赶出南洋,同样只是打败了,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并不是击败了整个荷兰。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全力与明朝做战,都是明朝以多打少,借着靠近本土的优势,击溃西夷。
这主要是因为地域遥远,不具备全线开战的条件,不过随着明朝的实力扩张,影响力抵达太平洋东岸和印度洋,开始逼近西夷各国的大本营大西洋,双方投入趋于势均力敌时,西夷在海上的优势,就显现出来。
郑成功看着破乱的战船,还有甲板上,整齐摆放的尸体,心中并没有击败西夷舰队的喜悦。
这一战,明军十五艘战舰,西夷十三艘战舰,明军在数目上有优势,不过明军却以一艘沉没,一艘重伤,四艘风帆和桅杆毁坏,多艘轻伤的代价,才击沉敌方一艘,俘获敌军一艘,重创一艘,迫使敌军主动脱离战场。
在具有数目优势的情况下,明军并未取得巨大优势,唯一值得高兴的是,明军俘获了英军旗舰。
这艘英军战舰,排水量千吨左右,船体异常坚固,连实心弹也不容易砸烂他的侧舷。
这让郑成功十分好奇,而获得这艘战舰,无疑能让明军了解英舰的秘密,并提高自己的造船水平,缩短与英夷的差距。
“殿下!有六艘战舰受损颇重,需要返回船场维修。”这时,扬耿匆匆爬上舵楼,进行禀报道。
郑成功闻语皱眉,沉默半响,“让他们返回马六甲,进行维修,其余战舰,继续向东吁海面航行。”
扬耿惊道:“殿下,这样一来,算上最早撤离的一艘,还有沉默的一艘,我们就只剩下七艘战舰了。”
郑成功道:“是八艘,让返回的战舰,抽调一些人手,把编制补齐。这艘英舰,暂时由你来接管。”
明朝这些年,造到远洋战舰,大多是仿造西夷战船,郑成功刚才看了一下,英舰的帆索系统,与明军很相似,比较容易上手。
一场海战下来,联合舰队就失去了一半的战力,让扬耿感到有些担心,怕在遇上西夷舰队。
郑成功内心也很不安,毕竟明军在印度洋没有据点,船只受损,无法就近修复,只能返回南洋的船厂,而西夷在印度洋,应该设有船厂,船只能够很快修复,并从新投入战场。
这样一来,赵铭给他切断周国与东吁海上补给线路的任务,恐怕就难以完成了。
“传令下去,准备继续航行吧!”郑成功沉声下令。
明军在海战中击退了周军的护航船队,不过这时,郑成功也不敢继续向仰光航行,而是沿着海岸前进。
仰光,位于缅甸南部,是东吁国重镇,控制南部平原大片的产粮区域。
这时,在仰光海面上,大量海船云集,一队队的周军士卒,从船上下来,在仰光登陆。
在海滩上,数以万计的周军,集结在海滩上,码头周围,堆满了各种军资。
吴三桂站在海边,看着登陆的周军,一旁的洪承畴微笑:“隋炀帝谋讨高句丽,诏山东、河北养马以供军役,又征发民夫百万,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民夫车马蔽道,而往高句丽。其声势不可谓不大,但结果却是道路远险,劳民伤财,惨遭大败。唐太宗伐高句丽,先令江南造大船,而后至山东,跨海运粮,少费民力,最终大败高句丽。陛下,这海运,却有海运的优势啊!”
吴三桂点了点头,“当年辽镇,诸多军粮,也是海运补给。这次要不是走海路,也无法在仰光,挡住赵杂毛的攻势。”
洪承畴点了点头,沉声道:“赵杂毛确实厉害,要不是臣识破他的计谋,陛下又及时登陆,东吁的南线,就直接垮了。”
吴三桂微微颔首,不过随即又胆心道:“刚才靠岸的船队禀报,路上遇见了明军舰队,英夷前往阻截,也不知道战况如何。”
如果西夷联合舰队惨遭失败,还上运输路线被明军截断,那么周军便只有翻越若开山脉进入东吁,将大大增加周国的负担。
明朝和周国这样的大国进行交战,一两场战役的胜败,对于整个战争,其实已经岂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影响战争的关键,早已变成了双方国力和组织力的比拼,而国力和组织力的体现,就是后勤。
当年楚汉争霸,刘邦数败,但靠着萧何不断输血,最终打败了项羽,实现一统天下。
现在东吁战事,如果打成拉锯战,那么最终决定胜利的关键,就是双方的后勤和补给,看谁能够更加方便的向东吁战场输血。
洪承畴参观过英国战船,觉得比明朝的战舰,还要犀利一些。
“陛下放心!英夷船坚炮利,定能击败明军!”洪承畴颇为笃定道。
他话刚说完,一名将领跑过来,急声道:“陛下,西夷舰队回来了,情况有些不妙!”
吴三桂、洪承畴闻语,心头一凛,齐声问道:“怎么回事?”
“英国人好像败了!”吴国柱沉声道。
吴三桂连忙往海边走,心中却震惊无比,难道这一辈子,无论自己多努力,都无法逃脱逢赵必败的命运。
明军侧舷炮轰了几轮,见敌军船队走远,遂即停止炮击。
这时,郑成功站在缴获的英夷旗舰上,士卒们将一具具的英夷尸体,丢入海中。
这次明军十五艘战舰,绕过马六甲,前出印度洋,抵达缅甸近海。
郑成功原本以为,联合舰队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印度洋地区,各方势力,是印度洋上最强大的海军。
可是,在经过这场与西夷舰队的遭遇战后,郑成功意识到,他们小看西夷了。
明朝虽然击败了西班牙、荷兰,将西夷势力赶出了南洋,但是整个南洋,西班牙和荷兰加起来,也才不到一万人。
明朝只是击败了,西班牙菲律宾总督区,只是打败了他们在海外的一个城市。
将荷兰人赶出南洋,同样只是打败了,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并不是击败了整个荷兰。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全力与明朝做战,都是明朝以多打少,借着靠近本土的优势,击溃西夷。
这主要是因为地域遥远,不具备全线开战的条件,不过随着明朝的实力扩张,影响力抵达太平洋东岸和印度洋,开始逼近西夷各国的大本营大西洋,双方投入趋于势均力敌时,西夷在海上的优势,就显现出来。
郑成功看着破乱的战船,还有甲板上,整齐摆放的尸体,心中并没有击败西夷舰队的喜悦。
这一战,明军十五艘战舰,西夷十三艘战舰,明军在数目上有优势,不过明军却以一艘沉没,一艘重伤,四艘风帆和桅杆毁坏,多艘轻伤的代价,才击沉敌方一艘,俘获敌军一艘,重创一艘,迫使敌军主动脱离战场。
在具有数目优势的情况下,明军并未取得巨大优势,唯一值得高兴的是,明军俘获了英军旗舰。
这艘英军战舰,排水量千吨左右,船体异常坚固,连实心弹也不容易砸烂他的侧舷。
这让郑成功十分好奇,而获得这艘战舰,无疑能让明军了解英舰的秘密,并提高自己的造船水平,缩短与英夷的差距。
“殿下!有六艘战舰受损颇重,需要返回船场维修。”这时,扬耿匆匆爬上舵楼,进行禀报道。
郑成功闻语皱眉,沉默半响,“让他们返回马六甲,进行维修,其余战舰,继续向东吁海面航行。”
扬耿惊道:“殿下,这样一来,算上最早撤离的一艘,还有沉默的一艘,我们就只剩下七艘战舰了。”
郑成功道:“是八艘,让返回的战舰,抽调一些人手,把编制补齐。这艘英舰,暂时由你来接管。”
明朝这些年,造到远洋战舰,大多是仿造西夷战船,郑成功刚才看了一下,英舰的帆索系统,与明军很相似,比较容易上手。
一场海战下来,联合舰队就失去了一半的战力,让扬耿感到有些担心,怕在遇上西夷舰队。
郑成功内心也很不安,毕竟明军在印度洋没有据点,船只受损,无法就近修复,只能返回南洋的船厂,而西夷在印度洋,应该设有船厂,船只能够很快修复,并从新投入战场。
这样一来,赵铭给他切断周国与东吁海上补给线路的任务,恐怕就难以完成了。
“传令下去,准备继续航行吧!”郑成功沉声下令。
明军在海战中击退了周军的护航船队,不过这时,郑成功也不敢继续向仰光航行,而是沿着海岸前进。
仰光,位于缅甸南部,是东吁国重镇,控制南部平原大片的产粮区域。
这时,在仰光海面上,大量海船云集,一队队的周军士卒,从船上下来,在仰光登陆。
在海滩上,数以万计的周军,集结在海滩上,码头周围,堆满了各种军资。
吴三桂站在海边,看着登陆的周军,一旁的洪承畴微笑:“隋炀帝谋讨高句丽,诏山东、河北养马以供军役,又征发民夫百万,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民夫车马蔽道,而往高句丽。其声势不可谓不大,但结果却是道路远险,劳民伤财,惨遭大败。唐太宗伐高句丽,先令江南造大船,而后至山东,跨海运粮,少费民力,最终大败高句丽。陛下,这海运,却有海运的优势啊!”
吴三桂点了点头,“当年辽镇,诸多军粮,也是海运补给。这次要不是走海路,也无法在仰光,挡住赵杂毛的攻势。”
洪承畴点了点头,沉声道:“赵杂毛确实厉害,要不是臣识破他的计谋,陛下又及时登陆,东吁的南线,就直接垮了。”
吴三桂微微颔首,不过随即又胆心道:“刚才靠岸的船队禀报,路上遇见了明军舰队,英夷前往阻截,也不知道战况如何。”
如果西夷联合舰队惨遭失败,还上运输路线被明军截断,那么周军便只有翻越若开山脉进入东吁,将大大增加周国的负担。
明朝和周国这样的大国进行交战,一两场战役的胜败,对于整个战争,其实已经岂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影响战争的关键,早已变成了双方国力和组织力的比拼,而国力和组织力的体现,就是后勤。
当年楚汉争霸,刘邦数败,但靠着萧何不断输血,最终打败了项羽,实现一统天下。
现在东吁战事,如果打成拉锯战,那么最终决定胜利的关键,就是双方的后勤和补给,看谁能够更加方便的向东吁战场输血。
洪承畴参观过英国战船,觉得比明朝的战舰,还要犀利一些。
“陛下放心!英夷船坚炮利,定能击败明军!”洪承畴颇为笃定道。
他话刚说完,一名将领跑过来,急声道:“陛下,西夷舰队回来了,情况有些不妙!”
吴三桂、洪承畴闻语,心头一凛,齐声问道:“怎么回事?”
“英国人好像败了!”吴国柱沉声道。
吴三桂连忙往海边走,心中却震惊无比,难道这一辈子,无论自己多努力,都无法逃脱逢赵必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