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最后的机会
一日的战斗后,明军营地里,再次聚集了大量的俘虏。
这些印度土邦兵,很自在的坐着,有说有笑,等待着明军开饭。
“摄政,这样下去不行啊!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根本就是来混饭吃的。”金声桓有点受不了。
老金纵横杀场几十年,各种敌人都遇见过,还从没遇见像印度兵这么没脸没皮的。
他们根本不是来打仗,而是来窜门混饭吃,不少人都是主动送上门来,还有许多人都成了惯犯。
有些被俘虏几次的军官,与明军士卒混熟后,还对明军的伙食,提出改进意见,希望丰富一下菜品,弄点印度咖喱。
虽说明朝背靠南洋粮仓,但是战争持续数月,也让明朝有些吃不消。
这时赵铭看见俘虏中,一个穿着比较体面的印度人,正与明军士卒交谈,不禁皱起眉头。
“那厮是谁?寡人看着有点眼熟!”赵铭指着一个大胡子道。
金声桓道:“臣也很眼熟。那厮叫莫迪而比,据他自己说,他曾经是莫卧儿的丞相,投靠吴三桂后,依然做着周国高官。”
赵铭问道:“爱卿怎么这么清楚?”
金声桓道:“这里的将士大都清楚,因为这厮已经被俘虏十多次了。”
赵铭闻语,不禁笑道:“让他来见寡人!寡人有事让他去做。”
~~~~~
周军大营内,吴三桂听了洪承畴的三个策略后,明显更加中意最后一个策略。
选择此策,吴三桂即可避免攻坚战中,华族精锐损失惨重,也不需要冒着被两面夹击的危险,去偷袭毛淡棉。
这时吴三桂正与洪承畴继续探讨,帐外侍卫忽然挑帐道:“陛下,莫迪而比有事求见。”
吴三桂微微皱眉,这个印度人的生存能力,相当的强悍,十几次进攻都没有战死杀场,为国精忠,每一次都平安回来,更神奇的是,他还长胖了一些。
“让他进来!”吴三桂沉声道。
不多时,莫迪而比进入大帐行礼道:“臣拜见陛下!”
吴三桂冷声道:“今天在明营吃的什么饭菜啊!”
土邦军的状态,吴三桂也清楚,不过他也没办法,这不是几个人的问题,是民族性的问题。
莫迪而比一脸羞愧,遂即却道:“陛下,臣虽作战被俘,但数次进入明营,也还有些收获!”
吴三桂眉头一挑,以为他发现了什么军情,不禁精神一振,问道:“什么收获,说来听听!”
莫迪而比道:“臣数次进入明营,与明军将领混了个脸熟,今天终于通过他们,见到了明朝摄政王。”
吴三桂脸色一沉,“你见到了赵杂毛!”
莫迪而比点头道:“臣见到了明朝摄政,并与其进行一番交谈。”
一旁洪承畴问道:“赵杂毛说了什么?”
洪承畴和吴三桂意识到,估计是赵铭想通过莫迪而比,给他们传话。
莫迪而比道:“臣向明朝摄政,陈述了大周的强盛,想让明朝摄政知难而退。明朝摄政听了臣的话,表示他也不想与大周为敌。他说只要陛下从东吁撤军,然后解散与英国的盟约,加入明朝的朝贡体系,明朝便愿意与周军休战,并承认大周对印度的统治。”
战争拖到七月,缅甸气候太过炎热,明军虽有专门的医官队随军,但还是有不少士卒生病。
眼下局势,虽然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战局对明军越来越有力,但赵铭还是希望能够尽快结束战争。
赵铭攻击东吁的目的是进攻周国,而进攻周国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取印度的市场。
其实只要吴三桂能向他服软,跪地称臣,做大明朝在印度的代理人,维护明朝在印度的利益,并充做大明对抗西方的前哨,赵铭并不是不能接受吴三桂的周政权继续存在。
现在明朝一面要支持李成栋,守住东洲西海岸,与登陆东洲的西班牙、英国、法国对抗,一面又要关注印度,而且北面还有飞速崛起的沙俄,让明朝有些难以应对。
赵铭觉得大明需要,一到两个强大的藩属小弟,来分担压力,替明朝稳定一些地区。
虽然赵铭很讨厌吴三桂和洪承畴,但是如果吴三桂愿意臣服,赵铭还是决定,接受他作为大明的走狗。
不过,这只是赵铭在两军对持中,无聊时突然生出的一个想法。
因此只是让莫迪而比传递,没有派出使者,若是吴三桂识时务,愿意接受他的条件,赵铭可以在攻下东吁后,放过吴三桂。
若是吴三桂不识时务,不珍惜这个机会,那么赵铭便将印度变成大明的殖民地。
吴三桂听完莫迪而比的话,皱起了没头,问洪承畴道:“丞相,赵杂毛什么意思?”
洪承畴道:“赵杂毛的意思,是希望我大周自废武功,给他当奴才!”
莫迪而比却道:“陛下,丞相,臣决得明国摄政这个提议其实很不错,反正我们又打不过明朝,为何不向明朝朝贡呢?”
莫迪而比想说,其实当狗也不错。
吴三桂恼羞成怒,怒斥一声,“你给朕闭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样的道理,你不会明白!”
这时洪承畴道:“不错,不仅是我华夏,臣最近听说一件倭国往事。据说当年入侵朝鲜的丰臣家,与倭国的司马氏交战,那倭国司马氏德川家康,攻不下丰臣家的都城,便假意议和,骗得丰臣家拆除了都城外所有防御。结果丰臣家,将城外防御全部拆除后,司马氏德川便立时发兵,攻灭了丰臣家。现在赵杂毛,让我们放弃东吁,又撕毁与英国的盟约,实际上就是欺骗我们,想让我们自毁长城,然后在对我们下手。”
吴三桂闻语,深以为然,根本不信赵铭。
明军营垒,赵铭走到营地中,发现今天居然没有俘虏。
“那莫迪而比今日没来吗?”赵铭问道。
金声桓道:“回禀摄政,那厮没有过来。”
赵铭闻语有些失落,吴三桂若是同意他的条件,有谈的意思,应该会派遣莫迪而比过来,现在看来,吴三桂应该没有相信他的话语。
赵铭不禁摇头,“难道,寡人的话,就这么不值得相信吗?”
这些印度土邦兵,很自在的坐着,有说有笑,等待着明军开饭。
“摄政,这样下去不行啊!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根本就是来混饭吃的。”金声桓有点受不了。
老金纵横杀场几十年,各种敌人都遇见过,还从没遇见像印度兵这么没脸没皮的。
他们根本不是来打仗,而是来窜门混饭吃,不少人都是主动送上门来,还有许多人都成了惯犯。
有些被俘虏几次的军官,与明军士卒混熟后,还对明军的伙食,提出改进意见,希望丰富一下菜品,弄点印度咖喱。
虽说明朝背靠南洋粮仓,但是战争持续数月,也让明朝有些吃不消。
这时赵铭看见俘虏中,一个穿着比较体面的印度人,正与明军士卒交谈,不禁皱起眉头。
“那厮是谁?寡人看着有点眼熟!”赵铭指着一个大胡子道。
金声桓道:“臣也很眼熟。那厮叫莫迪而比,据他自己说,他曾经是莫卧儿的丞相,投靠吴三桂后,依然做着周国高官。”
赵铭问道:“爱卿怎么这么清楚?”
金声桓道:“这里的将士大都清楚,因为这厮已经被俘虏十多次了。”
赵铭闻语,不禁笑道:“让他来见寡人!寡人有事让他去做。”
~~~~~
周军大营内,吴三桂听了洪承畴的三个策略后,明显更加中意最后一个策略。
选择此策,吴三桂即可避免攻坚战中,华族精锐损失惨重,也不需要冒着被两面夹击的危险,去偷袭毛淡棉。
这时吴三桂正与洪承畴继续探讨,帐外侍卫忽然挑帐道:“陛下,莫迪而比有事求见。”
吴三桂微微皱眉,这个印度人的生存能力,相当的强悍,十几次进攻都没有战死杀场,为国精忠,每一次都平安回来,更神奇的是,他还长胖了一些。
“让他进来!”吴三桂沉声道。
不多时,莫迪而比进入大帐行礼道:“臣拜见陛下!”
吴三桂冷声道:“今天在明营吃的什么饭菜啊!”
土邦军的状态,吴三桂也清楚,不过他也没办法,这不是几个人的问题,是民族性的问题。
莫迪而比一脸羞愧,遂即却道:“陛下,臣虽作战被俘,但数次进入明营,也还有些收获!”
吴三桂眉头一挑,以为他发现了什么军情,不禁精神一振,问道:“什么收获,说来听听!”
莫迪而比道:“臣数次进入明营,与明军将领混了个脸熟,今天终于通过他们,见到了明朝摄政王。”
吴三桂脸色一沉,“你见到了赵杂毛!”
莫迪而比点头道:“臣见到了明朝摄政,并与其进行一番交谈。”
一旁洪承畴问道:“赵杂毛说了什么?”
洪承畴和吴三桂意识到,估计是赵铭想通过莫迪而比,给他们传话。
莫迪而比道:“臣向明朝摄政,陈述了大周的强盛,想让明朝摄政知难而退。明朝摄政听了臣的话,表示他也不想与大周为敌。他说只要陛下从东吁撤军,然后解散与英国的盟约,加入明朝的朝贡体系,明朝便愿意与周军休战,并承认大周对印度的统治。”
战争拖到七月,缅甸气候太过炎热,明军虽有专门的医官队随军,但还是有不少士卒生病。
眼下局势,虽然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战局对明军越来越有力,但赵铭还是希望能够尽快结束战争。
赵铭攻击东吁的目的是进攻周国,而进攻周国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取印度的市场。
其实只要吴三桂能向他服软,跪地称臣,做大明朝在印度的代理人,维护明朝在印度的利益,并充做大明对抗西方的前哨,赵铭并不是不能接受吴三桂的周政权继续存在。
现在明朝一面要支持李成栋,守住东洲西海岸,与登陆东洲的西班牙、英国、法国对抗,一面又要关注印度,而且北面还有飞速崛起的沙俄,让明朝有些难以应对。
赵铭觉得大明需要,一到两个强大的藩属小弟,来分担压力,替明朝稳定一些地区。
虽然赵铭很讨厌吴三桂和洪承畴,但是如果吴三桂愿意臣服,赵铭还是决定,接受他作为大明的走狗。
不过,这只是赵铭在两军对持中,无聊时突然生出的一个想法。
因此只是让莫迪而比传递,没有派出使者,若是吴三桂识时务,愿意接受他的条件,赵铭可以在攻下东吁后,放过吴三桂。
若是吴三桂不识时务,不珍惜这个机会,那么赵铭便将印度变成大明的殖民地。
吴三桂听完莫迪而比的话,皱起了没头,问洪承畴道:“丞相,赵杂毛什么意思?”
洪承畴道:“赵杂毛的意思,是希望我大周自废武功,给他当奴才!”
莫迪而比却道:“陛下,丞相,臣决得明国摄政这个提议其实很不错,反正我们又打不过明朝,为何不向明朝朝贡呢?”
莫迪而比想说,其实当狗也不错。
吴三桂恼羞成怒,怒斥一声,“你给朕闭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样的道理,你不会明白!”
这时洪承畴道:“不错,不仅是我华夏,臣最近听说一件倭国往事。据说当年入侵朝鲜的丰臣家,与倭国的司马氏交战,那倭国司马氏德川家康,攻不下丰臣家的都城,便假意议和,骗得丰臣家拆除了都城外所有防御。结果丰臣家,将城外防御全部拆除后,司马氏德川便立时发兵,攻灭了丰臣家。现在赵杂毛,让我们放弃东吁,又撕毁与英国的盟约,实际上就是欺骗我们,想让我们自毁长城,然后在对我们下手。”
吴三桂闻语,深以为然,根本不信赵铭。
明军营垒,赵铭走到营地中,发现今天居然没有俘虏。
“那莫迪而比今日没来吗?”赵铭问道。
金声桓道:“回禀摄政,那厮没有过来。”
赵铭闻语有些失落,吴三桂若是同意他的条件,有谈的意思,应该会派遣莫迪而比过来,现在看来,吴三桂应该没有相信他的话语。
赵铭不禁摇头,“难道,寡人的话,就这么不值得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