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逍遥地主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1章;妖风妖怪

    河北道高邑县东北三十里。

    一处大丘陵地带。

    附近的山脉走停了下来,几十条地脉互相缠绕,形成几十处天然的穴场。

    一个个的庄子坐向不一,按照地脉的自然走势傍山依水而修造。

    若是懂得阴阳五行的大能,或者道家的高人路过这里,一定会震撼的!

    三十六处村庄,暗合天罡之数,坐落在中间三十里方圆。

    外围七十二个庄子,合地煞数,护卫天罡。

    一百零八个庄子,几乎占据了赵县一半,又霸占着高邑县一小半。

    表面上看,似乎这一百多个村庄全是隐世不出的高人。。

    其实这些庄子全是一个家族的产业,再缩小一些范围,全是某一个人的产业。

    别看一百多个庄子气势雄伟,形势逼人,实际上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

    实际上,任何一个陌生人靠近这些庄子百里之线,立马就会被人监视一切行动。

    但凡来人有半点不对的地方,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从此天地之间再没有这个人的任何消息,因为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

    因为附近几个县,全是某一家人的地盘,老窝。

    别说一百里方圆了,三百里内,都有人不停的来回巡查。

    一批又一批乔装打扮的人,来回不停的穿插经过,刚好卡死了时间点,谁想趁巡逻空隙干点什么?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百姓都知道的公开巡查的三批队伍背后,还有另外多出十倍的人手在盯着。

    七个形态不一的汉子,似乎是赶脚的路人,身上背着各种货物,马背上也有不少东西,一看就知道是吃苦耐劳的经商人。

    七个人打扮的非常普通,就像正常的商人一样,可是早就有人盯上了这一队人马。

    行家眼里是能找到破绽的,这一队人孔武有力,肌肉扎实,走路稳当,步伐一致,行动规矩。

    尽管他们在用尽一切办法,想要表现得混乱不考一些。

    可是其中一个不胖不瘦的男人,随意一个眼神,剩下的六人,就配合十分默契,像是在执行军令一样。

    所以尽管这些人距离三十六座村庄还有七八十里的时候,就有许多人来回穿插着盯紧了他们。

    七个人来到一个镇子上唯一的酒楼饭店里吃饭。

    “贵客来了,赶紧的里头请。”

    “有劳店家了。”

    “看您说的,您赶紧里头请。”

    出来热情招待的小儿,不经意的看了一眼外头的马匹,似乎对马很有研究的样子。

    “店家?”

    “啊来了来了,贵客您要点什么吃食?小店虽然简陋,但是应有尽有。”

    “随便来几个菜,能吃饱肚子就行了,赶脚的人,可不敢浪费银钱。”

    “好嘞!”

    “兄长,此处有古怪。”

    一个随行的男人小声不漏声色的嘀咕一句。

    领头的假装喝茶,用茶碗堵住了嘴巴的瞬间回应;

    “稳住,早就不对劲了。”

    “是。”

    领头的喝了几口水,然后假装小声讨论;

    “草原上那些蛮夷,这回的价钱倒是挺实在的,咱们又能多赚几个了。”

    “是啊兄长,打仗呢,商路不通,所以便宜了咱们这些赶脚的小商人。”

    “嗯,赶紧卖了这一批货,咱们趁着没有打开,赶紧再去跑上一趟,给家里的老小多赚几个。”

    “正是如此。”

    “嗯。”

    “但凭兄长领头。”

    几个人尽管说话声音不大,可是也被旁边吃饭的人听到一些。

    “看吧,我就说是小商。”

    “要说这些小商贩,也真够胆大的了,正在对草原上用兵呢,他们也不怕死?”

    “嗨,现在纳,就流行活财神那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别说还真有道理,现在就是这样,谁胆子大,谁家吃香的喝辣的。”

    听到旁边的议论声,七个人心里踏实了许多。

    菜饭齐整,七个人也不多话,狼吞虎咽的吃完,又给马饮水,然后从新上路。

    离开镇子有十几里的时候,领头的随口问一个地里干活的农人。

    “这位丈人请了。”

    “嗯?哦,请了请了,你这赶路的小商,可有什么事情?”

    “哦,也没有其他,路过贵地,听说有一处天师岭啥的,山清水秀,不知在何处,可曾经过,若是经过,我等兄弟想要忙里偷闲,去耍上半日。”

    种地干活的农人笑眯眯的回应;

    “就在前头二十几里的地方,再东北一点就是,要去的话,你们得快点,或者明天再去更好,能美美的玩耍一天再赶路。”

    “多谢丈人了,来来来抽个烟!这是新出的牌子,黑云。”

    “呦呵,到底还是你们赶脚的有钱呐,我老汉听说过这黑云,得要二十五个大钱才能买到一包里,这可是上等烟呐!”

    “俺们庄稼人,平时可不敢抽这个价钱太贵的,平日里,三个钱一包的便宜货就行,我老汉也来尝尝新鲜!”

    “嗨,丈人看您说的,价钱高低都是冒股烟儿的事,我等也是赶路行商需要,若非如此,谁舍得抽这种贵货?”

    两人互相攀谈几句,七个人继续赶路,后头的农人老头,丢下农具,起来就走,禀报了村头管事。

    前头七个人不紧不慢的赶路,傍晚时候,想要寻找一处避风处睡觉。

    六个人都在四处查看哪里合适,领头的那个站着一动不动。

    周围已经空无一人,三个队友还骑马查看三个方向出去十几里,几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活人,所以众人说话也就方便了一些。

    “首领?”

    “说。”

    “找到一处土坡,下头有个窝,风吹不到的,还有些干草可以铺垫下头,孩子们睡上去不会着凉,首领先歇着抽个烟,我们去弄。”

    “不用弄了。”

    听着领头羊冰冷的声音,剩下六个人全部围了过来。

    因为领头羊说话很古怪,再联想到白天遇到的几批人,大家都很紧张。

    “把货物都卸掉扔了。”

    “是首领。”

    “哈努尔!”

    “在。”

    “白天我交代你,通知后头的孩子送货过来,你办了没有?”

    “办了首领,给苍鹰绑上了记号,约定的是天黑后,摸上来。”

    “很好。”

    谋将宋祯焕不次于秦琼多少

    悔悟了的猛将管平比尉迟恭还要厉害一点

    毒舌大师兄,统帅之资,强过秦琼仅次于林大家长

    满屋的朝廷重臣,对李钰这般从容不迫,对应如流的洒脱,不禁点头赞许,甚至很多都在心里拿自家的崽子来对比。

    程咬金又转身看着旁边的文士介绍道;

    “贤侄快来见过中书令,这是你房叔父,可了不得了,这可是咱们大唐的第一谋士,不可等闲视之…”

    只见杜如晦旁边一个年龄稍大一些的白袍文官,微笑的看着程咬金和李钰:

    “老夫智力平平,可当不得知节的抬爱,贤侄莫要听你程叔父胡言乱语!”

    李钰行礼后站直了身子,好奇的看看杜如晦又看着房玄龄,

    这二人果然如史书里所说,形影不离,如今来秦府做客,都同坐一边,这房玄龄看起来似乎大了杜如晦七八岁的样子,却红光满面,明显身体更为健康,

    三缕胡须干净利落,垂于胸前,一身白袍,尘土不染,说话不吭不卑,礼数周全。

    李钰微笑着面对;

    “房叔父大名,侄儿早已知晓,污泥难掩美玉,叔父善谋,这天下人皆知,复有谦谦君子之风,实是吾辈楷模,叔父又何必过谦。”

    房玄龄手抚三寸美髯,只微笑不语,只看样子就知道,李钰这马屁定是拍到了心坎里去!

    程咬金看房玄龄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鼻子立马发出“嗤”的一声轻响,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贤侄别搭理他,瞅把他美得!”

    说完程咬金转过身看着另一边陪着秦琼相坐的两个武将,

    “这位是兵部尚书卫国公,你要叫李伯父,

    你李伯父可是大名鼎鼎的军中战神,你以后出仕定是武将阵营里的,需向你李伯父多多请教!”

    能叫程咬金衷心佩服的军方大佬,实在不多,即便程咬金只提了李伯父,未说名字,李钰也猜到了,

    这五六十岁的小老头儿,应该就是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名震大唐四方的战神~李靖!

    “侄子拜见李伯父,”

    “贤侄无须多礼,贤侄那三国的故事,可是轰动长安呐,

    期中的各种计谋层出不穷,水攻,火攻,断粮草,抄后路,当真是叫人大开眼界。”

    “伯父切勿缪赞,不过是说一些奇闻趣事罢啦,当不得真,

    倒是伯父,于行军之事,进退有据,张弛有度,总揽全局,

    当真是我大唐军方之中流砥柱,令人钦佩不已!侄子以为,末学后进当以伯父为准,三省其身,以期早日成长,方能建功立业!”

    这李靖戎马半生,家学源源深厚,又是贵族出身,养气的功夫炉火纯青,且身居高位,什么恭维的话没听过?

    对李钰一个少年郎的马屁,自然是无动于衷,不过少年人胸有所学,还能如此恭敬长辈的,确实叫李靖对其好感上升。

    今日不过是私下里聚会,也不必摆什么架子,李靖笑呵呵的回道:

    “贤侄言过了,老夫半生戎马,只占了生性谨慎的便宜,行事不敢贪功,但求无过耳!”

    “来,来,来,伯父与你引荐,这位是左侍郎并州都督,与老夫同为李姓,

    又添为同僚,别看你这李叔父年纪轻轻,一身的本事可甚为厉害,

    尤其对于排兵布阵,研究甚深,汝三国里的故事,老夫与懋功多有详谈,

    懋功早就想与你辩论一番,用兵之道,快些见过,他日也好互补长短!”

    “伯父严重了,侄子不敢和长辈攀比,倒是侄子需要李叔父多加教诲才是,”

    李钰接过了话茬,顺便看向旁边的中年男人,只见其人,国字脸八字须,方面大耳,双目炯炯有神,

    穿着算是在场几十个朝廷重臣里最为朴素的了,一身的锦衣素袍,洗的已经有些轻微变色,年龄只在三十开外,不到四十的样子,

    李钰听李靖说懋功,就猜到了这人是与李靖同名的军方又一个大能,徐世绩了,

    李钰记得历史,这徐世绩投靠李渊以后,功劳不少,被拜为上柱国,莱国公,又赐姓李,真真的显赫一时,

    只是在李世民宣武门兵变之时,与军神李靖都保持中立,未曾参与期中。

    不过,虽未公开支援,但也不曾走漏了风声,又暗自约束各自的手下,

    无形中也算是助了李世民一臂之力了,至少没有坏了李世民的大事,

    反而还禁止手下参与,叫李世民兵变的成功又增添了一些胜算,

    是以李世民登基后,升李靖为兵部尚书,这李绩被授于并州都督,任兵部左侍郎,与李靖一正一副,执掌兵部常务,算是实权派里的中坚力量了,

    话说回来了,李世民将李靖升任兵部尚书,表面上升官加爵了,贵为兵部主事,

    却又命李绩来做李靖的副手,明摆着就是分化李靖的权利,使这大唐军方最擅兵法的两个统帅,左右制衡,相互制约。

    李靖的功劳已经多的无法在封赏了,虽不至于功高震主,却也是招惹的皇帝陛下警惕性提高了很多,李靖人老成精,看透了一切,几乎不在朝廷里发表意见,整日里就是上衙点个名就紧闭大门,很少与人接触。

    这李绩虽说年龄不到四十,却是文武具备,智慧过人,如何看不出皇帝的用意?

    是以从来不和李靖套近乎,两人都是心里有数,互相之间保持着生人勿近的姿态,今日难得聚会在秦琼府里,以李绩的谨慎,坐下之后就未曾发过一言。

    李钰对于别人都是恭敬有佳,可是对于三四十岁的李绩,实在有些别扭,

    怎么说自己前世里也是这个年龄段,如今不但要捏着嗓子学古人文邹邹的说话,还要对一个和自己心理年龄差不多的哥们,自称后辈,小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