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青州城
杨志遇到鲁智深和曹正之后,才算干成了一件事。他与鲁智深一起火并二龙山,杀了邓龙,夺了山寨,混上了一个强盗山寨的二当家。
西门庆因为知晓杨志的过往,所以在酒席上偷偷拿眼仔细观察杨志的神色。只见杨志虽也与众人把酒言欢,但眉目间却始终隐隐地有一丝郁结,气质与天生豪迈的鲁智深大不相同。
这杨志还记挂着自己是杨家将门之后,对如今被迫落草的境遇心有郁结啊!
如此正合我意!西门庆决定给杨志一丝希望,不要让他在山贼强盗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历史上就是他给鲁智深建议,请梁山兵马一起攻打青州,从而促成了二龙山合并到水泊梁山。西门庆可不希望他以后再给鲁智深出这样的馊主意了。
于是,在众人都在说些江湖上的好汉传闻时,西门庆却对众人讲起大宋朝廷与西夏的战争,以及北方辽金之间正在展开的大战。
这些消息,西门庆是从徐宁、凌振、魏定国等军官和曾头市史文恭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了一些西门庆从后世了解的历史得来的感悟,让众人听得津津有味。
辛赞乃是官宦世家,自然对西北边境和北方辽国之事也有所了解。西门庆所不知晓的,他又做了一些补充。
听了西门庆与辛赞二人的话,众人这才知晓这天下战火纷飞,只怕是会越加动荡。
鲁智深与杨志都是关西人,鲁智深更曾经是西军中的一员,听到西北燃起战火之事,胸中不由得热血沸腾,恨不能去那西夏边境杀敌报国。
杨志听得双目一亮,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过了一会儿,又逐渐暗淡了下来,长叹一口气说道:“哎~想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原指望在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不辱没了祖宗。如今朝廷正是边事用人之际,洒家有心替国家杀敌,却是报国无门!”
杨志此话也说到鲁智深的不如意处。鲁智深原是西军中老种相公种师道的亲信,后来被种师道派到小种相公种师中那里,又成为了小种相公种师中的亲信。此刻听说西军老种相公和小种相公正在率军与西夏作战,怎不让他心驰神往?
鲁智深也是长叹一声,灌了一碗闷酒下肚。
曹正、栾廷玉等人知道二人被触动了心思,都在一边好言相劝。
西门庆却干了一碗酒下肚后,语出惊人地告诉鲁智深和杨志,自己判断数年之内辽国就会在金人的攻击下崩溃,朝廷会挥军北上,争夺幽燕之地。因为河北禁军军备废弛,届时很有可能会在河北、山东一带招募敢战义军从征。鲁智深和杨志只需耐心潜伏等候,到那时可以再次从军入伍,甚至能再次投入老种相公和小种相公的麾下。
鲁智深和杨志听了西门庆的分析,心中顿时升起万丈豪情,直感觉这落草为寇的暗淡生涯终于有了盼头。两人当即表示要励兵秣马,以待将来。
见自己成功分化了梁山贼寇未来的一股力量,西门庆心中好不得意。眼下且先稳住这鲁智深和杨志。朝廷北征还有数年的时间,只要自己在这段时日里勤加拉拢这二龙山的几个好汉,届时鲁智深和杨志是跟着朝廷的官军混,还是跟着我西门大官人走,亦未可知也!
众人在宝珠寺里直喝到深夜,方才尽兴,各自回房歇息。
第二日醒来后,西门庆一行别了鲁智深三人,下了二龙山,直向青州城而去。
两日后,西门庆等人终于到达了青州城,远远地望见了高高的城墙。
青州位于东海与岱山之间,为古九州之一。青州城自东汉以后就是中国东方的名城。
此地毗邻山区,自古以来民风彪悍。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青州兵是出了名的英勇善战。当然,那青州兵也有另一个名声,就是军纪败坏。
到了这宋代徽宗朝,青州人依然继承了祖宗的优点,群贼蜂起,为祸一方。那“险道神”郁保四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西门庆他们所看到的青州城原本只有一个东阳城,自魏孝明帝熙平二年扩建南阳城后,便由东阳城和南阳城两个城区组成,迄今已有五六百年。
赵明诚与李清照所居住的归来堂就座落在青州城内的东阳古城。辛赞熟门熟路,带着众人入了青州城,直接到了归来堂。
赵明诚与李清照见西门庆和辛赞等人到了,欢喜地大摆筵席,为众人接风。
西门庆送上了在历城千佛山拓印的碑刻,让赵明诚一时间爱不释手。
崔氏这次因为儿子才满月,未能前来,她让辛赞给李清照带来许多历城家乡的特产,也让李清照颇为睹物思人。
酒宴之后,赵明诚和李清照余兴未尽,就带着西门庆等人游览了青州城的名胜古迹。
他们首先领着众人游览了名扬全国的南阳桥。
东阳城和南阳城中间被南阳河相隔,一座南阳桥使两个城区连为一体。这南阳桥是一座结构精妙的木拱桥,如彩虹一般飞架两岸,桥下没有一根支撑用的桥柱。
宋代临淄人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里记载:“青州城西南皆山,中贯洋水(即南阳河),限为二城。先时,跨水植柱为桥,每至六七月间,山水暴涨,水与柱斗,率常坏桥,州以为患。明道中,夏英公(即夏竦)守青,思有以捍之,会得牢城废卒,有智思,叠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至今五十余年,桥不坏。”
北宋名臣夏竦知青州以前,南阳桥是木柱板桥,经常被夏日暴涨的河水冲垮,伤人损物,南北不通。他请了一位很有智慧的退役牢卒,设计创造出了结构新颖不用木柱的木拱桥,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
青州南阳桥由此名声大噪,此后,大宋全国各地多有仿制青州南阳桥的木拱桥。
由于青州城木拱飞桥的建筑成功,轰动了汴京,“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幼弟曾肇为之撰写了《修南阳桥记》,由大书法家米芾书写,镌刻碑石,立于桥头以资纪念。
西门庆因为知晓杨志的过往,所以在酒席上偷偷拿眼仔细观察杨志的神色。只见杨志虽也与众人把酒言欢,但眉目间却始终隐隐地有一丝郁结,气质与天生豪迈的鲁智深大不相同。
这杨志还记挂着自己是杨家将门之后,对如今被迫落草的境遇心有郁结啊!
如此正合我意!西门庆决定给杨志一丝希望,不要让他在山贼强盗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历史上就是他给鲁智深建议,请梁山兵马一起攻打青州,从而促成了二龙山合并到水泊梁山。西门庆可不希望他以后再给鲁智深出这样的馊主意了。
于是,在众人都在说些江湖上的好汉传闻时,西门庆却对众人讲起大宋朝廷与西夏的战争,以及北方辽金之间正在展开的大战。
这些消息,西门庆是从徐宁、凌振、魏定国等军官和曾头市史文恭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了一些西门庆从后世了解的历史得来的感悟,让众人听得津津有味。
辛赞乃是官宦世家,自然对西北边境和北方辽国之事也有所了解。西门庆所不知晓的,他又做了一些补充。
听了西门庆与辛赞二人的话,众人这才知晓这天下战火纷飞,只怕是会越加动荡。
鲁智深与杨志都是关西人,鲁智深更曾经是西军中的一员,听到西北燃起战火之事,胸中不由得热血沸腾,恨不能去那西夏边境杀敌报国。
杨志听得双目一亮,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过了一会儿,又逐渐暗淡了下来,长叹一口气说道:“哎~想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原指望在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不辱没了祖宗。如今朝廷正是边事用人之际,洒家有心替国家杀敌,却是报国无门!”
杨志此话也说到鲁智深的不如意处。鲁智深原是西军中老种相公种师道的亲信,后来被种师道派到小种相公种师中那里,又成为了小种相公种师中的亲信。此刻听说西军老种相公和小种相公正在率军与西夏作战,怎不让他心驰神往?
鲁智深也是长叹一声,灌了一碗闷酒下肚。
曹正、栾廷玉等人知道二人被触动了心思,都在一边好言相劝。
西门庆却干了一碗酒下肚后,语出惊人地告诉鲁智深和杨志,自己判断数年之内辽国就会在金人的攻击下崩溃,朝廷会挥军北上,争夺幽燕之地。因为河北禁军军备废弛,届时很有可能会在河北、山东一带招募敢战义军从征。鲁智深和杨志只需耐心潜伏等候,到那时可以再次从军入伍,甚至能再次投入老种相公和小种相公的麾下。
鲁智深和杨志听了西门庆的分析,心中顿时升起万丈豪情,直感觉这落草为寇的暗淡生涯终于有了盼头。两人当即表示要励兵秣马,以待将来。
见自己成功分化了梁山贼寇未来的一股力量,西门庆心中好不得意。眼下且先稳住这鲁智深和杨志。朝廷北征还有数年的时间,只要自己在这段时日里勤加拉拢这二龙山的几个好汉,届时鲁智深和杨志是跟着朝廷的官军混,还是跟着我西门大官人走,亦未可知也!
众人在宝珠寺里直喝到深夜,方才尽兴,各自回房歇息。
第二日醒来后,西门庆一行别了鲁智深三人,下了二龙山,直向青州城而去。
两日后,西门庆等人终于到达了青州城,远远地望见了高高的城墙。
青州位于东海与岱山之间,为古九州之一。青州城自东汉以后就是中国东方的名城。
此地毗邻山区,自古以来民风彪悍。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青州兵是出了名的英勇善战。当然,那青州兵也有另一个名声,就是军纪败坏。
到了这宋代徽宗朝,青州人依然继承了祖宗的优点,群贼蜂起,为祸一方。那“险道神”郁保四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西门庆他们所看到的青州城原本只有一个东阳城,自魏孝明帝熙平二年扩建南阳城后,便由东阳城和南阳城两个城区组成,迄今已有五六百年。
赵明诚与李清照所居住的归来堂就座落在青州城内的东阳古城。辛赞熟门熟路,带着众人入了青州城,直接到了归来堂。
赵明诚与李清照见西门庆和辛赞等人到了,欢喜地大摆筵席,为众人接风。
西门庆送上了在历城千佛山拓印的碑刻,让赵明诚一时间爱不释手。
崔氏这次因为儿子才满月,未能前来,她让辛赞给李清照带来许多历城家乡的特产,也让李清照颇为睹物思人。
酒宴之后,赵明诚和李清照余兴未尽,就带着西门庆等人游览了青州城的名胜古迹。
他们首先领着众人游览了名扬全国的南阳桥。
东阳城和南阳城中间被南阳河相隔,一座南阳桥使两个城区连为一体。这南阳桥是一座结构精妙的木拱桥,如彩虹一般飞架两岸,桥下没有一根支撑用的桥柱。
宋代临淄人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里记载:“青州城西南皆山,中贯洋水(即南阳河),限为二城。先时,跨水植柱为桥,每至六七月间,山水暴涨,水与柱斗,率常坏桥,州以为患。明道中,夏英公(即夏竦)守青,思有以捍之,会得牢城废卒,有智思,叠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至今五十余年,桥不坏。”
北宋名臣夏竦知青州以前,南阳桥是木柱板桥,经常被夏日暴涨的河水冲垮,伤人损物,南北不通。他请了一位很有智慧的退役牢卒,设计创造出了结构新颖不用木柱的木拱桥,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
青州南阳桥由此名声大噪,此后,大宋全国各地多有仿制青州南阳桥的木拱桥。
由于青州城木拱飞桥的建筑成功,轰动了汴京,“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幼弟曾肇为之撰写了《修南阳桥记》,由大书法家米芾书写,镌刻碑石,立于桥头以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