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传奇谋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百三十九、活字印刷术

    鉴于此,袁歌也害怕粮食太多而发霉,便与凉州马腾、并州董卓、幽州曹操做交易,以十石粮一匹马的价格,购进了十万匹优质战马。

    虽说目前的市价,大概是三石粮一匹马,可那是青州、冀州的粮食没有涌入市场,否则一百石粮也未必能买到一匹战马。

    袁歌就当是做慈善了,不仅购买战马,还大量收购灵芝、人参等药材、铁矿、橡木等造船材料,当然,收购都是用的粮食,在这个吃不饱饭的年代,能救活多少人算多少人吧!

    不过,这里面加了一些名为信仰之毒的佐料,袁歌是不会告诉他们的。

    有了战马,袁歌将吕布泰山军中的那支骑兵补至五万人,白马义从本来也计划扩军的,可公孙瓒只要白马,袁歌无奈,干脆给青州军也配置了一支三万人的骑兵。

    董卓部、曹操部有了袁歌粮食的帮助,发展都迅猛了起来,至于资敌?那是日后的事了,灵帝驾崩前,只要三仙不捣乱,大概会进入很长时期的发育期。

    由于袁歌的出现,这些人提早地代入了一方诸侯的角色,都开始了发展麾下势力。

    三年时间,就算没袁歌的粮食支援,这些人也能发展得起来。

    袁绍在袁家的帮助下,成为了豫州州牧,袁绍、袁术这两兄弟有了在黄巾当俘虏时的共患难之谊,目前关系还处于蜜月期,共同发力,有袁家资源的帮助,豫州目前的状况是除青、冀两州外最好的。

    若论氛围的话,豫州甚至比青、冀两州更强一些。

    不过袁歌并非无法做到更好,而是不愿接纳太多的世家学者,家国天下,世家出身之人,把家看得太重了,为袁歌所不喜,所以除了荀彧、诸葛亮、周瑜这样的大才外,他对于世家学子并不是很重视。

    上有大佬镇压,又得不到袁歌重视,根本看不到出头之路,这些人便很快以各种理由,到了其他人的地界。

    处理完了青州工业,袁歌接下来便要着手解决氛围的问题了,开启民智,打破世家垄断便是他的目标。

    袁歌到现在才开始着手,是因为直到现在,他才有把握镇压天下世家的反扑。也因为直到现在,他治下的百姓,才有余力供家中孩童读书。

    世家的藏书量在袁歌这个摄政王有意收集之下,根本不值一提。

    天下世家有的书,袁歌这里大都也有。

    开启民智的第一步,要有足够的书,书是承载文化的工具。

    他搜集的书虽然不是什么孤本,却也不是用来拿到学堂上教书用的。袁歌手上的所有书,都有两套,分别存放在两个地方,被严密保护起来。一处若是发生意外丢了书,还有另外一处的书可以再抄录一份。

    袁歌需要的,是可以批量生产的书。

    纸张方面,蔡侯纸已经足以满足他对纸张的要求,话说蔡侯纸这么优秀,居然在东汉、三国没被推广开来,实在是让袁歌有些看不懂。

    反正在袁歌治下,蔡侯纸是被大力推崇的,青州被作为他的封地后,他就命人建了好多个造纸厂,官府平时记录事情,也全都用得是蔡侯纸。

    袁歌需要搬运的,仅仅是印刷术而已,这个不难。哪怕他计划跳过雕版印刷术的阶段,直接搬运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工具相比雕版印刷术反而更加简单,雕刻过程中出现错误也不需要全部推倒从来,唯一的难点就在于,负责印刷的人必须识字。

    这个时代字典是没有的,袁歌也没有造字典的能力,他身边的蔡琰倒是有这个能力,却没这个精力,就算有精力,袁歌也等不了那么久。

    目前只能是采用笨办法,先将要印刷的书交给青州工业,让他们把书本上的每一个字都刻个模型出来,然后送回泰宁城,由袁歌抓来的书生负责排版,再交由其他人来印刷。

    书生需要靠抓,这也是无奈之举,这个时代,识字的一个个牛气哄哄,哪里会来给你做苦力。

    至于哪抓来的?袁歌上任后大查青州的贪官污吏,把有问题的抓了一批,交赎金也不要,只是送到泰宁城先关起来,等待劳动改造。

    自从袁歌开启科技超级工人后,他泰宁行宫的建造速度果真是快了一大截,预计年前就能住进去。鉴于泰宁行宫的建造速度之慢,袁歌决定将他的王宫建造计划也提前拿出来。

    国力衰弱时大兴土木,那是害人,国力强盛时大兴土木,那就是发福利了,只要赏钱足够,百姓都是抢着干的,因此荒废部分良田也不打紧,就当是休耕,反正他粮食多的仓库都放不下。

    王宫选址,原本是计划在青州临淄的,现在冀州也是他的了,便计划搬到巨鹿去,巨鹿有张角留下的城墙,若是不对上三仙这种人,天然便是无敌的存在。

    巨鹿城内也足够大,好好改造下作为他的王宫很不错,就是巨鹿这名字觉得有些俗气,还需再想一个新名字,袁歌有些取名困难症,想到后世巨鹿所对应的地名,正好也不算难听,干脆就叫“邢台”好了。

    活字印刷术所需要的模板雕刻起来不难,完成了轮岗培训的木匠们,享受着科技超级工人双倍效率的加成,分工合作,很快便将袁歌所需要的第一本书《三字经》刻好,并派人送回了泰宁城。

    带注解的《三字经》,也有上万字了,袁歌又没有心思去推进简体字,繁体字若是要求刻在狭小的空间内,所需要的精力会成倍提升。

    因此为了加快雕刻效率,每一个字都是用的一寸乘一寸的木块。这个大小是试验过后,效率最高的,大了会较为费力,小了则难度增加。

    木匠们又不识字,分不清哪些字已经刻过,很朴实地将《三字经》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刻了一遍。

    由于担心运输过程中模块受到挤压而损坏,木匠们还将每一个模块都用丝麻包裹起来,整整装了一大车。

    三国传奇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