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幽燕雄都
在小汤山官属温泉美美的泡了一次后,翌日,帖木真等人自昌平县而出,越温榆河继续南下,中都,这座金朝繁荣盛大的京城,已然近在咫尺了。
说到中都,可谓历史悠久,其所处之地向来被称为幽燕之地,若论幽燕名称的由来,则可追溯到上古时期,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中都地区就获得了最早的名称——幽陵和幽都,殷商之时,这里已有蓟和燕两个诸侯国,它们都是商的属国。周武王伐纣后,立刻封黄帝后裔(亦有说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因而蓟和燕就都成为了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得封后的燕国国势逐渐强于蓟国,至春秋时,列国征伐不断,通过反复较量,燕国最终在春秋末期灭了蓟国,灭蓟后,燕国遂迁都于蓟,到战国时,燕国跻身“七雄”之列,为当世强国之一,因而战国以后,世人逐渐遗忘了蓟国,而以上古时的古幽州地名和燕国国号,合称中都地区为——幽燕之地。
若论中都地区之地理形势,可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自古兵家用武之地也,豪杰得之,可居高临下,席卷河北,俯瞰河南,威压天下,使海内震颤。其地背倚群山,面向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它的北与东北面为燕山山脉,西部则专称军都山,为中都北部屏障。西面则是属于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山地,南滨拒马河,整个西山山坡陡峭,沟谷狭窄,为中都西部屏障。
燕山山脉、西山山地,两山山势高峻,隘口众多,尤以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榆关为要,这些关隘既是中原王朝在北方的国之安全屏障,若得诸关,则燕山之地可得,又是塞外游牧、渔猎诸部族入主中原的前沿阵地和战略基地,自中都而出,向北出居庸关可通漠南漠北之辽阔草原,北经古北口或东出榆关可达辽东大地,向南则为广阔的河北大平原,可沿太行山东麓大道通往中原各地,正所谓天造地设以分番汉之限,一夫守之,可以当百。中都地区东南面则为面朝渤海的广阔平原,中都地区河流密布,较重要者有卢沟河、温榆河、潞河、拒马河、泃河、高粱河等,此外还有人工开凿的漕河,其中,卢沟河、潞河、高粱河都曾为中都漕河的水源或水道。
中都地区不仅地势险要,而且还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就成为北方中原王朝和塞外诸部族的供养之地,战国时,苏秦为合纵之事,曾游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嘑沱、易水,地方两千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粟可支十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粟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者也。”。又有太史公《史记•货殖列传》载曰:“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上谷至辽东地踔远,有鱼、盐、枣、粟之饶,北邻乌桓、夫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而又有宋人赞叹曰:“燕京之地,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膏腴蔬蓏、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而桑、柘、麻、麦、羊、猪、雉、兔,不问可知,水甘土厚。北、西诸山,有金、银、铜、铁,采之则大利于军国器用也。”这些评论,无不是从经济地形上,凸显出中都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而再者,由于中都地区自古就处在中原汉家农业经济与塞外游牧、渔猎经济文化的过渡带上,千百年来,这里的汉家百姓与诸塞外部族,进行着一次次激烈的对抗、冲突与融合,这样的对抗、冲突与融合,使得中都之地的广大民众,深受北方诸塞外民族的风习熏染,也使得这里的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尚武、敢战的社会风习,一声令下,可出精兵,进而形成一股重要的军事力量。史载:“幽州在渤、碣之间,并州北有代、朔,营州东暨辽海,其地负山带海,其民执干戈,奋武卫,风气刚劲,人马精悍,自古用武之地。”
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彪悍尚武的社会风习,丰富的物产资源,这些突出的优势,使得中都地区自古便是诸方势力争夺的焦点。秦汉大一统,在幽燕之地推行郡国并行之制,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大一统王朝下的北方军事重镇,向为抵御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渔猎部族之前沿,至隋唐时,幽州始终为北方军事重地,有精兵屯驻,为压制突厥、契丹、奚等诸塞外部族贡献良多。
而至五代乱世,后晋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予契丹,造成南北军事形势大为变化,从此以后,契丹精骑自河北奔涌而下,旦夕间可饮马黄河,给中原王朝以极大的军事威胁,后来北宋建立,为收复幽云,先有宋太祖想以金钱财货赎买而不可得,后有宋太宗先后两次北伐,却终因战略失策、战术失措、将帅指挥多受束缚,而有高粱河惨败、雍熙北伐大败。这两次失败,使宋彻底丧失了战争进攻的主动权,陷入了消极防御、被动的局面,而攻守易势之下,契丹则大举南下攻伐中原,以求用战争打服大宋君臣,使之彻底断了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念。
后至宋真宗时,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因宰相寇准力劝,至澶州督战,双方大军在澶州城下僵持不下,遂皆有议和之念,于是经过一番谈判,达成了著名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大致保持了一百年之和平,中原王朝却也从此只能北望幽云,而终不可得了。
到北宋末,燕人马植,出身燕京大族,他眼看辽朝日益腐败,天祚帝昏庸无道,遂萌生出回归大宋之念。彼时,恰逢宋徽宗宠臣童贯出使辽国,返宋途径燕京,马植便设法密见童贯,献平燕之策,首先得到了童贯的认可,童贯遂将他改名为李良嗣,带回了北宋都城汴梁。在童贯的暗助下,李良嗣得以面见徽宗,向徽宗献联合女真,夹击辽朝的平燕之策,宋徽宗大为意动,遂特赐李良嗣姓赵,再改其名为赵良嗣。
赵良嗣归宋及其平燕之策,可谓是再一次点燃了北宋君王收复幽云故土的希望与热情,使宋、辽澶渊之盟后的百年和平出现了一丝裂痕,也揭开了北宋实施联金复燕策略的序幕。
其后,北宋为进一步了解北方局势,多次派使者与金联络,传递结好之意。先有马政出使金国,正式与金相约夹攻辽朝,迈出了宋、金实质性接触的关键一步,然此次出使还未签订盟约。在马政之后,宋金双方又经过反复的互相考量,最终,在宋宣和二年春,赵良嗣再度出使金国,这一次,双方终于签定了一份正式的书面盟约,盟约规定,宋、金双方应合力灭辽,不得单方面与契丹讲和,灭辽后,幽云十六州归宋所有,而宋则将原来于澶渊之盟后,给予辽的岁币转输给金,这就是著名的宋、金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达成后,金、宋双方分别从北线和南线,对辽作战,宣和四年,宋以童贯为帅臣,统领大军北上袭击燕京,先破燕京而入,入城后军士大肆劫掠,毫无防备,最终在北辽兵马的殊死反击下,宋军不敌,只得弃城而逃,终不能占领燕京,童贯在慌忙之下遣使入金,乞援于金太祖。
北宋此次收复燕京的失败,让金太祖及其麾下重臣看到了宋的无力与腐败,觉得宋作为盟军靠不住,还不如自己前往灭辽,在宋宣和四年末,金太祖亲率大军抵达居庸关,对燕京发动攻势,并一股而下燕京。
其后,金与北宋交割燕京,却只交割了辽南京所属的蓟、景、檀、顺、涿、易六州与宋,并向宋索要巨额岁币,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宋最终也只从金国手中得到了一座燕京空城,而燕之金帛、子女、职官、民户则被金人席卷而东了。
宋在得到燕京后,改其地为燕山府,置官统辖,后在宋宣和五年,平州张觉以治下平州纳土归宋,张觉本为辽将,后又降金,此次他以平州归宋,致使宋、金之间纷争再起,金朝派兵攻打张觉,趁其不备,将之击溃,张觉遂连夜逃至宋燕山府避难,他易名“赵秀才”,躲入了燕山府实力派大将、常胜军首领郭药师的军营中。
于是,金人追至燕京,指责宋朝违背盟约,藏匿叛贼张觉,令宋朝时任庆远军节度使、河北山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事的王安中交出张觉,王安中因为忌惮常胜军郭药师的缘故,便找来了一个相貌类似张觉的人,替代交给金人发落,没想到金人中有见过张觉的人,遂一眼就被识破了,金人更加恼火,扬言要攻打燕山府,于是最终,宋朝不得不令王安中缢杀张觉,将其头颅交与金人,这再一次暴露了宋朝的软弱与无能。
而通过宋廷将张觉杀死并交予金人这件事,也使常胜军首领郭药师彻底看清了一点,那就是,宋对那些投诚者并不具有庇护的强大实力,至若其余降宋的亡辽旧将,亦是为此寒心落泪,郭药师就曾发问:“若来索药师,当奈何?”
再至宋宣和七年,金已生擒天祚帝,辽亡,金国君臣野心膨胀,遂在当年十月,金太宗下诏,全线出击,大举伐宋,当年十二月,金兵已南下攻破檀、蓟,逼近燕山府,常胜军首领郭药师出战金军,不胜,遂起投降之念,他与宋朝知燕山府蔡靖商议投降,蔡靖不愿,于是,郭药师扣押了蔡靖及转运使吕颐浩等,向金军统帅完颜宗望投降,簇拥金兵进入了燕京,至此,燕京再度易手,彻底被金朝掌握在了手中。
金人得燕京后再过二十余年,金太祖之孙,宗室亲王完颜亮弑杀金熙宗,在金上京登基为帝,是为海陵王。
完颜亮上台后,一面大杀完颜氏宗亲贵胄,以稳固统治,一面励精图治,大有统一天下之志,而金朝虽威服高丽、西夏、南宋等国,所辖地域广袤,但首都上京会宁府却偏于东北一隅,物资运输与公文传递多有违误,使节往来艰于行旅,致使政令无法及时畅达内外。
与此同时,上京远在东北不仅在治理国家上问题多多,也会造成金朝的政治形象一直保持为外来的塞北胡族征服者,而非完颜亮所一直追求提倡的中华正统王朝,因此中原汉人和汉化契丹人的民心很难归心于完颜氏,并随着时间的流逝,以此带来的问题会对国家的稳定有着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则是,上京会宁府的宫殿楼阁、佛寺道观、市井街巷,无不留有金熙宗主政时期的痕迹,金上京皇族的怀旧和睹物思人,极容易形成一呼百应的政治气候,这便有极大可能,会给完颜亮这个杀兄夺位的帝王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完颜亮一方面担心上京的宗室、贵族威胁他的统治,另一方面考虑到上京僻处一隅,不利于对全国的统治及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而燕京则四通八达,物产丰富,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迁都。他于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颁布诏书,决定自上京迁都燕京,随即派大臣张浩、苏保衡等营建都城。新的都城在辽南京城(即燕京)的基础上向东、西、南三面扩展,并参照了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建筑,动用了一百二十万人,历经三年,至天德五年(1153年)初才告完工。
金海陵王天德五年三月(1153年),完颜亮正式下诏迁都燕京,改年号为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定名为——中都大兴府。至于上京的宫殿、贵族府第,则一律毁弃,以示他迁都之决心。
中都城有外郭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外城共计十三门,南城墙居中为丰宜门,其右为景风门,左为端礼门。东墙居中为宣耀门,宣耀门之北为施仁门,之南为阳春门。西墙居中为灏华门,灏华门之北为彰义门,之南为丽泽门。北墙濒金口河,从西至东,有会城、通玄、崇智、光泰四门。
中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三十六里,宫阙壮丽,楼阁和园池名胜无数,所谓工巧无遗力,所谓穷奢极侈者。其后历经海陵王完颜亮,大定天子完颜雍,得三十年迅猛发展,人口多蕃息,至帖木真他们到来时的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整个中都地区大兴府一府十县一镇之地,约有二十二万余户,人口达到一百一十余万,而只在中都城内,则有约四十万人,按当时之标准,中都,陈可谓是北国第一雄城了。
而自离开昌平的一日之后,傍晚时分,帖木真和他所率的蒙古使团,第一次打马行至中都城南郊的燕宾馆,而当他就要进入燕宾馆的大门时,他微微驻马北望,夕阳下,在他的视线尽头,中都城那高大雄伟的城墙,似乎已遥遥可见了。
说到中都,可谓历史悠久,其所处之地向来被称为幽燕之地,若论幽燕名称的由来,则可追溯到上古时期,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中都地区就获得了最早的名称——幽陵和幽都,殷商之时,这里已有蓟和燕两个诸侯国,它们都是商的属国。周武王伐纣后,立刻封黄帝后裔(亦有说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因而蓟和燕就都成为了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得封后的燕国国势逐渐强于蓟国,至春秋时,列国征伐不断,通过反复较量,燕国最终在春秋末期灭了蓟国,灭蓟后,燕国遂迁都于蓟,到战国时,燕国跻身“七雄”之列,为当世强国之一,因而战国以后,世人逐渐遗忘了蓟国,而以上古时的古幽州地名和燕国国号,合称中都地区为——幽燕之地。
若论中都地区之地理形势,可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自古兵家用武之地也,豪杰得之,可居高临下,席卷河北,俯瞰河南,威压天下,使海内震颤。其地背倚群山,面向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它的北与东北面为燕山山脉,西部则专称军都山,为中都北部屏障。西面则是属于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山地,南滨拒马河,整个西山山坡陡峭,沟谷狭窄,为中都西部屏障。
燕山山脉、西山山地,两山山势高峻,隘口众多,尤以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榆关为要,这些关隘既是中原王朝在北方的国之安全屏障,若得诸关,则燕山之地可得,又是塞外游牧、渔猎诸部族入主中原的前沿阵地和战略基地,自中都而出,向北出居庸关可通漠南漠北之辽阔草原,北经古北口或东出榆关可达辽东大地,向南则为广阔的河北大平原,可沿太行山东麓大道通往中原各地,正所谓天造地设以分番汉之限,一夫守之,可以当百。中都地区东南面则为面朝渤海的广阔平原,中都地区河流密布,较重要者有卢沟河、温榆河、潞河、拒马河、泃河、高粱河等,此外还有人工开凿的漕河,其中,卢沟河、潞河、高粱河都曾为中都漕河的水源或水道。
中都地区不仅地势险要,而且还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就成为北方中原王朝和塞外诸部族的供养之地,战国时,苏秦为合纵之事,曾游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嘑沱、易水,地方两千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粟可支十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粟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者也。”。又有太史公《史记•货殖列传》载曰:“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上谷至辽东地踔远,有鱼、盐、枣、粟之饶,北邻乌桓、夫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而又有宋人赞叹曰:“燕京之地,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膏腴蔬蓏、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而桑、柘、麻、麦、羊、猪、雉、兔,不问可知,水甘土厚。北、西诸山,有金、银、铜、铁,采之则大利于军国器用也。”这些评论,无不是从经济地形上,凸显出中都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而再者,由于中都地区自古就处在中原汉家农业经济与塞外游牧、渔猎经济文化的过渡带上,千百年来,这里的汉家百姓与诸塞外部族,进行着一次次激烈的对抗、冲突与融合,这样的对抗、冲突与融合,使得中都之地的广大民众,深受北方诸塞外民族的风习熏染,也使得这里的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尚武、敢战的社会风习,一声令下,可出精兵,进而形成一股重要的军事力量。史载:“幽州在渤、碣之间,并州北有代、朔,营州东暨辽海,其地负山带海,其民执干戈,奋武卫,风气刚劲,人马精悍,自古用武之地。”
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彪悍尚武的社会风习,丰富的物产资源,这些突出的优势,使得中都地区自古便是诸方势力争夺的焦点。秦汉大一统,在幽燕之地推行郡国并行之制,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大一统王朝下的北方军事重镇,向为抵御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渔猎部族之前沿,至隋唐时,幽州始终为北方军事重地,有精兵屯驻,为压制突厥、契丹、奚等诸塞外部族贡献良多。
而至五代乱世,后晋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予契丹,造成南北军事形势大为变化,从此以后,契丹精骑自河北奔涌而下,旦夕间可饮马黄河,给中原王朝以极大的军事威胁,后来北宋建立,为收复幽云,先有宋太祖想以金钱财货赎买而不可得,后有宋太宗先后两次北伐,却终因战略失策、战术失措、将帅指挥多受束缚,而有高粱河惨败、雍熙北伐大败。这两次失败,使宋彻底丧失了战争进攻的主动权,陷入了消极防御、被动的局面,而攻守易势之下,契丹则大举南下攻伐中原,以求用战争打服大宋君臣,使之彻底断了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念。
后至宋真宗时,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因宰相寇准力劝,至澶州督战,双方大军在澶州城下僵持不下,遂皆有议和之念,于是经过一番谈判,达成了著名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大致保持了一百年之和平,中原王朝却也从此只能北望幽云,而终不可得了。
到北宋末,燕人马植,出身燕京大族,他眼看辽朝日益腐败,天祚帝昏庸无道,遂萌生出回归大宋之念。彼时,恰逢宋徽宗宠臣童贯出使辽国,返宋途径燕京,马植便设法密见童贯,献平燕之策,首先得到了童贯的认可,童贯遂将他改名为李良嗣,带回了北宋都城汴梁。在童贯的暗助下,李良嗣得以面见徽宗,向徽宗献联合女真,夹击辽朝的平燕之策,宋徽宗大为意动,遂特赐李良嗣姓赵,再改其名为赵良嗣。
赵良嗣归宋及其平燕之策,可谓是再一次点燃了北宋君王收复幽云故土的希望与热情,使宋、辽澶渊之盟后的百年和平出现了一丝裂痕,也揭开了北宋实施联金复燕策略的序幕。
其后,北宋为进一步了解北方局势,多次派使者与金联络,传递结好之意。先有马政出使金国,正式与金相约夹攻辽朝,迈出了宋、金实质性接触的关键一步,然此次出使还未签订盟约。在马政之后,宋金双方又经过反复的互相考量,最终,在宋宣和二年春,赵良嗣再度出使金国,这一次,双方终于签定了一份正式的书面盟约,盟约规定,宋、金双方应合力灭辽,不得单方面与契丹讲和,灭辽后,幽云十六州归宋所有,而宋则将原来于澶渊之盟后,给予辽的岁币转输给金,这就是著名的宋、金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达成后,金、宋双方分别从北线和南线,对辽作战,宣和四年,宋以童贯为帅臣,统领大军北上袭击燕京,先破燕京而入,入城后军士大肆劫掠,毫无防备,最终在北辽兵马的殊死反击下,宋军不敌,只得弃城而逃,终不能占领燕京,童贯在慌忙之下遣使入金,乞援于金太祖。
北宋此次收复燕京的失败,让金太祖及其麾下重臣看到了宋的无力与腐败,觉得宋作为盟军靠不住,还不如自己前往灭辽,在宋宣和四年末,金太祖亲率大军抵达居庸关,对燕京发动攻势,并一股而下燕京。
其后,金与北宋交割燕京,却只交割了辽南京所属的蓟、景、檀、顺、涿、易六州与宋,并向宋索要巨额岁币,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宋最终也只从金国手中得到了一座燕京空城,而燕之金帛、子女、职官、民户则被金人席卷而东了。
宋在得到燕京后,改其地为燕山府,置官统辖,后在宋宣和五年,平州张觉以治下平州纳土归宋,张觉本为辽将,后又降金,此次他以平州归宋,致使宋、金之间纷争再起,金朝派兵攻打张觉,趁其不备,将之击溃,张觉遂连夜逃至宋燕山府避难,他易名“赵秀才”,躲入了燕山府实力派大将、常胜军首领郭药师的军营中。
于是,金人追至燕京,指责宋朝违背盟约,藏匿叛贼张觉,令宋朝时任庆远军节度使、河北山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事的王安中交出张觉,王安中因为忌惮常胜军郭药师的缘故,便找来了一个相貌类似张觉的人,替代交给金人发落,没想到金人中有见过张觉的人,遂一眼就被识破了,金人更加恼火,扬言要攻打燕山府,于是最终,宋朝不得不令王安中缢杀张觉,将其头颅交与金人,这再一次暴露了宋朝的软弱与无能。
而通过宋廷将张觉杀死并交予金人这件事,也使常胜军首领郭药师彻底看清了一点,那就是,宋对那些投诚者并不具有庇护的强大实力,至若其余降宋的亡辽旧将,亦是为此寒心落泪,郭药师就曾发问:“若来索药师,当奈何?”
再至宋宣和七年,金已生擒天祚帝,辽亡,金国君臣野心膨胀,遂在当年十月,金太宗下诏,全线出击,大举伐宋,当年十二月,金兵已南下攻破檀、蓟,逼近燕山府,常胜军首领郭药师出战金军,不胜,遂起投降之念,他与宋朝知燕山府蔡靖商议投降,蔡靖不愿,于是,郭药师扣押了蔡靖及转运使吕颐浩等,向金军统帅完颜宗望投降,簇拥金兵进入了燕京,至此,燕京再度易手,彻底被金朝掌握在了手中。
金人得燕京后再过二十余年,金太祖之孙,宗室亲王完颜亮弑杀金熙宗,在金上京登基为帝,是为海陵王。
完颜亮上台后,一面大杀完颜氏宗亲贵胄,以稳固统治,一面励精图治,大有统一天下之志,而金朝虽威服高丽、西夏、南宋等国,所辖地域广袤,但首都上京会宁府却偏于东北一隅,物资运输与公文传递多有违误,使节往来艰于行旅,致使政令无法及时畅达内外。
与此同时,上京远在东北不仅在治理国家上问题多多,也会造成金朝的政治形象一直保持为外来的塞北胡族征服者,而非完颜亮所一直追求提倡的中华正统王朝,因此中原汉人和汉化契丹人的民心很难归心于完颜氏,并随着时间的流逝,以此带来的问题会对国家的稳定有着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则是,上京会宁府的宫殿楼阁、佛寺道观、市井街巷,无不留有金熙宗主政时期的痕迹,金上京皇族的怀旧和睹物思人,极容易形成一呼百应的政治气候,这便有极大可能,会给完颜亮这个杀兄夺位的帝王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完颜亮一方面担心上京的宗室、贵族威胁他的统治,另一方面考虑到上京僻处一隅,不利于对全国的统治及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而燕京则四通八达,物产丰富,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迁都。他于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颁布诏书,决定自上京迁都燕京,随即派大臣张浩、苏保衡等营建都城。新的都城在辽南京城(即燕京)的基础上向东、西、南三面扩展,并参照了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建筑,动用了一百二十万人,历经三年,至天德五年(1153年)初才告完工。
金海陵王天德五年三月(1153年),完颜亮正式下诏迁都燕京,改年号为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定名为——中都大兴府。至于上京的宫殿、贵族府第,则一律毁弃,以示他迁都之决心。
中都城有外郭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外城共计十三门,南城墙居中为丰宜门,其右为景风门,左为端礼门。东墙居中为宣耀门,宣耀门之北为施仁门,之南为阳春门。西墙居中为灏华门,灏华门之北为彰义门,之南为丽泽门。北墙濒金口河,从西至东,有会城、通玄、崇智、光泰四门。
中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三十六里,宫阙壮丽,楼阁和园池名胜无数,所谓工巧无遗力,所谓穷奢极侈者。其后历经海陵王完颜亮,大定天子完颜雍,得三十年迅猛发展,人口多蕃息,至帖木真他们到来时的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整个中都地区大兴府一府十县一镇之地,约有二十二万余户,人口达到一百一十余万,而只在中都城内,则有约四十万人,按当时之标准,中都,陈可谓是北国第一雄城了。
而自离开昌平的一日之后,傍晚时分,帖木真和他所率的蒙古使团,第一次打马行至中都城南郊的燕宾馆,而当他就要进入燕宾馆的大门时,他微微驻马北望,夕阳下,在他的视线尽头,中都城那高大雄伟的城墙,似乎已遥遥可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