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发展建议
重生之乘风而起正文卷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发展建议大家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此行的目的——玉。
对于如大伯艾依杰这样现代的管理者来说,和田玉却并不是什么爽点,而是痛点。
的确,附加在和田玉上的财富故事实在是太多,然而在现代地方管理者眼里,它的价值并没有那么高。
原因就是它固然能够让不少人一夜暴富,然而,它却带不来普遍富裕,也没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资源的过于稀缺,无法持续开采;其次是管理困难,两条河的河床上散布的子料没法如同矿山那样管理,只能任由大家在河滩上捡拾,然后由个体户和收购站收购,渐渐实现玉料的集中,换句话说就是生产效率极度低下;其三就是缺乏精深加工人才,难以打开升值空间,只能作为原材料兜售;其四就是因为来源众多,管理混乱,价格也就混乱,加上需求也不旺盛,难免要进入杀价模式,让价格更加低迷。
之前蒸桑拿吃美食的时候,艾依杰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周至还是一个涉世未深,容易满足,和自己子侄辈儿的徐刚那样,属于还没被社会毒打,依然保留着天真之心的娃娃。
如果和徐刚聊和田玉对当地经济的推动意义并不大,徐刚肯定会觉得难以理解,在徐刚那样的年轻人心里,周至这一趟来和田,可能会花费一两百万采购玉料,那么和田地区总共才六十万人,平均一人差不多都能够分到三四块,这还不算是一注横财?
然而周至却对艾依杰的理解却深以为然,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财富如果不是普遍性的增加,而是过度集中的话,带给地区的往往不会是幸福,而是灾难。
这个事情在古代就体现为土地兼并,在近现代就体现为资本集中,并没有什么例外。
而这两件事情带来的后果,就是贫富差距的拉大,因此和田玉会给地方带来的财富,将很考验当今领导者的管理水平。
在之前和周至聊和田地毯的时候,周至的一些说法倒是给了艾依杰一些启发,觉得和年轻人多聊聊也颇有收获,因此现在聊得就比刚才还要深一点。
没想到周至不但能够理解他的想法,还从历史的教训里,从理论角度予以提炼,指出艾依杰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这就让艾依杰不能拿他当娃娃看了。
还有一个事实摆在这里,就是和田给中原地区输送了几千年的玉料,然而交换来的财富一点也没有积累下来,至今和田地区还是“守着宝山受穷”,这就更加让人不得不反思深层次的原因。
周至也不是只聊问题,而是结合后世的经验,给了艾依杰一些点子和建议。
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是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思路,比如和田地毯,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地方特色产品。
当然完全依托如今的纯手工编织地毯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必须是采用小娟儿姐发展酱油和麸醋的思路,对产品进行分级分价。
以纯手工编织地毯为龙头产品,价高质优,用来为少数不差钱的人服务,引得他们的追捧,并由此引领出品牌效应;
同时购入提花机,建立工厂,生产中低端的产品,用来填补品牌效应带领起来的市场需求。
第三要坚持自己的部分产品特色,要和国外那些“妖艳贱货”形成差异,养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独立风格,主打就是设色清淡,高雅,走出“东方地毯”的独特审美之路。
玉石的开发同样如此,和田玉子料,也只能作为价高质优,用来为少数不差钱的人服务,引得他们的追捧,并由此引领出品牌效应;
在港岛商场,金行,开辟白玉工艺品专柜,就是一条打响品牌效应的路子。
同时要大力开发各种玉料,比如且末糖料,青花料,戈壁料,甚至是玛瑙,彩石等多种品种,都可以开发出来,建立工厂,生产中低端的产品,用来填补和田玉效应带领起来的市场需求。
就算是子料,也不是完全不能管理,现在这个样子实在是太粗放,最起码应该有一个专业化的玉石交易市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起码可以帮助外来客商寻找商机,磋合交易,对于坑蒙拐骗的不法行为予以打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修好金窝窝,只待凤凰来。
还有一条路子,就是寻找新的,可以开发的矿脉,目标也不用局限在两条河的流域范围内,整个喀喇昆仑山其实都可能潜藏着山中的矿脉,除了和田,且末,于田,其实出山料和流水料的可能性都很大。
这样的矿脉一旦找到,就应该马上派力量保卫起来,然后开始有序地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源得到最大利用,地方政府得到最大的收益。
最重要的是这些盈利带来的地方收入,要更多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上,要想富,先修路,和田具有这样的优势,修路的石子,沥青,来得可比蜀中便宜太多了。
更重要的就是水土涵养,保住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底牌,对于灌溉系统就得提出要求。
新中国建立后,曾经在工具极度落后,条件极度艰苦的情况下,花费大力气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在全国各地建成了初步完备的水利工程。
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大小水库,水渠,几乎能够满足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需要。
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也在这段时间发生,比如全国各地以红旗,东风,红星,人民命名的水库和水渠,基本都是这段时期内的产物。
作为阿尔金山南麓重要水源地的和田地区,虽然再往北一点点就是沙漠,然而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抗争中,基础水利设施还是有保障的。
问题是很多库渠已经年久失修,需要保养和疏浚,这些在如今就成了财政上的负担。
此外还有技术问题,和田地区可不同于内地,水蒸发量极大,不是蓄起堤坝就可以保有水源的,不让它蒸发掉才是王道。
另外就是耕地沙漠化的问题,夹川那种田地一个月不管就会长满杂草,三个月不管就要被灌木彻底封堵道路的情形,放在这儿想都别想。
不过这方面周至还是有建议,据周至所知后世国外沙漠水库保水有一个神奇的方法,就是往水库里倒光滑的塑料小球。
小球本身有反光的功能,可以反射掉大部分阳光的能量,同时还将水面覆盖起来,减少蒸发量,是中小型水库保水的有效措施。
对于如大伯艾依杰这样现代的管理者来说,和田玉却并不是什么爽点,而是痛点。
的确,附加在和田玉上的财富故事实在是太多,然而在现代地方管理者眼里,它的价值并没有那么高。
原因就是它固然能够让不少人一夜暴富,然而,它却带不来普遍富裕,也没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资源的过于稀缺,无法持续开采;其次是管理困难,两条河的河床上散布的子料没法如同矿山那样管理,只能任由大家在河滩上捡拾,然后由个体户和收购站收购,渐渐实现玉料的集中,换句话说就是生产效率极度低下;其三就是缺乏精深加工人才,难以打开升值空间,只能作为原材料兜售;其四就是因为来源众多,管理混乱,价格也就混乱,加上需求也不旺盛,难免要进入杀价模式,让价格更加低迷。
之前蒸桑拿吃美食的时候,艾依杰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周至还是一个涉世未深,容易满足,和自己子侄辈儿的徐刚那样,属于还没被社会毒打,依然保留着天真之心的娃娃。
如果和徐刚聊和田玉对当地经济的推动意义并不大,徐刚肯定会觉得难以理解,在徐刚那样的年轻人心里,周至这一趟来和田,可能会花费一两百万采购玉料,那么和田地区总共才六十万人,平均一人差不多都能够分到三四块,这还不算是一注横财?
然而周至却对艾依杰的理解却深以为然,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财富如果不是普遍性的增加,而是过度集中的话,带给地区的往往不会是幸福,而是灾难。
这个事情在古代就体现为土地兼并,在近现代就体现为资本集中,并没有什么例外。
而这两件事情带来的后果,就是贫富差距的拉大,因此和田玉会给地方带来的财富,将很考验当今领导者的管理水平。
在之前和周至聊和田地毯的时候,周至的一些说法倒是给了艾依杰一些启发,觉得和年轻人多聊聊也颇有收获,因此现在聊得就比刚才还要深一点。
没想到周至不但能够理解他的想法,还从历史的教训里,从理论角度予以提炼,指出艾依杰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这就让艾依杰不能拿他当娃娃看了。
还有一个事实摆在这里,就是和田给中原地区输送了几千年的玉料,然而交换来的财富一点也没有积累下来,至今和田地区还是“守着宝山受穷”,这就更加让人不得不反思深层次的原因。
周至也不是只聊问题,而是结合后世的经验,给了艾依杰一些点子和建议。
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是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思路,比如和田地毯,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地方特色产品。
当然完全依托如今的纯手工编织地毯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必须是采用小娟儿姐发展酱油和麸醋的思路,对产品进行分级分价。
以纯手工编织地毯为龙头产品,价高质优,用来为少数不差钱的人服务,引得他们的追捧,并由此引领出品牌效应;
同时购入提花机,建立工厂,生产中低端的产品,用来填补品牌效应带领起来的市场需求。
第三要坚持自己的部分产品特色,要和国外那些“妖艳贱货”形成差异,养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独立风格,主打就是设色清淡,高雅,走出“东方地毯”的独特审美之路。
玉石的开发同样如此,和田玉子料,也只能作为价高质优,用来为少数不差钱的人服务,引得他们的追捧,并由此引领出品牌效应;
在港岛商场,金行,开辟白玉工艺品专柜,就是一条打响品牌效应的路子。
同时要大力开发各种玉料,比如且末糖料,青花料,戈壁料,甚至是玛瑙,彩石等多种品种,都可以开发出来,建立工厂,生产中低端的产品,用来填补和田玉效应带领起来的市场需求。
就算是子料,也不是完全不能管理,现在这个样子实在是太粗放,最起码应该有一个专业化的玉石交易市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起码可以帮助外来客商寻找商机,磋合交易,对于坑蒙拐骗的不法行为予以打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修好金窝窝,只待凤凰来。
还有一条路子,就是寻找新的,可以开发的矿脉,目标也不用局限在两条河的流域范围内,整个喀喇昆仑山其实都可能潜藏着山中的矿脉,除了和田,且末,于田,其实出山料和流水料的可能性都很大。
这样的矿脉一旦找到,就应该马上派力量保卫起来,然后开始有序地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源得到最大利用,地方政府得到最大的收益。
最重要的是这些盈利带来的地方收入,要更多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上,要想富,先修路,和田具有这样的优势,修路的石子,沥青,来得可比蜀中便宜太多了。
更重要的就是水土涵养,保住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底牌,对于灌溉系统就得提出要求。
新中国建立后,曾经在工具极度落后,条件极度艰苦的情况下,花费大力气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在全国各地建成了初步完备的水利工程。
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大小水库,水渠,几乎能够满足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需要。
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也在这段时间发生,比如全国各地以红旗,东风,红星,人民命名的水库和水渠,基本都是这段时期内的产物。
作为阿尔金山南麓重要水源地的和田地区,虽然再往北一点点就是沙漠,然而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抗争中,基础水利设施还是有保障的。
问题是很多库渠已经年久失修,需要保养和疏浚,这些在如今就成了财政上的负担。
此外还有技术问题,和田地区可不同于内地,水蒸发量极大,不是蓄起堤坝就可以保有水源的,不让它蒸发掉才是王道。
另外就是耕地沙漠化的问题,夹川那种田地一个月不管就会长满杂草,三个月不管就要被灌木彻底封堵道路的情形,放在这儿想都别想。
不过这方面周至还是有建议,据周至所知后世国外沙漠水库保水有一个神奇的方法,就是往水库里倒光滑的塑料小球。
小球本身有反光的功能,可以反射掉大部分阳光的能量,同时还将水面覆盖起来,减少蒸发量,是中小型水库保水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