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山倒
病来如山倒。人们用此形容疾病到来的时候非常迅速,像山峰崩塌一样,很有可能前天还是活蹦乱跳的人,没有几天就重病在床。
当然这句谚语后面还有一句话,那就是病去如抽丝。意思是如果找到方法,病情的退去就会如抽丝一样迅速准确。
朱祁钰的病情就非常符合第一句话,随着时间的流逝,锅盖再也压制不住,朱祁钰年前最后几天已经严重到连下地行走都困难,好在意识清醒,有大太监王诚为他念诵奏章,勉强维系朝政运行。
之前传出的那些好转消息,原来都是烟雾弹,为宫中御医争取时间,但是结果很显然,争取失败了。
宫中有小道消息说朱祁钰之所以金石难治,是因为这个时候他依旧服食丹药,导致病情久治不愈。但朱见济不敢确定,便也只能够当做不知道。谁知道是不是那些御医为了推卸自己责任放出来的消息。
话说病情严重到了这个地步,正旦典礼朱祁钰应该是参加不了。只是朱见济前往拜见父皇朱祁钰的时候,朱祁钰的意思还是坚持要参加,只是因为身体原因,减少部分仪式而已。
就这样,景泰七年在所有人的不安与忧虑中过去。景泰八年到来,是为公元1457年。
新年第一天,正旦朝会如常召开,朱祁钰遣官祭长陵献陵景陵,御驾来到奉先殿上圣皇太后宫与皇太后宫问安,礼毕出御奉天殿接受百官贺礼。
殿内,乐师奏乐,舞者起舞,歌者放歌。所有参与者都经过无数次的训练,达到了肌肉记忆的地步,几乎不可能出现差错。尽管流程有所简化,还是繁琐无比,没有个把小时不可能结束。当初朱元璋一手设计的礼法制度,可是祖宗之法呀!
朱见济以余光看向父皇朱祁钰,朱祁钰的脸色一扫几日前的萎靡苍白,红润而有血色,腰板挺直,精气神十足,很难想象他前几日还躺坐在床上。
百官见此心下大定,一个个脸色又露出笑容来。也是,天子而今正当壮年,不过是偶感风寒而已,调养几日就好了。
而朱见济的心中则是久久不能释怀,他身为太子,自从朱祁钰传出生病的消息后就每日前往拜见看望,多的时候甚至一日拜见三次。
朱祁钰的身体情况,朱见济不说是最了解的人,但也算明白大概。一个昨晚还要下人读奏章才能处理奏疏的人,过了一个晚上就痊愈了,这抽丝是不是抽得有些快了。
大病初愈的人哪里有这么快就恢复的,再怎么样也要过个三五日吧!
结合前世的记忆,朱见济更加倾向于朱祁钰用了一些手段强行打气精气神来,透支自己的生命力。当然,都是猜测。
而之后事情的发展,无疑是证实了朱见济的猜想,朱祁钰的气色随着时间的流逝飞速下降。等乐舞结束之后,朱祁钰的脸色又变得苍白如纸,全无血色,带着几分死气,是的,死气。怎么说呢?朱祁钰的脸色透几分金属色,像是白银一样,还是那种暗灰色的,看着骇人无比。
王诚在朱祁钰身后,低身说了几句,朱见济离得近,听出大概意思。无非是让朱祁钰早些回去休息,不要硬撑着。
朱祁钰不许,仪式遂照常举行,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开始行庆贺礼。三呼万岁结束之后,一股强盛的寒风吹透门窗,来到殿内,烛火为之动荡摇曳,一股不详之意浮现在朱见济心头。
下一刻,端坐在龙椅上的朱祁钰,就这样直直地朝身前倒了下来,好在王诚一直防备着,眼疾手快,连忙将朱祁钰搀扶住,才没有让朱祁钰倒在地上。不过,这个时候朱祁钰已经昏厥过去了。
跪伏在地的众人瞬间慌乱无比,前排的人纷纷聚拢上去,观察天子的情况。中间及殿外的朝臣靠不上去,更是纷乱无章,议论不休,整个朝堂一时间比菜市场还要吵闹。
站在队伍前列的少保兼兵部尚书于谦斥喝一声:“肃静!”这一声中气十足,却也只能够镇住殿内而已,而且效果不明显,如同一滴水进入大海,不一会儿又闹了起来,于谦遂命令御史及殿中侍卫安定秩序。
天子被搀扶到后殿进行短暂休息,高级文官们呼啦啦地冲了进去,生怕落于人后,石亨也想要挤进去看,王文拦住他道:“天子抱恙,百官不安,须是有武臣镇守秩序才行,有劳石总兵在殿内维持秩序,免得惊扰圣安。”
石亨人高马大,单手就能够把王文举起来,忍着自己的不满道:“殿内自有御史纠察,侍卫镇守,某不必亲在。天子抱恙,某岂可落于人后。”
二人争论不休,为之面红耳赤,惊讶得朱见济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当然这可不是两人相争这么简单,这可是文武之争。
胡濙呵斥道:“方今之时,吾等身为重臣,岂可自乱阵脚,取笑天下。眼下当务之急,是免得奸邪小人趁乱生事,须是传令宫门守卫将宫门尽数关闭。并派专人往京城各处禁军驻地传令,不许兵将随意外出,这禁军绝不可生乱。至于外城,则让顺天府兵丁出面清道。”
于谦则有不同的看法,“宫中关闭宫门,禁军营地严加看管可矣。至于外城,新春佳节,百姓人流涌动,贸然清街怕是惹来更大的骚乱,且先缓行,宵禁足以。”
于谦声望最重,他开口之后,此事遂这般决定。石亨被安排去在京团营传令,明面上的理由是只有石亨有这个威望弹压团营,背后的水就很深了。
天子在正旦朝贺上昏厥,虽然有过骚乱,不过在于谦等人的弹压之下,还是很快恢复了秩序。群臣在奉天殿内外焦急地等候消息。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了正午,对于臣子而言,可谓是度秒如年,都焦急地等候后殿传出的消息,内中稍微传出一些声响就让人一惊一乍。
一直到午后,后殿才传出好消息,天子苏醒了。
当然这句谚语后面还有一句话,那就是病去如抽丝。意思是如果找到方法,病情的退去就会如抽丝一样迅速准确。
朱祁钰的病情就非常符合第一句话,随着时间的流逝,锅盖再也压制不住,朱祁钰年前最后几天已经严重到连下地行走都困难,好在意识清醒,有大太监王诚为他念诵奏章,勉强维系朝政运行。
之前传出的那些好转消息,原来都是烟雾弹,为宫中御医争取时间,但是结果很显然,争取失败了。
宫中有小道消息说朱祁钰之所以金石难治,是因为这个时候他依旧服食丹药,导致病情久治不愈。但朱见济不敢确定,便也只能够当做不知道。谁知道是不是那些御医为了推卸自己责任放出来的消息。
话说病情严重到了这个地步,正旦典礼朱祁钰应该是参加不了。只是朱见济前往拜见父皇朱祁钰的时候,朱祁钰的意思还是坚持要参加,只是因为身体原因,减少部分仪式而已。
就这样,景泰七年在所有人的不安与忧虑中过去。景泰八年到来,是为公元1457年。
新年第一天,正旦朝会如常召开,朱祁钰遣官祭长陵献陵景陵,御驾来到奉先殿上圣皇太后宫与皇太后宫问安,礼毕出御奉天殿接受百官贺礼。
殿内,乐师奏乐,舞者起舞,歌者放歌。所有参与者都经过无数次的训练,达到了肌肉记忆的地步,几乎不可能出现差错。尽管流程有所简化,还是繁琐无比,没有个把小时不可能结束。当初朱元璋一手设计的礼法制度,可是祖宗之法呀!
朱见济以余光看向父皇朱祁钰,朱祁钰的脸色一扫几日前的萎靡苍白,红润而有血色,腰板挺直,精气神十足,很难想象他前几日还躺坐在床上。
百官见此心下大定,一个个脸色又露出笑容来。也是,天子而今正当壮年,不过是偶感风寒而已,调养几日就好了。
而朱见济的心中则是久久不能释怀,他身为太子,自从朱祁钰传出生病的消息后就每日前往拜见看望,多的时候甚至一日拜见三次。
朱祁钰的身体情况,朱见济不说是最了解的人,但也算明白大概。一个昨晚还要下人读奏章才能处理奏疏的人,过了一个晚上就痊愈了,这抽丝是不是抽得有些快了。
大病初愈的人哪里有这么快就恢复的,再怎么样也要过个三五日吧!
结合前世的记忆,朱见济更加倾向于朱祁钰用了一些手段强行打气精气神来,透支自己的生命力。当然,都是猜测。
而之后事情的发展,无疑是证实了朱见济的猜想,朱祁钰的气色随着时间的流逝飞速下降。等乐舞结束之后,朱祁钰的脸色又变得苍白如纸,全无血色,带着几分死气,是的,死气。怎么说呢?朱祁钰的脸色透几分金属色,像是白银一样,还是那种暗灰色的,看着骇人无比。
王诚在朱祁钰身后,低身说了几句,朱见济离得近,听出大概意思。无非是让朱祁钰早些回去休息,不要硬撑着。
朱祁钰不许,仪式遂照常举行,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开始行庆贺礼。三呼万岁结束之后,一股强盛的寒风吹透门窗,来到殿内,烛火为之动荡摇曳,一股不详之意浮现在朱见济心头。
下一刻,端坐在龙椅上的朱祁钰,就这样直直地朝身前倒了下来,好在王诚一直防备着,眼疾手快,连忙将朱祁钰搀扶住,才没有让朱祁钰倒在地上。不过,这个时候朱祁钰已经昏厥过去了。
跪伏在地的众人瞬间慌乱无比,前排的人纷纷聚拢上去,观察天子的情况。中间及殿外的朝臣靠不上去,更是纷乱无章,议论不休,整个朝堂一时间比菜市场还要吵闹。
站在队伍前列的少保兼兵部尚书于谦斥喝一声:“肃静!”这一声中气十足,却也只能够镇住殿内而已,而且效果不明显,如同一滴水进入大海,不一会儿又闹了起来,于谦遂命令御史及殿中侍卫安定秩序。
天子被搀扶到后殿进行短暂休息,高级文官们呼啦啦地冲了进去,生怕落于人后,石亨也想要挤进去看,王文拦住他道:“天子抱恙,百官不安,须是有武臣镇守秩序才行,有劳石总兵在殿内维持秩序,免得惊扰圣安。”
石亨人高马大,单手就能够把王文举起来,忍着自己的不满道:“殿内自有御史纠察,侍卫镇守,某不必亲在。天子抱恙,某岂可落于人后。”
二人争论不休,为之面红耳赤,惊讶得朱见济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当然这可不是两人相争这么简单,这可是文武之争。
胡濙呵斥道:“方今之时,吾等身为重臣,岂可自乱阵脚,取笑天下。眼下当务之急,是免得奸邪小人趁乱生事,须是传令宫门守卫将宫门尽数关闭。并派专人往京城各处禁军驻地传令,不许兵将随意外出,这禁军绝不可生乱。至于外城,则让顺天府兵丁出面清道。”
于谦则有不同的看法,“宫中关闭宫门,禁军营地严加看管可矣。至于外城,新春佳节,百姓人流涌动,贸然清街怕是惹来更大的骚乱,且先缓行,宵禁足以。”
于谦声望最重,他开口之后,此事遂这般决定。石亨被安排去在京团营传令,明面上的理由是只有石亨有这个威望弹压团营,背后的水就很深了。
天子在正旦朝贺上昏厥,虽然有过骚乱,不过在于谦等人的弹压之下,还是很快恢复了秩序。群臣在奉天殿内外焦急地等候消息。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了正午,对于臣子而言,可谓是度秒如年,都焦急地等候后殿传出的消息,内中稍微传出一些声响就让人一惊一乍。
一直到午后,后殿才传出好消息,天子苏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