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十八章 各有部署
宗祥看着眼见陷入一片火海的两座军寨,也及时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胤军的军寨被毁,宗祥面前便只有一座孤零零的低矮城池。要想攻破这类城池太过简单,毫不夸张的说,胜利对于现在的垚军来说只是时间问题了。况且现在有了大火阻挡,也不利于垚军聚集兵力发动攻城。
宗祥收拢部队,清点伤亡人数,等待着大火熄灭之后对岭南发起最后一场总攻。宗祥口中发出一声重重的叹息,此次垚军四万大军南来,现在还有战斗力的兵力已经不足两万,这如何让宗祥好受。虽说打仗本就是要死人的,大家也料到了岭南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但是垚军还是低估了岭南百姓的悍勇。
越过火光看着低矮的岭南城墙,宗祥暗自想道:“这看似低矮的城墙之后,不知又会遇到多少轻生忘死岭南人的顽强抵抗。”
“必须要尽快攻下岭南,以免夜长梦多”。宗祥已经做出决定,要在火灭的第一时间发动攻城。
经此一役,边军方面只剩三千能战之士,新军也只有七千余。胤军对于城外的垚军,还是一比二的比列。不过现在剩下的垚军几乎全是百战老兵,而胤军的大多数却是才上战场的新兵。两相比较之下,就连一贯自信的侯猛也没有了战胜垚军的信心。只是身为军人,哪怕战死沙场也绝不能后退一步。
魏武来到侯猛面前,恭敬地说道:“我家县令出城搬救兵去了,我是本县民勇营头魏武,候将军现在有什么指示”。魏武说得含糊其辞,就是担心这些边军将领以什么借口吞了自己手中的兵。虽然不见得侯猛能看得起这些新兵蛋子,但这是宁砺的一番心血,总不能随意让外人抢去。
侯猛先是一愣,不过随即明白过来。候令东定是怕死逃了,留下这些所谓的民勇来抵抗垚国的正规部队。不过这些话就没必要说明了,现在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抗敌就行。
侯猛也不拿大,直接说道:“我估计这城头是守不下来的,看来我们要做好巷战的准备了。”
魏武随即从怀中拿出一张地图,对侯猛说道:“这是城内地图,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点都有标记,将军尽管安排就是。我等都是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垚军占领此地”。
侯猛久在军中,早已是铁石心肠,不过此时却是双目含泪。自己身为军人战死便也罢了,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些普通的百姓性情竟然如此刚烈。这些都是多好的兵苗子啊,这该死的朝廷竟然放任自己的百姓不管,任由他们亡于敌军之手。
魏奔见主将动情,连忙低声喊道:“将军”。
侯猛清醒过来,假意抚头擦干眼泪后对众人说道:“这火还要烧一会,我们一起来研究对敌之策”。
垚军此次往攻秀城的两万大军却并不是一路,而是两路。
垚军高层普遍认为,这秀城只有三千边军龟缩在秀城大营之中。这种有明确敌军位置和兵力的战斗,在这些垚军高级将领眼中最是容易。所以这一次的其中一军主将,便选了王族从军之人前来锻炼。此人名叫韦振纲,算是垚君韦莫亭的堂兄。
说来这韦振纲也是少年从军,从其能力素养来看也算是王族之中的佼佼者。年轻的国君要想牢牢的掌握国家大权,自然最信任的还是自己的亲族。所以这一次东征,便授意靳东南对他多加历练。
这韦振纲倒也明白国君的意思,也发自内心的想要成为年轻国君在军中的首席心腹。秀城为岭州东南方向的关键,对垚军占领岭州全境尤为重要。此次出兵秀城,韦振纲明白得很,这便是自己向垚军上下证明实力的最好机会。韦振纲是有能力的,他绝不是同僚心中所想的那种只是靠着国君上位的蠢人。
所以,韦振纲对于秀城大营的攻击才显得这样的勇猛和激进。而一旦破营,韦振纲就只是想着如何扩大战果,甚至直接打进秀城去。没想到他的追击部队七千余人,竟然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而军中斥候所报的情况,也甚是奇怪。这一路之上,除了大小不一的尸堆,根本没有见着垚军和胤军任意一方的人影。
此时,垚军另一军也到达此地。此军的领军将领,正是将晴日族高山寨和巨树寨斩尽杀绝的疯将之子—尉猛。
韦振纲虽是王族,但是在垚君的授意之下,他对这些军中猛将也是分外的尊敬。
“尉将军,我七千军士不知所踪,你说怪不怪”。韦振纲直言不讳的对尉猛说道。
尉猛不解,随即问道:“不知所踪是何意”?
韦振纲知道军中之事绝不能虚言搪塞,便将自己如何派兵追杀胤军,斥候所探如何等情况全部告诉了尉猛。
尉猛沉吟了一阵,说道:“怕是遇到伏兵了”。
韦振纲大惊,说道:“即使是遇到伏兵,我七千军士怎么也有逃出来报信的。况且据我们所知,这秀城附近并无其他可战之军”。
虽然魏振纲一副讨教的语气,但尉猛知道这又何尝不是他提前为自己的过错找一个借口呢。尉猛接着韦振纲的话头,说道:“军报里没有并不代表现实里没有,我们现在还是要赶紧做出一个决断才是”。
韦振纲道:“尉兄将门虎子,这里当是由你来下决定”。
尉猛心中没有这么多弯弯道道,也不想在这方面和韦振纲继续纠缠,便说道:“那便由韦将军留守此处,我带兵前往秀城。毕竟靳帅给我们的任务是攻下秀城”。尉猛的话说得很明白了,其他的他不管,只要攻下秀城就行。
此前为了争功劳,韦振纲便请缨为先锋,想着尽快的攻下秀城。哪知不明不白的,自己的七千军士就不见了。他心里也认定他们是中了胤军埋伏,现在尉猛既然主动接过了这个担子,他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就岭南的侯猛和中南王汤中在这件事作比较,怕还是汤中在战略战术上更厉害一些。由岭江和士江包围的南天门码头,看似天然防线但他同时也限制了边军的机动性。现在想来,边军在岭州境内人熟地熟,若是依托此优势伏击垚军倒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垚军的兵锋已经指到了岭南县城的城墙根底下。
仔细想想,这样安排布局倒也不怪侯猛。垚军飞降岭州城之后,岭州边军完全处于被动局面。关键之处在于,己方根本不知道垚军从何而来。当边军的斥候把情况探明之后,却已经丧失了战场的主动,便也只能如此决策。
汤中在这一点上却是非常聪明,直到垚军上门才将自己的实力拿出来。即使是这样,都没有让垚军掌握自己手中力量的虚实。而现在,汤中的部队又消失在秀城周围的群山之中,不知道他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现在的情况便是尉猛的垚军在明,而汤中的秀城军在暗。从这一点来看,汤中便占了莫大的优势。试想一下,汤中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他认为适合攻击的地点发动攻击。而尉猛却连对手在那里也找不到,这仗怎么打却是该尉猛头疼。
不过尉猛也有他的优势,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便是秀城。只要攻下秀城,便是动摇了这支神秘部队的根基。如果这支大军数量足够大,那么若是在这茫茫大山之中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那他们也是很难生存。这支大军想要攻击垚军,想必也只有在自己攻破秀城之前的这段路上。想通此处,尉猛便伏案开始工作起来。
却说岭南县城正要开始关键一战,秀城附近两军交锋也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候,宁砺也来到了晴日故地之内。破阵、山河、龙城、玉驰四军也按照自己的部署,依次到达了攻击位置。
垚军举一国之力又出其不意的来攻岭州,胤国朝廷又因为权力斗争而坐看岭州战局糜烂。而此时此地的自己,却成为了此战的关键。想到这里,宁砺不自觉的扯动嘴角露出一张笑脸。
今日自己将率军从此处出发,第一步攻占晴日故地,第二步沿着垚军通往岭州的密道,兵至岭州府左近。至于第三步,则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因为自己反复推演过多次,终究是不能确定垚军对这事作何反应。
此仗胜负难料,但却是破解岭州战局的关键所在。至于此战兵败如何,战胜又如何,那就是之后的事了。
古人云:“未来不迎”。宁砺抬头望天,长长的呼出体内一口浊气,一抒这些时日对战局的非常担忧。
这时天空突然飘起了小雨,针眼一般大的雨点之中仿似倒映出自己的身影。雨点之中的自己显得白净而青涩,宁砺愣愣地看得出神起来。
宗祥收拢部队,清点伤亡人数,等待着大火熄灭之后对岭南发起最后一场总攻。宗祥口中发出一声重重的叹息,此次垚军四万大军南来,现在还有战斗力的兵力已经不足两万,这如何让宗祥好受。虽说打仗本就是要死人的,大家也料到了岭南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但是垚军还是低估了岭南百姓的悍勇。
越过火光看着低矮的岭南城墙,宗祥暗自想道:“这看似低矮的城墙之后,不知又会遇到多少轻生忘死岭南人的顽强抵抗。”
“必须要尽快攻下岭南,以免夜长梦多”。宗祥已经做出决定,要在火灭的第一时间发动攻城。
经此一役,边军方面只剩三千能战之士,新军也只有七千余。胤军对于城外的垚军,还是一比二的比列。不过现在剩下的垚军几乎全是百战老兵,而胤军的大多数却是才上战场的新兵。两相比较之下,就连一贯自信的侯猛也没有了战胜垚军的信心。只是身为军人,哪怕战死沙场也绝不能后退一步。
魏武来到侯猛面前,恭敬地说道:“我家县令出城搬救兵去了,我是本县民勇营头魏武,候将军现在有什么指示”。魏武说得含糊其辞,就是担心这些边军将领以什么借口吞了自己手中的兵。虽然不见得侯猛能看得起这些新兵蛋子,但这是宁砺的一番心血,总不能随意让外人抢去。
侯猛先是一愣,不过随即明白过来。候令东定是怕死逃了,留下这些所谓的民勇来抵抗垚国的正规部队。不过这些话就没必要说明了,现在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抗敌就行。
侯猛也不拿大,直接说道:“我估计这城头是守不下来的,看来我们要做好巷战的准备了。”
魏武随即从怀中拿出一张地图,对侯猛说道:“这是城内地图,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点都有标记,将军尽管安排就是。我等都是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垚军占领此地”。
侯猛久在军中,早已是铁石心肠,不过此时却是双目含泪。自己身为军人战死便也罢了,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些普通的百姓性情竟然如此刚烈。这些都是多好的兵苗子啊,这该死的朝廷竟然放任自己的百姓不管,任由他们亡于敌军之手。
魏奔见主将动情,连忙低声喊道:“将军”。
侯猛清醒过来,假意抚头擦干眼泪后对众人说道:“这火还要烧一会,我们一起来研究对敌之策”。
垚军此次往攻秀城的两万大军却并不是一路,而是两路。
垚军高层普遍认为,这秀城只有三千边军龟缩在秀城大营之中。这种有明确敌军位置和兵力的战斗,在这些垚军高级将领眼中最是容易。所以这一次的其中一军主将,便选了王族从军之人前来锻炼。此人名叫韦振纲,算是垚君韦莫亭的堂兄。
说来这韦振纲也是少年从军,从其能力素养来看也算是王族之中的佼佼者。年轻的国君要想牢牢的掌握国家大权,自然最信任的还是自己的亲族。所以这一次东征,便授意靳东南对他多加历练。
这韦振纲倒也明白国君的意思,也发自内心的想要成为年轻国君在军中的首席心腹。秀城为岭州东南方向的关键,对垚军占领岭州全境尤为重要。此次出兵秀城,韦振纲明白得很,这便是自己向垚军上下证明实力的最好机会。韦振纲是有能力的,他绝不是同僚心中所想的那种只是靠着国君上位的蠢人。
所以,韦振纲对于秀城大营的攻击才显得这样的勇猛和激进。而一旦破营,韦振纲就只是想着如何扩大战果,甚至直接打进秀城去。没想到他的追击部队七千余人,竟然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而军中斥候所报的情况,也甚是奇怪。这一路之上,除了大小不一的尸堆,根本没有见着垚军和胤军任意一方的人影。
此时,垚军另一军也到达此地。此军的领军将领,正是将晴日族高山寨和巨树寨斩尽杀绝的疯将之子—尉猛。
韦振纲虽是王族,但是在垚君的授意之下,他对这些军中猛将也是分外的尊敬。
“尉将军,我七千军士不知所踪,你说怪不怪”。韦振纲直言不讳的对尉猛说道。
尉猛不解,随即问道:“不知所踪是何意”?
韦振纲知道军中之事绝不能虚言搪塞,便将自己如何派兵追杀胤军,斥候所探如何等情况全部告诉了尉猛。
尉猛沉吟了一阵,说道:“怕是遇到伏兵了”。
韦振纲大惊,说道:“即使是遇到伏兵,我七千军士怎么也有逃出来报信的。况且据我们所知,这秀城附近并无其他可战之军”。
虽然魏振纲一副讨教的语气,但尉猛知道这又何尝不是他提前为自己的过错找一个借口呢。尉猛接着韦振纲的话头,说道:“军报里没有并不代表现实里没有,我们现在还是要赶紧做出一个决断才是”。
韦振纲道:“尉兄将门虎子,这里当是由你来下决定”。
尉猛心中没有这么多弯弯道道,也不想在这方面和韦振纲继续纠缠,便说道:“那便由韦将军留守此处,我带兵前往秀城。毕竟靳帅给我们的任务是攻下秀城”。尉猛的话说得很明白了,其他的他不管,只要攻下秀城就行。
此前为了争功劳,韦振纲便请缨为先锋,想着尽快的攻下秀城。哪知不明不白的,自己的七千军士就不见了。他心里也认定他们是中了胤军埋伏,现在尉猛既然主动接过了这个担子,他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就岭南的侯猛和中南王汤中在这件事作比较,怕还是汤中在战略战术上更厉害一些。由岭江和士江包围的南天门码头,看似天然防线但他同时也限制了边军的机动性。现在想来,边军在岭州境内人熟地熟,若是依托此优势伏击垚军倒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垚军的兵锋已经指到了岭南县城的城墙根底下。
仔细想想,这样安排布局倒也不怪侯猛。垚军飞降岭州城之后,岭州边军完全处于被动局面。关键之处在于,己方根本不知道垚军从何而来。当边军的斥候把情况探明之后,却已经丧失了战场的主动,便也只能如此决策。
汤中在这一点上却是非常聪明,直到垚军上门才将自己的实力拿出来。即使是这样,都没有让垚军掌握自己手中力量的虚实。而现在,汤中的部队又消失在秀城周围的群山之中,不知道他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现在的情况便是尉猛的垚军在明,而汤中的秀城军在暗。从这一点来看,汤中便占了莫大的优势。试想一下,汤中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他认为适合攻击的地点发动攻击。而尉猛却连对手在那里也找不到,这仗怎么打却是该尉猛头疼。
不过尉猛也有他的优势,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便是秀城。只要攻下秀城,便是动摇了这支神秘部队的根基。如果这支大军数量足够大,那么若是在这茫茫大山之中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那他们也是很难生存。这支大军想要攻击垚军,想必也只有在自己攻破秀城之前的这段路上。想通此处,尉猛便伏案开始工作起来。
却说岭南县城正要开始关键一战,秀城附近两军交锋也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候,宁砺也来到了晴日故地之内。破阵、山河、龙城、玉驰四军也按照自己的部署,依次到达了攻击位置。
垚军举一国之力又出其不意的来攻岭州,胤国朝廷又因为权力斗争而坐看岭州战局糜烂。而此时此地的自己,却成为了此战的关键。想到这里,宁砺不自觉的扯动嘴角露出一张笑脸。
今日自己将率军从此处出发,第一步攻占晴日故地,第二步沿着垚军通往岭州的密道,兵至岭州府左近。至于第三步,则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因为自己反复推演过多次,终究是不能确定垚军对这事作何反应。
此仗胜负难料,但却是破解岭州战局的关键所在。至于此战兵败如何,战胜又如何,那就是之后的事了。
古人云:“未来不迎”。宁砺抬头望天,长长的呼出体内一口浊气,一抒这些时日对战局的非常担忧。
这时天空突然飘起了小雨,针眼一般大的雨点之中仿似倒映出自己的身影。雨点之中的自己显得白净而青涩,宁砺愣愣地看得出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