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九原
并州五原郡九原,风尘仆仆赶来这里的王义,先找了户人家借宿。
五原这里,紧挨着鲜卑,离着南匈奴也是不远,时不时的就会受到外胡的进犯,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好。
相对的,这里也有不少的青壮年,不想离开故土,又为了能够活下去,便练就一身的好武艺,与官兵一起保家卫国。
不过,为了稳固边陲,吕布的祖父吕浩,当年正是奉命在此驻扎。
在后来,吕布的父亲吕良,娶了大户之女黄氏为妻,夫妻两人在九原等地做下不少的好事,让这一带的百姓,生活得以好了些。
因此,吕布在五原郡这里,身份很是不凡。
与此同时,吕布有一身非凡的武艺,常带着乡勇官兵,将胆敢来犯的鲜卑等外胡击退,使得九原县的百姓,更是记下了吕家的好,不少有志青年都纷纷参军,保家卫国。
奉刘劼之命来到这里的王义,一路上听闻了不少关于吕布的英勇事迹,也是对这样的猛人很是好奇。
同时,王义也是纳闷着,为何有这样本事的吕布,他家公子刘劼,却不想要拉拢呢?
对于这一点,王义有些不解,却也不会去擅自改动刘劼的命令。
至于王义此行的目标人物高顺,王义还是打听了不少人,才得知有这么一号人物的。
这下子,王义更是有些想不明白了。
当然,王义可不认为他的眼光和消息,能够及得上刘劼的。
也是为了验证心中的疑惑,王义在九原的时候,倒是将吕布与高顺的事情,都多打听了不少。
也是因为对比的多了,王义也大致猜出了刘劼的打算。
说到吕布此人,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几无敌手,是一名强悍的猛将。
但是,此人可以说,除了在打仗的时候有用,其他的方面很不出彩,且性格高傲又喜奉承,不是个真正合格的将领。
尽管是难得的猛将,足以带领将士打胜仗,却又不是一名合格的将士。
王义想着,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刘劼才不打算拉拢这人的吧。
还别说,王义在了解之后,也是不怎么喜欢吕布此人。
至于高顺,如今倒是没有什么名气。
王义也是打听了好多人,才知道了高家村有这么一号人的。
不过,高顺此人,清正严明,为人正直,不苟言笑,却又肯实心办实事,武艺也很是不凡,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对比于吕布,高顺在武艺上自是比不过的。
但是,高顺这样的人,进一步加以培养的话,绝对会成为一名统帅一方的大将之才,堪当大任。
正是因此,王义对于高顺,也是有了很好的初步印象。
而高顺之所以尚未参军,却是因为给家中父母守孝,刚刚期满而已。
对于这一些,王义也是暗叹幸运。
若是早一点或晚一点的,他怕是就要错过高顺此人了。
王义隐隐觉得,高顺这样的人才,会特别对刘劼的胃口,跟着刘劼,前程无量。
所以,在打探好消息之后,王义看着天色已经不早了,便先躺下休息,待明日一早,便去高家村那里,拜访高顺。
而与此同时,在高家村那边,高顺站在院子里边,恭敬地看着眼前一身黑衣的人。
过了半晌,那人才缓缓开口说道:“伯达,今后可有何打算?”
见被问及,高顺垂眸沉思了一会儿,方才说道:“师父,弟子想要参军,保家卫国,不负师父教诲。”
回答在意料之中,在黑暗之中,那人的眼神也没有什么变化。
又是一阵沉默,那人再次向高顺问道:“那你准备如何行?”
这一次,高顺倒也没思考多久:“师父,五原这一带常有外胡匪患,弟子想要直接报名参军,从小做起,也能出人头地,不会让师父失望的。”
微微摇了摇头,那人还是沉默了一阵。
而高顺,也瞧见了师父的动作,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如此行,为何不可?
很快,那人再次开口:“伯达,你不若去往洛阳,加入振威军吧。”
“振威军?”听到这里,高顺疑惑地重复了一遍。
他虽然在孝期内,但幽并两州常年受到鲜卑的袭扰,高顺自是听闻过刘劼生擒檀石槐一事。
对于刘劼,高顺也是佩服。
但是,他最主要的想法,还是要跟着五原的飞将吕布,直接打击鲜卑人。
只不过,师父既然如此说了,高顺也是要先衡量一番的。
九原是他的家乡,高顺就想着要好好地保家卫国。
可师父这么一说了,高顺也是有所动摇了。
虽然高顺不知道,今天的师父好似心情不太好,究竟是为了何事?但是,师父绝对不会害他,这是高顺可以肯定的。
而且,他也很想要去见一见那个英雄了得的刘劼,看看是否有三头六臂,比之飞将吕奉先还要厉害的。
因此,高顺直接应了下来:“是,师父。弟子这就去拾掇一番,准备去洛阳。”
可那人却是摆了摆手:“不必着急。为师碰巧看到,刘振威差人来到九原,应该是来寻你的。”
听到这个消息,高顺却是大为震惊。
他高顺是何许人也?居然能够劳驾到刘劼记挂的?
而且,师父知道这件事,还来劝他,就是看好刘劼了?
对于这一切,高顺有些疑惑。
这个时候,那人再次说道:“刘振威此人不凡,今后,你大可放心追随于他,与你大有裨益。”
说完,那人回身,看了一眼高顺,便直接离开了。
只是想到今天的事情,那人叹了一口气,深感遗憾。
也是,按照大徒弟的性子,那般不服输之人,又怎肯在比他名气还大的刘劼手下效力?
且这些年来,大徒弟变了很多,已经不是此前他所看好的那个样子了。
幸好,二徒弟高顺是个明白事理的,定能够看出他身为师父的一番苦心。
当然了,这一切,还得高顺到了振威军之后的态度与表现了。
他只希望,他的两个徒弟,能够有一个更好,更稳妥的安身立命之所,施展本事,保家卫国。
五原这里,紧挨着鲜卑,离着南匈奴也是不远,时不时的就会受到外胡的进犯,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好。
相对的,这里也有不少的青壮年,不想离开故土,又为了能够活下去,便练就一身的好武艺,与官兵一起保家卫国。
不过,为了稳固边陲,吕布的祖父吕浩,当年正是奉命在此驻扎。
在后来,吕布的父亲吕良,娶了大户之女黄氏为妻,夫妻两人在九原等地做下不少的好事,让这一带的百姓,生活得以好了些。
因此,吕布在五原郡这里,身份很是不凡。
与此同时,吕布有一身非凡的武艺,常带着乡勇官兵,将胆敢来犯的鲜卑等外胡击退,使得九原县的百姓,更是记下了吕家的好,不少有志青年都纷纷参军,保家卫国。
奉刘劼之命来到这里的王义,一路上听闻了不少关于吕布的英勇事迹,也是对这样的猛人很是好奇。
同时,王义也是纳闷着,为何有这样本事的吕布,他家公子刘劼,却不想要拉拢呢?
对于这一点,王义有些不解,却也不会去擅自改动刘劼的命令。
至于王义此行的目标人物高顺,王义还是打听了不少人,才得知有这么一号人物的。
这下子,王义更是有些想不明白了。
当然,王义可不认为他的眼光和消息,能够及得上刘劼的。
也是为了验证心中的疑惑,王义在九原的时候,倒是将吕布与高顺的事情,都多打听了不少。
也是因为对比的多了,王义也大致猜出了刘劼的打算。
说到吕布此人,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几无敌手,是一名强悍的猛将。
但是,此人可以说,除了在打仗的时候有用,其他的方面很不出彩,且性格高傲又喜奉承,不是个真正合格的将领。
尽管是难得的猛将,足以带领将士打胜仗,却又不是一名合格的将士。
王义想着,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刘劼才不打算拉拢这人的吧。
还别说,王义在了解之后,也是不怎么喜欢吕布此人。
至于高顺,如今倒是没有什么名气。
王义也是打听了好多人,才知道了高家村有这么一号人的。
不过,高顺此人,清正严明,为人正直,不苟言笑,却又肯实心办实事,武艺也很是不凡,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对比于吕布,高顺在武艺上自是比不过的。
但是,高顺这样的人,进一步加以培养的话,绝对会成为一名统帅一方的大将之才,堪当大任。
正是因此,王义对于高顺,也是有了很好的初步印象。
而高顺之所以尚未参军,却是因为给家中父母守孝,刚刚期满而已。
对于这一些,王义也是暗叹幸运。
若是早一点或晚一点的,他怕是就要错过高顺此人了。
王义隐隐觉得,高顺这样的人才,会特别对刘劼的胃口,跟着刘劼,前程无量。
所以,在打探好消息之后,王义看着天色已经不早了,便先躺下休息,待明日一早,便去高家村那里,拜访高顺。
而与此同时,在高家村那边,高顺站在院子里边,恭敬地看着眼前一身黑衣的人。
过了半晌,那人才缓缓开口说道:“伯达,今后可有何打算?”
见被问及,高顺垂眸沉思了一会儿,方才说道:“师父,弟子想要参军,保家卫国,不负师父教诲。”
回答在意料之中,在黑暗之中,那人的眼神也没有什么变化。
又是一阵沉默,那人再次向高顺问道:“那你准备如何行?”
这一次,高顺倒也没思考多久:“师父,五原这一带常有外胡匪患,弟子想要直接报名参军,从小做起,也能出人头地,不会让师父失望的。”
微微摇了摇头,那人还是沉默了一阵。
而高顺,也瞧见了师父的动作,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如此行,为何不可?
很快,那人再次开口:“伯达,你不若去往洛阳,加入振威军吧。”
“振威军?”听到这里,高顺疑惑地重复了一遍。
他虽然在孝期内,但幽并两州常年受到鲜卑的袭扰,高顺自是听闻过刘劼生擒檀石槐一事。
对于刘劼,高顺也是佩服。
但是,他最主要的想法,还是要跟着五原的飞将吕布,直接打击鲜卑人。
只不过,师父既然如此说了,高顺也是要先衡量一番的。
九原是他的家乡,高顺就想着要好好地保家卫国。
可师父这么一说了,高顺也是有所动摇了。
虽然高顺不知道,今天的师父好似心情不太好,究竟是为了何事?但是,师父绝对不会害他,这是高顺可以肯定的。
而且,他也很想要去见一见那个英雄了得的刘劼,看看是否有三头六臂,比之飞将吕奉先还要厉害的。
因此,高顺直接应了下来:“是,师父。弟子这就去拾掇一番,准备去洛阳。”
可那人却是摆了摆手:“不必着急。为师碰巧看到,刘振威差人来到九原,应该是来寻你的。”
听到这个消息,高顺却是大为震惊。
他高顺是何许人也?居然能够劳驾到刘劼记挂的?
而且,师父知道这件事,还来劝他,就是看好刘劼了?
对于这一切,高顺有些疑惑。
这个时候,那人再次说道:“刘振威此人不凡,今后,你大可放心追随于他,与你大有裨益。”
说完,那人回身,看了一眼高顺,便直接离开了。
只是想到今天的事情,那人叹了一口气,深感遗憾。
也是,按照大徒弟的性子,那般不服输之人,又怎肯在比他名气还大的刘劼手下效力?
且这些年来,大徒弟变了很多,已经不是此前他所看好的那个样子了。
幸好,二徒弟高顺是个明白事理的,定能够看出他身为师父的一番苦心。
当然了,这一切,还得高顺到了振威军之后的态度与表现了。
他只希望,他的两个徒弟,能够有一个更好,更稳妥的安身立命之所,施展本事,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