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让别人去说吧
李信询问他是哪里人,才知道他是从大安口逃难而来的。
看着他这副模样,李信心中更加难受,要是东虏兵杀来,这里的情形只怕更惨。
从仆人那里拿过几十文铜钱,想着这里离遵化还有几十里路,李信也不知道小孩能不能平安到达。
自己现在也管不了太多,张万春既然不准备抵抗,心灰意冷的李信空有一腔热血,也是无计可施。
虽然自己剑术不错,一人一剑,又能济多大事呢?
李信让仆人把这个孩子扶到路北庙门口坐下,与了他两个蒸馍充饥,在小孩连声的感激声中准备打马而去。
这时大批人员把街口围得密不通风,成群的难民涌来,将李信团团围住,哪里还有半点空隙。
这群难民中有好些曾经见过李信,场中马上传开了,都知道他就是每年冬、春设粥厂和开仓放赈的李公子。
难民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挤到前边,愈来愈多,把他团团围住。有的叫着:“李公子你老积积福,救救我们!”
大多数人都伸出手来等他打发,李信身上只带了一些散碎银子,仆人身上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余两。
他只好每人打发些钱,对年老的和有病的就多给一些,心中默念自己已经尽力了,能不能逃脱这场大难,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主仆三人散尽了银两,众人在感激声中慢慢散开了一条通道,李信准备上马离开,当他刚从仆人手中接过马缰时,忽然听见人群中有人小声问道。
“这是哪位李公子?”
马上有人答道:“是杞县李信。他老子李精白曾做过山东巡抚,首先替魏忠贤建生祠,十分无耻,后来又挂了几天什么尚书衔。
今上登极,魏阉伏诛,李精白以‘又次等’定罪,不久也病死了。此人因系阉党之子,不为士林所重,故专喜赈济饥民,打抱不平,做些沽名钓誉的事,笼络人心。”
李信听毕怒火中烧,猛地转过头去,就见人群中有两个方巾儒生背着手直视着他,脸上全是嘲讽的神色。
他本来心中就很不愉快,这俩人的话更狠狠地刺伤了他,国事和身世之感交织一起,让他脸色铁青。
看着这两位儒生,他很想动手将两人打得鼻青脸肿,出一口心中恶气。
但是转念一想,动手有什么意义呢,现在读书人都是这样看待自己,打赢了难不成就能塞住悠悠之口?
这个时刻,民众就要遭受大难,自己个人的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叹了一口气,他收回和儒生们对视的目光,垂下了眼帘,在他们得意的眼光中,正准备离去,却听左边有人漫吟道。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一番话来自《留侯论》,正是李信最喜欢的文章,他紧握的双拳慢慢松开,看着那人一副破烂的家丁服饰,正对着他微笑。
虽然这人衣衫破败,李信并不以貌取人,而是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兄台之言如洪钟大吕,让信茅塞顿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家丁跟李信这样的贵公子交谈,神色坦然,并没有半点的不安。
李信一听这话,顿时如被雷电击中,心有所悟,他怔怔的站在街心之中,竟然是一动不动。
“没想到,这人还是一个痴儿。”
家丁自然就是李自成,和鲍氏兄弟来到洪山口,一看这乱象,便知张万春并非周镇一流的人物,未战先怯。
这才十分符合明朝将领的风格,至戚家军覆灭之后,敢和鞑子作战的军队和将领已经很少了。
相下一比较,李自成为自己救出周镇的家人,为周家留下血脉是十分正确的。
忠臣,不管立场如何,总能让人心生敬意。
洪山口不可守,鞑子入关已成定局,多尔衮行司马之策,没拿到皇太极的命令便悍然南下,让李自成心中十分后悔。
早知道那日就该和他拼个你死我活!
他带着鲍氏兄弟准备回遵化,开始准备将要来临的大战。
不想在这里遇上了李信。
这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李自成对他十分欣赏,志在必得。
天启三年,东林党人开始弹劾魏忠贤的时候,李信的父亲李精白在朝中做谏官,也是列名弹劾的一人。
可惜后来李精白和阉党走的较近,三四年之内就做到山东巡抚。
天启末年,全国到处为魏忠贤建立生祠。李精白首先与漕运使郭尚友在济宁为魏阉建昭忠祠,随后又在济南建隆喜祠,所上奏疏,对魏忠贤歌功颂德。
那时李信还年少,正在闭门读书,得知这事,立刻给父亲写信苦谏,劝父亲以千秋名节为重,赶快弃官归里。
魏忠贤失败之前,升李精白为兵部尚书衔,以酬谢他首建生祠之功,由于李信苦谏,李精白称病返乡,同时和阉党的关系也稍稍疏远。
不久崇祯登极,诛除阉党,因李精白与阉党交结不深,将他从轻议罪,判为徒刑三年,“输赎为民”了事。
李信在二十岁那年,中了天启七年丁卯科举人,由于家庭关系,绝意仕途,不赴会试。
他父亲李精白的大错已经铸成,不能挽回,明末士大夫间的门户成见和派系倾轧,十分激烈,李信尽管文武全才,却因为他父亲名列阉党,深受缙绅和文人的歧视。
看着他现在的处境,不容于士林和朝廷,李自成决定帮助他走上另一条道路。
洪山口虽然有张万春这样的懦夫,却也遇上了自己心仪已久的人才,李自成的心情大好起来。
从大街去南门要从大校场的东辕门前边过,这条路也就是通往遵化的官马大道,成群结队的难民在这条路上走着,不时有人倒卧路旁,见之触目惊心。
李信痴了一下,便醒了过来,他不愿多看这等惨象,对李自成却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看着他这副模样,李信心中更加难受,要是东虏兵杀来,这里的情形只怕更惨。
从仆人那里拿过几十文铜钱,想着这里离遵化还有几十里路,李信也不知道小孩能不能平安到达。
自己现在也管不了太多,张万春既然不准备抵抗,心灰意冷的李信空有一腔热血,也是无计可施。
虽然自己剑术不错,一人一剑,又能济多大事呢?
李信让仆人把这个孩子扶到路北庙门口坐下,与了他两个蒸馍充饥,在小孩连声的感激声中准备打马而去。
这时大批人员把街口围得密不通风,成群的难民涌来,将李信团团围住,哪里还有半点空隙。
这群难民中有好些曾经见过李信,场中马上传开了,都知道他就是每年冬、春设粥厂和开仓放赈的李公子。
难民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挤到前边,愈来愈多,把他团团围住。有的叫着:“李公子你老积积福,救救我们!”
大多数人都伸出手来等他打发,李信身上只带了一些散碎银子,仆人身上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余两。
他只好每人打发些钱,对年老的和有病的就多给一些,心中默念自己已经尽力了,能不能逃脱这场大难,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主仆三人散尽了银两,众人在感激声中慢慢散开了一条通道,李信准备上马离开,当他刚从仆人手中接过马缰时,忽然听见人群中有人小声问道。
“这是哪位李公子?”
马上有人答道:“是杞县李信。他老子李精白曾做过山东巡抚,首先替魏忠贤建生祠,十分无耻,后来又挂了几天什么尚书衔。
今上登极,魏阉伏诛,李精白以‘又次等’定罪,不久也病死了。此人因系阉党之子,不为士林所重,故专喜赈济饥民,打抱不平,做些沽名钓誉的事,笼络人心。”
李信听毕怒火中烧,猛地转过头去,就见人群中有两个方巾儒生背着手直视着他,脸上全是嘲讽的神色。
他本来心中就很不愉快,这俩人的话更狠狠地刺伤了他,国事和身世之感交织一起,让他脸色铁青。
看着这两位儒生,他很想动手将两人打得鼻青脸肿,出一口心中恶气。
但是转念一想,动手有什么意义呢,现在读书人都是这样看待自己,打赢了难不成就能塞住悠悠之口?
这个时刻,民众就要遭受大难,自己个人的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叹了一口气,他收回和儒生们对视的目光,垂下了眼帘,在他们得意的眼光中,正准备离去,却听左边有人漫吟道。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一番话来自《留侯论》,正是李信最喜欢的文章,他紧握的双拳慢慢松开,看着那人一副破烂的家丁服饰,正对着他微笑。
虽然这人衣衫破败,李信并不以貌取人,而是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兄台之言如洪钟大吕,让信茅塞顿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家丁跟李信这样的贵公子交谈,神色坦然,并没有半点的不安。
李信一听这话,顿时如被雷电击中,心有所悟,他怔怔的站在街心之中,竟然是一动不动。
“没想到,这人还是一个痴儿。”
家丁自然就是李自成,和鲍氏兄弟来到洪山口,一看这乱象,便知张万春并非周镇一流的人物,未战先怯。
这才十分符合明朝将领的风格,至戚家军覆灭之后,敢和鞑子作战的军队和将领已经很少了。
相下一比较,李自成为自己救出周镇的家人,为周家留下血脉是十分正确的。
忠臣,不管立场如何,总能让人心生敬意。
洪山口不可守,鞑子入关已成定局,多尔衮行司马之策,没拿到皇太极的命令便悍然南下,让李自成心中十分后悔。
早知道那日就该和他拼个你死我活!
他带着鲍氏兄弟准备回遵化,开始准备将要来临的大战。
不想在这里遇上了李信。
这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李自成对他十分欣赏,志在必得。
天启三年,东林党人开始弹劾魏忠贤的时候,李信的父亲李精白在朝中做谏官,也是列名弹劾的一人。
可惜后来李精白和阉党走的较近,三四年之内就做到山东巡抚。
天启末年,全国到处为魏忠贤建立生祠。李精白首先与漕运使郭尚友在济宁为魏阉建昭忠祠,随后又在济南建隆喜祠,所上奏疏,对魏忠贤歌功颂德。
那时李信还年少,正在闭门读书,得知这事,立刻给父亲写信苦谏,劝父亲以千秋名节为重,赶快弃官归里。
魏忠贤失败之前,升李精白为兵部尚书衔,以酬谢他首建生祠之功,由于李信苦谏,李精白称病返乡,同时和阉党的关系也稍稍疏远。
不久崇祯登极,诛除阉党,因李精白与阉党交结不深,将他从轻议罪,判为徒刑三年,“输赎为民”了事。
李信在二十岁那年,中了天启七年丁卯科举人,由于家庭关系,绝意仕途,不赴会试。
他父亲李精白的大错已经铸成,不能挽回,明末士大夫间的门户成见和派系倾轧,十分激烈,李信尽管文武全才,却因为他父亲名列阉党,深受缙绅和文人的歧视。
看着他现在的处境,不容于士林和朝廷,李自成决定帮助他走上另一条道路。
洪山口虽然有张万春这样的懦夫,却也遇上了自己心仪已久的人才,李自成的心情大好起来。
从大街去南门要从大校场的东辕门前边过,这条路也就是通往遵化的官马大道,成群结队的难民在这条路上走着,不时有人倒卧路旁,见之触目惊心。
李信痴了一下,便醒了过来,他不愿多看这等惨象,对李自成却产生了浓烈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