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基马克道
基马克道。
所谓基马克道,那是原本位居后世哈萨克斯坦北部草原的基马克人越过萨日德格山(乌拉尔山)踩出来的小道。
萨日德格山除了少数地方山势险峻外,大多数地方实际上不足千米,而基马克道所在更是只有两三百米。
该道的东侧,就是后世俄罗斯有名的叶卡捷琳堡,西侧就是彼尔姆。
彼尔姆,是后世哥萨克人前出西伯利亚的重要基地,沙皇俄国一度将管辖整个西伯利亚的总督府设在此地。
当然了,此时,无论是叶卡捷琳堡,还是彼尔姆,都还处于一片密林中,一片由白桦林、红松、冷杉组成的错落有致的密林中。
人类,永远是野兽的天敌,随着维亚吉奇人的大量涌入,从此时开始,老虎在萨日德格山以西就很少见了,它们几乎都到了大山以东,后世随着哥萨克的开拓,老虎也不断向东迁徙,直到大海。
不过此时的密林中,棕熊、黑熊、狼群、各种獾类、各种狐狸,以及各种鹿群、各种野猪群依旧庞大。
基马克联盟尚没有进化到汗国阶段就被碎叶军击败了,该联盟原本有七部,三部蓝突厥,四部实际上来自大鲜卑山附近的黑突厥部落,其中就有从嫩江流域跟随迁徙的铁利部。
在碎叶军大举进攻铁利部时,该部酋长、一早就与孙秀荣熟识的呼日吉就投降了,在随后设置的基马克州时,该部却没有纳入到该州的管辖范围,而是被安置在萨日德格山以东的库尔干大草原上。
以碎叶军的实力,也只能管辖后世哈萨克斯坦北境范围的草原,再往北的西伯利亚大草原就有些力有未逮了,一些向往“自由”的基马克牧户,以及一些不堪忍受辖嘎斯贵族管辖的牧户纷纷进入到那里,由于铁利部相对完整,渐渐地,他们都向该部称臣。
一个大的铁利部正在形成。
铁利部实际上就是粟末靺鞨与契丹人的结合体。
得到萨日德格山以东的土地后,呼日吉顿时有些如鱼得水的感觉,这里的气候、地形(遍地沼泽)、森林与以前的嫩江流域像极了。
铁利部是一个既能牧马,又能渔猎,还能养猪的部族,于是,在后世车里雅宾斯克地方,呼日吉立下了大帐。
呼日吉知道,自己能够有今日,与碎叶军的支持分不开,故此,他也投桃报李,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全部送到阿利施的学堂学习。
作为半牧半猎的部族,十五岁的成人礼在铁利部从未间断过,他的几个儿子也不例外,其中最出色的当属他的幼子,今年二十岁的巴彦。
部族,从未有完全被一块土地牵绊的,自从在铁利扎下根来后,该部对周边的探查就从未中断过,这里还有一个插曲——自从孙秀荣得知呼日吉将车里雅宾斯克那块地方改成“铁利”后,心里突然来了一个恶趣味,他派人给呼日吉送贺礼时,故意将“铁利”称为“铁岭”。
可巧了,铁利就在几个大湖中间,也有几座小山环绕,呼日吉见状,干脆就将此地再改成“铁岭”。
于是,我大铁岭就在西伯利亚最西端出现了。
铁利部在铁岭扎下王帐后,很少越过南边(铁利部、大秦国海北州大致以后世乌伊河为界,也就是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的分界线),主要向西、向北探索,很快,低矮的萨日德格山就被他们探索完毕,并踩出了基马克道——山西的保加尔人分不清他们到底是突厥人还是靺鞨人,还是以基马克人称呼他们。
此时,该道的西侧一大片密林中,无论是保加尔人还是维亚吉奇人都很少出现在那里,于是,铁利人便继续向西探索,直到发现了保加尔人和维亚吉奇人的踪迹。
就在白解忧带着商队往北行进时,一支小部队也正在穿越基马克道。
只见这支部队约莫百人,都是精悍的少年模样,当中一位年约十八九岁,身材高挑挺拔,面色白皙,面部轮廓突出,戴着碎叶军常见的宽檐铁盔,在冬季,铁盔下面自然套着羊皮帽子,羊皮帽子的白色羊毛紧紧贴着面部。
身上是一件碎叶军新出的轻薄棉甲,棉甲外面还套着一件羊皮马甲,腰间挎着两把刀,一把双手横刀,一把骑刀,后背背着一张强弓。
牵着一匹马,马上还驮着两个包裹,一个包裹显然是装着简易帐篷、衣物、食物等物资,另一个包裹却是全皮的,里面装着一把强弩。
在他的身边也是一位少年,不过却五大三粗,身形、神情都极为强悍,不过此人在这位少年面前却极为恭顺,他身上的武器与那少年差不多,但长刀、骑刀以及弓箭的分量明显要比那少年沉重许多。
那少年的另一侧也跟着一位少年,此人的身形也极为壮大,但神情却柔和得多,装束与这两人相差无几。
这位少年就是铁利部大酋呼日吉的幼子巴彦!
而那位强悍的少年则是当今大秦王国孙秀荣的亲卫营都尉,被孙秀荣称为碎叶军第一勇将的高鞠仁!
于是,当中那位少年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是的,他就是孙秀荣的长子,被封为咸阳郡王的孙钊渟。
孙秀荣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下定决心让自己所有的儿子都撒出去历练,反正自从安顿下来下来后,他有的是时间在自己的“后宫”与众妃子生孩子,眼下除了三个较大的儿子,以及同样三个较大的女儿,这两年又生了一大堆。
他的孩子总数直逼二十!
当然了,为了安定起见,他的三位岁数较大的儿子里,同时外出历练的只有两个,总有一个留在他身边。
眼下就是长子正在历练的时候。
在没有大战事的情形下,所谓历练,不是下到郡县去担任吏员,就是作为仁勇都的密探,商队的护卫存在,抑或成为碎叶军里的小军官。
但作为孙秀荣的长子,他对他的期望又有所不同。
他既然在穿越基马克道,此去山西,不是联络保加尔人,就是维亚吉奇人了。
在孙秀荣的心目中,维亚吉奇人比保加尔人还重要,既然王长子出现了,显然是去寻找维亚吉奇人的。
这支小部队,有些类似于幽州史朝清的铁弹营,都是来自各部落、各军营、仁勇都里的佼佼者,最少也是以一当十的存在,而高鞠仁更是以一当百的罕见存在,在密林里,无论是遇到猛兽,还是兵器极为原始的维亚吉奇人,都不可能击败这支小分队。
为了以防万一,这只小部队还有来自碎叶军的军医、工兵数名。
巴彦在康城时,曾经跟着来自马洛维斯学过维亚吉奇语,故此,他除了熟悉路径,也是见到维亚吉奇人后的唯一翻译。
巴彦也在孙秀荣身边做过贴身侍卫,能够与被秦王称为碎叶军第一勇将的高鞠仁一起护卫世子,巴彦十分激动,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就与孙钊渟紧紧捆在一起了。
而高鞠仁何尝不是如此,来到碎叶军后,他实际上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跟在孙秀荣身边历练了两年后,他已经渐渐从单纯的勇将朝着更加全面的大将发展了。
按照他的想法,将他派到某个碎叶营担任都尉自然是渴望的,不过让他跟着世子殿下做事也不错,他知晓这个身份的轻重,在马璘、白孝德等一众大将还没退休之前,他无论如何折腾也不可能爬到他们的前面。
于是,跟着世子殿下便成了一个最好的选择。
一月份的萨日德格山,积雪厚达两尺,气温稳定在零下十五度左右,而所谓的基马克道无非是人踩出来的小道,稍有不慎就会跌落到一旁的深沟,虽然不足以致命,但终究需要小心翼翼应付才行。
对付这样的雪道,碎叶军已经有成熟的办法了,在队伍里,来自碎叶军工兵精锐的几人正驱赶着几匹马轮番在前面趟道,这些马正是碎叶军在波悉山马场培育出来的优质挽马,与喀山马一样,身形并不高大,但气力、耐力都极为突出,并且极为耐寒,正是在雪地里趟道的不二先锋。
基马克道长约三百里,作为半牧半猎的部族,基马克人并非趟完道就完事了,一路上,何处适合扎营,何处有水源,何处有大量干草适合喂马,巴彦都清楚得很。
与后世的索伦人很像,出身于森林的部族都会在适合扎营的地方留下标记,有的甚至在大树上留下木屋,里面有容易保存的木柴、干粮等物,以方便后来的人使用。
于是,沿着铁利人留下的标记,虽然积雪很深,道路崎岖,天气严寒,但小分队依旧能以日行三十里的速度在道路上行进着,途中,这支小分队散发出来的渗人杀气让一切猛兽都退避三舍。
十日后,他们终于来到了萨日德格山西麓。
短暂歇息后,孙钊渟像四周派出搜索人员。
三日后,各组搜索人员都回来了。
“殿下,南面五十里没有任何人烟”
“殿下,北面五十里没有任何人烟”
“殿下,西面五十里没有任何人烟”
孙钊渟手里有一个带着星盘的指南针,作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孙秀荣自然将自己所知晓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诸如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如何测定时间,如何掌握距离,连经纬度的概念也交给了他。
当然了,作为护卫世子的小分队,里面自然也有此中的佼佼者,出身于仁勇都的人几乎都学过这一套东西,此时,大唐的司天监官员已经能够利用漏刻、晷影长度数对从零度到九十度的正切函数进行计算,并列出了数值。
而在孙秀荣亲创的天山大学里,极少数悟性极高者已经学会了像微积分这样的高等数学,并早就利用插值法将所有度数的正切、余切函数数值做成了便以查询的表格。
岑参的儿子岑佐公就是这样的人才,他对星盘、漏刻、日晷、指南针的使用比孙钊渟还利索。
岑佐公眼下才十五岁,一个面相清秀的少年,他是小分队里唯一不是武人出身的人,不过在孙钊渟的眼里,他的价值并不比高鞠仁差多少。
“出发”
小分队在西麓略事歇息后,在巴彦的带领下继续朝北走走。
所谓基马克道,那是原本位居后世哈萨克斯坦北部草原的基马克人越过萨日德格山(乌拉尔山)踩出来的小道。
萨日德格山除了少数地方山势险峻外,大多数地方实际上不足千米,而基马克道所在更是只有两三百米。
该道的东侧,就是后世俄罗斯有名的叶卡捷琳堡,西侧就是彼尔姆。
彼尔姆,是后世哥萨克人前出西伯利亚的重要基地,沙皇俄国一度将管辖整个西伯利亚的总督府设在此地。
当然了,此时,无论是叶卡捷琳堡,还是彼尔姆,都还处于一片密林中,一片由白桦林、红松、冷杉组成的错落有致的密林中。
人类,永远是野兽的天敌,随着维亚吉奇人的大量涌入,从此时开始,老虎在萨日德格山以西就很少见了,它们几乎都到了大山以东,后世随着哥萨克的开拓,老虎也不断向东迁徙,直到大海。
不过此时的密林中,棕熊、黑熊、狼群、各种獾类、各种狐狸,以及各种鹿群、各种野猪群依旧庞大。
基马克联盟尚没有进化到汗国阶段就被碎叶军击败了,该联盟原本有七部,三部蓝突厥,四部实际上来自大鲜卑山附近的黑突厥部落,其中就有从嫩江流域跟随迁徙的铁利部。
在碎叶军大举进攻铁利部时,该部酋长、一早就与孙秀荣熟识的呼日吉就投降了,在随后设置的基马克州时,该部却没有纳入到该州的管辖范围,而是被安置在萨日德格山以东的库尔干大草原上。
以碎叶军的实力,也只能管辖后世哈萨克斯坦北境范围的草原,再往北的西伯利亚大草原就有些力有未逮了,一些向往“自由”的基马克牧户,以及一些不堪忍受辖嘎斯贵族管辖的牧户纷纷进入到那里,由于铁利部相对完整,渐渐地,他们都向该部称臣。
一个大的铁利部正在形成。
铁利部实际上就是粟末靺鞨与契丹人的结合体。
得到萨日德格山以东的土地后,呼日吉顿时有些如鱼得水的感觉,这里的气候、地形(遍地沼泽)、森林与以前的嫩江流域像极了。
铁利部是一个既能牧马,又能渔猎,还能养猪的部族,于是,在后世车里雅宾斯克地方,呼日吉立下了大帐。
呼日吉知道,自己能够有今日,与碎叶军的支持分不开,故此,他也投桃报李,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全部送到阿利施的学堂学习。
作为半牧半猎的部族,十五岁的成人礼在铁利部从未间断过,他的几个儿子也不例外,其中最出色的当属他的幼子,今年二十岁的巴彦。
部族,从未有完全被一块土地牵绊的,自从在铁利扎下根来后,该部对周边的探查就从未中断过,这里还有一个插曲——自从孙秀荣得知呼日吉将车里雅宾斯克那块地方改成“铁利”后,心里突然来了一个恶趣味,他派人给呼日吉送贺礼时,故意将“铁利”称为“铁岭”。
可巧了,铁利就在几个大湖中间,也有几座小山环绕,呼日吉见状,干脆就将此地再改成“铁岭”。
于是,我大铁岭就在西伯利亚最西端出现了。
铁利部在铁岭扎下王帐后,很少越过南边(铁利部、大秦国海北州大致以后世乌伊河为界,也就是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的分界线),主要向西、向北探索,很快,低矮的萨日德格山就被他们探索完毕,并踩出了基马克道——山西的保加尔人分不清他们到底是突厥人还是靺鞨人,还是以基马克人称呼他们。
此时,该道的西侧一大片密林中,无论是保加尔人还是维亚吉奇人都很少出现在那里,于是,铁利人便继续向西探索,直到发现了保加尔人和维亚吉奇人的踪迹。
就在白解忧带着商队往北行进时,一支小部队也正在穿越基马克道。
只见这支部队约莫百人,都是精悍的少年模样,当中一位年约十八九岁,身材高挑挺拔,面色白皙,面部轮廓突出,戴着碎叶军常见的宽檐铁盔,在冬季,铁盔下面自然套着羊皮帽子,羊皮帽子的白色羊毛紧紧贴着面部。
身上是一件碎叶军新出的轻薄棉甲,棉甲外面还套着一件羊皮马甲,腰间挎着两把刀,一把双手横刀,一把骑刀,后背背着一张强弓。
牵着一匹马,马上还驮着两个包裹,一个包裹显然是装着简易帐篷、衣物、食物等物资,另一个包裹却是全皮的,里面装着一把强弩。
在他的身边也是一位少年,不过却五大三粗,身形、神情都极为强悍,不过此人在这位少年面前却极为恭顺,他身上的武器与那少年差不多,但长刀、骑刀以及弓箭的分量明显要比那少年沉重许多。
那少年的另一侧也跟着一位少年,此人的身形也极为壮大,但神情却柔和得多,装束与这两人相差无几。
这位少年就是铁利部大酋呼日吉的幼子巴彦!
而那位强悍的少年则是当今大秦王国孙秀荣的亲卫营都尉,被孙秀荣称为碎叶军第一勇将的高鞠仁!
于是,当中那位少年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是的,他就是孙秀荣的长子,被封为咸阳郡王的孙钊渟。
孙秀荣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下定决心让自己所有的儿子都撒出去历练,反正自从安顿下来下来后,他有的是时间在自己的“后宫”与众妃子生孩子,眼下除了三个较大的儿子,以及同样三个较大的女儿,这两年又生了一大堆。
他的孩子总数直逼二十!
当然了,为了安定起见,他的三位岁数较大的儿子里,同时外出历练的只有两个,总有一个留在他身边。
眼下就是长子正在历练的时候。
在没有大战事的情形下,所谓历练,不是下到郡县去担任吏员,就是作为仁勇都的密探,商队的护卫存在,抑或成为碎叶军里的小军官。
但作为孙秀荣的长子,他对他的期望又有所不同。
他既然在穿越基马克道,此去山西,不是联络保加尔人,就是维亚吉奇人了。
在孙秀荣的心目中,维亚吉奇人比保加尔人还重要,既然王长子出现了,显然是去寻找维亚吉奇人的。
这支小部队,有些类似于幽州史朝清的铁弹营,都是来自各部落、各军营、仁勇都里的佼佼者,最少也是以一当十的存在,而高鞠仁更是以一当百的罕见存在,在密林里,无论是遇到猛兽,还是兵器极为原始的维亚吉奇人,都不可能击败这支小分队。
为了以防万一,这只小部队还有来自碎叶军的军医、工兵数名。
巴彦在康城时,曾经跟着来自马洛维斯学过维亚吉奇语,故此,他除了熟悉路径,也是见到维亚吉奇人后的唯一翻译。
巴彦也在孙秀荣身边做过贴身侍卫,能够与被秦王称为碎叶军第一勇将的高鞠仁一起护卫世子,巴彦十分激动,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就与孙钊渟紧紧捆在一起了。
而高鞠仁何尝不是如此,来到碎叶军后,他实际上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跟在孙秀荣身边历练了两年后,他已经渐渐从单纯的勇将朝着更加全面的大将发展了。
按照他的想法,将他派到某个碎叶营担任都尉自然是渴望的,不过让他跟着世子殿下做事也不错,他知晓这个身份的轻重,在马璘、白孝德等一众大将还没退休之前,他无论如何折腾也不可能爬到他们的前面。
于是,跟着世子殿下便成了一个最好的选择。
一月份的萨日德格山,积雪厚达两尺,气温稳定在零下十五度左右,而所谓的基马克道无非是人踩出来的小道,稍有不慎就会跌落到一旁的深沟,虽然不足以致命,但终究需要小心翼翼应付才行。
对付这样的雪道,碎叶军已经有成熟的办法了,在队伍里,来自碎叶军工兵精锐的几人正驱赶着几匹马轮番在前面趟道,这些马正是碎叶军在波悉山马场培育出来的优质挽马,与喀山马一样,身形并不高大,但气力、耐力都极为突出,并且极为耐寒,正是在雪地里趟道的不二先锋。
基马克道长约三百里,作为半牧半猎的部族,基马克人并非趟完道就完事了,一路上,何处适合扎营,何处有水源,何处有大量干草适合喂马,巴彦都清楚得很。
与后世的索伦人很像,出身于森林的部族都会在适合扎营的地方留下标记,有的甚至在大树上留下木屋,里面有容易保存的木柴、干粮等物,以方便后来的人使用。
于是,沿着铁利人留下的标记,虽然积雪很深,道路崎岖,天气严寒,但小分队依旧能以日行三十里的速度在道路上行进着,途中,这支小分队散发出来的渗人杀气让一切猛兽都退避三舍。
十日后,他们终于来到了萨日德格山西麓。
短暂歇息后,孙钊渟像四周派出搜索人员。
三日后,各组搜索人员都回来了。
“殿下,南面五十里没有任何人烟”
“殿下,北面五十里没有任何人烟”
“殿下,西面五十里没有任何人烟”
孙钊渟手里有一个带着星盘的指南针,作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孙秀荣自然将自己所知晓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诸如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如何测定时间,如何掌握距离,连经纬度的概念也交给了他。
当然了,作为护卫世子的小分队,里面自然也有此中的佼佼者,出身于仁勇都的人几乎都学过这一套东西,此时,大唐的司天监官员已经能够利用漏刻、晷影长度数对从零度到九十度的正切函数进行计算,并列出了数值。
而在孙秀荣亲创的天山大学里,极少数悟性极高者已经学会了像微积分这样的高等数学,并早就利用插值法将所有度数的正切、余切函数数值做成了便以查询的表格。
岑参的儿子岑佐公就是这样的人才,他对星盘、漏刻、日晷、指南针的使用比孙钊渟还利索。
岑佐公眼下才十五岁,一个面相清秀的少年,他是小分队里唯一不是武人出身的人,不过在孙钊渟的眼里,他的价值并不比高鞠仁差多少。
“出发”
小分队在西麓略事歇息后,在巴彦的带领下继续朝北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