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别张一军 (3)
老族长阅历深厚,自信此事反常就必定有古怪。他深吸口气,稍稍组织语言,开口说道:“两位东家既帮咱村修堤坝;又请农闲临工,使村民不用离开家乡便能在家门口赚得工钱,增加收入。天底岂有如此便宜的事情?”
“王家村有两百余户,一千多村民。这个规模在盐官,甚至是海宁都能属大村。在大爷爷的教导下,一应村民以诚相待、淳厚朴实,敬老爱幼、童叟无欺、和睦相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李秦张口说。
老族长听着李秦说了一大段给他脸上贴金的话,心想肯定是出自县令大人之口,不觉暗喜。语气也稍为放软,口中谦虚几句“过誉,过誉!”
伊凡接话道:“选中贵村,一则王家村位于钱江与运河交汇之处,无论是出海或是北往镇江、建康皆路及此地,占尽地理优势。二则大爷爷在村内威望极浓,村民都以大爷爷唯命是听。三则此处乃是八郎土生土长之地,与各村民都是藤连瓜的关系,能最大程度限制技术外泄。
倘若此次我商行与贵村合作得好,商行会从盈利中抽取部份修复加固王家村全段堤坝。往后长期合作,我商行会每年捐出钱粮资助贵村开办族学。族学不仅教儒学,还会对数、理、自然等分科而教。
正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读书不是为孩子将来要考取功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主要是让孩子明理,让孩子们不局限于死读书,读死书;而是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
老族长闻言,不禁陷入沉思:“王家村田地贫瘠,人却多得出奇。青壮丁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往往背井离乡出外务工。
这几十年间,全村人就只有自己的亲孙子八郎识字知书。如今眼前这两位小东家承诺捐助兴建族学,说不准将能改变村中孩子的一生,王氏宗族或许便能因这个决定在往后数十年间声名大振!”
王族长沉吟好久向李伊二人深深作得一揖道:“老夫会尽全村之力办好两位东家所交待的事。”
“小子谢过大爷爷。”伊凡上前一步还礼“适才听大爷爷让大奶奶做榛子粥,村中有种榛子吗?”
“不瞒伊东家,先祖在村子北面留有一大片榛子林。这榛子树可谓满身是宝,夏秋两秋所产的榛果能榨油食用,且出油高;又能充当副食,既美味又能饱肚。榨油后的油粕又可以充当猪饲料或是地里的肥料。而榛叶能养蚕,榛木则可以制作手杖、伞柄等物……若非祖先福荫,估计每年至少有半村子人解决不了温饱呢。”
伊凡听得族长所说,搓手问道:“不知这榛子油多少钱一斤?”
“我朝民众多以麻油、猪肉等用作食用。榛子油在外面还卖不出价钱呢。”老族长苦笑道。
“敢问李公子,在杭州西市一斤麻油及一斤猪油各值几何?”伊凡侧身向李秦发问。
李秦稍加思索说道:“猪肉估莫三、四文一斤,麻油恐是猪油售价十倍。”
“大爷爷,待明儿您安排村民将榛林未采的榛子也给采下来榨油,另帮按三十文每斤收集村中各家各户的榛子油,越多越好……”
不知不觉,已至戌末亥初时分。众人在用过榛子粥后以不打搅老族长休息为由告辞。
在回码头的路上,王八郎依然在前打着灯笼引路。李秦轻拉伊凡,故意落后几步低声问道:“伊兄适才与老族长提及商行赚取的每一个钱,每一锭银都是为朝廷募取兵勇、改良军械,以作备战用。伊兄是从何处打听得此机密的?”
“小爷会察颜观色。你现在的表情是否想说——连皇城司都不知道的机密,我怎地会打听到呢?其实我适才是顺着李公子的官位编的。”伊凡望着李秦目瞪口呆的模样,笑着说“不会是我瞎编都给说中吧?”
“王家村有两百余户,一千多村民。这个规模在盐官,甚至是海宁都能属大村。在大爷爷的教导下,一应村民以诚相待、淳厚朴实,敬老爱幼、童叟无欺、和睦相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李秦张口说。
老族长听着李秦说了一大段给他脸上贴金的话,心想肯定是出自县令大人之口,不觉暗喜。语气也稍为放软,口中谦虚几句“过誉,过誉!”
伊凡接话道:“选中贵村,一则王家村位于钱江与运河交汇之处,无论是出海或是北往镇江、建康皆路及此地,占尽地理优势。二则大爷爷在村内威望极浓,村民都以大爷爷唯命是听。三则此处乃是八郎土生土长之地,与各村民都是藤连瓜的关系,能最大程度限制技术外泄。
倘若此次我商行与贵村合作得好,商行会从盈利中抽取部份修复加固王家村全段堤坝。往后长期合作,我商行会每年捐出钱粮资助贵村开办族学。族学不仅教儒学,还会对数、理、自然等分科而教。
正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读书不是为孩子将来要考取功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主要是让孩子明理,让孩子们不局限于死读书,读死书;而是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
老族长闻言,不禁陷入沉思:“王家村田地贫瘠,人却多得出奇。青壮丁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往往背井离乡出外务工。
这几十年间,全村人就只有自己的亲孙子八郎识字知书。如今眼前这两位小东家承诺捐助兴建族学,说不准将能改变村中孩子的一生,王氏宗族或许便能因这个决定在往后数十年间声名大振!”
王族长沉吟好久向李伊二人深深作得一揖道:“老夫会尽全村之力办好两位东家所交待的事。”
“小子谢过大爷爷。”伊凡上前一步还礼“适才听大爷爷让大奶奶做榛子粥,村中有种榛子吗?”
“不瞒伊东家,先祖在村子北面留有一大片榛子林。这榛子树可谓满身是宝,夏秋两秋所产的榛果能榨油食用,且出油高;又能充当副食,既美味又能饱肚。榨油后的油粕又可以充当猪饲料或是地里的肥料。而榛叶能养蚕,榛木则可以制作手杖、伞柄等物……若非祖先福荫,估计每年至少有半村子人解决不了温饱呢。”
伊凡听得族长所说,搓手问道:“不知这榛子油多少钱一斤?”
“我朝民众多以麻油、猪肉等用作食用。榛子油在外面还卖不出价钱呢。”老族长苦笑道。
“敢问李公子,在杭州西市一斤麻油及一斤猪油各值几何?”伊凡侧身向李秦发问。
李秦稍加思索说道:“猪肉估莫三、四文一斤,麻油恐是猪油售价十倍。”
“大爷爷,待明儿您安排村民将榛林未采的榛子也给采下来榨油,另帮按三十文每斤收集村中各家各户的榛子油,越多越好……”
不知不觉,已至戌末亥初时分。众人在用过榛子粥后以不打搅老族长休息为由告辞。
在回码头的路上,王八郎依然在前打着灯笼引路。李秦轻拉伊凡,故意落后几步低声问道:“伊兄适才与老族长提及商行赚取的每一个钱,每一锭银都是为朝廷募取兵勇、改良军械,以作备战用。伊兄是从何处打听得此机密的?”
“小爷会察颜观色。你现在的表情是否想说——连皇城司都不知道的机密,我怎地会打听到呢?其实我适才是顺着李公子的官位编的。”伊凡望着李秦目瞪口呆的模样,笑着说“不会是我瞎编都给说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