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王事靡盬
“这首诗,做的不错啊,我觉得不输给孙珂的那首。”
“是啊,难怪刚才项经要阻拦彭先生宣布,这的确是……”
“你们没看错吧?还说这首诗好?我看你们是不是忘了一件事啊?”
“这首诗不错啊,你说我们忘了什么事?”
“你们难道不觉得这首诗……已经跑题了吧?”
“啊这……你这么一说,这首诗的确是跟彭先生所提的题目不贴边啊?”
“是啊,这就是我说的问题,这诗词做的虽不错,但是并不贴切今日的题目。”
“对,正是,正是,那……今日这头名看来就非孙珂莫属了?”
坐在一旁的孙珂,在看了项经的诗作之后,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显然今日项经想要凭借这首诗来赢他,可能性已经没有了。
坐在角落里的赤儿米即和哈只马哈麻此时也相视一笑。
“看来,那姓彭的官员是要宣布结果了。”
“那……咱们是不是也该动手了?”
“嗯,时机快到了。”
“嘿嘿,我倒要看看那姓彭的到时候是什么样的一幅尴尬嘴脸。”
这二人说话的声音不大,而且用的是他们的语言,自然也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此时楼上楼下举子们,仍然在就项经的这首诗议论纷纷,朱见浚起初也认为这些人说的不错,但是他仔细读了几遍之后,却发现了一些端倪。
而就在此时,彭华再次从包间之中走了出来。
项经也跟在了彭华的身后,脸上带着非常明显的得意之色。
只见彭华走到二楼的楼梯口处,先是看了一眼在场众人,之后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众位,刚才我说的时间已经到了,我现在就要正式宣布今日诗会的最佳诗作,不知还有没有人有异议?”
他说到这,又向朱见浚的方向望了一眼,此时朱延褆却不知去了哪里,再也没有人像她那样跳出来捣乱了。
等了片刻之后,没有人说话,这就代表着所有人都没有异议了,他们都在等待着彭华宣读最终的结果。
“咳……如此,那我就宣布了,经过我的反复比较,今日最佳的诗作……就是由项经项公子所作的这首诗。”
他的话,刚一出口,整个广御楼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便好像炸开了锅一般。
“什么?”
“怎么会是他?”
“这里边一定有问题吧?他的诗已经跑题了啊?”
“这彭先生不会是因为项经是尚书之子而故意偏袒他吧?”
“没错,我看就是如此,太可笑了,最后竟然是这样的结果!这什么狗屁诗会……”
“你小点声,你想得罪彭先生吗?这种事,即便是真的,我们也不好当着人面说出来啊。”
“你不敢说,我敢说!”
……
一时之间,各种议论之声四起,彭华冷眼旁观这些人,似乎这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又似乎带着几分失望。
这其中还真有不怕事大的,猛的站了起来大声质问彭华:“彭先生,您可是堂堂的翰林院侍读学士,今年春闱的主考官,怎能如此不公?我们这些人都苦读寒窗十几载甚至数十载,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如何能信你!”
在场的举子,有几个胆大的也跟着附和他的话,胆小怕事的却不敢出声,还有一些人却是冷眼旁观,事不关己的态度。
但是也有一些帮着彭华说话的人,而且这部分人还不在少数。
一时之间场面又乱成了一团。
这时只见彭华用手虚按了一下,示意众人先不要争吵,然后他用手指了指那名第一个站起来反驳他的人问道:“你是哪里人士?如何称呼?”
他这么一问,很多人心里都有些怕了,以为彭华这是要事后报复。
那人却是丝毫不惧道:“济南府,龚羣!”
彭华点了点头:“嗯,你刚才说你苦读寒窗十几载,那我再问你,可曾读过《诗经》?”
这个龚羣听彭华如此问,明显就是在羞辱他,如果四书五经都没读过,那还好意思叫读书人吗?
“彭先生你这么问是何意?”
彭华却是脸色微沉:“你只需要回答读过还没读过!”
他这一问极具压迫感,另龚羣不自觉的便回道:“自……自然读过。”
“好,将《唐风·鸨羽》背来我听!”
“背诵《唐风·鸨羽》?”龚羣一愣,还以为彭华会出什么难题来考他,却没想到就这?
“这有何难。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王……王事靡盬……”
龚羣读到这里的时候,却忽然停住了。
与此同时,周围很多人也都突然醒悟了过来。
“原来……他这是一首藏头诗?”龚羣恍然道。
项经,或者说谢迁的这一首诗写的的确是藏头诗,每句第一个字连起来便是“王事靡盬”四字。
这四个字在诗经之中的本意是指永无止境的徭役。
但是此时此地,谢迁借用在此处,目的却是在警惕世人,一旦挑起战争是没有永远没有尽头的,而无尽的战争只会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不要让国家去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
他这首诗的用意不只是在提醒那两位西域贡使,也同样是在提醒大明朝廷,这也是表明了谢迁在对待西域问题上的立场。
而他的立场恰恰与彭华的立场是不谋而合的,在彭华看到这首藏头诗之后,心中大为赞叹。
彭华当即便决定,将项经的这首诗词提选为今日的最佳。
很显然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到项经(谢迁)这首诗中的玄机,包括孙珂在内。
当然这其中还是有一小部分人,在第一时间就读懂了。
龚羣想明白这一节之后,便也不再敢继续质疑彭华,而且对项经的文采开始佩服起来。
此时彭华再看着在场的众人的表情和反应,淡淡笑了笑:“众位,项公子舆情与诗词之中,他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气度,是我十分佩服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将他的诗作列为今日第一的原因。
其实今天只是一场小小的诗会而已,今天的成败对你们所有人来说并不意味着什么。
但你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何时何地,不论以后是做官还是做人,“胸怀天下”这四个字都是应该牢牢记在心底的!”
“是啊,难怪刚才项经要阻拦彭先生宣布,这的确是……”
“你们没看错吧?还说这首诗好?我看你们是不是忘了一件事啊?”
“这首诗不错啊,你说我们忘了什么事?”
“你们难道不觉得这首诗……已经跑题了吧?”
“啊这……你这么一说,这首诗的确是跟彭先生所提的题目不贴边啊?”
“是啊,这就是我说的问题,这诗词做的虽不错,但是并不贴切今日的题目。”
“对,正是,正是,那……今日这头名看来就非孙珂莫属了?”
坐在一旁的孙珂,在看了项经的诗作之后,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显然今日项经想要凭借这首诗来赢他,可能性已经没有了。
坐在角落里的赤儿米即和哈只马哈麻此时也相视一笑。
“看来,那姓彭的官员是要宣布结果了。”
“那……咱们是不是也该动手了?”
“嗯,时机快到了。”
“嘿嘿,我倒要看看那姓彭的到时候是什么样的一幅尴尬嘴脸。”
这二人说话的声音不大,而且用的是他们的语言,自然也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此时楼上楼下举子们,仍然在就项经的这首诗议论纷纷,朱见浚起初也认为这些人说的不错,但是他仔细读了几遍之后,却发现了一些端倪。
而就在此时,彭华再次从包间之中走了出来。
项经也跟在了彭华的身后,脸上带着非常明显的得意之色。
只见彭华走到二楼的楼梯口处,先是看了一眼在场众人,之后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众位,刚才我说的时间已经到了,我现在就要正式宣布今日诗会的最佳诗作,不知还有没有人有异议?”
他说到这,又向朱见浚的方向望了一眼,此时朱延褆却不知去了哪里,再也没有人像她那样跳出来捣乱了。
等了片刻之后,没有人说话,这就代表着所有人都没有异议了,他们都在等待着彭华宣读最终的结果。
“咳……如此,那我就宣布了,经过我的反复比较,今日最佳的诗作……就是由项经项公子所作的这首诗。”
他的话,刚一出口,整个广御楼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便好像炸开了锅一般。
“什么?”
“怎么会是他?”
“这里边一定有问题吧?他的诗已经跑题了啊?”
“这彭先生不会是因为项经是尚书之子而故意偏袒他吧?”
“没错,我看就是如此,太可笑了,最后竟然是这样的结果!这什么狗屁诗会……”
“你小点声,你想得罪彭先生吗?这种事,即便是真的,我们也不好当着人面说出来啊。”
“你不敢说,我敢说!”
……
一时之间,各种议论之声四起,彭华冷眼旁观这些人,似乎这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又似乎带着几分失望。
这其中还真有不怕事大的,猛的站了起来大声质问彭华:“彭先生,您可是堂堂的翰林院侍读学士,今年春闱的主考官,怎能如此不公?我们这些人都苦读寒窗十几载甚至数十载,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如何能信你!”
在场的举子,有几个胆大的也跟着附和他的话,胆小怕事的却不敢出声,还有一些人却是冷眼旁观,事不关己的态度。
但是也有一些帮着彭华说话的人,而且这部分人还不在少数。
一时之间场面又乱成了一团。
这时只见彭华用手虚按了一下,示意众人先不要争吵,然后他用手指了指那名第一个站起来反驳他的人问道:“你是哪里人士?如何称呼?”
他这么一问,很多人心里都有些怕了,以为彭华这是要事后报复。
那人却是丝毫不惧道:“济南府,龚羣!”
彭华点了点头:“嗯,你刚才说你苦读寒窗十几载,那我再问你,可曾读过《诗经》?”
这个龚羣听彭华如此问,明显就是在羞辱他,如果四书五经都没读过,那还好意思叫读书人吗?
“彭先生你这么问是何意?”
彭华却是脸色微沉:“你只需要回答读过还没读过!”
他这一问极具压迫感,另龚羣不自觉的便回道:“自……自然读过。”
“好,将《唐风·鸨羽》背来我听!”
“背诵《唐风·鸨羽》?”龚羣一愣,还以为彭华会出什么难题来考他,却没想到就这?
“这有何难。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王……王事靡盬……”
龚羣读到这里的时候,却忽然停住了。
与此同时,周围很多人也都突然醒悟了过来。
“原来……他这是一首藏头诗?”龚羣恍然道。
项经,或者说谢迁的这一首诗写的的确是藏头诗,每句第一个字连起来便是“王事靡盬”四字。
这四个字在诗经之中的本意是指永无止境的徭役。
但是此时此地,谢迁借用在此处,目的却是在警惕世人,一旦挑起战争是没有永远没有尽头的,而无尽的战争只会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不要让国家去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
他这首诗的用意不只是在提醒那两位西域贡使,也同样是在提醒大明朝廷,这也是表明了谢迁在对待西域问题上的立场。
而他的立场恰恰与彭华的立场是不谋而合的,在彭华看到这首藏头诗之后,心中大为赞叹。
彭华当即便决定,将项经的这首诗词提选为今日的最佳。
很显然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到项经(谢迁)这首诗中的玄机,包括孙珂在内。
当然这其中还是有一小部分人,在第一时间就读懂了。
龚羣想明白这一节之后,便也不再敢继续质疑彭华,而且对项经的文采开始佩服起来。
此时彭华再看着在场的众人的表情和反应,淡淡笑了笑:“众位,项公子舆情与诗词之中,他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气度,是我十分佩服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将他的诗作列为今日第一的原因。
其实今天只是一场小小的诗会而已,今天的成败对你们所有人来说并不意味着什么。
但你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何时何地,不论以后是做官还是做人,“胸怀天下”这四个字都是应该牢牢记在心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