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还得结个亲
等王鏊的时候朱厚照又搞了个突然袭击:“靳师傅,朕打算将一部分政务转至南京施行,所以师傅怕是很长时间不能进京了,除服之后师傅也会转任南京。”
这可是天大的事,靳贵一下子就将郑金莲带来的烦恼拋到了脑后,语出惊雷:“陛下想迁都?”
朱厚照摇头否认,可任是靳贵怎么着急,朱厚照死也不说,把靳贵急着坐立不安团团转。
总算是把王鏊等来了,靳老师冒火了:“当前绝对不是议迁都的时候。”
王鏊郁闷了,你们到底还让不让老夫坐下了?
朱厚照揭盅了:“朕要转移部分政务到南京,却并不打算迁都,只是为了避免朝政拖沓。”
靳贵还没想明白,但朱厚照没说迁都他也松了一口气。
有明一代,关于南北两京的问题,一直被提了又提吵了又吵。
南方派想迁回南京,因为北京的漕运压力太大了,费而不惠,负担全压在了江南头上。
可北方派却坚持要执行朱棣天子戍国门的政策,因为北京的存在,北方不至于凋敝,不然九边就真的空虚了。
王鏊倒是想到了些别的,便一屁股危坐团凳上:“陛下,此举恐怕又会在朝堂上再起波澜。”
朱厚照点头:“所以只朕偷偷来,而不能摆在明面上。”
靳贵又迷茫了,政务怎么能偷偷转走呢,满朝的大臣又不是摆设,有点风吹草动,这帮人还不拼了命地鼓呼。
于是他不断地摇头:“何务可以偷偷分走?”
王鏊直接点明了:“从科举分卷的提议出来时臣就想到了,充道是礼部待郎,如果在南京复出当然还是在礼部,德辉先生刚刚南调就出来这么个方案,陛下,跟王伯安有关吧?”
靳贵听说是科举的事倒是彻底放了心,他是个很纯粹的书生。
“如果按南北分卷来取解,南京当然会有很多庶务,加强南京礼部也在所难免。”
可朱厚照却给出了更惊人的:“确实与王伯安有关,盐改势在必行,除了盐改也还有别的,比如糖,比如医,比如药,而且朕还会将皇产的经营重心转心向南方,所以分政无可避免。”
让靳贵有种不知身在何处之感,王鏊倒是出奇地点了头:“都是朝廷管不到或者管不好又或不想管的事,明白了。”
明白什么了,朱厚照还没说完呢,今天他得了拖延症了,总是卡着一截一截地来。
“此外军制也会放到南方去试验,朕也会寻机南巡。”
这下两位老夫子就坐不住了,齐齐被震到了地上,要跪谏啊。
王鏊大声疾呼:“陛下万万不可。”
靳贵虽然慢了半拍,但心态更急:“此动摇社稷之举,请陛下收回成命。”
他还直接趴地上,大有不应允就不起来的架势。
朱厚照没有去扶两位老师,而是傲然屹立。
“朕会另募新军,不会动京营和边军,至于南巡,朕有不得不去的理由,因为朕要灭了痘症,这满天下就只有朕的行驾能达此殊勋。”
王鏊以为自己听错了,靳贵却觉得五雷轰顶,灭了痘症,莫不是皇上发臆症了?
可朱厚照三下五除二就将龙袍脱了,再一次晒出了军功章。
“朱家的血脉不怕痘症,朕就是人种,欲灭痘症,朕须亲临。”
王鏊颓然地伏在地上,再也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不能说不灭痘症了,任谁都知道压制天花对于这天下的功德是何等的伟大,作为一个以道德自诩的君子,不容许他辩驳。
朱厚照手臂上的伤疤也证明了这番话不是胡话,因为得过天花就不会再得是共识。
也有极少部分的人得天花而不死,但也变成了满脸坑的麻子,甚至有些会残废肢体。
可朱厚照身上都没有这些状况,那就证明他真的是人种。
由此推之,编练新军也不可避免,皇上想要南巡的话,必须有一只战力足够强又忠心耿耿的亲军。
以现在的交通状况,再加上要巡视地方,这一去没个一年半载也回不来,所以很多政务要带走。
而王鏊也反应过来,他就是要带走的那部分。
然后他马上就转换了角色:“皇上,编练新军的事情须早做打算,现在的京营不堪用。”
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实,朱厚照颔首道:“已经让王伯安着手了。”
【叮,擅离中枢,儿戏荒政,妄动刀兵,昏庸度+3】
王鏊听说倒是松了一口气:“王伯安,倒也是个武事之才,可惜了。”
可惜个啥,里面的妙处朕不告诉你。
然后朱厚照又看向靳贵:“靳师傅,要做举家南迁的打算了。”
这下靳贵连推都没得推了,大不了回去就吃个闭门羹吧,反正守制也不能同房的。
想到房事朱厚照又想起了些事,王鏊和靳贵还真的是做什么都合一担啊,后来王鏊还将女儿嫁给了靳贵的儿子,这俩结了个亲家。
啊哈,甚妙。
朱厚照脸带喜色,朝着王鏊和靳贵拋网:“两位师傅,朕也成婚了,今天朕想做一回月老,正好靳师傅家有位公子,而王师傅家又有幼女,不如二位师傅就结个亲,好上加好。”
王鏊有些郁闷,却也说不出一个不字,朱厚照将如此机密的事情告诉他们,肯定需要一些制约,这不,枷子来了。
不过想到靳贵的门第也不差,而且王鏊自己的儿子又早结婚了,嫁女还真是加强纽带的最好办法。
朱厚照终于用上了裙带大法。
靳贵就有些为难了,他老母刚故去,这时候给儿子订亲,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朱厚照一挥手:“无碍,咱们也不下聘,只是交换个生辰八字就好。”
没得推了,王鏊和靳贵对视一眼,也就顺势叩头谢恩,怪不得不扶呢,原来在这等着。
朱厚照得计,急忙将两位师傅扶起,这一次可不能借他人之手,这个情必须亲自给。
他还有一个更大的人情呢:“靳师傅,朕下江南,会亲自去给老孺人至祭。”
老实人也不能这么欺负的啊,靳贵被骇着了,嗫嚅不已:“臣家中……家中资财……不足,恐怕……摆不出步步金莲来。”
这可是天大的事,靳贵一下子就将郑金莲带来的烦恼拋到了脑后,语出惊雷:“陛下想迁都?”
朱厚照摇头否认,可任是靳贵怎么着急,朱厚照死也不说,把靳贵急着坐立不安团团转。
总算是把王鏊等来了,靳老师冒火了:“当前绝对不是议迁都的时候。”
王鏊郁闷了,你们到底还让不让老夫坐下了?
朱厚照揭盅了:“朕要转移部分政务到南京,却并不打算迁都,只是为了避免朝政拖沓。”
靳贵还没想明白,但朱厚照没说迁都他也松了一口气。
有明一代,关于南北两京的问题,一直被提了又提吵了又吵。
南方派想迁回南京,因为北京的漕运压力太大了,费而不惠,负担全压在了江南头上。
可北方派却坚持要执行朱棣天子戍国门的政策,因为北京的存在,北方不至于凋敝,不然九边就真的空虚了。
王鏊倒是想到了些别的,便一屁股危坐团凳上:“陛下,此举恐怕又会在朝堂上再起波澜。”
朱厚照点头:“所以只朕偷偷来,而不能摆在明面上。”
靳贵又迷茫了,政务怎么能偷偷转走呢,满朝的大臣又不是摆设,有点风吹草动,这帮人还不拼了命地鼓呼。
于是他不断地摇头:“何务可以偷偷分走?”
王鏊直接点明了:“从科举分卷的提议出来时臣就想到了,充道是礼部待郎,如果在南京复出当然还是在礼部,德辉先生刚刚南调就出来这么个方案,陛下,跟王伯安有关吧?”
靳贵听说是科举的事倒是彻底放了心,他是个很纯粹的书生。
“如果按南北分卷来取解,南京当然会有很多庶务,加强南京礼部也在所难免。”
可朱厚照却给出了更惊人的:“确实与王伯安有关,盐改势在必行,除了盐改也还有别的,比如糖,比如医,比如药,而且朕还会将皇产的经营重心转心向南方,所以分政无可避免。”
让靳贵有种不知身在何处之感,王鏊倒是出奇地点了头:“都是朝廷管不到或者管不好又或不想管的事,明白了。”
明白什么了,朱厚照还没说完呢,今天他得了拖延症了,总是卡着一截一截地来。
“此外军制也会放到南方去试验,朕也会寻机南巡。”
这下两位老夫子就坐不住了,齐齐被震到了地上,要跪谏啊。
王鏊大声疾呼:“陛下万万不可。”
靳贵虽然慢了半拍,但心态更急:“此动摇社稷之举,请陛下收回成命。”
他还直接趴地上,大有不应允就不起来的架势。
朱厚照没有去扶两位老师,而是傲然屹立。
“朕会另募新军,不会动京营和边军,至于南巡,朕有不得不去的理由,因为朕要灭了痘症,这满天下就只有朕的行驾能达此殊勋。”
王鏊以为自己听错了,靳贵却觉得五雷轰顶,灭了痘症,莫不是皇上发臆症了?
可朱厚照三下五除二就将龙袍脱了,再一次晒出了军功章。
“朱家的血脉不怕痘症,朕就是人种,欲灭痘症,朕须亲临。”
王鏊颓然地伏在地上,再也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不能说不灭痘症了,任谁都知道压制天花对于这天下的功德是何等的伟大,作为一个以道德自诩的君子,不容许他辩驳。
朱厚照手臂上的伤疤也证明了这番话不是胡话,因为得过天花就不会再得是共识。
也有极少部分的人得天花而不死,但也变成了满脸坑的麻子,甚至有些会残废肢体。
可朱厚照身上都没有这些状况,那就证明他真的是人种。
由此推之,编练新军也不可避免,皇上想要南巡的话,必须有一只战力足够强又忠心耿耿的亲军。
以现在的交通状况,再加上要巡视地方,这一去没个一年半载也回不来,所以很多政务要带走。
而王鏊也反应过来,他就是要带走的那部分。
然后他马上就转换了角色:“皇上,编练新军的事情须早做打算,现在的京营不堪用。”
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实,朱厚照颔首道:“已经让王伯安着手了。”
【叮,擅离中枢,儿戏荒政,妄动刀兵,昏庸度+3】
王鏊听说倒是松了一口气:“王伯安,倒也是个武事之才,可惜了。”
可惜个啥,里面的妙处朕不告诉你。
然后朱厚照又看向靳贵:“靳师傅,要做举家南迁的打算了。”
这下靳贵连推都没得推了,大不了回去就吃个闭门羹吧,反正守制也不能同房的。
想到房事朱厚照又想起了些事,王鏊和靳贵还真的是做什么都合一担啊,后来王鏊还将女儿嫁给了靳贵的儿子,这俩结了个亲家。
啊哈,甚妙。
朱厚照脸带喜色,朝着王鏊和靳贵拋网:“两位师傅,朕也成婚了,今天朕想做一回月老,正好靳师傅家有位公子,而王师傅家又有幼女,不如二位师傅就结个亲,好上加好。”
王鏊有些郁闷,却也说不出一个不字,朱厚照将如此机密的事情告诉他们,肯定需要一些制约,这不,枷子来了。
不过想到靳贵的门第也不差,而且王鏊自己的儿子又早结婚了,嫁女还真是加强纽带的最好办法。
朱厚照终于用上了裙带大法。
靳贵就有些为难了,他老母刚故去,这时候给儿子订亲,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朱厚照一挥手:“无碍,咱们也不下聘,只是交换个生辰八字就好。”
没得推了,王鏊和靳贵对视一眼,也就顺势叩头谢恩,怪不得不扶呢,原来在这等着。
朱厚照得计,急忙将两位师傅扶起,这一次可不能借他人之手,这个情必须亲自给。
他还有一个更大的人情呢:“靳师傅,朕下江南,会亲自去给老孺人至祭。”
老实人也不能这么欺负的啊,靳贵被骇着了,嗫嚅不已:“臣家中……家中资财……不足,恐怕……摆不出步步金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