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23、臭味总相投

    黄峨是由冯驯、石天柱、夏邦谟、刘景宇和程启充五人护送的来的。

    不,应该说是“押送”,这是兄弟的媳妇儿啊,不能给人拐了去。

    这两路人马怎么混一块的?杨慎给小伙伴们写信时都不知道黄峨的存在。

    是杨家有内应,泄了底。

    这些川中才子本来就与黄家、杨家都有交情,从小就混一块,算是穿开裆裤时结下的发小。

    与黄峨一同启程也好有个照应,更多的则是当借口。

    五人还肩负着帮杨慎干倒叔叔的重任,手里握着杨家在四川作奸犯科的证据。

    苦于正德三年会试即将到来,几人无法脱身。

    算上杨慎,六人有四个是正德三年的进士,刘景宇还是被杨慎连累,会试试卷一同被落灯花烧了一角,作废。

    不然他们就是同一届的六个进士。

    这是什么概念?有明一代,整个四川布政司一共就一千四百多号进士,九十次科举,除一除,平均一届就十来人。

    再怎么厉害的文教大省,同一届六个进士也是大头,对四川来说就是半辟江山甚至更多。

    所以科考将至,这些头角峥嵘的宝贝疙瘩就一直被盯着,谁也不敢让他们出问题。

    四川的官员是升是降的考评,文教占比不小。

    头上长角当然喜欢顶牛啦,本身又是头铁的,早就叛逆得不行。

    杨慎的一封信,打破了川中官僚和家长们的美梦,他们的子弟给杨慎一把拐带跑了。

    有新鲜的玩法,干嘛还要在川中大山里苦读之乎者也?

    于是两边一拍即合,盘算起了如何“出逃”。

    这样的事能声张吗?不能。

    要不是拿黄峨当幌子,又有杨慎来信相邀美其名曰游学,家里是绝对不会放他们跑的。

    就这,杨慎也落下了把柄,“他”分别写了一封信到各家,保证不耽误兄弟们的前程。

    其实这封信不是杨慎写的,而是杨家的内应冒名所为。

    这个内应太了解杨慎了,连书法都如出一辙。

    还好歪打正着,投靠朱厚照了,天底下最大,前程不可能耽误。

    但字眼上不是这么理解,前程是有了,出身可就悬了。

    杨慎自己都不打算去考科举,这些弟兄们估计也有样学样。

    等到最终水落石出时,杨慎在四川的名声就臭遍了,不知道多少人会对他咬牙切齿。

    一省菁英全祸祸了,为害乡里啊。

    好了,该说说内应了,这名少年就藏在“送亲使”里。

    杨慎的同父异母亲弟弟杨惇,也属于偷跑,而且到了南京也不敢告诉杨廷和,躲进了宫。

    杨慎逃科举,年纪小小的杨惇就被杨廷和发配回了四川考乡试,也中举了。

    本来他是要到正德五年才拿了乡试第二名,现在为了杨家的脸面,十六岁的少年被迫营业。

    但杨惇也受了杨慎的影响,再加上杨廷和的高压,杨惇也想跑。

    见着了机会,杨惇便与大哥的小伙伴们勾结,连书都没给家里留就溜了。

    这群人到了南京,朱厚照一看,好家伙,充值送惊喜,当然笑纳了,还帮着杨惇一起蒙混。

    也给杨慎扣了一个大锅。

    一见着杨慎,杨惇就喜笑言开,老远挥手示意,口中“大锅”不住。

    杨慎登时就郁闷了,看向朱厚照:“师尊,我弟……”

    这是询根究底,对朱厚照不灵:“给啦,一见面为师就给了安家费,对了,为师还收了杨惇为弟子,小小年纪就独立自主,好样。”

    这么聪明的弟子,为什么不收?

    其实杨惇是被杨廷和和杨慎压住了光芒,能不到二十岁在四川乡试考第二名,又能差得到哪去。

    杨慎为什么对朱厚照那么死心塌地,除了学识,还有一个因素,朱厚照治好了杨惇的大脖子病。

    杨惇是甲亢,朱厚照分离出了高浓度的碘盐,还照着历史上薛立斋的方子让吴杰给杨惇补肝,断了病根子。

    历史上杨惇中举后一直到嘉靖二年才考中进士,不是学识不行,而是一直养病,差一点连命都没了。

    现在没了忧患,当然要起程扬帆,朱厚照已经为杨惇谋划好了。

    杨慎的嘴有点歪,他已经想到杨廷和知道此事后嘴被彻底气歪了的样子。

    不过气歪了老爹似乎也没毛病,杨慎一下子放开了。

    朱厚照吃瓜吃得饱,收藏了杨慎的囧样就撤了,让这些小伙伴们自己乐呵去,辈份太高,硬插一脚别人不自在。

    这一群逃课组合终于碰头了,当然要共商大计。

    但杨慎就郁闷了,小伙伴们叛变了。

    朱厚照虽然不在,可仍然留下了他的传说,小伙伴们对正德陛下心折不已,赞不绝口。

    除了杨氏兄弟就夏邦谟年纪最小,还天真:“陛下刊印《永乐大典》,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之是圣君。”

    杨慎嘴角抽,我的师尊我还不明白,过了过了!

    石天柱也不知道以后他会因为朱厚照纳妃顶牛,还玩了出刺血书谏,这会把后宫五美夸上了天。

    “娘娘们的淑德也交相辉映,体恤民生,慈济为怀,皇后与织女同作,贤妃每日都在为赈济灾民操劳。”

    “要我说,德妃才厉害,军士们私底下都称她神机娘娘,整个御营是娘娘一手教出来的,听说射过虎。”

    冯驯以后自己就会杀虎,当太守时打了地痞贼盗“九龙十虎”,别人放了只死老虎在府衙门口威胁他,他就将虎头骨当椅,虎皮铺垫,吓得土匪们远蹿。

    所以他欣佩吴落雁也合理,臭味相投。

    刘景宇还是走上了历史的老路,成了王守仁的迷弟:“御营王都督才是我辈楷模,文能为学,武可安邦,学生欲听命于麾下。”

    杨慎已经开始鼻孔冒气了,就王伯安那个饭桶?

    虽然是大师兄,可这个大师兄最近偏袒了文艺社一帮货,杨慎有点小意见。

    程启充让杨慎安慰了些:“还是数宗比较好,计财安民,虽无赫赫之功,却领格物之基,吾愿随尚彬先生就学。”

    朱厚照允许这些家伙可以随便挑专业,所以他们一见杨慎就表达了愿望。

    没一个选气宗,气死杨慎了。

    杨惇给“大锅”致命一击:“吾要进理宗向师伯请教,师伯可是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