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50、小沙弥还俗

    忙碌很烦人,朱厚照有了当和尚的错觉。

    初初不察,慢慢不习惯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朱厚照一个冷颤,原来是没带五美,没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待遇。

    昔日疲惫厌红粉,今日唯恐脂馨浅,不香啊。

    怪不得不闹,原来是等着看笑话。

    不行,得召唤金沙老禅师。

    那就得去宜兴,那里有和尚庙,是金沙僧的老巢。

    尚幸杨慎回得快,隔了三天就到了。

    徐经一听高兴,自告奋勇带路,去宜兴,不就是去找金沙老禅师么,老铁,熟门熟路。

    可到了地方却不素净,金沙僧正跟小沙弥徒弟闹别扭。

    某种意义上来说,小沙弥也算是徐经的救命恩人之一,所以他就上心当了和事佬。

    然后一劝解就劝出来一个劲爆的新闻,小沙弥要叛变。

    原来这段时间金沙僧忙于慈济会的事,已经没有太多精力烧制东西了,便开始教小沙弥烧窑的技巧。

    小沙弥学得也快,已经能放手单干,医宗搞的那些实验玻璃器材就出于小沙弥之手,有前途哦,才十三岁不到。

    朱厚照心中一喜,来了,原来小沙弥就是推广紫砂壶技术的源头。

    可自从在北京对朱厚照五体投地之后,小沙弥心心念念着投到皇帝那边去。

    倒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朱厚照太神奇了,小沙弥正当少年,好奇心盛,醉心于神奇,想学。

    这时矛盾出现了,小沙弥提出要还俗,金沙僧是怎么都不允,于是师徒俩别扭上了。

    金沙僧倒也没有打骂,而是像只苍蝇一样整天不停地给小沙弥念经,念得小沙弥耳朵嗡嗡响。

    见到朱厚照小沙弥总算是见着了亲人,眼泪都掉了,还赖上了,揪住了朱厚照的袍服不放:“陛下,您也评评理,小僧也只是想还俗,并没有说不跟师傅学本事,更没有说不帮慈济会做活,怎么就不行呢?”

    对于问题少年朱厚照有招,先撸撸光头,然后耐着心询问:“小师傅,为什么要还俗呢?”

    小沙弥眼一亮又一黯:“我想学气宗的学问,但和尚不能去。”

    原来是这么回事,朱厚照顺嘴了:“不怕,朕特旨收和尚。”

    然后他回过头面对金沙僧还有些不好意思,挖了老禅师的墙脚。

    可金沙僧却依然反对:“不行,一旦还了俗,就没有办法烧好窑了。”

    朱厚照听着意外:“这是为哪般?”

    金沙僧叹了口气:“阿弥陀佛,对着陛下也不怕讲,想烧好窑,除了材料,最大的难点在控火,火候把不好,一窑子就白搭了,需要控火之人特别灵性,火大火小要感应得到,这一方面是天份,别一方面也是和尚的优点。”

    说到这里,金沙僧摸了摸自己的光光头,又摸了摸小沙弥的光光头:“这个光头系着不知多少饥民寒孺,一旦蓄了发,咱们就没用了。”

    小沙弥委屈地“哦”了一声,很懊恼:“师傅怎么不早说,要早说徒儿就不还俗了,慈悲为怀徒儿懂。”

    还是很懂事很开通的,看着都令人揪心,多可爱的小和尚啊。

    朱厚照也一拍脑袋,还当是什么天大的事呢,原来是体感温度计呀。

    再看看一大一小俩光头,确实有优势啊。

    好办,回头招呼王廷相:“子衡,温度计做出来了吗?”

    王廷相还搂了搂小沙弥:“做出来了,虽然不能放到火里测,但拉到一定的距离,比人要灵敏。”

    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为区间,利用酒精膨胀系数高的特点,温度计并不难。

    朱厚照给哭花了的小沙弥顺顺背:“有了温度计,就比靠感觉准了,以后咱们想烧多少窑就烧多少窑,不会废。”

    “真哒?”小沙弥破泣为笑,喜出望外的样子暖得很。

    “那以后我就将烧窑的技术教给更多的人,那样大家就不挨病不挨饿了。”

    周高起说供春仿金沙僧制紫砂壶,吴颐山的侄孙吴梅鼎说其祖到金沙寺苦读,看到寺人制供春壶,这是关于紫砂壶最早的记载。

    颐山是字,原名吴仁,源自唐代名臣陆希声,陆希声寓居福源寺,命大潮山为颐山,吴仁也以勤学砥砺自己。

    金沙寺就是福源寺,因为金沙僧的存在而被误传为金沙寺。

    福源寺是吴仁的弟媳老爹工部待郎沈晖在旧址上重建,算是家庙。

    吴仁是唐伯虎的好友,好得同榻那种,能跟金沙僧产生交集很正常。

    估计是金沙僧到福源寺落脚,教了小沙弥,被吴仁看到,将紫砂壶的工艺加以推广,传扬了出去。

    至于供春,出自吴仁老师沈周的诗,这一帮文人雅士号召力大,广为接受。

    正德前茶叶还是以煮成饮,朱元璋提倡废团茶煮点法,改为散茶泡制,与紫砂壶成了绝配,这里头吴仁出力最多。

    小沙弥成了传承人,教出了时鹏等弟子,发扬了紫砂壶工艺。

    不过小沙弥怕是没空传承紫砂壶了,心被朱厚照带野了,估计会成为一代工匠大师吧。

    光大紫砂壶的重任,就等过几年吴仁来读书时再说,合他口味。

    也不能白给,拿茶叶来换吧。

    吴仁的老爹吴纶是制茶大师,家里也是产茶大户,紫砂壶能推广开与此息息相关。

    朱厚照已经在福建林家找到了茶叶供应源,但货源谁怕多呢,丝茶瓷铁,海贸的四大之一,多多益善。

    更何况江南海商里可是有一家姓吴的,挖对手的墙脚,别提多快乐了。

    今天是个挖脚的好日子啊,朱厚照看着小沙弥,心中意动:“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气宗子弟了,朕亲传,朕为你赐名,姓工,名春。”

    拿走了供春壶的名头,得给回些补偿。

    王廷相比他师父还高兴,已经收不住嘴了:“工春,工业之春,师弟,好名字。”

    “字也一并赐了,就叫系明,好好学好好干,心系大明,则与国同休。”

    朱厚照摸摸工春的头,唇红齿白还萌着的小沙弥有道不尽的幸福感,终于爬上了台好车。

    见识过,南下时搭乘气宗的马车,跟以往那一比,那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所以工春想方设法都要进气宗。

    朱厚照无任欢迎,收了个大师级的工匠,幸福感是嗒嗒响和轰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