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其败有因
宋徽宗崇宁四年二月十七,岳飞两周岁的第三天,丑时正三刻,现代时夜间凌晨三点五十七分。
岳飞一边听着沉博毅讲述灵州惨败,一边自己天马行空总结那场战争的得失。
不过,他很失望地发现,该战处处都是失误,得当支持凤毛麟角。
可叹作梦都想大有作为的宋真宗、整天都踌躇满志的王安石,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不管别人怎么说,岳飞认定这两个人必须对灵州大败负责。
究其原因,灵州大战没有这两个支持和策动,根本就打不起来。
既然大举出兵,主谋者就应该预备完全之策,起码保证不败。
岳飞认定灵州惨败的罪魁之时,沉博毅也正在对该战评头品足,试图找到失败的原因。
尽管和岳飞的观点不一样,但是岳飞认为那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他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沉博毅说:“我告诉你小飞,根据我琢磨灵州大战失败二十年总结的结果,我给你说说那次致败的原因,供你今后有需要的时候参考,听陈叔叔说你是有雄心壮志搞事情的。
“话说当时的宋神宗选择在元丰四年发动战争,是有原因的,其实,早在神宗即位的第四年,也就是十年之前,他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啰兀城之战,而坐镇前线指挥的,是当朝宰相韩绛,而担当主攻的,是名将种谔,但是,因为受后勤供应掉链子影响太大,导致后方庆州兵变,结果,功亏一篑,白白浪费了大量军力和财力,啥都没干成。
“灵州大战,实际上神宗原本就有的打算之继续,他就是一个不肯轻易认输的主儿。
“这次规模更大,显然是吸取了啰兀城之战的教训,为了获得胜利,宋神宗不惜背水一战,让他如此决定和操作的其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方面,宋神宗先后采纳王韶的建议,多年多方经略熙、河横跨辽阔大地与西夏接壤的一线,在那些地方无论是民生还是边防都有了很大改进。
与此同时,宋神宗还在另一方面,任用种谔,经略横山之地,也将那些荒野原貌改变成了水草丰茂适合民居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农田和草原。
“如此一来,就从西夏的周边外境,完成了对西夏的两面夹击之势,至少在客观上,形成了对西夏的包围,似乎只要宋朝愿意,随时都可以从地面抹平西夏这个累世宿敌。
“还有一个原因在敌人内部,那个时候西夏内部发生政变,西夏梁太后一方囚禁其子惠宗李秉常,导致西夏皇室与外戚梁氏之间的矛盾加剧,西夏内部政局不稳,自然为大宋的进攻提供了契机,因为李秉常曾受封于大宋,大宋朝廷兴师问罪,讨伐梁太后,为封臣出头,便师出有名。
“如此一来,大宋内部有强烈消灭西夏的愿望,外部有西夏自己人的内讧,加上多年处心积虑的准备,军力和财力都已经丰足,至少大宋君臣觉得丰足,就悍然出兵五路吗,大举进军西夏。
“第一路是环庆路的兵马,统帅是高遵裕。
“第二路是陉原路的兵马,统帅是姚麟,副手是刘昌祚。
“这两路的总统帅神宗钦令高遵裕担任,故此这两路的胜败都是高遵裕负责。
“第三路由宦官王中正率领的麟州路兵马。
“地四路是宦官李宪率领的熙河/秦风路兵马、
“既然这两路都是宦官带队,自然是神宗独断专行的结果,否则别人谁能调动这些内官。
“第五路是名将种谔率领的鄜延路兵马。这支兵马后来有被指定受王中正节制。
“从这五支兵马的组成、行军路线、各部统领来看,这里就出现一个致命的缺陷,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而且意识到其中的极大不妥。
“这个缺陷后来证明是致命的一个因素,导致大军根本就起不到大军的作用,反而成了累赘。
“这个致命缺陷,就是整个大军竟然没有一个掌管全局的统帅!
“五支兵马的统帅各自为政,说是到灵州会师,然后一起攻城,没有这样统一指挥的统帅,连最基本的集合到一起都做不到,更别说协同作战了。
“既然是神宗有意不设统帅,那么主要的命令就只能从皇帝而来来了,从五路大军的三路是宦官指挥,也可以看出神宗就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线统帅有三个人,就是高遵裕、王中正、李宪,其中后二人是宦官,出自内廷,是皇帝的宠臣近侍,因为得到皇帝信任,受到重用。
“而事情就是这样奇妙,五路大军相约会师灵州城下,只有不是宦官的高遵裕节制的两路兵马如期而至,而两个宦官节制的三路兵马全都误了军机。
“我并不是小看那些内臣,也不是歧视,他们不歧视我就不错了,可是这种贻误军机,不管王中正和李宪二人是因为惧地而畏葸不前,还是没有能力以至于不能督军按照命令行事,可以不去深究,他们两个正是导致会师失败的当事人,是完全能够和那个神宗一起承担失败责任的。
“如此一来,神宗空有五路大军,却形不成凝聚的力量,只是一盘散沙,这种状态,即使有五百路大军,又有什么用?群羊送给狼吃而已。
“而没有统一的统帅,我斗胆估计这是神宗的有意为之,即使他不是领兵大将,想必这点常识他还是有的,所以他不拍统军大帅,就是从他的父辈皇帝那里继承而来的传统,限制军人掌握军权,以至于宁愿自毁干城。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这就是找骂画虎的一招笨棋。
“太祖太宗限制军权,至少他们还有身临前线的勇气,比如高梁河大战,赵匡义起码算个虽败尤荣,可是宋神宗,他有吗?
“自己抓着大军的统帅之权不放,自己有没有胆量身临前线,结果败得无比羞耻,他如此操作,岂不是不如碌碌无为。”
程颐提醒道:“贤侄慎言!”
沉博毅也就不再继续,说道:“谢谢叔叔提醒,我就不提那个皇上了,说说那些将领的失误。
“先说一下高遵裕其人,高遵裕,字公绰,安徽蒙城人,其祖父高琼,与名相寇准一起,是最终促成宋、辽“澶渊之盟”的功臣,宋初名将之一,又是宋神宗的母亲、英宗高皇后的堂叔。
“你们都知道高皇后,那可是掌管后宫非常强势甚至超过后宫的范围影响力直达朝政的女豪杰,支持高遵裕是必不可免的。
“不过高遵裕本人,出身武将世家,常年在前线与西夏作战,而被重用并非全靠侄女高皇后的提携,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他在战场上博取的军功累积才升到这个位置。
“此次灵州之役,宋神宗以高遵裕为环庆路主帅,并同时节制泾原路兵马,相当于两路大军的统帅,从而成为抵达灵州城下的最高指挥官,也让他对于灵州之役的败亡难辞其咎。
“不过,他的失误在于他能力有限处置失措,并非是人品和军事素质的低下,综合起来,作为前线指挥,他还是最合格的一个。
“高遵裕的第一个失误,就是他也没有及时赶到灵州城下,导致陉原路副总管刘昌祚率先到达,那个时候刘昌祚已经按照约期进入西夏境内,高遵裕却迟迟不到,他只好孤军深入。
“由此可知,大宋军队的缺乏统一指挥无法协同作战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你们说可笑不可笑,兵书战策谈得头头是道的一帮昏庸之辈,竟然连最基本的步调一致都做不到!真是恬不知耻。”
程颐道:“老夫可笑不出来!原来竟然还有如此内幕,之前只听说灵州之败。”
岳飞道:“可笑复可悲!他们不是在对敌作战,而是小孩子玩儿火!玩儿火者必自焚,不管大人还是小孩,一个都跑不了。”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刘昌祚入西夏作战,受高遵裕统一指挥,是受神宗御旨钦令,他哪里敢耽搁?不仅仅是他,所以武官接到皇帝圣治,都战战兢兢生怕完不成。
“想必那些宦官也同样接到皇帝的御旨,他们是皇帝的近臣,整天和皇帝在一起,难免司空见惯,重视程度有所不足,至少没有刘昌祚重视。
“实际情况如何不知道,看他们的行动就知道了,和皇帝关系最疏远的刘昌祚最先到达,跟皇帝此远作为皇帝表兄的高遵裕第二到,而最近亲的两位宦官最迟。
“也就是说,本来是皇上的事情,皇帝自己和他的亲近人最不关心,至少施行最不力。”
程颐无奈的点点头,他想反驳沉博毅的说法,可是想想又无从驳起,因为那都是事实。
岳飞则觉得沉叔叔的总结很有意思,看看历史,还真是这样,正所谓败家要靠亲儿子,还是最受疼爱的那个。
“整个灵州大战,也就是刘昌祚的表现可圈可点,他孤军深入以后,知道已经引起敌人注意,当机立断,攻击磨脐隘关口,造到夏兵十万据险抵抗,受阻不能前进。
“刘昌祚手执两盾,奋勇向前,率先登关,夏兵惧之而稍退,刘昌祚挥师而上,乘胜掩杀,斩敌一千七百余人。
“接着又进攻另一道关隘鸣少川,获取取敌兵的地窖存粮,这两道关隘是灵州城的门户,被刘昌祚拿下后,大宋军队便可直达灵州城下。
“因为刘昌祚兵贵神速,到达灵州城下之际,夏人城门尚未来得及关上,宋军先锋夺门,几乎就要攻入城内。
“关键时刻,高遵裕犯了第二个错误,他知道刘昌祚已经打通攻击灵州的通道,并且开始攻城以后,高遵裕派遣使者快马送给他命令,不让他攻城。
“刘昌祚只好下令暂不攻城,与拿下灵州城的胜利失之交臂,这天到了晚上,高遵裕在距灵州城三十里的地方遭遇夏兵,刘昌祚得信后派兵数千前去救援。
“夏兵被刘昌祚的支援阻吓撤走后,高遵裕这个时候就不是犯错误,而是妒贤嫉能妄图害人了。而作为上司嫉妒刘昌祚,又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利,图财害命,就是他的人品败坏了。
“见到心胸狭窄的高遵裕想以应援迟缓之名杀掉刘昌祚,他那些比较有见识的部下纷纷劝止,导致他没有杀成刘昌祚。可是他不肯善罢甘休,依然解除了刘的兵权。
“他这种心胸狭隘之徒必然不能得到军心拥戴,所以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
“如此,高遵裕围城十八日而不能下,反被夏人决开七级渠灌淹,宋军溃败。
“这个时候高遵裕依然不忘对刘昌祚的伤害,他命令刘昌祚断后,把失败罪责强加于刘昌祚。
“这种争功诿过的将官,是不配作统帅的;然而,他却依然是五路大军中最好的一个,比那两个宦官统帅要强,至少他是攻敌以后才失败的。
“还有一个问题,其它三路大军未能按期抵达,是不是影响宋军未能攻占灵州的绝对因素?我也稍微分析一下,供程叔叔和小飞参考。
“首先我简略介绍一下这三路大军的情况,灵州之役中,未能按期抵达的三路大军,分别是由宦官王中正率领的麟州路、宦官李宪率领的熙河、秦风路,另外,还有名将种谔率领的鄜延路、
“其中,麟州路及鄜延路因为长途奔袭,后勤难以补给,且遭遇极端恶劣的天气,因此,尽管种谔一路过关斩将,但是,最终还是因为路途太远,且地形过于复杂,半途而废。
“而麟州路统帅王中正则指挥无方,导致损兵折将。
“因为其他四路大军的牵制,吸引了西夏主力,唯有熙河路/秦风路的李宪沿途基本上没有遭遇什么像样的抵抗,但是,或许因为一路过于顺利,以致于李宪担心自己这一路孤军深入,于是,占领兰州之后,便开始观望、逗留。
“由此可见,李宪和王中正纯粹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原因导致没有达到灵州城下会师,根源还是神宗指导思想上的致命错误还有用人不当。”
岳飞一边听着沉博毅讲述灵州惨败,一边自己天马行空总结那场战争的得失。
不过,他很失望地发现,该战处处都是失误,得当支持凤毛麟角。
可叹作梦都想大有作为的宋真宗、整天都踌躇满志的王安石,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不管别人怎么说,岳飞认定这两个人必须对灵州大败负责。
究其原因,灵州大战没有这两个支持和策动,根本就打不起来。
既然大举出兵,主谋者就应该预备完全之策,起码保证不败。
岳飞认定灵州惨败的罪魁之时,沉博毅也正在对该战评头品足,试图找到失败的原因。
尽管和岳飞的观点不一样,但是岳飞认为那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他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沉博毅说:“我告诉你小飞,根据我琢磨灵州大战失败二十年总结的结果,我给你说说那次致败的原因,供你今后有需要的时候参考,听陈叔叔说你是有雄心壮志搞事情的。
“话说当时的宋神宗选择在元丰四年发动战争,是有原因的,其实,早在神宗即位的第四年,也就是十年之前,他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啰兀城之战,而坐镇前线指挥的,是当朝宰相韩绛,而担当主攻的,是名将种谔,但是,因为受后勤供应掉链子影响太大,导致后方庆州兵变,结果,功亏一篑,白白浪费了大量军力和财力,啥都没干成。
“灵州大战,实际上神宗原本就有的打算之继续,他就是一个不肯轻易认输的主儿。
“这次规模更大,显然是吸取了啰兀城之战的教训,为了获得胜利,宋神宗不惜背水一战,让他如此决定和操作的其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方面,宋神宗先后采纳王韶的建议,多年多方经略熙、河横跨辽阔大地与西夏接壤的一线,在那些地方无论是民生还是边防都有了很大改进。
与此同时,宋神宗还在另一方面,任用种谔,经略横山之地,也将那些荒野原貌改变成了水草丰茂适合民居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农田和草原。
“如此一来,就从西夏的周边外境,完成了对西夏的两面夹击之势,至少在客观上,形成了对西夏的包围,似乎只要宋朝愿意,随时都可以从地面抹平西夏这个累世宿敌。
“还有一个原因在敌人内部,那个时候西夏内部发生政变,西夏梁太后一方囚禁其子惠宗李秉常,导致西夏皇室与外戚梁氏之间的矛盾加剧,西夏内部政局不稳,自然为大宋的进攻提供了契机,因为李秉常曾受封于大宋,大宋朝廷兴师问罪,讨伐梁太后,为封臣出头,便师出有名。
“如此一来,大宋内部有强烈消灭西夏的愿望,外部有西夏自己人的内讧,加上多年处心积虑的准备,军力和财力都已经丰足,至少大宋君臣觉得丰足,就悍然出兵五路吗,大举进军西夏。
“第一路是环庆路的兵马,统帅是高遵裕。
“第二路是陉原路的兵马,统帅是姚麟,副手是刘昌祚。
“这两路的总统帅神宗钦令高遵裕担任,故此这两路的胜败都是高遵裕负责。
“第三路由宦官王中正率领的麟州路兵马。
“地四路是宦官李宪率领的熙河/秦风路兵马、
“既然这两路都是宦官带队,自然是神宗独断专行的结果,否则别人谁能调动这些内官。
“第五路是名将种谔率领的鄜延路兵马。这支兵马后来有被指定受王中正节制。
“从这五支兵马的组成、行军路线、各部统领来看,这里就出现一个致命的缺陷,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而且意识到其中的极大不妥。
“这个缺陷后来证明是致命的一个因素,导致大军根本就起不到大军的作用,反而成了累赘。
“这个致命缺陷,就是整个大军竟然没有一个掌管全局的统帅!
“五支兵马的统帅各自为政,说是到灵州会师,然后一起攻城,没有这样统一指挥的统帅,连最基本的集合到一起都做不到,更别说协同作战了。
“既然是神宗有意不设统帅,那么主要的命令就只能从皇帝而来来了,从五路大军的三路是宦官指挥,也可以看出神宗就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线统帅有三个人,就是高遵裕、王中正、李宪,其中后二人是宦官,出自内廷,是皇帝的宠臣近侍,因为得到皇帝信任,受到重用。
“而事情就是这样奇妙,五路大军相约会师灵州城下,只有不是宦官的高遵裕节制的两路兵马如期而至,而两个宦官节制的三路兵马全都误了军机。
“我并不是小看那些内臣,也不是歧视,他们不歧视我就不错了,可是这种贻误军机,不管王中正和李宪二人是因为惧地而畏葸不前,还是没有能力以至于不能督军按照命令行事,可以不去深究,他们两个正是导致会师失败的当事人,是完全能够和那个神宗一起承担失败责任的。
“如此一来,神宗空有五路大军,却形不成凝聚的力量,只是一盘散沙,这种状态,即使有五百路大军,又有什么用?群羊送给狼吃而已。
“而没有统一的统帅,我斗胆估计这是神宗的有意为之,即使他不是领兵大将,想必这点常识他还是有的,所以他不拍统军大帅,就是从他的父辈皇帝那里继承而来的传统,限制军人掌握军权,以至于宁愿自毁干城。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这就是找骂画虎的一招笨棋。
“太祖太宗限制军权,至少他们还有身临前线的勇气,比如高梁河大战,赵匡义起码算个虽败尤荣,可是宋神宗,他有吗?
“自己抓着大军的统帅之权不放,自己有没有胆量身临前线,结果败得无比羞耻,他如此操作,岂不是不如碌碌无为。”
程颐提醒道:“贤侄慎言!”
沉博毅也就不再继续,说道:“谢谢叔叔提醒,我就不提那个皇上了,说说那些将领的失误。
“先说一下高遵裕其人,高遵裕,字公绰,安徽蒙城人,其祖父高琼,与名相寇准一起,是最终促成宋、辽“澶渊之盟”的功臣,宋初名将之一,又是宋神宗的母亲、英宗高皇后的堂叔。
“你们都知道高皇后,那可是掌管后宫非常强势甚至超过后宫的范围影响力直达朝政的女豪杰,支持高遵裕是必不可免的。
“不过高遵裕本人,出身武将世家,常年在前线与西夏作战,而被重用并非全靠侄女高皇后的提携,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他在战场上博取的军功累积才升到这个位置。
“此次灵州之役,宋神宗以高遵裕为环庆路主帅,并同时节制泾原路兵马,相当于两路大军的统帅,从而成为抵达灵州城下的最高指挥官,也让他对于灵州之役的败亡难辞其咎。
“不过,他的失误在于他能力有限处置失措,并非是人品和军事素质的低下,综合起来,作为前线指挥,他还是最合格的一个。
“高遵裕的第一个失误,就是他也没有及时赶到灵州城下,导致陉原路副总管刘昌祚率先到达,那个时候刘昌祚已经按照约期进入西夏境内,高遵裕却迟迟不到,他只好孤军深入。
“由此可知,大宋军队的缺乏统一指挥无法协同作战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你们说可笑不可笑,兵书战策谈得头头是道的一帮昏庸之辈,竟然连最基本的步调一致都做不到!真是恬不知耻。”
程颐道:“老夫可笑不出来!原来竟然还有如此内幕,之前只听说灵州之败。”
岳飞道:“可笑复可悲!他们不是在对敌作战,而是小孩子玩儿火!玩儿火者必自焚,不管大人还是小孩,一个都跑不了。”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刘昌祚入西夏作战,受高遵裕统一指挥,是受神宗御旨钦令,他哪里敢耽搁?不仅仅是他,所以武官接到皇帝圣治,都战战兢兢生怕完不成。
“想必那些宦官也同样接到皇帝的御旨,他们是皇帝的近臣,整天和皇帝在一起,难免司空见惯,重视程度有所不足,至少没有刘昌祚重视。
“实际情况如何不知道,看他们的行动就知道了,和皇帝关系最疏远的刘昌祚最先到达,跟皇帝此远作为皇帝表兄的高遵裕第二到,而最近亲的两位宦官最迟。
“也就是说,本来是皇上的事情,皇帝自己和他的亲近人最不关心,至少施行最不力。”
程颐无奈的点点头,他想反驳沉博毅的说法,可是想想又无从驳起,因为那都是事实。
岳飞则觉得沉叔叔的总结很有意思,看看历史,还真是这样,正所谓败家要靠亲儿子,还是最受疼爱的那个。
“整个灵州大战,也就是刘昌祚的表现可圈可点,他孤军深入以后,知道已经引起敌人注意,当机立断,攻击磨脐隘关口,造到夏兵十万据险抵抗,受阻不能前进。
“刘昌祚手执两盾,奋勇向前,率先登关,夏兵惧之而稍退,刘昌祚挥师而上,乘胜掩杀,斩敌一千七百余人。
“接着又进攻另一道关隘鸣少川,获取取敌兵的地窖存粮,这两道关隘是灵州城的门户,被刘昌祚拿下后,大宋军队便可直达灵州城下。
“因为刘昌祚兵贵神速,到达灵州城下之际,夏人城门尚未来得及关上,宋军先锋夺门,几乎就要攻入城内。
“关键时刻,高遵裕犯了第二个错误,他知道刘昌祚已经打通攻击灵州的通道,并且开始攻城以后,高遵裕派遣使者快马送给他命令,不让他攻城。
“刘昌祚只好下令暂不攻城,与拿下灵州城的胜利失之交臂,这天到了晚上,高遵裕在距灵州城三十里的地方遭遇夏兵,刘昌祚得信后派兵数千前去救援。
“夏兵被刘昌祚的支援阻吓撤走后,高遵裕这个时候就不是犯错误,而是妒贤嫉能妄图害人了。而作为上司嫉妒刘昌祚,又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利,图财害命,就是他的人品败坏了。
“见到心胸狭窄的高遵裕想以应援迟缓之名杀掉刘昌祚,他那些比较有见识的部下纷纷劝止,导致他没有杀成刘昌祚。可是他不肯善罢甘休,依然解除了刘的兵权。
“他这种心胸狭隘之徒必然不能得到军心拥戴,所以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
“如此,高遵裕围城十八日而不能下,反被夏人决开七级渠灌淹,宋军溃败。
“这个时候高遵裕依然不忘对刘昌祚的伤害,他命令刘昌祚断后,把失败罪责强加于刘昌祚。
“这种争功诿过的将官,是不配作统帅的;然而,他却依然是五路大军中最好的一个,比那两个宦官统帅要强,至少他是攻敌以后才失败的。
“还有一个问题,其它三路大军未能按期抵达,是不是影响宋军未能攻占灵州的绝对因素?我也稍微分析一下,供程叔叔和小飞参考。
“首先我简略介绍一下这三路大军的情况,灵州之役中,未能按期抵达的三路大军,分别是由宦官王中正率领的麟州路、宦官李宪率领的熙河、秦风路,另外,还有名将种谔率领的鄜延路、
“其中,麟州路及鄜延路因为长途奔袭,后勤难以补给,且遭遇极端恶劣的天气,因此,尽管种谔一路过关斩将,但是,最终还是因为路途太远,且地形过于复杂,半途而废。
“而麟州路统帅王中正则指挥无方,导致损兵折将。
“因为其他四路大军的牵制,吸引了西夏主力,唯有熙河路/秦风路的李宪沿途基本上没有遭遇什么像样的抵抗,但是,或许因为一路过于顺利,以致于李宪担心自己这一路孤军深入,于是,占领兰州之后,便开始观望、逗留。
“由此可见,李宪和王中正纯粹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原因导致没有达到灵州城下会师,根源还是神宗指导思想上的致命错误还有用人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