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称孤道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七四章 殿试

    第二个上前之人,年纪同张昭相仿,约三十五六,风度翩翩,气质优雅,此人出列道:“臣吴郡顾雍参见陛下!”

    顾雍的大名比之张韶只强不弱,刘坤对这个名字也非常熟悉。

    顾雍是蔡邕的得意弟子,蔡邕这老头天天说自己的手下缺人,刘坤一直以为;顾雍早被蔡邕征辟出仕。

    没想到,这老头给朕留了一手啊!

    第三人走上前来,顿时将风度翩翩,面容俊逸的张韶和顾雍比了下去,此人年纪不足二十,容貌之美,冠绝全场!若是放在后世,什么校草、什么帅哥,什么四大天王、f4男神之类的都要靠边站。

    那人一幅崇拜的目光望着刘坤,恭敬的道:“庐江周瑜参加陛下!”

    但看此人年纪与容貌,刘坤便猜想此人是周瑜,来人道明身份,果然不出所料。只是这崇拜的目光是什么意思,莫非大名鼎鼎的周瑜,还是朕的粉丝不成?

    刘坤没有猜错,周瑜却是是刘坤的粉丝,刘坤威名播于天下之时,周公瑾刚刚十岁,他可谓是听着刘坤的英勇事迹长大,这天下若仅有一人让他佩服,非皇帝陛下莫属。

    第四人上前之后,可算恶心到刘坤了,若非刘坤鬼仙期的修为,定会当场呕吐一地。

    此人獐头鼠目,且还驼背,最令人恶心的是,此人的鼻毛至少有一指多长。

    若是他在正常的情况下出现,或许还刘坤勉强能接受,但是你跟在美周郎的后面出来,这反差太大了。

    那人上前道:“蜀郡张松参见陛下!”

    果然是这厮,若论丑,或许还有凤雏庞统能够和他一比,然庞统今年不过十四五岁,定不会前来参加科举。

    “临淮淮阴步骘,参见陛下!”步骘字子山,大才!刘坤点头以示赞许!

    “临淮鲁肃。参见陛下!”鲁肃子子敬,刘坤早就想招揽,只是一直未曾找到。

    “会稽馀姚虞翻,参加陛下!”虞翻字仲翔。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刘坤点头以示赞许。

    “吴郡吴人张温,参见陛下!”张溫字惠恕,此人的大名更是横贯三国,又一大才入彀。刘坤心花怒放。

    余者纷纷上前与皇帝见礼,有;巴西阆人,黄权字公衡。建宁俞元人,李恢字德昂。

    永昌不韦人,吕凯字季平。巴西宕渠人,王平字均。巴郡南充人,张嶷字伯岐。

    汝南南顿人,程秉字德枢。会稽山阴人,阚泽字德润。巴西阆人,。周群字仲直。

    蜀郡成都人,杜琼字伯瑜。义阳新野人,来敏字敬达。武陵汉寿人,潘浚字承明。

    荆州襄阳人,杨仪字威公,清河东武城人,崔琰字季珪。陈郡阳夏人,何夔字叔龙。

    右扶风-人,法正字孝直。陈郡扶乐人,袁涣宇曜卿。。河内修武人。张范字公仪,

    山阳昌邑人,凉茂字伯方。北海营陵人,王修字叔治。颖川人。胡昭字孔明。

    这一百名士子,刘坤听过名字的,至少有三成,如此多的大才归入彀中,刘坤的心情这叫一个美丽!

    举子自报家门完毕,陶谦出列道:“还请陛下殿试。评出一、二、三名!”

    刘坤点点头,站起身来,对诸位学子道:“今日殿试,题目有三,第一项,作诗。阳春三月,正是春暖花开之极,请诸位以春为题,吟诗一手!”

    话毕,刘坤望向场中诸生,数息之后,周瑜走上前来,施礼奏道:“回陛下,瑜有一诗,请陛下斧正!”

    刘坤点头以示继续,周瑜袖手一背,朗声道:“闲来游猎九江滨,鳞波暖日醉我心。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颂毕,一脸等待表扬的神情望着刘坤,刘坤赞道:“好诗,好诗,此诗一出,洞庭湖的光景仿佛出现在朕的面前。诸卿可有更胜一筹之作,可上前颂来!”

    ‘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乃此诗的点睛之笔,被提前一千多年颂了出来,不知后世的朱文公作何感想。

    此时,张松上前一步道:“松有感今年久未有雨将,作有一诗,请陛下斧正!”

    刘坤心道:哥们,你长的这么丑就别忘美周郎身边凑了,人家这红花不需要你这绿叶来配!!

    不过这话只能心里吐槽,表面上依旧是笑容可鞠的点了点头,总不能让世人认为;朕是个以貌取人的皇帝。

    张松扯着他那尖细的嗓子颂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哥们也是穿越的吗?人家周瑜只不过剽窃了两句,你这是整首剽窃,一字不改!若是数百年后的杜甫知道,会不会穿越过来找你拼命?

    刘坤虽然心里震惊,却不能表露出来,点头赞道:“此诗言简意骇,确是难得之佳作。不过,此诗仿佛意犹未尽,不知可有下半阙?”

    张松尴尬的回道:“臣冥思苦想,只得半阙,久闻陛下才高八斗,求陛下为臣续上半阙!”

    刘坤心道;这厮倒是鬼精鬼精的,若朕为其续诗半阙,这厮的身价立马飞涨,不出三日,必定闻名天下。

    念及此处,刘坤道:“若是平时,朕便给你续上半阙倒也无妨,但是,今日乃是考核之日,为了公平起见,此诗,朕不能续。”

    话毕,刘坤望向殿中诸人道:“周瑜和张松之作,一个意境优美,一个立意不凡,诸卿还有佳作否?”

    稍后也有几个人,冒着被其他人鄙视的目光,厚着脸皮颂了几首匠气十足的诗作。

    这几个人,估计是想获得皇帝的关注,然而刘坤听毕之后,头也没抬,便挥手将几人打发下去。

    其余的举子们,九成以上的人,都能应题作诗。然一时之间,或者没有作出满意的诗词,或许觉得所做之诗无法比拟周瑜和张让,纷纷选择了放弃。

    汉时的读书人,在吟诗作赋上下的工夫并不多,因为,这个时代的文人,并不靠吟诗作赋来博取才名,所以擅长作诗者寥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