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土新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虚情假意论国是

    苏州下雨了,陆家又被百姓堵门砸了一通,大家更认为干旱就是因为有人为富不仁。

    嫣红是个苦命的,十七八岁就遭此大难,让人看着辛酸。得知她已经跟家人团聚正准备离开,岳炎就让九哥去请来自己家。

    岳炎有仇必报,但也是知恩图报。王家能忍了羞辱把事情当众和盘托出,虽说也是感念着岳炎的米和药,但岳公子却不能装糊涂。

    但是,嫣红一个女儿家,遭遇如此羞耻事,在苏州是万万待不住了,岳炎琢磨着自己在应天府的生意也需要人手,就安排这一家四口提前去南京,为自己做个筹备。

    听说顽劣的不成样子的四岁小男孩儿叫王珵,岳炎瞪着眼睛斥责小弟弟几句,说以后要亲自教育,王珵却不哭也不服不忿。

    嫣红父亲曾是小商人,如今能跟了岳公子是不敢想的,自然千恩万谢,收拾行囊跟邝家家丁提前去了应天府。

    ……

    第二日王鏊让岳炎单独过府,小萝莉王月彤跟岳公子斗了几句嘴,就被王侍郎赶出去,岳炎心说《姑苏志》的事儿,值得如此神神秘秘?

    “小炎,你出手报仇,老夫并不反对,可手段是不是狠辣了些,年轻人还需与人为善、积些功德。”王鏊面带微笑道。

    岳炎连连点头,称老大人指教的是。

    其实他心里清楚,王鏊并非责怪自己,而是要时时摆出一副上位者的姿态压着自己,否则如何与岳炎相处?

    而且,这一次的报复,只有陆乾当铺掌柜陆绎迢一人被定了斩刑,这还是因为他自作孽不可活。

    原本陆掌柜顶了所有罪责,陆博渊升了他儿子做补偿。结果查出他私藏了海匪写与陆家的书信,陆宽一气之下把他全家扫地出门。若不是陆家如今多事之秋,早就全家灭了。

    岳炎知道王鏊必然有话,也不着急,喝着茶等王大人抛出话题。

    二人又不咸不淡的聊了一阵,王鏊放下茶杯,这才开口发话。

    “这两年大明灾患不断,百姓受苦、陛下心忧啊。”王鏊说着,递给岳炎几张邸报。

    岳炎看王鏊特意标注的几段,都是鞑靼寇边袭扰,大明边军连连战败的消息。

    岳公子心里在打鼓,不知王鏊卖得什么药。

    王鏊如今遇到了仕途的关口,左右没个主意。也曾书信与京中心腹好友,大家都处在同一关口,无人有纾困之计。又不好多问旁人,大明的官场上,谁敢轻信同僚?

    思来想去,王鏊找邝讷“闲聊”。邝讷虽曾是二皇子战车上的,但做生意要八面玲珑、几头下注,早跟王鏊暗通款曲。邝讷是个会做人的,人前对王鏊尊重谦恭,人后二人才以朋友相交。

    王鏊跟邝讷问计,也是因他一介商贾不会对自己仕途有羁绊,邝讷也没有太好的章程,想起岳炎曾跟自己分析局势,就建议王侍郎找岳炎谈谈。王鏊心中不爽,这等大事怎能跟一个孩子聊起,却见邝讷眼神颇有深意,似有话没有和盘托出。

    既然没有好办法,索性就“考校”一下岳家小子,王鏊想。

    “小炎,你怎么看?”王鏊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汽氤氲,看不清脸色模样。

    想了一会子,岳炎开口道:“怕我大明从此开启多事之秋。”

    “哦?怎么讲。”王鏊的手一抖,脸上却无丝毫表情。

    大明弘治中兴,看上去花团锦簇,其实皮里阳秋腹中空。

    连年水旱灾荒,大明已经拿不出太多银两赈济灾民,而东边兀良哈和女真蠢蠢欲动,北边儿被鞑靼小王子袭扰的顾此失彼,南边儿镇南关多有事端,西边儿……

    就拿这鞑靼来说,每每寇边,边军只能据守城池不敢出关对敌。弘治皇帝朱佑樘也想毕其功于一役,可一缺强军、二缺战马、三缺粮饷,拿什么跟如狼似虎的鞑子打?

    前两年起复七十多岁的秦紘挂印三边总制,大明与鞑靼还能往来几个回合,而今秦紘已病入膏肓,其他文武们守成都是不足的,还能指望也快七十了的兵部尚书刘大夏披挂上阵吗?

    弘治皇帝性格和善,但用人方面比较保守,他身边的重臣六十岁算年轻的,朝堂虽相安无事却暮气沉沉。

    朱佑樘派五十岁的杨一清去陕西养马,这已经算提拔重用“年轻人”了。

    这些事王鏊明白,岳炎也明白。但明白人之间说话,就要“揣着明白装糊涂”,点到为止看破不说破。

    “我们受灾,草原那边儿也不会独善其身,往年贼寇也常来袭扰,今年更是来势汹汹。”岳炎指着邸报几处道:“可虏寇往年是抢了就走,今年在灵州、韦州、宣府等几处反复冲击,一副与我殊死一战的架势。”

    王鏊也点点头,道:“陛下也发兵数十万拒敌,可往往天兵未至,虏寇就抱头鼠窜。”

    “非也。”岳炎摇摇头:“今年他们缺粮缺狠了,这是不狠抢一通绝不罢手。”

    岳炎的话没说透,王鏊也明白。鞑靼哪里是不敢与明军交手,而是抢够了就走,换个地方再抢,哪有功夫与你正面对敌?

    每次鞑靼袭扰,边境都要损失无数的钱粮马匹、人口牲畜。草原这几年也遇到大旱,人家也要生存。既然自己没有,那就去大明抢吧。

    “若灾情再继续下去,估计未来几年,鞑靼的寇边次数和凶残必然与日俱增。”岳炎叹了口气道。

    这话说到王鏊心里去了。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王鏊官居三品大员,是朝堂重臣,大明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被他牵肠挂肚。而今远离京城,仍然不忘家国荣辱,心里也是着急,想早日回京为陛下分忧。

    王鏊又拿出一份邸报,按着推给岳炎。

    岳公子展开一看,心里笑了,看来这大明还是自己熟悉的大明。在邸报上,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今年闰四月起京城大旱,随后荆王朱佑橺薨。荆王是弘治皇帝的近枝,祖上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六子,因而陛下辍朝三日以示悲痛,赠谥号“和”。

    就在陛下心情极为郁闷之际,吏科给事中许天赐上书陈奏:自古灾变未有若今日之多。天鸣、地震、水患、火灾、蝗灾、草木之妖、风霾、星雹之异,甚至昼晦八日而晨夜不分。赤地千里,而跨都接境盗贼横行、夷狄背乱……

    这篇奏疏,许天赐点了“重装炮仗”,把所有天变异象都归结于皇帝政令不修、百官慵懒怠业、文恬武嬉、诸业废弛,从皇帝到勋贵文武群臣,都被“大炮仗”许天赐骂了个狗血喷头。

    虽说言官以骂人怼人“汪汪叫”为职业、言者无罪,但像许天赐这样连自己都骂进去的人还真少见。

    看完这篇,岳炎一笑,起身对王鏊施礼道:“学生给侍郎王大人您道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