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二章 压水井与压强
“目前襄阳的巡捕有一百五十,五人一组,一共是三十组,其中白天是十二组,晚上是十八组!
晚上同时巡逻的最少有六组,白天同时巡逻的最少有八组!游徼目前是二十人,分为两组!亭长等不在负责缉捕事宜!襄阳仵作有三人,按照您的要求,目前还在培养,争取配备5-6人!”
黄射过来说道,襄阳的改革是刘琮一手推动,许多事情黄射也是直接找刘琮说明情况,县丞这一块缺乏足够能力的人。
不管是阴瑜还是张怿,他们都不适合,到不是说能力不够!刘琮的计划之中,县丞是负责律法,如游徼,巡捕,审案,断案的角色。
这要求为人刚正不阿,又对律法极为精通,襄阳是试点,如果试点都没做好,其他地方就更做不好了,因此县丞这块的改革始终还未进行。
“巡捕再继续招募三十人,主要人选的使用,以有行伍经验最好,如今襄阳的房子越来越高,需要更多的人来巡逻!”
“诺!”
襄阳现在许多房屋都是3-4层楼,其中以云来酒楼的高度是最高的,云来酒楼经过翻建之后达到五层楼。
只有商业建筑经过官府批准才允许超过五层楼,民用建筑一律是在三层楼,中式庭院喜欢在院内就有有山有水有花草有树!因为城内街道上是不允许有树的,会遮挡视线,不利于治安。
刘琮在考虑各方面,目前襄阳的改革的效果不错,坊市隔离拆除之后,黄射在刘琮的建议下,在城内设立了六个大型菜市场,一应俱全!
肉类,鱼类,水果,蔬菜等基本都有,并且做好相对应的管理,只需要在官府登记而且经过审批之后便可以在市场有一个摊位摆摊,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但是不得转用,出租。
收税的钱本来就应该是官府作为管理社会的一个报酬,如果继续收费,那才是与民争利,刘琮不提倡超前发展,更提倡有多少能力办多大的事情!
以襄阳为例,黄射也想过修乡道,亭道等让郡守府调拨,这便让刘琮否决了,各司其职,根据刘琮对未来的规划。
未来的马路分为五种,国道,郡道,县道,乡道,亭道。因为土地私有,乡道和亭道都需要官府去合理征收土地以及规划。
县道由郡里负责,循序渐进!郡道和国道则由中央朝廷负责,也是乡道和亭道根据县里税收收入,逐渐发展。
当然许多还在试验之中,目前依然还是会有各种钱财的调拨,但是襄阳是改革试点,自然会有不同。
刘琮是一致在抓紧时间处理襄阳的事情,毕竟年关将近,刘琮年后必然是要去扬州的,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事情。
“公子,刘洪,刘老来了!”
“快请!”
刘琮交代了黄射等人之后,便去见刘洪了,一看,乌泱泱的一大片,刘洪,徐岳等人都在。
“刘老,您这么兴师动众?是小子犯错了?”
刘琮有些搞不清状况。
“兴瑞,城内的那口井是不是你改造的?”
“你的说是位于岘山街的那口井?”
刘琮明白了。
“正是!”
“去通知刘毅,去把东西拿过来!”
刘琮交代了一下继续说道。
“那口井是压力水井,是通过空气的压力将水挤上来,前些日子小子不是在您的学院内讲解过嘛?”
术业有专攻,刘洪的学院虽然与郑玄宋忠的学院不远,但是他那边的多是研究人才,如徐岳这种类型的,刘洪在数学,天文,历法方面的造诣冠绝天下,自然身边许多人都是这类人才。
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这些数学人才学起其他来,自然是事倍功半,而且经常能举一反三,搞的刘琮有时候都答不上来,只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您看,这是图纸,这里有阀门,有活塞……”
刘琮对着图纸开始讲解,一行人听得非常认真,不一会东西都送了过来,他们拿着实物比划了半天。
“刘老,你们看!”
刘琮做了一个很简单的试验,一个U型的小铜管里面,在连个装满有不同水位的桶…(这些不详细写了。)
刘洪等人看着觉得有趣,刘琮则在一般解释,然后又做了一个蜡烛的试验,将蜡烛放在水上点燃,然后用玻璃杯罩住,随着压强的变化,玻璃杯内的水开始上升。
为什么要有透明的玻璃杯做试验,因为在透明的器皿下,人更能直观的感受这些物理的变化,刘琮一一讲解,然后再讲解空气压力的原理。
刘琮一抬头,发现屋子里都是人了,刘表,黄承彦等人都在了,不少人在后面踮着脚看,当然刘表他们不需要,不会有人挡着他们。
“景升,我建议给刘琮这小子治罪!”
刘表一听楞了。
“你看这个原理,如果是可行的,那么可以将此物用于灌溉!这小子藏着掖着,难道不应该治罪?”
黄承彦口里也说着原理,这个词被刘琮带火了,刘琮反而没有想到这么多,他首先想到的是压水井能使得百姓不要这么劳累。刘表白了他一眼,当然知道自己这个便宜姐夫是开玩笑。
不过黄承彦所说确实可以在农田进行试验,荆州大量的梯田,这个叫空气压力的原理运用到一些专门的器械上,或许有用。
古人那是相当的聪明,很快就联想到很多,刘琮没有注意到他们俩,还津津有味的介绍空气之中的成份,当然介绍的和后世不一样。
“空气之中,琮以为一种是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这种空气也是我们呼吸所需要的空气,琮做过试验!
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之中,从通过蜡烛燃烧了这些成份,然后蜡烛灭了,但是里面的小白鼠也很快就窒息而死!因此可以得知,燃烧所需的空气成份和我们呼吸所需要的空气成份是一样的!”
刘琮慢慢的讲解,不少人都频频点头,有了直观的试验体现,这比什么数据都管用,刘洪突然问道。
“这些天一直有人在襄阳城墙上往下跳,是你的安排吧,个个都还拿着奇奇怪怪的形状的东西!”
果然不亏是算圣,很快就明白最近刘琮在做的一些试验。
“那刘老讲一讲?”
“我猜着说一下,最近襄阳城墙上有不少人拿着各种奇怪的东西,有的是背着大包,展开之后如同大鸟一般,从襄阳城墙最高的地方跳下!
应该是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受到了空气的阻力,使得他们在近四丈高的地方跳下来毫发无损,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刘洪问道。
“对,就是这么回事,也是出于安全考虑,一开始小子是在北城墙开始试验,因为那边是沔水(汉江),即便出了一些问题,顶多是落水,早有人在下面准备救援!
随着试验的测试,成功率越来越高,于是就到了襄阳城墙最高处,日后可能会选择一些不太高的山坡或者陡崖上试验!”
这些没什么好隐藏的,科学的发展本来就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刘洪看着刘琮也是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
“景升,真羡慕你,你小子这几天来我学院好好讲一讲理学!”
刘洪说完之后带着徒子徒孙们离开了,刘琮点头应是。理学,是他们想出来的,如物理,地理等都带一个理字。易曰:君子黄中通理。理便是道理,事理。道,理也!
然而道学这个词许多人怕被误会为道家学说,他们这群人议论一番,便将这个称之为理学了。
“景升,我要还有多一个女儿,一定嫁给兴瑞这小子!”
“哈哈!诸葛亮难道还不够?”
刘表也是打趣道。这些人来的急,走的也快,一下子就只剩下刘琮几个人在屋内了。
“刘毅,安排人收拾一下!”
科技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三大科研基地,襄阳,临湘以及吴县,都有各种研究,如临湘更偏向于种子的培育改良,也就是农业。
襄阳由于地理位置,襄阳居于汉朝中央地带,水路,陆地都极为发达,商业自然也越发发达,这边从事了许多交通工具以及新产品的研发。
如船舶,马车,自行车,独轮车等,自行车一直在改良,苦于铸铁技术还需要更高,因此在铸铁等工艺上也在研发。
当然,襄阳士子最多,刘洪等人带领对天文历法数学的研究,刘表,黄承彦,郑玄,宋忠等人编撰儒家经典,易经以及风水学说,这些都是刘表亲自在负责。
吴县属于刘琮抵达之后才开始组织研发,那边主要研究一些养殖业,如渔业等,其次是研究一些笔墨纸砚的产品以及对桥梁建筑的设计研究。
刘琮目前在组织研究的是帐篷,主要是改良行军帐篷,降低重量,同时在防风,保暖方面不减,这样在行军的时候,对辎重运输将轻松许多。
目前的帐篷厚且重,运输途中很耗费,其次是改良马车,运输多用马车,其实就类似后世的板车,但是更宽,没有盖。
在运输途中,行军经常面临山路或者不太好的路,经常容易出现断轴的情况,这是目前急需要改善的问题。
晚上同时巡逻的最少有六组,白天同时巡逻的最少有八组!游徼目前是二十人,分为两组!亭长等不在负责缉捕事宜!襄阳仵作有三人,按照您的要求,目前还在培养,争取配备5-6人!”
黄射过来说道,襄阳的改革是刘琮一手推动,许多事情黄射也是直接找刘琮说明情况,县丞这一块缺乏足够能力的人。
不管是阴瑜还是张怿,他们都不适合,到不是说能力不够!刘琮的计划之中,县丞是负责律法,如游徼,巡捕,审案,断案的角色。
这要求为人刚正不阿,又对律法极为精通,襄阳是试点,如果试点都没做好,其他地方就更做不好了,因此县丞这块的改革始终还未进行。
“巡捕再继续招募三十人,主要人选的使用,以有行伍经验最好,如今襄阳的房子越来越高,需要更多的人来巡逻!”
“诺!”
襄阳现在许多房屋都是3-4层楼,其中以云来酒楼的高度是最高的,云来酒楼经过翻建之后达到五层楼。
只有商业建筑经过官府批准才允许超过五层楼,民用建筑一律是在三层楼,中式庭院喜欢在院内就有有山有水有花草有树!因为城内街道上是不允许有树的,会遮挡视线,不利于治安。
刘琮在考虑各方面,目前襄阳的改革的效果不错,坊市隔离拆除之后,黄射在刘琮的建议下,在城内设立了六个大型菜市场,一应俱全!
肉类,鱼类,水果,蔬菜等基本都有,并且做好相对应的管理,只需要在官府登记而且经过审批之后便可以在市场有一个摊位摆摊,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但是不得转用,出租。
收税的钱本来就应该是官府作为管理社会的一个报酬,如果继续收费,那才是与民争利,刘琮不提倡超前发展,更提倡有多少能力办多大的事情!
以襄阳为例,黄射也想过修乡道,亭道等让郡守府调拨,这便让刘琮否决了,各司其职,根据刘琮对未来的规划。
未来的马路分为五种,国道,郡道,县道,乡道,亭道。因为土地私有,乡道和亭道都需要官府去合理征收土地以及规划。
县道由郡里负责,循序渐进!郡道和国道则由中央朝廷负责,也是乡道和亭道根据县里税收收入,逐渐发展。
当然许多还在试验之中,目前依然还是会有各种钱财的调拨,但是襄阳是改革试点,自然会有不同。
刘琮是一致在抓紧时间处理襄阳的事情,毕竟年关将近,刘琮年后必然是要去扬州的,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事情。
“公子,刘洪,刘老来了!”
“快请!”
刘琮交代了黄射等人之后,便去见刘洪了,一看,乌泱泱的一大片,刘洪,徐岳等人都在。
“刘老,您这么兴师动众?是小子犯错了?”
刘琮有些搞不清状况。
“兴瑞,城内的那口井是不是你改造的?”
“你的说是位于岘山街的那口井?”
刘琮明白了。
“正是!”
“去通知刘毅,去把东西拿过来!”
刘琮交代了一下继续说道。
“那口井是压力水井,是通过空气的压力将水挤上来,前些日子小子不是在您的学院内讲解过嘛?”
术业有专攻,刘洪的学院虽然与郑玄宋忠的学院不远,但是他那边的多是研究人才,如徐岳这种类型的,刘洪在数学,天文,历法方面的造诣冠绝天下,自然身边许多人都是这类人才。
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这些数学人才学起其他来,自然是事倍功半,而且经常能举一反三,搞的刘琮有时候都答不上来,只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您看,这是图纸,这里有阀门,有活塞……”
刘琮对着图纸开始讲解,一行人听得非常认真,不一会东西都送了过来,他们拿着实物比划了半天。
“刘老,你们看!”
刘琮做了一个很简单的试验,一个U型的小铜管里面,在连个装满有不同水位的桶…(这些不详细写了。)
刘洪等人看着觉得有趣,刘琮则在一般解释,然后又做了一个蜡烛的试验,将蜡烛放在水上点燃,然后用玻璃杯罩住,随着压强的变化,玻璃杯内的水开始上升。
为什么要有透明的玻璃杯做试验,因为在透明的器皿下,人更能直观的感受这些物理的变化,刘琮一一讲解,然后再讲解空气压力的原理。
刘琮一抬头,发现屋子里都是人了,刘表,黄承彦等人都在了,不少人在后面踮着脚看,当然刘表他们不需要,不会有人挡着他们。
“景升,我建议给刘琮这小子治罪!”
刘表一听楞了。
“你看这个原理,如果是可行的,那么可以将此物用于灌溉!这小子藏着掖着,难道不应该治罪?”
黄承彦口里也说着原理,这个词被刘琮带火了,刘琮反而没有想到这么多,他首先想到的是压水井能使得百姓不要这么劳累。刘表白了他一眼,当然知道自己这个便宜姐夫是开玩笑。
不过黄承彦所说确实可以在农田进行试验,荆州大量的梯田,这个叫空气压力的原理运用到一些专门的器械上,或许有用。
古人那是相当的聪明,很快就联想到很多,刘琮没有注意到他们俩,还津津有味的介绍空气之中的成份,当然介绍的和后世不一样。
“空气之中,琮以为一种是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这种空气也是我们呼吸所需要的空气,琮做过试验!
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之中,从通过蜡烛燃烧了这些成份,然后蜡烛灭了,但是里面的小白鼠也很快就窒息而死!因此可以得知,燃烧所需的空气成份和我们呼吸所需要的空气成份是一样的!”
刘琮慢慢的讲解,不少人都频频点头,有了直观的试验体现,这比什么数据都管用,刘洪突然问道。
“这些天一直有人在襄阳城墙上往下跳,是你的安排吧,个个都还拿着奇奇怪怪的形状的东西!”
果然不亏是算圣,很快就明白最近刘琮在做的一些试验。
“那刘老讲一讲?”
“我猜着说一下,最近襄阳城墙上有不少人拿着各种奇怪的东西,有的是背着大包,展开之后如同大鸟一般,从襄阳城墙最高的地方跳下!
应该是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受到了空气的阻力,使得他们在近四丈高的地方跳下来毫发无损,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刘洪问道。
“对,就是这么回事,也是出于安全考虑,一开始小子是在北城墙开始试验,因为那边是沔水(汉江),即便出了一些问题,顶多是落水,早有人在下面准备救援!
随着试验的测试,成功率越来越高,于是就到了襄阳城墙最高处,日后可能会选择一些不太高的山坡或者陡崖上试验!”
这些没什么好隐藏的,科学的发展本来就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刘洪看着刘琮也是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
“景升,真羡慕你,你小子这几天来我学院好好讲一讲理学!”
刘洪说完之后带着徒子徒孙们离开了,刘琮点头应是。理学,是他们想出来的,如物理,地理等都带一个理字。易曰:君子黄中通理。理便是道理,事理。道,理也!
然而道学这个词许多人怕被误会为道家学说,他们这群人议论一番,便将这个称之为理学了。
“景升,我要还有多一个女儿,一定嫁给兴瑞这小子!”
“哈哈!诸葛亮难道还不够?”
刘表也是打趣道。这些人来的急,走的也快,一下子就只剩下刘琮几个人在屋内了。
“刘毅,安排人收拾一下!”
科技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三大科研基地,襄阳,临湘以及吴县,都有各种研究,如临湘更偏向于种子的培育改良,也就是农业。
襄阳由于地理位置,襄阳居于汉朝中央地带,水路,陆地都极为发达,商业自然也越发发达,这边从事了许多交通工具以及新产品的研发。
如船舶,马车,自行车,独轮车等,自行车一直在改良,苦于铸铁技术还需要更高,因此在铸铁等工艺上也在研发。
当然,襄阳士子最多,刘洪等人带领对天文历法数学的研究,刘表,黄承彦,郑玄,宋忠等人编撰儒家经典,易经以及风水学说,这些都是刘表亲自在负责。
吴县属于刘琮抵达之后才开始组织研发,那边主要研究一些养殖业,如渔业等,其次是研究一些笔墨纸砚的产品以及对桥梁建筑的设计研究。
刘琮目前在组织研究的是帐篷,主要是改良行军帐篷,降低重量,同时在防风,保暖方面不减,这样在行军的时候,对辎重运输将轻松许多。
目前的帐篷厚且重,运输途中很耗费,其次是改良马车,运输多用马车,其实就类似后世的板车,但是更宽,没有盖。
在运输途中,行军经常面临山路或者不太好的路,经常容易出现断轴的情况,这是目前急需要改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