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个书生万户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1章 小年

    腊月二十三,是大魏的小年,又称灶王节。

    自这一天起,便算是年节的开始了,又或是新年的前奏。

    一大早,最先开始忙碌的是厨房。

    倒不是为了早饭,而是据说这一天乃是灶王爷上天述职的日子,灶王爷要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自古民以食为天,灶王爷可是谁都不敢不敬的。

    小年祭灶,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

    灶房中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

    小年也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不过北方人自小对这些可能没多大印象。因为不管什么大小节日,想要问一下自家老妈吃什么,得到的都是统一答复……吃饺子!

    要说这小年的节日食物中,令妞妞和灵儿最期待的,那就只有灶糖了。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这里的糖瓜说的就是灶糖的一种,也是一种麦芽糖。

    冬天把刚做好的糖瓜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深得一众大孩小孩的喜爱。

    至于为什么会有大孩?那就要问问正在假装若无其事的画儿了。

    以妞妞和灵儿的年纪,哪里知道今天要吃这个。只是惦记了许久的小丫鬟,一大早就暗戳戳的告诉她们,今天是会有糖吃的。

    哪怕平时吃的再好,也改变不了小孩子对于糖果的喜爱,对于这俩一边一个,抱着自己腿不撒手的小屁孩,苏瑾也有些无奈。

    拿这两只小吃货没办法,只好开始制作糖瓜,好在府里早就准备好了麦芽和小米,一会给她们熬制就是了。

    民间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苏瑾虽不信奉鬼神,但现在也不敢说他们没有,尤其是在他自己就经历过这些后。因此也对这些之前不注意的事情在意了起来。

    不过在苏瑾看来,灶王爷大概是没法兼顾每一家的。

    都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没看到不少坏人反而比好人过的要好更多吗。

    送灶仪式,大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

    具体过程是: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

    这些都是有说法的,比如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在玉帝面前不要说坏话。

    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学医出身的职业喷子周老爷子,就写过一首《庚子送灶即事》。

    诗云: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这里“黄羊”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可惜的是,周老爷子当年也是周少爷,大户人家出身,普通人家自然是没法杀黄羊祭祀的。

    更可惜的是,苏家虽然也准备了黄羊,哪怕灶王爷真的享受了他的祭祀,苏瑾看着每日府里的进项,也再难体会暴富的感觉了。

    比起初八的活跃,胖和尚佛印今日却没有多少兴趣,他没兴趣自然不是因为不喜欢今日的美食。

    与提不起兴趣的佛印不同,凌霄老道今日换上了崭新的道袍,亲自主持苏家的祭灶。

    这一比较,就知道佛印和尚为何不愿参与了,因为灶神是道教的自家人啊。

    又或者说,在道教看来,整个天庭都是道教的自家人,至于什么犄角旮旯的西方极乐,那里都是弟弟。

    不过这句话他也就在心里想想,自然是不敢当着佛印的面说,不然说不得胖和尚就要掏出戒刀,要带他去西天极乐理论一下了。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不过现在最流行的说法,则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麦芽糖还在锅里熬制,妞妞抱着一根长竹竿,上面绑着一只特别小的扫帚,正在寻找着房屋角落里的蛛网,至于为什么是小扫帚,因为大的她举不动啊。

    见到真有没被打扫干净的蛛网,妞妞连忙“嗷呜”一声冲过去,挥动着长竹竿,手起刀落,将蛛网斩于马下!

    要问哪里有马,手中竹马是也!

    每次寻找到一点蛛网,妞妞都会开心的跑过来邀功,某个指使童工的无良好心大哥哥,只需要夸赞几句,就能让这骑着竹马“四处征战”的“大将军”开心好久。

    小年扫尘,要彻底打扫室内,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苏府最近将窗户都换成了琉璃的,几个丫鬟说说笑笑间,将窗户擦的透亮。

    心灵手巧的灵雨,则带着画儿在剪窗花,虽说小丫鬟不会,但也学的飞快。

    过了二十三,恐怕民间喜事就多了。

    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

    看着府里热闹的景象,苏三倚在庭院里一棵枇杷树下,笑的欣慰。

    少爷走了这么多年,苏府总算又恢复了烟火气,老爷当年最喜欢的就是烟火气,今年怕是要如愿咯。

    ………

    而在寒冷依旧的草原,突厥各部都收到了可汗之令,纷纷带上部落勇士,向汉庭奔去。

    汉庭最豪华的一处大帐中,处罗可汗正同身边一个山羊胡男子说着什么,大帐中不时传来阵阵猖狂的大笑。

    而在匈奴单于的大帐中,却不时的传来阵阵轻笑。

    几个汉人模样的女子,带着几分不安和惶恐,端着酒肉走进大帐,只见那大帐主位上坐着一个络腮胡高大男子,目光在几个女子身上打量片刻,又不满的骂了一声,吓得几人跪地磕头求饶。

    好在大帐中有不少人,呼征单于挥手令她们退下。

    几个女子走出大帐,心有余悸的向后看了一眼,然后快步离开。

    隐约间,还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阵阵笑语。

    “突厥不是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万,让他们去跟大魏拼,到时候单于只需坐观其变,谁赢了,我们就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