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被请客真的很无奈(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这个中年汉人是刘浩然同窗祝正清的三叔祝昌友,来木浦港收购货物的,没想到竟然会与刘浩然他们偶遇。
“既然都见过礼了,我这个做叔叔的请侄儿们吃顿饭总没问题吧?”祝昌友笑着朝刘浩然说道。
“小子不敢,多谢祝叔叔。”刘浩然肯定不能拒绝,否则就是不给祝昌友和祝正清面子。
“你就是刘浩然吧?”祝昌友见一直是刘浩然出面,其他的少年全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就猜到了刘浩然的身份。
祝正清在祝家小一辈中那是出类拔萃,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能力和心性都是上佳,一直被家族重点培养,是家族的未来希望。
当初祝正清通过重重考核才进了幼军营,这个事情一直让祝家引以为傲。要知道不少权贵人家也想将家族子弟送进幼军营,都被幼军营严格的考试给刷下来了,可见幼军营的选人标准有多高。
事实证明祝正清的选择完全没有错,他在幼军营里进步非常巨大,能力成长的很快,已经是家族接班人的最有力候选人。
更何况幼军营里集中了金州军里下一代的顶尖人才,可以预见这些人今后会在金州军里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脉关系有多重要任何一个大家族都非常清楚。这也是那些大家族削尖了脑袋想要将家族子弟往里送的重要原因。
在幼军营里,自视甚高的祝正清却难得的对刘浩然非常佩服,没少在家人那里称赞刘浩然的才能,所以祝昌友才会一眼将鹤立鸡群的刘浩然认出来。
“正是小子。”刘浩然谦虚的说道。
“你们这是?”祝昌友有些疑惑的问道。
刘浩然朝祝正清看了一眼,示意这个问题由他来回答的好。
祝正清心领神会,笑着对祝昌友说道:“我们奉伯爷的命令去辽南公干,正好在木浦歇脚。三叔你这段时间不在济州岛,所以家里应该还没来得及告诉你。”
“你们已经结业了吗?”祝昌友惊讶的问道。
幼军营从建立以来,除了学习还没有学生出来做过事,所以祝昌友才会这么惊讶。
祝正清摇摇头:“还没有。伯爷的意思是这次公干就是最后的考验,做的好就结业,做不好就继续回去学习。”
事关祝正清能否结业的问题,祝昌友难得的板起脸严肃的说道:“那你一定要用心做事,不要丢了幼军营和祝家的脸。”
“是,三叔。”祝正清连忙俯首听命。
说完了祝正清的事情,祝昌友笑着对同桌的几位朝鲜人说道:“济州岛幼军营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
“听过、听过,那是收留孤儿的地方,也是济州岛最好的学堂。祝掌柜的侄儿能进幼军营,真是了不起啊。”这几个朝鲜人常年与济州岛打交道,对幼军营也是有所耳闻。
“哪里,哪里,这小子也就是运气好才考进去的。”话是这么说,但是祝昌友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小哥是刘浩然,正清在幼军营的学长,也是幼军营里学问最好的,还是平辽伯唯一的弟子。”说完了祝正清,祝昌友将话题引到了刘浩然身上。
祝正清的学长什么的这些朝鲜人并不怎么在意,但是鲁若麟唯一弟子的身份让这些朝鲜人肃然起敬。
说起鲁若麟,朝鲜人的心态非常复杂。
鲁若麟虽然是汉人,但却是在朝鲜起家的,还曾任过朝鲜的官职,为朝鲜与女真人打过仗。而且鲁若麟与朝鲜上下相处和睦,上到大王,下到百姓,对他的印象都不错。
更主要的是鲁若麟帮助朝鲜收复济州岛,将猖獗一时的倭寇彻底打败,大大的为朝鲜出了一口气。
这样的人物,按说是值得朝鲜上下大吹一番的。可惜的是,这一切都在满清入侵之后被打破了。
因为满清的逼迫,朝鲜与鲁若麟决裂,致使鲁若麟占据济州岛、白翎岛自立门户,朝鲜不光失去了大片领土,还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大臣。
后来鲁若麟不断发展壮大,继而北上抗击清军收复辽南。然后归顺大明朝廷,进京抗击鞑奴,扶危救困,功劳甚大,获封平辽伯。
眼见鲁若麟仿佛开挂一般的成长之路,朝鲜人心里是酸得不行。他们不时会想,要是鲁若麟还是朝鲜的臣子,说不定朝鲜已经打到盛京了,怎么可能还继续耻辱的做鞑子的狗。
朝鲜人几千年被欺负的历史使得他们非常渴望英雄,尤其是能够带领他们打胜仗的英雄。正是因为这种英雄人物的缺乏,朝鲜人才会将战绩并不是那么亮眼的李舜臣吹成了朝鲜战神,因为实在找不到比他更厉害的了。
如今的金州军俨然是大明北部海域的霸主,接连打败不可一世的满清,名将之资已经展露无疑,这样的成绩可比李舜臣高太多了,几乎完美的契合了朝鲜人对英雄的要求。要是鲁若麟还是朝鲜的臣子,朝鲜人的胸膛都可以挺高几分。
至于鲁若麟汉人的身份,那个完全不是问题,朝鲜有的是人才可以将鲁若麟的祖先考据成朝鲜人嘛。
朝鲜人心里有多失落,对鞑子的恨就有多深,要不是那些野蛮人,朝鲜怎么会错过鲁若麟这个人才,损失了那么多的利益。
唯一令朝鲜人感到有些藉慰的是鲁若麟并没有因为朝鲜与他交恶而迁怒与朝鲜,想来是明白朝鲜也是迫不得已,有难言之苦。
自立后的鲁若麟不仅没有发兵攻打朝鲜,而且继续保持着与朝鲜的贸易往来,对朝鲜世族、商人的态度也没有任何改变,使得他们的利益不但没有受损,还扩大了不少。朝鲜能够在鞑子的压榨下坚持下来,与金州军的贸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鲁若麟这样的举动让朝鲜上下对他感激不已,对于错失这样的好臣子更加的痛彻心扉。
论到对鲁若麟的感激,木浦的朝鲜人说第二,绝对没有人敢说第一。
以前的木浦有多贫穷只有木浦人自己知道,除了那些世家大族能够吃饱饭,其他的朝鲜人绝大多数都是要忍饥挨饿的。在吃饭都成问题的前提下,生活质量之低就不言而喻了。
金州军的到来彻底的改变了木浦的现状,大量的投资以及在后来将木浦定为金州军南北航线上的重要补给点,使得木浦马上就繁荣起来。
普通的百姓开始有了工作,能够按时拿到工钱改善生活;商人们发现商机突然变得多了很多,有了许多赚钱的机会;世家、地主们发现自己的出产再也不愁卖了,而且价钱比以往高得多;木浦的官府发现他们似乎什么都不用做,无论是官家的库房还是自己的口袋都在迅速变得鼓起来,各项考核指标也是亮眼的吓人,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加上金州军在木浦为百姓免费办学,教导朝鲜子弟,使得金州军在木浦的声望更加高涨,比之朝鲜的官府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以说现在木浦百姓的生活水平在朝鲜绝对是首屈一指,丰衣足食、老有所依、幼有所教的梦想已经为时不远了。
其实原本朝鲜社会也是有很多矛盾和问题的,只是高速繁荣的经济惠及到了所有人群,大家都从中获利,将那些矛盾和问题都压了下去,这才呈现出一副和谐美满的样子。
与祝昌友同桌的几位朝鲜人都是木浦的大族,比起普通百姓,他们的家族在木浦的高速发展中获得的收益更多,对金州军自然更加感激,所以在知道刘浩然是鲁若麟的唯一弟子时才会这么激动。
以这几个朝鲜人的身份和地位,是巴结不到鲁若麟的,甚至连见一面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鲁若麟的弟子,要是他们还不会抓住机会,他们就白活这么大了。
“竟然是平辽伯的高足,恕我等有眼不识泰山,罪过,罪过。”这几个朝鲜人汉话说得非常顺溜,显然受过良好的教育。
“既然是贵客降临,怎么好意思让祝兄破费,应该是我们尽一下地主之谊才是,否则传出去岂不败坏了我们木浦人的名声,这顿无论如何也应该是我们来做东才对。”
“对对,这顿我们请了。”
刚刚见祝昌友和刘浩然达成协议,避免自己为难的掌柜又露出了苦笑,再次看向了刘浩然。
掌柜的在知道刘浩然是鲁若麟的弟子时同样非常震惊,有心为刘浩然他们免单送一个人情。毕竟掌柜的也是有理想的,想要将生意做大,说不定这就是一个机会。
可惜面对虎视眈眈的几位朝鲜贵人和祝昌友,掌柜的根本不敢开口,显然大家都不想放过这样的机缘。
对于祝昌友的请客,因为不能驳了祝正清的面子,所以刘浩然不好拒绝。但是面对几个陌生的朝鲜人,刘浩然拒绝起来毫无压力,甚至可以借机拒绝掉祝昌友的好意。
刘浩然知道自己的身份非常敏感,有不少人都盯着他,希望能够从他这里获得一些助力。所以刘浩然平时非常小心,从来不会轻易的收别人的东西、欠别人的人情。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接受了,恐怕以后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祝昌友多么精明的人,眼见刘浩然要开口拒绝,连忙插嘴道:“做叔叔的哪有身处异地还要外人请侄儿吃饭的道理,你们不用说了,这次就我来吧,下次有机会你们再做东。”
这几个朝鲜人见祝昌友态度坚决,而且眼神中透露出不满,马上就偃旗息鼓了。至于下次有机会,他们知道如果没有意外,这辈子有没有机会都不好说。
刘浩然毕竟年轻,到嘴边的话都被祝昌友堵回去了,心中憋气得很。好在他养气功夫还不错,见事不可为便不再纠缠,躬身施了一礼:“如此侄儿就不打扰诸位叔叔用餐了。”
原本只是想快快乐乐的吃顿饭,结果遇到这一出,刘浩然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
祝正清知道刘浩然的性子,心里也有过意不去,要不是因为他,刘浩然定然不会欠自家叔叔这个小人情。
“浩然,实在不好意思,我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叔叔。”祝正清坐到刘浩然旁边,歉意的说道。
“无妨,自家兄弟说这些就见外了,有人免费请吃大餐,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掌柜的呢?叫他把拿手的菜全都上上来,我们今天一定要把正清的三叔吃穷了不可。”刘浩然咋咋呼呼的样子让大家的心情顿时欢快起来。
听到刘浩然这么说的祝正清和祝昌友非但没有觉得刘浩然此举有失礼数,反而觉得非常有面子,脸上都布满了潮红。
至此请客的事情就算揭过去了,大家开始轻松的享受木浦美食。
正当大家吃的开心的时候,掌柜的上来在刘浩然耳边轻声问道:“公子,有两个歌女想上来唱上几首,不知您意下如何?”
刘浩然倒是没想到会有这一出,愣了一会。
酒楼里时常有歌女演唱活跃气氛,客人可以视情况给些赏赐。不过如果有尊贵的客人在场,店家一般会先征求客人的意见,免得客人不喜。此时二楼身份最尊贵的自然就是刘浩然,所以掌柜的先要征求他的意见。
刘浩然还没开口,在旁边的刘伊人耳朵却尖得很,立马就来了兴趣:“歌女?唱歌的吗?让她们上来唱唱,看好不好听。”
掌柜的看向刘浩然,刘浩然无奈的点了点头。
很快,掌柜的领上来三个人,一位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剩下的两个是年纪不过十来岁的小姑娘。最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小姑娘是双胞胎,几乎一模一样。
因为是到港区卖唱求生,三人的衣裳虽然有些破旧,但是浆洗的还算干净。为了能够出入这样的高档场所,三人梳洗的也很整洁,让人不会因此而厌恶他们。
特别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皮肤白皙,容貌秀丽,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
“既然都见过礼了,我这个做叔叔的请侄儿们吃顿饭总没问题吧?”祝昌友笑着朝刘浩然说道。
“小子不敢,多谢祝叔叔。”刘浩然肯定不能拒绝,否则就是不给祝昌友和祝正清面子。
“你就是刘浩然吧?”祝昌友见一直是刘浩然出面,其他的少年全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就猜到了刘浩然的身份。
祝正清在祝家小一辈中那是出类拔萃,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能力和心性都是上佳,一直被家族重点培养,是家族的未来希望。
当初祝正清通过重重考核才进了幼军营,这个事情一直让祝家引以为傲。要知道不少权贵人家也想将家族子弟送进幼军营,都被幼军营严格的考试给刷下来了,可见幼军营的选人标准有多高。
事实证明祝正清的选择完全没有错,他在幼军营里进步非常巨大,能力成长的很快,已经是家族接班人的最有力候选人。
更何况幼军营里集中了金州军里下一代的顶尖人才,可以预见这些人今后会在金州军里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脉关系有多重要任何一个大家族都非常清楚。这也是那些大家族削尖了脑袋想要将家族子弟往里送的重要原因。
在幼军营里,自视甚高的祝正清却难得的对刘浩然非常佩服,没少在家人那里称赞刘浩然的才能,所以祝昌友才会一眼将鹤立鸡群的刘浩然认出来。
“正是小子。”刘浩然谦虚的说道。
“你们这是?”祝昌友有些疑惑的问道。
刘浩然朝祝正清看了一眼,示意这个问题由他来回答的好。
祝正清心领神会,笑着对祝昌友说道:“我们奉伯爷的命令去辽南公干,正好在木浦歇脚。三叔你这段时间不在济州岛,所以家里应该还没来得及告诉你。”
“你们已经结业了吗?”祝昌友惊讶的问道。
幼军营从建立以来,除了学习还没有学生出来做过事,所以祝昌友才会这么惊讶。
祝正清摇摇头:“还没有。伯爷的意思是这次公干就是最后的考验,做的好就结业,做不好就继续回去学习。”
事关祝正清能否结业的问题,祝昌友难得的板起脸严肃的说道:“那你一定要用心做事,不要丢了幼军营和祝家的脸。”
“是,三叔。”祝正清连忙俯首听命。
说完了祝正清的事情,祝昌友笑着对同桌的几位朝鲜人说道:“济州岛幼军营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
“听过、听过,那是收留孤儿的地方,也是济州岛最好的学堂。祝掌柜的侄儿能进幼军营,真是了不起啊。”这几个朝鲜人常年与济州岛打交道,对幼军营也是有所耳闻。
“哪里,哪里,这小子也就是运气好才考进去的。”话是这么说,但是祝昌友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小哥是刘浩然,正清在幼军营的学长,也是幼军营里学问最好的,还是平辽伯唯一的弟子。”说完了祝正清,祝昌友将话题引到了刘浩然身上。
祝正清的学长什么的这些朝鲜人并不怎么在意,但是鲁若麟唯一弟子的身份让这些朝鲜人肃然起敬。
说起鲁若麟,朝鲜人的心态非常复杂。
鲁若麟虽然是汉人,但却是在朝鲜起家的,还曾任过朝鲜的官职,为朝鲜与女真人打过仗。而且鲁若麟与朝鲜上下相处和睦,上到大王,下到百姓,对他的印象都不错。
更主要的是鲁若麟帮助朝鲜收复济州岛,将猖獗一时的倭寇彻底打败,大大的为朝鲜出了一口气。
这样的人物,按说是值得朝鲜上下大吹一番的。可惜的是,这一切都在满清入侵之后被打破了。
因为满清的逼迫,朝鲜与鲁若麟决裂,致使鲁若麟占据济州岛、白翎岛自立门户,朝鲜不光失去了大片领土,还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大臣。
后来鲁若麟不断发展壮大,继而北上抗击清军收复辽南。然后归顺大明朝廷,进京抗击鞑奴,扶危救困,功劳甚大,获封平辽伯。
眼见鲁若麟仿佛开挂一般的成长之路,朝鲜人心里是酸得不行。他们不时会想,要是鲁若麟还是朝鲜的臣子,说不定朝鲜已经打到盛京了,怎么可能还继续耻辱的做鞑子的狗。
朝鲜人几千年被欺负的历史使得他们非常渴望英雄,尤其是能够带领他们打胜仗的英雄。正是因为这种英雄人物的缺乏,朝鲜人才会将战绩并不是那么亮眼的李舜臣吹成了朝鲜战神,因为实在找不到比他更厉害的了。
如今的金州军俨然是大明北部海域的霸主,接连打败不可一世的满清,名将之资已经展露无疑,这样的成绩可比李舜臣高太多了,几乎完美的契合了朝鲜人对英雄的要求。要是鲁若麟还是朝鲜的臣子,朝鲜人的胸膛都可以挺高几分。
至于鲁若麟汉人的身份,那个完全不是问题,朝鲜有的是人才可以将鲁若麟的祖先考据成朝鲜人嘛。
朝鲜人心里有多失落,对鞑子的恨就有多深,要不是那些野蛮人,朝鲜怎么会错过鲁若麟这个人才,损失了那么多的利益。
唯一令朝鲜人感到有些藉慰的是鲁若麟并没有因为朝鲜与他交恶而迁怒与朝鲜,想来是明白朝鲜也是迫不得已,有难言之苦。
自立后的鲁若麟不仅没有发兵攻打朝鲜,而且继续保持着与朝鲜的贸易往来,对朝鲜世族、商人的态度也没有任何改变,使得他们的利益不但没有受损,还扩大了不少。朝鲜能够在鞑子的压榨下坚持下来,与金州军的贸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鲁若麟这样的举动让朝鲜上下对他感激不已,对于错失这样的好臣子更加的痛彻心扉。
论到对鲁若麟的感激,木浦的朝鲜人说第二,绝对没有人敢说第一。
以前的木浦有多贫穷只有木浦人自己知道,除了那些世家大族能够吃饱饭,其他的朝鲜人绝大多数都是要忍饥挨饿的。在吃饭都成问题的前提下,生活质量之低就不言而喻了。
金州军的到来彻底的改变了木浦的现状,大量的投资以及在后来将木浦定为金州军南北航线上的重要补给点,使得木浦马上就繁荣起来。
普通的百姓开始有了工作,能够按时拿到工钱改善生活;商人们发现商机突然变得多了很多,有了许多赚钱的机会;世家、地主们发现自己的出产再也不愁卖了,而且价钱比以往高得多;木浦的官府发现他们似乎什么都不用做,无论是官家的库房还是自己的口袋都在迅速变得鼓起来,各项考核指标也是亮眼的吓人,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加上金州军在木浦为百姓免费办学,教导朝鲜子弟,使得金州军在木浦的声望更加高涨,比之朝鲜的官府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以说现在木浦百姓的生活水平在朝鲜绝对是首屈一指,丰衣足食、老有所依、幼有所教的梦想已经为时不远了。
其实原本朝鲜社会也是有很多矛盾和问题的,只是高速繁荣的经济惠及到了所有人群,大家都从中获利,将那些矛盾和问题都压了下去,这才呈现出一副和谐美满的样子。
与祝昌友同桌的几位朝鲜人都是木浦的大族,比起普通百姓,他们的家族在木浦的高速发展中获得的收益更多,对金州军自然更加感激,所以在知道刘浩然是鲁若麟的唯一弟子时才会这么激动。
以这几个朝鲜人的身份和地位,是巴结不到鲁若麟的,甚至连见一面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鲁若麟的弟子,要是他们还不会抓住机会,他们就白活这么大了。
“竟然是平辽伯的高足,恕我等有眼不识泰山,罪过,罪过。”这几个朝鲜人汉话说得非常顺溜,显然受过良好的教育。
“既然是贵客降临,怎么好意思让祝兄破费,应该是我们尽一下地主之谊才是,否则传出去岂不败坏了我们木浦人的名声,这顿无论如何也应该是我们来做东才对。”
“对对,这顿我们请了。”
刚刚见祝昌友和刘浩然达成协议,避免自己为难的掌柜又露出了苦笑,再次看向了刘浩然。
掌柜的在知道刘浩然是鲁若麟的弟子时同样非常震惊,有心为刘浩然他们免单送一个人情。毕竟掌柜的也是有理想的,想要将生意做大,说不定这就是一个机会。
可惜面对虎视眈眈的几位朝鲜贵人和祝昌友,掌柜的根本不敢开口,显然大家都不想放过这样的机缘。
对于祝昌友的请客,因为不能驳了祝正清的面子,所以刘浩然不好拒绝。但是面对几个陌生的朝鲜人,刘浩然拒绝起来毫无压力,甚至可以借机拒绝掉祝昌友的好意。
刘浩然知道自己的身份非常敏感,有不少人都盯着他,希望能够从他这里获得一些助力。所以刘浩然平时非常小心,从来不会轻易的收别人的东西、欠别人的人情。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接受了,恐怕以后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祝昌友多么精明的人,眼见刘浩然要开口拒绝,连忙插嘴道:“做叔叔的哪有身处异地还要外人请侄儿吃饭的道理,你们不用说了,这次就我来吧,下次有机会你们再做东。”
这几个朝鲜人见祝昌友态度坚决,而且眼神中透露出不满,马上就偃旗息鼓了。至于下次有机会,他们知道如果没有意外,这辈子有没有机会都不好说。
刘浩然毕竟年轻,到嘴边的话都被祝昌友堵回去了,心中憋气得很。好在他养气功夫还不错,见事不可为便不再纠缠,躬身施了一礼:“如此侄儿就不打扰诸位叔叔用餐了。”
原本只是想快快乐乐的吃顿饭,结果遇到这一出,刘浩然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
祝正清知道刘浩然的性子,心里也有过意不去,要不是因为他,刘浩然定然不会欠自家叔叔这个小人情。
“浩然,实在不好意思,我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叔叔。”祝正清坐到刘浩然旁边,歉意的说道。
“无妨,自家兄弟说这些就见外了,有人免费请吃大餐,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掌柜的呢?叫他把拿手的菜全都上上来,我们今天一定要把正清的三叔吃穷了不可。”刘浩然咋咋呼呼的样子让大家的心情顿时欢快起来。
听到刘浩然这么说的祝正清和祝昌友非但没有觉得刘浩然此举有失礼数,反而觉得非常有面子,脸上都布满了潮红。
至此请客的事情就算揭过去了,大家开始轻松的享受木浦美食。
正当大家吃的开心的时候,掌柜的上来在刘浩然耳边轻声问道:“公子,有两个歌女想上来唱上几首,不知您意下如何?”
刘浩然倒是没想到会有这一出,愣了一会。
酒楼里时常有歌女演唱活跃气氛,客人可以视情况给些赏赐。不过如果有尊贵的客人在场,店家一般会先征求客人的意见,免得客人不喜。此时二楼身份最尊贵的自然就是刘浩然,所以掌柜的先要征求他的意见。
刘浩然还没开口,在旁边的刘伊人耳朵却尖得很,立马就来了兴趣:“歌女?唱歌的吗?让她们上来唱唱,看好不好听。”
掌柜的看向刘浩然,刘浩然无奈的点了点头。
很快,掌柜的领上来三个人,一位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剩下的两个是年纪不过十来岁的小姑娘。最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小姑娘是双胞胎,几乎一模一样。
因为是到港区卖唱求生,三人的衣裳虽然有些破旧,但是浆洗的还算干净。为了能够出入这样的高档场所,三人梳洗的也很整洁,让人不会因此而厌恶他们。
特别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皮肤白皙,容貌秀丽,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