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加担子(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赵祖泉的管队官对于赵祖泉租船做渔民非常支持,欣然同意做赵祖泉租船合约的中间人。
有了管队官做保证,赵祖泉终于放心的签下了长生岛的第一份租船合约,从此做起了一名光荣而自由的渔民。
第二天赵祖泉在贺科长的陪同下,接收了编号“南港丙0001”号的渔船,开始了捕鱼生涯。
他的家也从农庄搬到了渔村,成为落户渔村的第一位渔民。
要说这个年代的海洋资源确实丰富,基本不用跑太远就能捕到足够的鱼获。赵祖泉和妻子两人每次出海差不多都能满载而归,再将鱼获送到码头卖给专门的渔行。渔行对于鱼获完全是来者不拒,有多少要多少,价格还非常公道。
在赵祖泉看来,在长生岛捕鱼就和捡钱没有什么区别,每次都能够换来一枚枚的钱币。按照现在的赚钱速度,最多不出三个月,他就有信心提前将渔船的钱还掉。六个月之内,官府分房子时欠下的钱也可以还清,到时候房子和渔船就完全属于自己了。
只要半年,自己就可以拥有一条崭新的渔船和房子,这样的日子换做以前的赵祖泉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却真真切切的摆在眼前。所以虽然出海捕鱼非常辛苦,但是赵祖泉夫妻却浑身充满了干劲,除了恶劣天气,起早贪黑从来没有停歇过。
有赵祖泉的例子在前面,越来越多有捕鱼技能的渔民加入了租船的行列,南港旁这个叫满仓村的小渔村也迅速热闹起来,每天都能为南港提供大量的鱼获。
鲁若麟在贺科长的陪同下走进了满仓村,视察渔民的生活、生产情况。
“都督,现在满仓村有村民235人,51户,渔船60条,经营状况全都良好,很多渔民已经开始提前还船资和房款了,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完全自立了。”贺科长跟在鲁若麟身后,恭谨又骄傲的介绍着满仓村的情况。
鲁若麟看着道路两旁的渔民房屋,透过栅栏围墙看见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挂着一串串的海鱼,在海风的吹拂下轻轻的飘动。
妇女和老人围坐在院子里修补着渔网,一边做事,一边满带笑容的聊着天。
几个还未到进学年纪的小娃娃在村子里嬉戏打闹,不时从晾晒的渔网下穿过,留下阵阵稚嫩的欢笑声。
看着眼前的情景,鲁若麟满意的点了点头。
鲁若麟这次来满仓村属于突然袭击,并没有通知当地管理部门,随行人员也只有十几名护卫,所以眼前的情景是最真实的画面,能够充分反映当地官员的治理情况。
“做得不错,贺科长辛苦了。”鲁若麟轻飘飘的几句话,让贺科长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在突然接到通知来到满仓村时,贺科长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见到了鲁若麟一行,告诉鲁若麟要他陪同视察满仓村时,贺科长当场腿都快吓软了。
贺科长全名贺胜勇,是最早一批来辽南的京师吏员。
当初鲁若麟苦于人才缺乏,向朝廷申请支援一些官员,朝廷当然求之不得。
对于朝廷来说,像金州军这样的归顺势力肯定是不能放心的,如果能委派官员管理,对金州军进行渗透,逐渐将金州军原有的组织体系替代是最好的办法。最不济也要通过朝廷委任的官员使得金州军更加忠诚于朝廷,所以鲁若麟的请求对朝廷来说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当然,鲁若麟又不傻,自然知道从朝廷要人会有什么隐患,所以他才坚决要求不要那些进士官,宁可要那些在朝廷中不受重视的书吏之流。
鲁若麟不否认那些进士官才智突出,文化素养非常高,其中也有不少的实干人才。但是这些进士官中更多的是夸夸其谈、眼高手低之辈,讲道理他们是头头是道,干实事就无处下手。而且这些人自命清高,看不起所有非进士出身的官员,甚至包括鲁若麟这样白手起家的人。
将那些进士官弄到金州军的话不但对金州军没有好处,还非常有可能带坏金州军的实干风气。所以鲁若麟只接受了两名进士官做金州府和济州府的同知,其他的人都是以前朝廷底层的吏员,或者举人出身的底层官员。
对于鲁若麟的这个要求,朝廷也很无奈。
朝廷每年都有大量的举人、进士得不到很好的安排,人员安置的压力也很大。原本按照鲁若麟要求的人员数量,金州军这里可以安置很多候选官员。只是鲁若麟后面的限定条件使得朝廷原本的计划落空,只能从低级官吏里挑选去金州军的人选。
同样的官位,不一样的地方,含金量简直天差地别。
对朝廷的官员来说,最差的位置就是边地的官位,不但地瘠民贫,没有什么油水,而且经常会遇到战事,搞不好什么时候就会城破嗝屁了。那样的地方,即使有空缺也没有人愿意去。
第二差的位置就是西北和西南了,这两个地方又两个共同点,穷,叛乱多,也非常危险。
再次的位置就是中原了。原本中原也是繁华富庶之地,但是大明的宗室大多封在中原各省,大量的田地被他们巧取豪夺,百姓流离失所、流民遍地。在中原为官不但不能捞到什么油水,还要面对流寇的威胁,也算不上是什么好地方了。
再往后就轮到岭南了,那边稍微安定一些,就是气候炎热、环境恶劣,并且离大明的经济中枢江南与政治中枢京师太远,一般人也不愿意去。
最好的地方就是江南,那里经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可以放心的捞钱,是做官的最好地方。不过想要去江南做官,没有关系和背景是不可能的。
如果按照大明官员的地域好坏划分,金州军所处的济州岛无疑算是比较好的地方,离江南也相对较近,除了是在海外,几乎没有什么缺点。可惜鲁若麟不准备在济州岛安置朝廷派来的官员,想去也去不了。
辽南在大明官员口中绝对属于最差的行列,与关宁一样属于战区,在金州军击退清军之前,没有官吏愿意主动前往辽南,给再好的待遇也不行。
更何况金州军属于归顺势力,朝廷对其的掌控力极其有限,万一哪天鲁若麟决定扯旗造反,那些朝廷官员搞不好会成为祭旗的对象。
风险如此之高,那些惜命的官老爷们自然对去辽南畏之如虎了。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动员官吏前往辽南的举动受到了巨大的阻力,几乎没有人响应。不得已之下,朝廷只能通过指定的方式向辽南委派官吏。
贺胜勇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朝廷指派到辽南来的。
贺胜勇家是京师的老住户了,家中几代人一直都在京师各个衙门中任职书吏,可谓“吏员世家”。
贺家说起来是在朝廷的部堂之中做事,在外人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吏员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在部堂之中是最底层的存在,是那些正牌官员眼中的下等人。
干最多的活,吃最多的苦,待遇却非常低,这就是吏员的真实写照。好在这些吏员们有不少灰色收入,否则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更关键的是,哪怕做得再好,也没有鲤鱼跃龙门,从吏员变成官员的可能。
贺家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出一个正式的官员,因此从几代之前,贺家资质最好的子弟都积极的投身科举,争取一个改换门庭的机会。
可惜不知是贺家人确实缺乏读书的天分,还是运气太差,几代人都没有一个中举的,更不用说进士了,反倒是秀才出了一大批。
贺胜勇读书的资质比不过自家弟弟,早早的就接了父亲的班在户部做书吏,一心一意供弟弟读书。但是在竞争激烈的京师,以贺胜勇弟弟的才华,以及贺家薄弱的上层关系,几乎没有出头的机会。
眼见弟弟已经没有了中举的可能,贺家也开始为他寻找出路。
正好此时朝廷为了鼓励吏员们前往辽南,破天荒的开出了破格提拔,并允许家中子弟顶替的条件。
贺家在经过多方权衡之后,决定让贺胜勇响应朝廷号召前往辽南,由他的弟弟顶替贺胜勇在户部的书吏职位。贺胜勇也完成了家族几代人的心愿,成为了朝廷从九品的官员,完成了从吏到官的历史性突破。
不要小看这个从九品的官位,再怎么说也是朝廷正式任命的,不是那种花钱买来的虚职,脸皮厚一点都可以对外宣传自家是官宦人家了。
就这样,贺胜勇抱着为家族牺牲的精神成为了第一批来到辽南的朝廷官员。
贺胜勇抱着毅然决然的精神来到辽南,稍作安顿就被派到了施政学院进行学习培训。
刚开始的时候贺胜勇以为施政学院是金州军囚禁朝廷官员的地方,把他吓了个半死。后来才知道这里确实是金州军培养官员的地方,不光是他们,金州军自己的官员也要到这里走一遭才能正式上任。
慢慢沉下心来的贺胜勇很快就被施政学院传授的各种知识所吸引,开始疯狂的从施政学院里汲取营养提升自己。
在大明,这些知识都是每家的不传之秘,只传给家中的直系子弟,是家族生存的根本。但是在施政学院,这些知识正大光明的出现在教室里,供所有人学习。
而且学院所传授的知识比家传之术更加的系统、高明,实用型非常强,让贺胜勇大感不虚此行。
施政学院里不讲四书五经,也不比谁的文章做得好,全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并且在课堂上伴随着大量的处理政事中的实际案例,对贺胜勇他们这些即将走上管理岗位的人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来施政学院学习的人天南海北的都有,以前从事的职业更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专门的女班培训女官。这里不论出身,不问门第,只重实干,令贺胜勇已经冷却的心重新燃烧了起来。
当然,除了这些知识,施政学院非常注重为官理念上的教育,坚决贯彻亲民的施政理念和作风,扭转这些人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心态。不求他们从心底里认可人人平等,但是作风上必须要做到与民为善,否则金州军的各种处罚会让他们悔不当初。
贺胜勇作为第一批来辽南的朝廷官员里学习成绩最好的人,顺利结业后就被分派到了长生岛,主持渔政部门的工作。
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部门,但这是贺胜勇人生第一次获得了独当一面的机会,让他倍感珍惜。
凭借着多年的户部工作经验和施政学院学到的知识,加上天生性格上和蔼谦逊,贺胜勇很快就在长生岛打开了局面,将渔政部门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个满仓村就是贺胜勇的最好政绩。
得到鲁若麟的夸奖,贺胜勇按捺住心中激动,谦虚的说道“这是卑职应该做的。”
鲁若麟听了笑了一下,拍了拍贺胜勇的肩膀,“把腰挺直了,在金州军没有卑职。”
贺胜勇连忙挺起身,认错道“是下官失言了。”
“不错,这才是金州军官员该有的样子。”鲁若麟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贺胜勇听了非常感动,这可是金州军的首领,朝廷的平辽伯,却如此关怀下属,是朝廷的那些官员们绝对做不到的。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lickdivid
有了管队官做保证,赵祖泉终于放心的签下了长生岛的第一份租船合约,从此做起了一名光荣而自由的渔民。
第二天赵祖泉在贺科长的陪同下,接收了编号“南港丙0001”号的渔船,开始了捕鱼生涯。
他的家也从农庄搬到了渔村,成为落户渔村的第一位渔民。
要说这个年代的海洋资源确实丰富,基本不用跑太远就能捕到足够的鱼获。赵祖泉和妻子两人每次出海差不多都能满载而归,再将鱼获送到码头卖给专门的渔行。渔行对于鱼获完全是来者不拒,有多少要多少,价格还非常公道。
在赵祖泉看来,在长生岛捕鱼就和捡钱没有什么区别,每次都能够换来一枚枚的钱币。按照现在的赚钱速度,最多不出三个月,他就有信心提前将渔船的钱还掉。六个月之内,官府分房子时欠下的钱也可以还清,到时候房子和渔船就完全属于自己了。
只要半年,自己就可以拥有一条崭新的渔船和房子,这样的日子换做以前的赵祖泉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却真真切切的摆在眼前。所以虽然出海捕鱼非常辛苦,但是赵祖泉夫妻却浑身充满了干劲,除了恶劣天气,起早贪黑从来没有停歇过。
有赵祖泉的例子在前面,越来越多有捕鱼技能的渔民加入了租船的行列,南港旁这个叫满仓村的小渔村也迅速热闹起来,每天都能为南港提供大量的鱼获。
鲁若麟在贺科长的陪同下走进了满仓村,视察渔民的生活、生产情况。
“都督,现在满仓村有村民235人,51户,渔船60条,经营状况全都良好,很多渔民已经开始提前还船资和房款了,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完全自立了。”贺科长跟在鲁若麟身后,恭谨又骄傲的介绍着满仓村的情况。
鲁若麟看着道路两旁的渔民房屋,透过栅栏围墙看见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挂着一串串的海鱼,在海风的吹拂下轻轻的飘动。
妇女和老人围坐在院子里修补着渔网,一边做事,一边满带笑容的聊着天。
几个还未到进学年纪的小娃娃在村子里嬉戏打闹,不时从晾晒的渔网下穿过,留下阵阵稚嫩的欢笑声。
看着眼前的情景,鲁若麟满意的点了点头。
鲁若麟这次来满仓村属于突然袭击,并没有通知当地管理部门,随行人员也只有十几名护卫,所以眼前的情景是最真实的画面,能够充分反映当地官员的治理情况。
“做得不错,贺科长辛苦了。”鲁若麟轻飘飘的几句话,让贺科长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在突然接到通知来到满仓村时,贺科长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见到了鲁若麟一行,告诉鲁若麟要他陪同视察满仓村时,贺科长当场腿都快吓软了。
贺科长全名贺胜勇,是最早一批来辽南的京师吏员。
当初鲁若麟苦于人才缺乏,向朝廷申请支援一些官员,朝廷当然求之不得。
对于朝廷来说,像金州军这样的归顺势力肯定是不能放心的,如果能委派官员管理,对金州军进行渗透,逐渐将金州军原有的组织体系替代是最好的办法。最不济也要通过朝廷委任的官员使得金州军更加忠诚于朝廷,所以鲁若麟的请求对朝廷来说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当然,鲁若麟又不傻,自然知道从朝廷要人会有什么隐患,所以他才坚决要求不要那些进士官,宁可要那些在朝廷中不受重视的书吏之流。
鲁若麟不否认那些进士官才智突出,文化素养非常高,其中也有不少的实干人才。但是这些进士官中更多的是夸夸其谈、眼高手低之辈,讲道理他们是头头是道,干实事就无处下手。而且这些人自命清高,看不起所有非进士出身的官员,甚至包括鲁若麟这样白手起家的人。
将那些进士官弄到金州军的话不但对金州军没有好处,还非常有可能带坏金州军的实干风气。所以鲁若麟只接受了两名进士官做金州府和济州府的同知,其他的人都是以前朝廷底层的吏员,或者举人出身的底层官员。
对于鲁若麟的这个要求,朝廷也很无奈。
朝廷每年都有大量的举人、进士得不到很好的安排,人员安置的压力也很大。原本按照鲁若麟要求的人员数量,金州军这里可以安置很多候选官员。只是鲁若麟后面的限定条件使得朝廷原本的计划落空,只能从低级官吏里挑选去金州军的人选。
同样的官位,不一样的地方,含金量简直天差地别。
对朝廷的官员来说,最差的位置就是边地的官位,不但地瘠民贫,没有什么油水,而且经常会遇到战事,搞不好什么时候就会城破嗝屁了。那样的地方,即使有空缺也没有人愿意去。
第二差的位置就是西北和西南了,这两个地方又两个共同点,穷,叛乱多,也非常危险。
再次的位置就是中原了。原本中原也是繁华富庶之地,但是大明的宗室大多封在中原各省,大量的田地被他们巧取豪夺,百姓流离失所、流民遍地。在中原为官不但不能捞到什么油水,还要面对流寇的威胁,也算不上是什么好地方了。
再往后就轮到岭南了,那边稍微安定一些,就是气候炎热、环境恶劣,并且离大明的经济中枢江南与政治中枢京师太远,一般人也不愿意去。
最好的地方就是江南,那里经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可以放心的捞钱,是做官的最好地方。不过想要去江南做官,没有关系和背景是不可能的。
如果按照大明官员的地域好坏划分,金州军所处的济州岛无疑算是比较好的地方,离江南也相对较近,除了是在海外,几乎没有什么缺点。可惜鲁若麟不准备在济州岛安置朝廷派来的官员,想去也去不了。
辽南在大明官员口中绝对属于最差的行列,与关宁一样属于战区,在金州军击退清军之前,没有官吏愿意主动前往辽南,给再好的待遇也不行。
更何况金州军属于归顺势力,朝廷对其的掌控力极其有限,万一哪天鲁若麟决定扯旗造反,那些朝廷官员搞不好会成为祭旗的对象。
风险如此之高,那些惜命的官老爷们自然对去辽南畏之如虎了。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动员官吏前往辽南的举动受到了巨大的阻力,几乎没有人响应。不得已之下,朝廷只能通过指定的方式向辽南委派官吏。
贺胜勇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朝廷指派到辽南来的。
贺胜勇家是京师的老住户了,家中几代人一直都在京师各个衙门中任职书吏,可谓“吏员世家”。
贺家说起来是在朝廷的部堂之中做事,在外人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吏员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在部堂之中是最底层的存在,是那些正牌官员眼中的下等人。
干最多的活,吃最多的苦,待遇却非常低,这就是吏员的真实写照。好在这些吏员们有不少灰色收入,否则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更关键的是,哪怕做得再好,也没有鲤鱼跃龙门,从吏员变成官员的可能。
贺家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出一个正式的官员,因此从几代之前,贺家资质最好的子弟都积极的投身科举,争取一个改换门庭的机会。
可惜不知是贺家人确实缺乏读书的天分,还是运气太差,几代人都没有一个中举的,更不用说进士了,反倒是秀才出了一大批。
贺胜勇读书的资质比不过自家弟弟,早早的就接了父亲的班在户部做书吏,一心一意供弟弟读书。但是在竞争激烈的京师,以贺胜勇弟弟的才华,以及贺家薄弱的上层关系,几乎没有出头的机会。
眼见弟弟已经没有了中举的可能,贺家也开始为他寻找出路。
正好此时朝廷为了鼓励吏员们前往辽南,破天荒的开出了破格提拔,并允许家中子弟顶替的条件。
贺家在经过多方权衡之后,决定让贺胜勇响应朝廷号召前往辽南,由他的弟弟顶替贺胜勇在户部的书吏职位。贺胜勇也完成了家族几代人的心愿,成为了朝廷从九品的官员,完成了从吏到官的历史性突破。
不要小看这个从九品的官位,再怎么说也是朝廷正式任命的,不是那种花钱买来的虚职,脸皮厚一点都可以对外宣传自家是官宦人家了。
就这样,贺胜勇抱着为家族牺牲的精神成为了第一批来到辽南的朝廷官员。
贺胜勇抱着毅然决然的精神来到辽南,稍作安顿就被派到了施政学院进行学习培训。
刚开始的时候贺胜勇以为施政学院是金州军囚禁朝廷官员的地方,把他吓了个半死。后来才知道这里确实是金州军培养官员的地方,不光是他们,金州军自己的官员也要到这里走一遭才能正式上任。
慢慢沉下心来的贺胜勇很快就被施政学院传授的各种知识所吸引,开始疯狂的从施政学院里汲取营养提升自己。
在大明,这些知识都是每家的不传之秘,只传给家中的直系子弟,是家族生存的根本。但是在施政学院,这些知识正大光明的出现在教室里,供所有人学习。
而且学院所传授的知识比家传之术更加的系统、高明,实用型非常强,让贺胜勇大感不虚此行。
施政学院里不讲四书五经,也不比谁的文章做得好,全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并且在课堂上伴随着大量的处理政事中的实际案例,对贺胜勇他们这些即将走上管理岗位的人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来施政学院学习的人天南海北的都有,以前从事的职业更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专门的女班培训女官。这里不论出身,不问门第,只重实干,令贺胜勇已经冷却的心重新燃烧了起来。
当然,除了这些知识,施政学院非常注重为官理念上的教育,坚决贯彻亲民的施政理念和作风,扭转这些人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心态。不求他们从心底里认可人人平等,但是作风上必须要做到与民为善,否则金州军的各种处罚会让他们悔不当初。
贺胜勇作为第一批来辽南的朝廷官员里学习成绩最好的人,顺利结业后就被分派到了长生岛,主持渔政部门的工作。
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部门,但这是贺胜勇人生第一次获得了独当一面的机会,让他倍感珍惜。
凭借着多年的户部工作经验和施政学院学到的知识,加上天生性格上和蔼谦逊,贺胜勇很快就在长生岛打开了局面,将渔政部门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个满仓村就是贺胜勇的最好政绩。
得到鲁若麟的夸奖,贺胜勇按捺住心中激动,谦虚的说道“这是卑职应该做的。”
鲁若麟听了笑了一下,拍了拍贺胜勇的肩膀,“把腰挺直了,在金州军没有卑职。”
贺胜勇连忙挺起身,认错道“是下官失言了。”
“不错,这才是金州军官员该有的样子。”鲁若麟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贺胜勇听了非常感动,这可是金州军的首领,朝廷的平辽伯,却如此关怀下属,是朝廷的那些官员们绝对做不到的。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lickdi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