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谈之议
c_t;李鸿章听了翁同龢的话,冷声道:“翁师傅,既然你要作战,那请问你户部还有多少银子可以用来支持对日作战?没有钱,拿什么推进战事?饷银何来?武器何来?弹药何来?阵亡将士抚恤何来?”
“这……”翁同龢被问得瞠目结舌,是啊,想要作战,起码得有钱吧,现在户部结余连同江南提前上缴的明年的税银算上,都已经不到一百万两了,估计连半个月都支撑不下来,就会花的底掉,还怎么打仗?老佛爷可是连修葺颐和园的经费中抠出来了一百五十万两,再向她要,那就是真的找死了,他翁同龢还没活够呢。
李鸿章说道:“太后,皇上,议和实为上策,坚之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要拒绝一切不合理的要求,不然的话,难以向国人交代,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只是,一旦议和,作为日本的同盟国,英吉利必然会为日本撑腰,我们没有强援在手,只怕议和也难啊。”
光绪帝将眼光看向张毅。
张毅一笑,说道:“皇上,老佛爷,中堂大人,其实德国公使团来华就是一个最好的契机。此次德国公使团来华,其实是有求于我大清,我们正好借此机会,要求德国公使团出面斡旋。”
光绪闻言大喜,问道:“坚之,你说德意志有求于我们?这是什么意思?”
张毅答道:“皇上,在大战中,臣设计了几种新式武器,在中日战场了显示出了极大的威力,对日本造成巨大的威胁,只是咱们的工厂工程师太少,不能大规模生产,不然的话,咱们此次完全可以完败日军。( )即使是这样,这些武器都已经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注意。臣在朝鲜之时曾经俘虏了一名德**人,此人乃是德意志有名的克虏伯家族的嫡系后辈,对我们的武器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沟通之后,德意志帝国对我们的武器生产许可产生了巨大的意向,要求我们将图纸与技术专利卖给他们,我们借此正好可以向德国提出要求。我想德国急于得到这些武器技术,必然会答应我们的要求。反正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斡旋,没有任何损失,德国与英国在欧洲也已经势同水火,他们必然也会为我们抵挡英吉利的压力,借此将我们大清拉入他们的阵营。”
李鸿章击节叫好,连声道:“好啊,皇上,坚之的驱虎吞狼之计。绝对可行,只需要向德国许以重利,必定会为我们所用,同时老臣也愿意面见俄国公使,请求俄国人出面调和,相比此次议和,我们有完全的把握全身而退。”
慈禧摇摇头道:“少荃。你想得太简单了,没有好处,日本人是绝对不会轻易罢手的,还有英吉利,没有好处到手,英吉利绝对会联合诸强向大清施压。少荃。此次议和之事,完全由你和恭亲王长总,让坚之配合你们,一切多听听坚之的意见。”
李鸿章连忙起身应是。
翁同龢说道:“太后,如今德国公使团已经抵达北京,已经向总理衙门递过照会,要求觐见太后。你看此事如何安排?”
慈禧说道:“既然坚之已经抵达北京,德国公使团有点名要见坚之,那就安排在后天吧,哀家在慈宁宫设宴,接待德国公使团,在京一品大员均要列席,坚之,你也要来。”
光绪点点头,回头向着慈禧说道:“亲爸爸,张毅文武全才,实在是不可多得人物,儿臣以为带中日展示结束,将他留在身边,协助儿臣处理政务,如今朝廷上能够有中心有才能的人太少了。”
慈禧点点头,答应道:“嗯,待中日之事结束,就由皇上下旨定夺吧。”
张毅听罢,心中一急,心道:“别啊,一旦真的被光绪留在京中,各方掣肘,拿自己要想强国整武,可就太难了。”
张毅无奈,赶忙跪倒,答道:“皇上,太后,微臣谢皇上太后隆恩,不过臣有下情回奏。”
光绪帝一愣,问道:“坚之,怎么了?”
张毅答道:“皇上,微臣深知皇上抬爱,想要留臣在京,只是微臣志实不在此。当年霍去病曾言,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微臣不敢自比古贤,但是也不敢妄自菲薄。如今大清危机四伏,众强窥私,实在不是微臣坐守中枢的时候。关外乃是大清龙兴之地,其重要性非比寻常,当前日本侵略朝鲜,其实他们的目标一直便是关外三省;还有,沙俄,沙俄贪得无厌,已经从关外巧取豪夺,掠去我大清国土千万,据臣查阅数据,所占领土甚至已经超过了十个江苏,异日实际一旦成熟,其必然会会师南下,继续入侵关外或是蒙古,沙俄不比日本,兵强马壮,拥兵上百万,如果真的打起来,我们大清恐怕难以占得丝毫便宜reads;。所以臣向太后与皇上请命,愿意永镇关外,叫宵小之辈不敢肆意窥伺大清国土。至于留在京师效命,我想京师有六王爷在,还有中堂大人和翁师傅等重臣辅佐皇上,比微臣要强上不知多少呢。”
光绪帝起初听到张毅拒绝之意,心中略略有些不高兴,待到张毅说明原委,心中震动:忠臣啊,忠臣,竟然愿意放弃入住中枢的机会,去苦寒之地,镇守边疆,丹心可鉴!
正在光绪帝感动的时候,翁同龢与李鸿章竟然一齐跪倒,口中奏道:“皇上,坚之一篇忠君体国之心,可期可叹,且用意深远,很有道理。臣请皇上能够恩准,使坚之能偶继续有用武之地,关外太祖龙行之地,非同小可,没有能臣镇守,一旦强敌入侵,坏了祖宗陵寝,我等的罪过可就大了。”
两只老狐狸这个时候却是严重达成一致,一旦张毅留在京城,以张毅的能力以及太后、皇上对他的喜爱与器重,那以后还有他们两个老头子什么事?李鸿章虽然期望张毅以后能够接过他北洋一系的班底,扛起大旗,但是现在不行,我老李还活蹦乱跳着呢,还没享受够着荣耀与权柄呢,现在可还不能失去,以后等老李走不动了,再给你。
至于翁同龢就更不愿意了,张毅乃是李鸿章淮系中走出的后起之秀,是李鸿章的人,本来朝中就是北洋一系坐大,估计中日之战结束,老李有很大可能效法左文襄入住中枢,成为军机大臣,压自己一头,再要是张毅也进京,哪还有他们清流一党的立足之地?
是以两个人一力反对,力主坚之理应镇守关外,以其天才般的军事才能,威慑沙俄与日本。
慈禧心中稍稍有些狐疑,不过没有考虑多长时间,终于还是点了点头,答道:“皇上,此事坚之与少荃、翁师傅说得有理,大清的边陲、龙兴的祖地最需要坚之这样的虎臣前去镇守,这样吧,如果中日之事顺利,那就委任坚之为奉天巡抚,建衙盛京,兼理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防务,连同大连、旅顺两港的海防一同交付与你,你的北洋帮办还是挂着吧,清闲的时候多帮帮少荃,这些年来,少荃可是真的辛苦坏了。”
张毅闻言大喜,署理辽吉黑三省军务,这可是真正的大权在握了,自己终于有了可以任意施展的用武之地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这……”翁同龢被问得瞠目结舌,是啊,想要作战,起码得有钱吧,现在户部结余连同江南提前上缴的明年的税银算上,都已经不到一百万两了,估计连半个月都支撑不下来,就会花的底掉,还怎么打仗?老佛爷可是连修葺颐和园的经费中抠出来了一百五十万两,再向她要,那就是真的找死了,他翁同龢还没活够呢。
李鸿章说道:“太后,皇上,议和实为上策,坚之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要拒绝一切不合理的要求,不然的话,难以向国人交代,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只是,一旦议和,作为日本的同盟国,英吉利必然会为日本撑腰,我们没有强援在手,只怕议和也难啊。”
光绪帝将眼光看向张毅。
张毅一笑,说道:“皇上,老佛爷,中堂大人,其实德国公使团来华就是一个最好的契机。此次德国公使团来华,其实是有求于我大清,我们正好借此机会,要求德国公使团出面斡旋。”
光绪闻言大喜,问道:“坚之,你说德意志有求于我们?这是什么意思?”
张毅答道:“皇上,在大战中,臣设计了几种新式武器,在中日战场了显示出了极大的威力,对日本造成巨大的威胁,只是咱们的工厂工程师太少,不能大规模生产,不然的话,咱们此次完全可以完败日军。( )即使是这样,这些武器都已经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注意。臣在朝鲜之时曾经俘虏了一名德**人,此人乃是德意志有名的克虏伯家族的嫡系后辈,对我们的武器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沟通之后,德意志帝国对我们的武器生产许可产生了巨大的意向,要求我们将图纸与技术专利卖给他们,我们借此正好可以向德国提出要求。我想德国急于得到这些武器技术,必然会答应我们的要求。反正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斡旋,没有任何损失,德国与英国在欧洲也已经势同水火,他们必然也会为我们抵挡英吉利的压力,借此将我们大清拉入他们的阵营。”
李鸿章击节叫好,连声道:“好啊,皇上,坚之的驱虎吞狼之计。绝对可行,只需要向德国许以重利,必定会为我们所用,同时老臣也愿意面见俄国公使,请求俄国人出面调和,相比此次议和,我们有完全的把握全身而退。”
慈禧摇摇头道:“少荃。你想得太简单了,没有好处,日本人是绝对不会轻易罢手的,还有英吉利,没有好处到手,英吉利绝对会联合诸强向大清施压。少荃。此次议和之事,完全由你和恭亲王长总,让坚之配合你们,一切多听听坚之的意见。”
李鸿章连忙起身应是。
翁同龢说道:“太后,如今德国公使团已经抵达北京,已经向总理衙门递过照会,要求觐见太后。你看此事如何安排?”
慈禧说道:“既然坚之已经抵达北京,德国公使团有点名要见坚之,那就安排在后天吧,哀家在慈宁宫设宴,接待德国公使团,在京一品大员均要列席,坚之,你也要来。”
光绪点点头,回头向着慈禧说道:“亲爸爸,张毅文武全才,实在是不可多得人物,儿臣以为带中日展示结束,将他留在身边,协助儿臣处理政务,如今朝廷上能够有中心有才能的人太少了。”
慈禧点点头,答应道:“嗯,待中日之事结束,就由皇上下旨定夺吧。”
张毅听罢,心中一急,心道:“别啊,一旦真的被光绪留在京中,各方掣肘,拿自己要想强国整武,可就太难了。”
张毅无奈,赶忙跪倒,答道:“皇上,太后,微臣谢皇上太后隆恩,不过臣有下情回奏。”
光绪帝一愣,问道:“坚之,怎么了?”
张毅答道:“皇上,微臣深知皇上抬爱,想要留臣在京,只是微臣志实不在此。当年霍去病曾言,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微臣不敢自比古贤,但是也不敢妄自菲薄。如今大清危机四伏,众强窥私,实在不是微臣坐守中枢的时候。关外乃是大清龙兴之地,其重要性非比寻常,当前日本侵略朝鲜,其实他们的目标一直便是关外三省;还有,沙俄,沙俄贪得无厌,已经从关外巧取豪夺,掠去我大清国土千万,据臣查阅数据,所占领土甚至已经超过了十个江苏,异日实际一旦成熟,其必然会会师南下,继续入侵关外或是蒙古,沙俄不比日本,兵强马壮,拥兵上百万,如果真的打起来,我们大清恐怕难以占得丝毫便宜reads;。所以臣向太后与皇上请命,愿意永镇关外,叫宵小之辈不敢肆意窥伺大清国土。至于留在京师效命,我想京师有六王爷在,还有中堂大人和翁师傅等重臣辅佐皇上,比微臣要强上不知多少呢。”
光绪帝起初听到张毅拒绝之意,心中略略有些不高兴,待到张毅说明原委,心中震动:忠臣啊,忠臣,竟然愿意放弃入住中枢的机会,去苦寒之地,镇守边疆,丹心可鉴!
正在光绪帝感动的时候,翁同龢与李鸿章竟然一齐跪倒,口中奏道:“皇上,坚之一篇忠君体国之心,可期可叹,且用意深远,很有道理。臣请皇上能够恩准,使坚之能偶继续有用武之地,关外太祖龙行之地,非同小可,没有能臣镇守,一旦强敌入侵,坏了祖宗陵寝,我等的罪过可就大了。”
两只老狐狸这个时候却是严重达成一致,一旦张毅留在京城,以张毅的能力以及太后、皇上对他的喜爱与器重,那以后还有他们两个老头子什么事?李鸿章虽然期望张毅以后能够接过他北洋一系的班底,扛起大旗,但是现在不行,我老李还活蹦乱跳着呢,还没享受够着荣耀与权柄呢,现在可还不能失去,以后等老李走不动了,再给你。
至于翁同龢就更不愿意了,张毅乃是李鸿章淮系中走出的后起之秀,是李鸿章的人,本来朝中就是北洋一系坐大,估计中日之战结束,老李有很大可能效法左文襄入住中枢,成为军机大臣,压自己一头,再要是张毅也进京,哪还有他们清流一党的立足之地?
是以两个人一力反对,力主坚之理应镇守关外,以其天才般的军事才能,威慑沙俄与日本。
慈禧心中稍稍有些狐疑,不过没有考虑多长时间,终于还是点了点头,答道:“皇上,此事坚之与少荃、翁师傅说得有理,大清的边陲、龙兴的祖地最需要坚之这样的虎臣前去镇守,这样吧,如果中日之事顺利,那就委任坚之为奉天巡抚,建衙盛京,兼理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防务,连同大连、旅顺两港的海防一同交付与你,你的北洋帮办还是挂着吧,清闲的时候多帮帮少荃,这些年来,少荃可是真的辛苦坏了。”
张毅闻言大喜,署理辽吉黑三省军务,这可是真正的大权在握了,自己终于有了可以任意施展的用武之地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