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二章 推行新政 三大...

    c_t;光绪帝处理完京师大学堂的事情,接下来按照康有为的筹划,提出了筹办工商总局、矿物总局以及铁路总局的议案。( )

    如今朝中慑于光绪皇帝的威仪,这些人暂时再也不敢触他的霉头,看到光绪帝提出三项议程,众人要么沉默,要么赞成,通过了光绪的议程。

    只是议程通过,有什么人来主持可是一件费脑筋的事情,谭嗣同等人虽然才能出众,但是苦于资历太浅,而且也没有任何功勋在身,直接上来接受这样的任职,显然是不现实的,不光大臣们不同意,即便搞到慈禧太后那里去,也难通过,在康有为的设想中,这三个局的总办大臣那可是正二品的衔级,比巡抚还高着半级,称得上是重臣了。

    最后光绪见群臣们也难以给出一个合适的建议,光绪帝将眼光看向了翁同龢,作为帝师,在这个问题上,翁同龢必须能够给予明确答复的,不然的话,怎么做得了地师。

    翁同龢思量了一下,说道:“皇上,本来臣是有一个主意的人选的,那就是甲午科的进士状元张謇,只是如今张謇远赴美国考察商业,采购机器,还未归来,只能暂时作罢。( )”

    光绪帝没好气的瞪了翁同龢一眼,说道:“既然远赴海外未归,那就别说了,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主意。”

    翁同龢脑门上也渐渐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毕竟这些天光绪为了新政的事情,可是憋足了火气,这个时候要是没有什么好的建言,拿自己的地位无疑会大幅下滑的。本来翁同龢想自己兼管三大总局的,可是自己虽然支持维新变法,推行新政,并不代表自己就懂啊,自己两眼一抹黑,怎么将三大总局高出一个样子来。这可不是轻松地事情,到时候搞不好,那可就麻烦了,这可是维新变法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旦出现失误,那就是大麻烦。

    翁同龢用眼睛瞟了一眼旁边的李鸿章,顿时有了主意。心道:“李鸿章,你想要作壁上观。置身事外,哪里有那么容易?说不得老夫也要将你拉下水了。”

    翁同龢连忙说道:“皇上,遍观大清朝野,对于洋务精通者,莫过于李中堂,此事我想由李中堂担纲最为合适,除了李中堂之外,满朝文武,臣实在想不到更好的人选。”

    李鸿章无奈的摇摇头。[ ]自己想要完全的置身事外,看来是不可能的了。

    这是光绪帝已经将眼光看向了这位晚清一代最有影响力的洋务领袖。

    李鸿章硬着头皮占了出来,说道:“皇上,其实江山代有才人出,谭嗣同等人,臣在天津时,就曾经在张毅的引荐下见过一面。确实是才华出众,依照臣的意见,三大总局可以分开来**运作,而不要将权力集于一人,不然的话一则容易尾大不掉,二则一个人的精力也难以完全照应下来;臣以为可以从朝中选择三位能臣担任三大总局的总办大臣。谭嗣同等人可以冲入其中,担任帮办大臣,这样的话,既可以是他们得到锻炼,尽快成熟起来,也可以避免因为越格提拔,影响朝中的稳定。”

    光绪点点头。看来涉及到了洋务与新政,还是李鸿章更有发言权,见地也更深一些,老佛爷的话实在没错,只是李鸿章就像如此置身事外怎么行,不给他加点担子,实在是对不起他。

    光绪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依着少荃公的意思办即可,只是三大总局成立伊始,一切事务都是新的,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存在,少荃公,还请您对三大总局多用些心思,三大总局的总办大臣我就不给你了,不过他们暂时确实要接受您的节制。”

    李鸿章看光绪帝已经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只得暂时答应下来,不过他对于三大总局会用多大力气,还要看以后的形势发展再说,老奸巨猾的李鸿章可不会因为光绪的态度而发生改变,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数十年来一直处于权位的巅峰。

    光绪帝接着说道:“至于三大总局总办大臣的人选,还请李中堂推荐一二。”

    李鸿章沉吟片刻,说道:“工商总局的大臣人选,臣也属意张謇,此人对于实业发展之道,有很深的见地,皇上可以等张謇归来,再行任命,暂时可以以帮办大臣署理,只是微臣担心张坚之会不会放张謇归来;矿务总局大臣由户部侍郎张荫桓大人较为合适;铁路大臣臣推荐上海电报总局盛宣怀担任,盛宣怀多年来兴办洋务,对于电报、铁路颇为精通,可以胜任,至于帮办大臣,臣请皇上圣裁。”

    光绪点点头,说道:“少荃公说得有理,即可传旨,委张謇为工商总局总办大臣,谭嗣同为帮办大臣,协助张謇署理总局事务;委张荫桓为全国矿务总局大臣,林旭为帮办大臣;委盛宣怀为铁路总局总办大臣,杨深秀为帮办大臣,即日起筹办三大总局筹备事务。”

    光绪紧接着说道:“传旨,委任梁启超、刘光第为礼部主事,专职科举革新之事,推动大清科举制度以及官吏选拔晋升制度的改革……”

    光绪一道道旨意从口中传了出来,看来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一旁的执笔太监刷刷点点,忙个不停,直到将近午时,方才停了下来。

    光绪说道:“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其他的事情,我们日后再议,先散了吧。”

    光绪散朝,文武百官尽皆散去。

    光绪回到宫中,紧接着有召见了康有为与谭嗣同等人,待到众人进入宫中。

    光绪将朝上的事情向着众人叙述了一遍,康有为等人振奋的同时,又有着一丝隐忧。

    康有为说道:“皇上,如今新政刚刚开始,就遇到了这么大的阻力,那日后的碰撞会更加激烈,甚至会有更多的权臣、重臣卷入进来,现在皇上虽然亲政,但是手无兵权,一旦发生变故,前景令人堪忧啊。”

    光绪帝冷哼一声:“怎么?这天下难道不是朕的天下了?还有人敢效仿宋太祖陈桥兵变不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