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
面对王永吉的求助试探,郑成功给出的第一优先级选项,当然是按照朱树人来之前暗示的那样,劝他们全军南渡了。
张名振则暂时选择闭口不言——王永吉是总督,是文官,郑成功理论上也是文官,文官之间的讨论,还是让郑成功应付比较好。张名振只负责到时候劝说吴三桂、李辅明这些武将。
郑成功便大包大揽地说:“王总督所言甚是,如今山海关腹背受敌,如若继续泥古不化,遇敌则战,怕是白白损失我大明健儿,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下官北上之前,也曾得国姓爷点拨,预想过各种情况,国姓爷曾交代,若事有不谐,可协助王总督暂撤山海关之兵,先往登来暂驻,跳出火坑,从长计议。任由闯贼与多尔衮二虎竞食,待其两败俱伤,我军再徐图后计。”
郑成功抛出条件后,王永吉内心其实已经有些心动了。
历史上,山海关文武当中,王永吉也是倾向于率军逃命的,是吴三桂坚定要留在山海关,舍不得辽西将门的根据地,最后王永吉才单独出走,没人掣肘吴三桂了。
这种态度,其实也很正常。因为辽西将门盘根错节数代,这儿的地盘经营得很好,那都是他们自己的家产。
吴家,祖家,李家,这些大家族最早从李成梁时代就开始经营辽地了,宗族势力盘根错节,地皮田土也都是他们的。
如果放弃了这片土地,到了南方他们还能剩下什么?
文官们则不同,那都是流官,几年一任,王永吉是两年前邱民仰殉国后才调来的。
到辽西之前,他的官场履历最北端,也只是到北京做京官。所以王永吉当然对辽地毫无感情可言,有机会名正言顺跑怎会不跑?
另外,其实深究一下,也不难发现,这些文官们的籍贯,对于他们在国破家亡时的抉择,也都是有巨大影响的——
总督王永吉和巡抚黎玉田,历史上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一个先南逃,另一个直接就地做汉奸。
不就是因为王永吉是扬州高邮人,他发现北方彻底崩塌后,还能选择南逃回老家。要等扬州老家也被鞑子占了,他才当汉奸。
而黎玉田是陕西人,他老家早就是闯贼的地盘了,北京一破,他想回老家都不可能,那就就地投了呗。
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数不胜数。
就拿宋朝的澶渊之盟来说,后人都说寇准有骨气,誓死劝皇帝抵抗,还让宋真宗御驾亲征到澶州。而说另两位宰相王钦若、陈尧叟是软骨头汉奸卖国贼。
但如果看一看各人的籍贯,王钦若是江西新余人,那他在听说宋真宗有南逃迁都的想法时,当然会力劝宋真宗迁都到南京。而陈尧叟是四川阆中人,他也当然倾向于劝宋真宗学李隆基、迁都到成都。
而寇准是山西人,要是宋真宗真放弃了北方,他老家就彻底成为沦陷区了,他当然有更多的动机去抵抗——不是说寇准没有大义为国的部分,但必须承认,一个人的家族利益、故乡利益,也是会影响决策的。
澶渊之盟签订后,寇准被王钦若反击,说“他为了家族和地方利益,拿皇帝的安全冒险”,宋真宗仔细回想一下还真觉得后怕,就听从了王钦若的谏言,把寇准罢相外放,说明皇帝也是能想明白其中逻辑的。
这是个复杂的世界,所有人的决策,都是受到多方面利弊权衡影响的。
……
王永吉轻易就被说服后,压力便来到了黎玉田和吴三桂那儿。
吴三桂虽然也受过朱树人恩惠,但他是最舍不得辽地基业的。此时此刻,他不得不亲自做这个恶人,强调守土有责的重要性。
“郑贤弟,你这番话,怕是有违忠义吧!我们虽然腹背受敌,但只要能尝试挤兑住鞑子,让他们相信我大明肯跟他们互不相犯、联手对付闯贼,鞑子也未必就敢同时跟我大明和闯贼开战!
多尔衮也不傻,能多拉一个盟友他为什么不拉?吴某虽后援断绝,但本部精兵两三万众、并可募民壮数万、友军万余,战力还是可以的,多尔衮不会非要把这支数万人的精锐逼到敌对一侧的!
他是可以期待我断粮自溃,但真到了那一天,他就不怕我投闯?为今之计,我们只要死守山海关,就还有谈条件的机会,可以让多尔衮价高者得!”
郑成功听了这话,不由有些哂笑,不过他是文官,不想跟武将斗嘴,于是张名振就恰到好处地接过话茬:
“吴将军,话不能这么说,那多尔衮要是一直不答应你的条件呢?难道你还真能价高者得、投闯不成?那你可就是大明罪人、背叛君父、置大仇于不顾了!”
吴三桂脸色有些羞赧,强辩道:“吴某当然不会投闯!这不只是以此要挟,让多尔衮觉得有这种可能、从而出高价么?”
张名振也不客气,应声反唇相讥:“既然你都知道自己不可能投闯,多尔衮会想不到这一点?他知道吴将军你是个要脸的人,他就能不要脸地逼着你降价!
你此前让鞑子绕道蓟门入关,他要是肯答应早就答应了!现在还没答应,肯定是吃定了您怕身败名裂!”
总督王永吉是倾向于南逃的,听张名振说得这么有道理,也就跟着对吴三桂施压:“吴将军,张军门言之有理,本官也知道你是守土有责,不想放弃我大明疆土。
但多尔衮狡诈卑鄙,他恰恰就是吃定了你的忠义,知道你不会跟君父大仇妥协,才有恃无恐,想要逼取更多条件。
你要是被他这般要挟玩弄于股掌之中,眼下或许只要多出卖一些还可以商量的条件,但久而久之,我怕你会越陷越深,最后就由不得你了!”
王永吉这番话,倒也不是先知先觉,他可不是什么穿越者,不可能预测吴三桂未来的行为。
但他只是以常理度之,任何划入深渊的人,都是一步步慢慢滑落的,很少有一步到位一开始就想做坏人。
最后沉没成本越来越大,越来越舍不得,就没法回头了。
吴三桂被左右挤兑,一时难以反抗,只好死死抱着大义名分不放,以此护体:“王总督,张军门,你们未必多虑了吧?吴某可以指天盟誓,此生绝不背叛大明!
吴某跟多尔衮谈条件,那也是有底线的!何况如今闯贼和鞑子毕竟都还没攻打山海关呢,我军如果不战而逃,成何体统?
吴某受先帝大恩,必誓死以报!先帝以山海关托付于我,便是城在我在!城破我亡!大不了追随先帝于地下,岂可不战就放弃我大明国土!”
被吴三桂这么掷地有声地唱高调了一番,王永吉和张名振还真就一时语塞了。对方不跟你讲得失细节,只跟你讲大义,你要再劝,反而成了不忠不义。
张名振和郑成功心里都是明白,吴三桂绝对没那么忠义,但架不住眼下他能演得这么忠义,你也没办法戳穿他。
局势一时陷入僵持,张名振只能跟郑成功合计一下,决定采取第二套方案了:他们来之前,朱树人也跟他们稍微传信说过几句,最好是把吴三桂也劝了,要是劝不了吴三桂,那就退求其次,至少把李辅明等部的人马搞定。
他们相信,李辅明好歹是前年被他们从塔山前线救回来的,捡了一条命,而且李辅明又不是辽人,不存在故土难离的问题。只要朱树人的人开口,拉走李辅明是十有七八能成功的。
此前之所以不单拉李辅明,是一旦这个口子开了,吴三桂就多半没戏了。最好是把吴三桂和李辅明捆绑在一起,一道裹挟着撤。单独分化之后,吴三桂和南方政权的羁绊就更少了。
此时此刻,看希望不大了,郑成功才开口提醒:“吴将军,你这番话却是有失偏颇!这山海关驻军,也并非都是你的部曲,也并非都是辽地编制!
还有些客军,不过是先帝生前临时差遣驻防。你不愿意走,难道还不许其他人南下勤王救驾、未来拱卫新君么?便是按照朝廷法度,这些兵马也不都是必须镇守山海关的!”
吴三桂一震,知道对方这是准备拆散他手下临时拼凑起来的力量,把客军和非嫡系部队单独拉走了。
偏偏总督王永吉也是站在对方那边的,所以对方这么干,还真有可能得手,自己也没有权力完全阻止,他只能管自己的核心嫡系部曲。
他总不能为了这点事,跟对方火并,毕竟沉廷扬朱树人父子也给他供了几年军粮了,他要是想撕破脸,自己手下说不定会先乱起来。
看来,只能容忍对方挖墙脚了。
双方气氛有些尴尬,最后只好是居中当和事老的巡抚黎玉田,出面打圆场:“大家何必动气呢,这事儿可以从长计议。
闯军也还要几天日子才会迫近山海关,鞑子那边条件还能再谈呢,吴将军,不如这样,你再跟鞑子谈谈条件,我们给你两三天时间,若是最后鞑子不答应,你也该听王总督、张军门一句劝。”
在黎玉田的说合下,大家决定都暂时冷静两三日,先不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分裂军队举动。
不过散会之后,郑成功已经私下单独找到李辅明,跟对方摊牌了,李辅明本部残余的数千士卒,也都开始准备行装,显然是打算一旦吴三桂拒绝南下,他们就自领一军单独随张名振的船队南撤。
与此同时,甚至吴三桂的嫡系部队都有所不稳,参将张国柱等几人,也开始私下接触,谋划到时候考虑抛弃吴三桂独走南下。毕竟吴三桂的嫡系部队,也不是所有士兵都是本地辽人,也有招募外来籍贯的明军。
……
此后数日,双方当然都在紧张筹备。
也好在李自成那边对吴三桂也还抱有幻想,也在不断派出斥候侦查近况,知道吴三桂还没放清兵入关,所以也没逼得太急,对山海关的军事进攻始终处于引而不发的状态。
显然李自成也是担心动作太剧烈、刺激到吴三桂,逼得对方直接投清。
这给各方都争取到了斡旋的时间,吴三桂拼命给多尔衮送去新的条件,适当做出一些让步,同时也是告诉多尔衮,自己这边压力也非常大,上面还有总督名义上压着,各军也都不服。
如果多尔衮坚持一开始的“由清军占领山海关”的条件,他吴三桂不能保证压住众将服从!
多尔衮收信后,却依然不急,觉得吴三桂这是还不够绝望,不如等李自成真跟吴三桂打起来再说。
论坐山观虎斗,天下各方势力还有哪方能比多尔衮稳!他独处东北,除了吴三桂别人都打不到他,他想憋多久都行!
耗日子,吴三桂肯定是耗不过他的!
吴三桂那边再次谈条件未果,张名振和郑成功那边,却在这几天里等来了新的转机。
正月二十二,也就是张名振等人抵达山海关后第四天,南边大清河口又有一小队水军、搭船抵达山海关,跟张郑二人取得了联络。
来人兵力不多,但关键是带来了朱树人对他们的最新指示。
看到援军时,张名振也是一愣:“沉游击?国姓爷为何又派你来增援我等?莫非是怕我们兵力不够压不住吴三桂?”
原来,来人正是沉家家丁出身的沉练,两年前跟着张名振救援塔山、杏山时,他只是升到守备,如今又二十个月过去了,已经升到了游击,也算是鸡犬升天。
朱树人身边那些家丁、心腹出身的军官,只要能打,够忠心,都能顶格速度升官。
沉练也不含湖,直截了当说:“国姓爷是在确信陛下殉国、知道了辽地近况后,又临时调整了部署,派我转告你们下一步的应对之策。
吴三桂如果不从,国姓爷还有几条说服策略,你们可以看看,能否依计而行。”
张、郑二人接过密信时,眼中还是怀疑和不可置信。他们当然知道朱树人的智谋水平,但不相信他还能运筹帷幄中、料敌千里外,而且是有严重信息差的情况下料敌。
殊不知,其实朱树人完全可以把他的方略提前很久就写好、交代给他们的。只是朱树人不能暴露自己是穿越者、不能暴露自己早就知道吴三桂有联合多尔衮的倾向,
所以一直得憋着,憋到南路的大军确信崇祯死讯后,再作出基于新局势的推演,免得太妖孽。
郑成功将信将疑地展开密信,稍微看了一会儿,眼珠子就瞪大了。
“大哥太了解吴三桂了!他居然十日之前、刚得知陛下死讯时,就料到了吴三桂可能会借清兵!
还料到了多尔衮不会轻易答应吴三桂的条件,肯定会坐山观虎斗等吴三桂的境遇愈发恶化、不得不做出更多让步!这是何等的神算机谋,才能如此料事如神!”
张名振也是精神一振:“别说了,快看看国姓爷有没有对策,该如何劝吴三桂谈条件。”
郑成功连忙收回感慨,仔细速读:“找到了!大哥说了,让吴三桂跟多尔衮说,他有海路粮道,就算长期被闯贼和清军两侧包夹、围而不打,也不会断粮!所以多尔衮指望耗粮耗到他投降,那是痴心妄想!
如果多尔衮敢进攻,或者不答应他的条件,那他也确实不会投降闯贼!但真到了闯军临城,他吴三桂可以从碣石岛渡口撤走全军!到最后一刻才放弃山海关!
到时候他既不会背负投降弑先帝之贼的骂名,也可以保住兵马。而多尔衮就等着山海关天险被闯贼占据的局面吧!他们再也别想趁着先帝驾崩这波机会入关了!”
张名振跟着看完后,也是觉得朱树人已经非常善于谈判了,但还是有一点点犹豫:
多尔衮有那么大的野心么?仅仅是让鞑子丢掉一次趁机入关的机会,他们就会答应向吴三桂让步、不用吴三桂投清,还改走蓟门入关?
张名振这么想,也不能怪他,因为眼下这个节骨眼,除了穿越者以外,其他人还真不觉得清军有那么大的野心。
包括清军内部,除了多尔衮以外,连济尔哈朗和豪格,都没觉得这是一个彻底夺取中原正统的机会。
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黄台吉时代,觉得最多是趁机捞一票、多割据点地盘,甚至能跟当年辽、金对宋那样,占据燕云十六州,或者更进一步全据整个河北、山西,就很满足了。
包括吴三桂这边,历史上他最后不得不答应多尔衮的条件时,最后正式答应的,也是明清两国以黄河为界,那么事实上割让的也就是河北山西两省。
后来的野心,也都是越打越大越打越顺利,才渐渐膨胀起来的。就跟王健林刚创业的时候,也只想先赚一个小目标,小目标到手了,才一步步膨胀。
郑成功整理了一下思路,把大哥教导的谈判方略熟悉于胸,这才再次找到吴三桂,劝他开出新的条件。
张名振则暂时选择闭口不言——王永吉是总督,是文官,郑成功理论上也是文官,文官之间的讨论,还是让郑成功应付比较好。张名振只负责到时候劝说吴三桂、李辅明这些武将。
郑成功便大包大揽地说:“王总督所言甚是,如今山海关腹背受敌,如若继续泥古不化,遇敌则战,怕是白白损失我大明健儿,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下官北上之前,也曾得国姓爷点拨,预想过各种情况,国姓爷曾交代,若事有不谐,可协助王总督暂撤山海关之兵,先往登来暂驻,跳出火坑,从长计议。任由闯贼与多尔衮二虎竞食,待其两败俱伤,我军再徐图后计。”
郑成功抛出条件后,王永吉内心其实已经有些心动了。
历史上,山海关文武当中,王永吉也是倾向于率军逃命的,是吴三桂坚定要留在山海关,舍不得辽西将门的根据地,最后王永吉才单独出走,没人掣肘吴三桂了。
这种态度,其实也很正常。因为辽西将门盘根错节数代,这儿的地盘经营得很好,那都是他们自己的家产。
吴家,祖家,李家,这些大家族最早从李成梁时代就开始经营辽地了,宗族势力盘根错节,地皮田土也都是他们的。
如果放弃了这片土地,到了南方他们还能剩下什么?
文官们则不同,那都是流官,几年一任,王永吉是两年前邱民仰殉国后才调来的。
到辽西之前,他的官场履历最北端,也只是到北京做京官。所以王永吉当然对辽地毫无感情可言,有机会名正言顺跑怎会不跑?
另外,其实深究一下,也不难发现,这些文官们的籍贯,对于他们在国破家亡时的抉择,也都是有巨大影响的——
总督王永吉和巡抚黎玉田,历史上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一个先南逃,另一个直接就地做汉奸。
不就是因为王永吉是扬州高邮人,他发现北方彻底崩塌后,还能选择南逃回老家。要等扬州老家也被鞑子占了,他才当汉奸。
而黎玉田是陕西人,他老家早就是闯贼的地盘了,北京一破,他想回老家都不可能,那就就地投了呗。
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数不胜数。
就拿宋朝的澶渊之盟来说,后人都说寇准有骨气,誓死劝皇帝抵抗,还让宋真宗御驾亲征到澶州。而说另两位宰相王钦若、陈尧叟是软骨头汉奸卖国贼。
但如果看一看各人的籍贯,王钦若是江西新余人,那他在听说宋真宗有南逃迁都的想法时,当然会力劝宋真宗迁都到南京。而陈尧叟是四川阆中人,他也当然倾向于劝宋真宗学李隆基、迁都到成都。
而寇准是山西人,要是宋真宗真放弃了北方,他老家就彻底成为沦陷区了,他当然有更多的动机去抵抗——不是说寇准没有大义为国的部分,但必须承认,一个人的家族利益、故乡利益,也是会影响决策的。
澶渊之盟签订后,寇准被王钦若反击,说“他为了家族和地方利益,拿皇帝的安全冒险”,宋真宗仔细回想一下还真觉得后怕,就听从了王钦若的谏言,把寇准罢相外放,说明皇帝也是能想明白其中逻辑的。
这是个复杂的世界,所有人的决策,都是受到多方面利弊权衡影响的。
……
王永吉轻易就被说服后,压力便来到了黎玉田和吴三桂那儿。
吴三桂虽然也受过朱树人恩惠,但他是最舍不得辽地基业的。此时此刻,他不得不亲自做这个恶人,强调守土有责的重要性。
“郑贤弟,你这番话,怕是有违忠义吧!我们虽然腹背受敌,但只要能尝试挤兑住鞑子,让他们相信我大明肯跟他们互不相犯、联手对付闯贼,鞑子也未必就敢同时跟我大明和闯贼开战!
多尔衮也不傻,能多拉一个盟友他为什么不拉?吴某虽后援断绝,但本部精兵两三万众、并可募民壮数万、友军万余,战力还是可以的,多尔衮不会非要把这支数万人的精锐逼到敌对一侧的!
他是可以期待我断粮自溃,但真到了那一天,他就不怕我投闯?为今之计,我们只要死守山海关,就还有谈条件的机会,可以让多尔衮价高者得!”
郑成功听了这话,不由有些哂笑,不过他是文官,不想跟武将斗嘴,于是张名振就恰到好处地接过话茬:
“吴将军,话不能这么说,那多尔衮要是一直不答应你的条件呢?难道你还真能价高者得、投闯不成?那你可就是大明罪人、背叛君父、置大仇于不顾了!”
吴三桂脸色有些羞赧,强辩道:“吴某当然不会投闯!这不只是以此要挟,让多尔衮觉得有这种可能、从而出高价么?”
张名振也不客气,应声反唇相讥:“既然你都知道自己不可能投闯,多尔衮会想不到这一点?他知道吴将军你是个要脸的人,他就能不要脸地逼着你降价!
你此前让鞑子绕道蓟门入关,他要是肯答应早就答应了!现在还没答应,肯定是吃定了您怕身败名裂!”
总督王永吉是倾向于南逃的,听张名振说得这么有道理,也就跟着对吴三桂施压:“吴将军,张军门言之有理,本官也知道你是守土有责,不想放弃我大明疆土。
但多尔衮狡诈卑鄙,他恰恰就是吃定了你的忠义,知道你不会跟君父大仇妥协,才有恃无恐,想要逼取更多条件。
你要是被他这般要挟玩弄于股掌之中,眼下或许只要多出卖一些还可以商量的条件,但久而久之,我怕你会越陷越深,最后就由不得你了!”
王永吉这番话,倒也不是先知先觉,他可不是什么穿越者,不可能预测吴三桂未来的行为。
但他只是以常理度之,任何划入深渊的人,都是一步步慢慢滑落的,很少有一步到位一开始就想做坏人。
最后沉没成本越来越大,越来越舍不得,就没法回头了。
吴三桂被左右挤兑,一时难以反抗,只好死死抱着大义名分不放,以此护体:“王总督,张军门,你们未必多虑了吧?吴某可以指天盟誓,此生绝不背叛大明!
吴某跟多尔衮谈条件,那也是有底线的!何况如今闯贼和鞑子毕竟都还没攻打山海关呢,我军如果不战而逃,成何体统?
吴某受先帝大恩,必誓死以报!先帝以山海关托付于我,便是城在我在!城破我亡!大不了追随先帝于地下,岂可不战就放弃我大明国土!”
被吴三桂这么掷地有声地唱高调了一番,王永吉和张名振还真就一时语塞了。对方不跟你讲得失细节,只跟你讲大义,你要再劝,反而成了不忠不义。
张名振和郑成功心里都是明白,吴三桂绝对没那么忠义,但架不住眼下他能演得这么忠义,你也没办法戳穿他。
局势一时陷入僵持,张名振只能跟郑成功合计一下,决定采取第二套方案了:他们来之前,朱树人也跟他们稍微传信说过几句,最好是把吴三桂也劝了,要是劝不了吴三桂,那就退求其次,至少把李辅明等部的人马搞定。
他们相信,李辅明好歹是前年被他们从塔山前线救回来的,捡了一条命,而且李辅明又不是辽人,不存在故土难离的问题。只要朱树人的人开口,拉走李辅明是十有七八能成功的。
此前之所以不单拉李辅明,是一旦这个口子开了,吴三桂就多半没戏了。最好是把吴三桂和李辅明捆绑在一起,一道裹挟着撤。单独分化之后,吴三桂和南方政权的羁绊就更少了。
此时此刻,看希望不大了,郑成功才开口提醒:“吴将军,你这番话却是有失偏颇!这山海关驻军,也并非都是你的部曲,也并非都是辽地编制!
还有些客军,不过是先帝生前临时差遣驻防。你不愿意走,难道还不许其他人南下勤王救驾、未来拱卫新君么?便是按照朝廷法度,这些兵马也不都是必须镇守山海关的!”
吴三桂一震,知道对方这是准备拆散他手下临时拼凑起来的力量,把客军和非嫡系部队单独拉走了。
偏偏总督王永吉也是站在对方那边的,所以对方这么干,还真有可能得手,自己也没有权力完全阻止,他只能管自己的核心嫡系部曲。
他总不能为了这点事,跟对方火并,毕竟沉廷扬朱树人父子也给他供了几年军粮了,他要是想撕破脸,自己手下说不定会先乱起来。
看来,只能容忍对方挖墙脚了。
双方气氛有些尴尬,最后只好是居中当和事老的巡抚黎玉田,出面打圆场:“大家何必动气呢,这事儿可以从长计议。
闯军也还要几天日子才会迫近山海关,鞑子那边条件还能再谈呢,吴将军,不如这样,你再跟鞑子谈谈条件,我们给你两三天时间,若是最后鞑子不答应,你也该听王总督、张军门一句劝。”
在黎玉田的说合下,大家决定都暂时冷静两三日,先不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分裂军队举动。
不过散会之后,郑成功已经私下单独找到李辅明,跟对方摊牌了,李辅明本部残余的数千士卒,也都开始准备行装,显然是打算一旦吴三桂拒绝南下,他们就自领一军单独随张名振的船队南撤。
与此同时,甚至吴三桂的嫡系部队都有所不稳,参将张国柱等几人,也开始私下接触,谋划到时候考虑抛弃吴三桂独走南下。毕竟吴三桂的嫡系部队,也不是所有士兵都是本地辽人,也有招募外来籍贯的明军。
……
此后数日,双方当然都在紧张筹备。
也好在李自成那边对吴三桂也还抱有幻想,也在不断派出斥候侦查近况,知道吴三桂还没放清兵入关,所以也没逼得太急,对山海关的军事进攻始终处于引而不发的状态。
显然李自成也是担心动作太剧烈、刺激到吴三桂,逼得对方直接投清。
这给各方都争取到了斡旋的时间,吴三桂拼命给多尔衮送去新的条件,适当做出一些让步,同时也是告诉多尔衮,自己这边压力也非常大,上面还有总督名义上压着,各军也都不服。
如果多尔衮坚持一开始的“由清军占领山海关”的条件,他吴三桂不能保证压住众将服从!
多尔衮收信后,却依然不急,觉得吴三桂这是还不够绝望,不如等李自成真跟吴三桂打起来再说。
论坐山观虎斗,天下各方势力还有哪方能比多尔衮稳!他独处东北,除了吴三桂别人都打不到他,他想憋多久都行!
耗日子,吴三桂肯定是耗不过他的!
吴三桂那边再次谈条件未果,张名振和郑成功那边,却在这几天里等来了新的转机。
正月二十二,也就是张名振等人抵达山海关后第四天,南边大清河口又有一小队水军、搭船抵达山海关,跟张郑二人取得了联络。
来人兵力不多,但关键是带来了朱树人对他们的最新指示。
看到援军时,张名振也是一愣:“沉游击?国姓爷为何又派你来增援我等?莫非是怕我们兵力不够压不住吴三桂?”
原来,来人正是沉家家丁出身的沉练,两年前跟着张名振救援塔山、杏山时,他只是升到守备,如今又二十个月过去了,已经升到了游击,也算是鸡犬升天。
朱树人身边那些家丁、心腹出身的军官,只要能打,够忠心,都能顶格速度升官。
沉练也不含湖,直截了当说:“国姓爷是在确信陛下殉国、知道了辽地近况后,又临时调整了部署,派我转告你们下一步的应对之策。
吴三桂如果不从,国姓爷还有几条说服策略,你们可以看看,能否依计而行。”
张、郑二人接过密信时,眼中还是怀疑和不可置信。他们当然知道朱树人的智谋水平,但不相信他还能运筹帷幄中、料敌千里外,而且是有严重信息差的情况下料敌。
殊不知,其实朱树人完全可以把他的方略提前很久就写好、交代给他们的。只是朱树人不能暴露自己是穿越者、不能暴露自己早就知道吴三桂有联合多尔衮的倾向,
所以一直得憋着,憋到南路的大军确信崇祯死讯后,再作出基于新局势的推演,免得太妖孽。
郑成功将信将疑地展开密信,稍微看了一会儿,眼珠子就瞪大了。
“大哥太了解吴三桂了!他居然十日之前、刚得知陛下死讯时,就料到了吴三桂可能会借清兵!
还料到了多尔衮不会轻易答应吴三桂的条件,肯定会坐山观虎斗等吴三桂的境遇愈发恶化、不得不做出更多让步!这是何等的神算机谋,才能如此料事如神!”
张名振也是精神一振:“别说了,快看看国姓爷有没有对策,该如何劝吴三桂谈条件。”
郑成功连忙收回感慨,仔细速读:“找到了!大哥说了,让吴三桂跟多尔衮说,他有海路粮道,就算长期被闯贼和清军两侧包夹、围而不打,也不会断粮!所以多尔衮指望耗粮耗到他投降,那是痴心妄想!
如果多尔衮敢进攻,或者不答应他的条件,那他也确实不会投降闯贼!但真到了闯军临城,他吴三桂可以从碣石岛渡口撤走全军!到最后一刻才放弃山海关!
到时候他既不会背负投降弑先帝之贼的骂名,也可以保住兵马。而多尔衮就等着山海关天险被闯贼占据的局面吧!他们再也别想趁着先帝驾崩这波机会入关了!”
张名振跟着看完后,也是觉得朱树人已经非常善于谈判了,但还是有一点点犹豫:
多尔衮有那么大的野心么?仅仅是让鞑子丢掉一次趁机入关的机会,他们就会答应向吴三桂让步、不用吴三桂投清,还改走蓟门入关?
张名振这么想,也不能怪他,因为眼下这个节骨眼,除了穿越者以外,其他人还真不觉得清军有那么大的野心。
包括清军内部,除了多尔衮以外,连济尔哈朗和豪格,都没觉得这是一个彻底夺取中原正统的机会。
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黄台吉时代,觉得最多是趁机捞一票、多割据点地盘,甚至能跟当年辽、金对宋那样,占据燕云十六州,或者更进一步全据整个河北、山西,就很满足了。
包括吴三桂这边,历史上他最后不得不答应多尔衮的条件时,最后正式答应的,也是明清两国以黄河为界,那么事实上割让的也就是河北山西两省。
后来的野心,也都是越打越大越打越顺利,才渐渐膨胀起来的。就跟王健林刚创业的时候,也只想先赚一个小目标,小目标到手了,才一步步膨胀。
郑成功整理了一下思路,把大哥教导的谈判方略熟悉于胸,这才再次找到吴三桂,劝他开出新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