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惹尘埃(三)
绝望,透着对天地的怨恨,轻吐着冰冷的气息。
死亡,仿佛如临深渊,无穷无尽的黑暗,如同深渊巨口一般,吞噬最后一丁点不存在的曙光,直至湮灭于虚无。
李苪记忆的尤为深刻,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有余悸。
对于沈霸临死前由惊恐到绝望的面孔,他怎么也不能忘却,李苪生活了二十余载,这张面孔还是头一回见到。
只是看了一眼,便永远不会忘却,这是真真切切的刻骨铭心。
赵捕头也有过绝望,他的绝望透着无尽的悲凉,临死前都想着如果那一步没有走,结果会不会反转呢?
刘班头也曾绝望过,濒死之前的祈祷,他的绝望装盛着满腔的不甘,最后却无声的吞咽,默默承受着。
至于陈缘,他是来不及绝望,每时每刻都被疼痛折磨的他,唯一所想的就是痛痛快快的结束此生,若有心愿,只能归于尘埃。
说到吴县令,他是唯一一个没有感到绝望的能人,他不想绝望,也不能绝望,且不敢绝望,直到沈霸的出现才让这个不轻易向命运低头的男人临时决定,背水一战,若不是活劈了沈霸,这件案子到底会走向何处,没有人说得准。
李苪忘记问他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也是他目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甚至超过了白银的下落,活人也好,尸体也罢,他一定要问这个问题。
面对沈霸由万般惊恐变为对天地怨恨的绝望时,他是何等的表情,内心是如何的心境呢?
冷漠无情、疯狂狰狞...
吴县令的这张脸,恐怕无人知晓模样。
李二面部扭曲,鼻子、眉头、眼睛仿佛都挤到了一起,他在脑补这个画面,沈霸站在吴县令对面,认出他时的绝望。
只是记忆中模糊一片,他不免失望的摇头,内心苦涩。
“此案虽已了结,但是这件事还未彻底结束。”
李二一怔,用食指敲击着木桌,木讷的看着李苪。
“咚~”
一声闷响打破了沉寂,李苪愕然的回望着李二,不可名状的点头。
房间内气氛怪异,静悄悄之时,竟然传来了狂风呼啸发出的‘呜呜’的低吼声。
李二窃喜,欣然的凑到了李苪的跟前,猛地一拍桌子,乐呵道:“少爷,我说的没错吧。”
“没错...有长进。”
李苪发出了几声若有若无的鼻息。
李二得意的晃脑,然后斟满两杯热乎的茶,递到了李苪的面前。
“少爷,喝杯热茶,驱走寒意!”
李苪思考问题出神了,对外界事物充耳不闻。
李二瞧了两眼,索然无趣,没曾想,刚才的那句话全是奉承。
“这件案子的作案动机是白银的话,那么这件事呢,却是为何?”
“难不成也是白银?”
李二见缝插针,来到了他的思路上。
“毋庸置疑,不论是这件案子,还是牵扯其中的往事,都离不开白银这个字眼,只是我想不通,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李二努了努嘴,这个问题他答不上来,掉队了。
“少爷,你说沈霸是三年前被捕,他们会不会在三年前就认识呢?”
“三年前?”
李苪眉头紧皱,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站起身来,在房间内踱着步子,喃喃自语的念叨了一连串的数字,或者说是年份,总之李二没有听懂,稀里糊涂的仿佛在梦中云游。
“三年前...十六年前...”
李苪顿了顿,目光逐渐深沉,犀利如利剑。
“十七年前!”
“我明白了。”
他自顾的悠悠说道,茫然的坐下。
“少爷,你明白什么了,知道这件事是具体指哪件事了?”
李二一惊,赶紧追问道。
“为什么呢?白银到底有什么出处?”
.........
碧云天,黄叶地,无名山头。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煦,太阳高挂,如往常一样轻洒下金色的光芒。
阳光并不刺眼,沐浴其中,有种无比畅快的暖意。
前一天,李苪让耿虎和闵元宗在山头上又仔细的搜寻了一遍,顺着腐烂的臭味找到了易元干瘪的尸体,与之前的五具身体一同运往了甘州。
易元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好到令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然从赵诚这三人的手中意外的逃脱,更有甚者,竟然找到了那个已经基本完工的山洞藏身,只可惜天不逢时。
之前为什么那么多次的搜寻都无疾而终呢,包括赵诚他们自己人也是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总是有意无意的避开了这处山洞。于是乎,易元把自己给憋死了,至于是饿死的,还是冻死或者是渴死的,已经不重要了。
过了几天,他们两人再次登山,登上了这座无名山头。
李苪很想给这座无名山头起一个名字,但是一时半会的,他也想不出来。
从诅咒到白银,始于山头,败于山头,最后归于山头,也许这正是他们最好的归属。
这是一群坟头,唯有一块墓碑,写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一见无话,李二撒着黄纸,李苪则蹲伏着身子,沉默不语的燃烧着最后一点的不解。
拖着沉重的步伐,山头上还来了另外一人,脸色苍白,两眼泛红,一身素衣,披麻戴孝的来到了这群坟头前,缓慢的来到了李苪的身旁。
李二瞥了一眼,震惊的忘记了下一步动作。
“少...爷,少爷,是她...”
“我知道。”
李苪有也没回的说道。
“嗯?”
这句话似乎比这人的到来更让李二震惊,他诧异不明的撇嘴,无奈的只好继续刚才的动作,抛撒黄纸。
‘扑通’,女子一句话都没说,直接跪在了地上。
“你来晚了。”
李苪扫了她一眼,将剩余的黄纸递给了女子,女子不假思索的接过,立刻继续李苪刚才的动作。
“还重要吗?”
女子木讷的回答,声音很小,没了以前的底气。
李苪听出了异样的声音,支支吾吾了半晌,又继续说道:“也对,毕竟他从来没有想过让你参加。”
女子没有立刻接话,直到手中一沓黄纸燃烧殆尽,他才幽幽的问道:“你都知道了?”
“该知道的,我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我一概不知。”
“不,你知道的。”
“那你想听听吗?”
李苪站起身来,试探性的问道,不过女子没有回答他。
“你曾经说过,你来阜县寻找一个人,居住在洪福客栈,一连三四天,我都见过你,见你坐在大堂的边缘地带,阳光明媚,可以瞥见县衙,多次都是如此,眺望着县衙,神情紧张,你到底在乎着什么呢?”
“到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二曾经见到过吴大人匆匆的从客栈往县衙赶,这时我便开始怀疑了,因为吴大人从向我告别到被李二看见,已经过去了足足半个时辰的时间,为什么这时候才发现他回到县衙呢,这中途的时间他去哪里了呢?”
“在你的房间里,你们父女俩分别数月之后的第一次相见,或许是数年之后的第一次见面,总之你们两人相聊甚欢,我想这时候吴大人应该是在交代你,甚至嘱托。”
“是什么呢,遗言?交代余生?我想应该是愿你托付一户好人家,也算是不枉此生。”
“你怎么知道的?”
女子目光冰冷,直戳李苪的内心深处。
“面对生死,父女之间难道不都是这样讲的吗?”
李苪面色肃然,惆怅不已。
死亡,仿佛如临深渊,无穷无尽的黑暗,如同深渊巨口一般,吞噬最后一丁点不存在的曙光,直至湮灭于虚无。
李苪记忆的尤为深刻,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有余悸。
对于沈霸临死前由惊恐到绝望的面孔,他怎么也不能忘却,李苪生活了二十余载,这张面孔还是头一回见到。
只是看了一眼,便永远不会忘却,这是真真切切的刻骨铭心。
赵捕头也有过绝望,他的绝望透着无尽的悲凉,临死前都想着如果那一步没有走,结果会不会反转呢?
刘班头也曾绝望过,濒死之前的祈祷,他的绝望装盛着满腔的不甘,最后却无声的吞咽,默默承受着。
至于陈缘,他是来不及绝望,每时每刻都被疼痛折磨的他,唯一所想的就是痛痛快快的结束此生,若有心愿,只能归于尘埃。
说到吴县令,他是唯一一个没有感到绝望的能人,他不想绝望,也不能绝望,且不敢绝望,直到沈霸的出现才让这个不轻易向命运低头的男人临时决定,背水一战,若不是活劈了沈霸,这件案子到底会走向何处,没有人说得准。
李苪忘记问他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也是他目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甚至超过了白银的下落,活人也好,尸体也罢,他一定要问这个问题。
面对沈霸由万般惊恐变为对天地怨恨的绝望时,他是何等的表情,内心是如何的心境呢?
冷漠无情、疯狂狰狞...
吴县令的这张脸,恐怕无人知晓模样。
李二面部扭曲,鼻子、眉头、眼睛仿佛都挤到了一起,他在脑补这个画面,沈霸站在吴县令对面,认出他时的绝望。
只是记忆中模糊一片,他不免失望的摇头,内心苦涩。
“此案虽已了结,但是这件事还未彻底结束。”
李二一怔,用食指敲击着木桌,木讷的看着李苪。
“咚~”
一声闷响打破了沉寂,李苪愕然的回望着李二,不可名状的点头。
房间内气氛怪异,静悄悄之时,竟然传来了狂风呼啸发出的‘呜呜’的低吼声。
李二窃喜,欣然的凑到了李苪的跟前,猛地一拍桌子,乐呵道:“少爷,我说的没错吧。”
“没错...有长进。”
李苪发出了几声若有若无的鼻息。
李二得意的晃脑,然后斟满两杯热乎的茶,递到了李苪的面前。
“少爷,喝杯热茶,驱走寒意!”
李苪思考问题出神了,对外界事物充耳不闻。
李二瞧了两眼,索然无趣,没曾想,刚才的那句话全是奉承。
“这件案子的作案动机是白银的话,那么这件事呢,却是为何?”
“难不成也是白银?”
李二见缝插针,来到了他的思路上。
“毋庸置疑,不论是这件案子,还是牵扯其中的往事,都离不开白银这个字眼,只是我想不通,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李二努了努嘴,这个问题他答不上来,掉队了。
“少爷,你说沈霸是三年前被捕,他们会不会在三年前就认识呢?”
“三年前?”
李苪眉头紧皱,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站起身来,在房间内踱着步子,喃喃自语的念叨了一连串的数字,或者说是年份,总之李二没有听懂,稀里糊涂的仿佛在梦中云游。
“三年前...十六年前...”
李苪顿了顿,目光逐渐深沉,犀利如利剑。
“十七年前!”
“我明白了。”
他自顾的悠悠说道,茫然的坐下。
“少爷,你明白什么了,知道这件事是具体指哪件事了?”
李二一惊,赶紧追问道。
“为什么呢?白银到底有什么出处?”
.........
碧云天,黄叶地,无名山头。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煦,太阳高挂,如往常一样轻洒下金色的光芒。
阳光并不刺眼,沐浴其中,有种无比畅快的暖意。
前一天,李苪让耿虎和闵元宗在山头上又仔细的搜寻了一遍,顺着腐烂的臭味找到了易元干瘪的尸体,与之前的五具身体一同运往了甘州。
易元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好到令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然从赵诚这三人的手中意外的逃脱,更有甚者,竟然找到了那个已经基本完工的山洞藏身,只可惜天不逢时。
之前为什么那么多次的搜寻都无疾而终呢,包括赵诚他们自己人也是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总是有意无意的避开了这处山洞。于是乎,易元把自己给憋死了,至于是饿死的,还是冻死或者是渴死的,已经不重要了。
过了几天,他们两人再次登山,登上了这座无名山头。
李苪很想给这座无名山头起一个名字,但是一时半会的,他也想不出来。
从诅咒到白银,始于山头,败于山头,最后归于山头,也许这正是他们最好的归属。
这是一群坟头,唯有一块墓碑,写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一见无话,李二撒着黄纸,李苪则蹲伏着身子,沉默不语的燃烧着最后一点的不解。
拖着沉重的步伐,山头上还来了另外一人,脸色苍白,两眼泛红,一身素衣,披麻戴孝的来到了这群坟头前,缓慢的来到了李苪的身旁。
李二瞥了一眼,震惊的忘记了下一步动作。
“少...爷,少爷,是她...”
“我知道。”
李苪有也没回的说道。
“嗯?”
这句话似乎比这人的到来更让李二震惊,他诧异不明的撇嘴,无奈的只好继续刚才的动作,抛撒黄纸。
‘扑通’,女子一句话都没说,直接跪在了地上。
“你来晚了。”
李苪扫了她一眼,将剩余的黄纸递给了女子,女子不假思索的接过,立刻继续李苪刚才的动作。
“还重要吗?”
女子木讷的回答,声音很小,没了以前的底气。
李苪听出了异样的声音,支支吾吾了半晌,又继续说道:“也对,毕竟他从来没有想过让你参加。”
女子没有立刻接话,直到手中一沓黄纸燃烧殆尽,他才幽幽的问道:“你都知道了?”
“该知道的,我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我一概不知。”
“不,你知道的。”
“那你想听听吗?”
李苪站起身来,试探性的问道,不过女子没有回答他。
“你曾经说过,你来阜县寻找一个人,居住在洪福客栈,一连三四天,我都见过你,见你坐在大堂的边缘地带,阳光明媚,可以瞥见县衙,多次都是如此,眺望着县衙,神情紧张,你到底在乎着什么呢?”
“到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二曾经见到过吴大人匆匆的从客栈往县衙赶,这时我便开始怀疑了,因为吴大人从向我告别到被李二看见,已经过去了足足半个时辰的时间,为什么这时候才发现他回到县衙呢,这中途的时间他去哪里了呢?”
“在你的房间里,你们父女俩分别数月之后的第一次相见,或许是数年之后的第一次见面,总之你们两人相聊甚欢,我想这时候吴大人应该是在交代你,甚至嘱托。”
“是什么呢,遗言?交代余生?我想应该是愿你托付一户好人家,也算是不枉此生。”
“你怎么知道的?”
女子目光冰冷,直戳李苪的内心深处。
“面对生死,父女之间难道不都是这样讲的吗?”
李苪面色肃然,惆怅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