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往事(二)求收藏!
“你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清绾两三步轻快的走到了一处小土坡上,眺望着群坟,或是孤碑,茫然的问道。
“没有了,不知道的你会告诉我的。”
女子怔一下的转过头来,哑然一笑,似乎不大相信。
“别贫嘴,我知道你很聪明,推理出的结论无比的接近真相,尽管如此,十多年前的事你又怎么可能知道呢?”
清绾把两腿上拢,膝盖屈膝,身子蜷缩到了一起,眉毛半眨,显得非常的无助。
“吴小姐,怎么说话的,我家少爷就是知道。”
李二尽管听的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但是他始终相信李苪,他说知道就是一定知道,不然自家少爷是不会口出狂言,妄自悖论的。
“李二,不得无礼。”
李苪眉头一皱,在两人面前晃荡起来,方才一愣,悠悠的说道:“可能是巧合,也不是说并没有!”
女子冷冷的白了李二一眼,然后不动声色的回神,李二的气势被狠狠的打压,瞬间焉了气,吞咽着口水,默然不语。
“那十六年前的血腥屠杀呢?又作何解释?”
李苪笑了笑,整理着衣袍,大大咧咧的同她并肩坐下。
“事有凑巧罢了!”
清绾不甘心的强行解释一番,即便很勉强,勉强到她自己都不相信,但是必须得解释,万一真的是凑巧呢?
女子故作扭捏之态,轻呼着樱桃小嘴,纵然有千言万语,却硬生生的憋住了,欲言又止。
李苪当然知道她的顾虑,这必然是一段沉重的往事,充斥着血腥的杀戮,过往之人都逃不过命运的审判,无一人生还。
人都已死,清绾不想继续徒添罪名。
李苪凝望着石碑上的两行字,眼睛半眯,逐渐深邃,声音悠扬,飘荡在天地之间,可歌可泣。
“十六年前的某一天,时间已不可拷,那天天气同往常相比,较为极端,一大早上狂风大作,倾盆大雨呼啸而至,可是到午后,霎时间却偏偏晴空万里,云朵凋零,太阳热辣,事出反常必有因,也许是老天于心不忍,这段往事绝不能深埋于地里,所以就派了一个中年人亲眼记录了这段血腥的往事。”
这下清绾再也忍不住了,惨笑的直点头,嘴里一直在念念私语。
“老天不公……贼老天,你为什么要这么折磨人,既然执意放走一人,又为何要派使者记录此事呢……”
“也许吧,冥冥中注定。”
清绾自问自答,命运安排的事,就是这么狗血。
“没错,就是十六年前的那天,那个极端天气的午后,一个迫于生计的中年人,冒冒失失的闯入了树林内,见到了这一幕的起始原因,两方势力的血腥拼杀,代价是沉重的,于是才有了今天的乱葬地,结果没有人知道,可以推测出来,定有一番全军覆没,另一方得胜而归,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
李苪顿了顿,蓦然的抬头,金灿灿的阳光令人睁不开眼。
“十六年前的那天,与今天的天气惊人的符合,往事终要被提起,不争的真相始终要浮出水面。”
李苪站起身来,踱着步子款款开口。
“代入人物,不难得出,不论他们是从小镇上过来,还是从阜县过来,总之,沈霸一行人在逃亡,有另一方大势力在追杀他们,一直跟在后面,穷追不舍。另一方正是以吴大人为首,带领的残部,尽管人数不多,但是对于这些流匪,绝对是庞然大物的存在,于是乎,有人建议借这座无名山头的地形地势以此来抵挡吴大人残部的追杀,结果不再赘述,吴大人带领的残部杀的这般流匪草寇片甲不留,但是事与愿违,有一人却偏偏逃脱了,这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
“正是如此,沈霸逃脱了。”
清绾重重的舒了口气,眼中含水,仍然能够瞥见几分落寞的影子。
“他是如何逃脱的?”
李二忍不住的开口问道,这是问题的根本。
女子轻笑了几声,对贼老天不公的讥讽,对命运如此安排的鄙夷。
“沈霸对这件事非常忌讳,没有对一人说起过这段往事,义父根据其身体上的伤疤推测,应该是趁乱跳崖逃走,索性命不该绝,真让他给逃了!”
清绾嘟着嘴,咬牙切齿的回答,两鄂上下合动,仿佛把沈霸放在了嘴里,咀嚼着石块,发出‘嘎嘣嘎嘣’的声响。
李苪望着她略显无邪的疯狂面孔,吞咽着口水,仿佛有个什么东西卡在喉咙一样似的,有些生疼。
“我说的可对呢?”
李苪声音低沉,目光略显冰冷。
清绾动容的放开了双臂,微微眨着眼睛,目光虽然仍有质疑,但是脸色已经缓和了不少。
“李苪,你确实很聪明,聪明的可怕,令人胆寒,为什么要插手此案呢?”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曾经不止一人的问过我,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呢?我笑了笑,没有答案,以此来搪塞过去,不是我愿意多管闲事,只是我认为的闲事,不是世人所认为的闲事,于是我开口了。”
清绾神情一紧,秀眉微皱,目光看向了别处,似乎听的不大明白。
“你是一个怪人,小白脸!”
李苪别了他一眼,连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也许吧,我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很好奇,打小就是这样,总是喜欢问东问西,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不到南墙不回头。大人们往往被问道语塞时,总会厉声责斥,小孩子家的问这么多干什么,无非是自己不知道了,却偏偏要将小孩子渴望求知的念想残忍的扼杀在摇篮里。我的成长就是打破了世俗的禁锢,自己一步步的追求真理,当然了,这一路并不顺畅,满是坎坷,从我记事起直到现在,我仍然有许多不懂的问题,所以,我一直在路上。”
“于是乎,我走了进来,步入了重重迷雾之中,为追求真相,吾将上下而求索,最终让不争的真相自行浮出水面,这大概才是人世间的繁华吧!”
“这就是你为什么要大方埋葬我义父等人的原因吧,为了引我出来,得到所谓的真相!”
清绾茫然的抬头,弱弱的说了一句,目光澄澈,死死的注视着李苪的背影,仿佛一堵厚重的城墙,永远不可高攀。
李苪背着手,没有立刻的转过身来,也没有吱声。
看不见他的面孔,女子感到很无助,彷徨的眼神促使她微微挪动了脚步。
“唉,我说这位小姐,你凭什么这么质问我家少爷。”
李二拉下脸来,冷不丁的回驳:“少爷与你非亲非故,若不是体谅上苍有好生之德,这几具尸体恐怕不会在山上,而是在下面,乱葬地里面去祭拜吧。”
清绾岿然不动,眼眸中有水光闪射。
李苪没有说话,重重的舒了口气,仿佛做了一个决定,释然了不少,此时微风徐徐,刮在他的脸上,如尖刀般直戳内心。
“好了,我知道了,多谢!”
清绾眼中闪过些许的落寞,苦笑的点头,微微欠身,朝着李苪拜下了。
清绾两三步轻快的走到了一处小土坡上,眺望着群坟,或是孤碑,茫然的问道。
“没有了,不知道的你会告诉我的。”
女子怔一下的转过头来,哑然一笑,似乎不大相信。
“别贫嘴,我知道你很聪明,推理出的结论无比的接近真相,尽管如此,十多年前的事你又怎么可能知道呢?”
清绾把两腿上拢,膝盖屈膝,身子蜷缩到了一起,眉毛半眨,显得非常的无助。
“吴小姐,怎么说话的,我家少爷就是知道。”
李二尽管听的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但是他始终相信李苪,他说知道就是一定知道,不然自家少爷是不会口出狂言,妄自悖论的。
“李二,不得无礼。”
李苪眉头一皱,在两人面前晃荡起来,方才一愣,悠悠的说道:“可能是巧合,也不是说并没有!”
女子冷冷的白了李二一眼,然后不动声色的回神,李二的气势被狠狠的打压,瞬间焉了气,吞咽着口水,默然不语。
“那十六年前的血腥屠杀呢?又作何解释?”
李苪笑了笑,整理着衣袍,大大咧咧的同她并肩坐下。
“事有凑巧罢了!”
清绾不甘心的强行解释一番,即便很勉强,勉强到她自己都不相信,但是必须得解释,万一真的是凑巧呢?
女子故作扭捏之态,轻呼着樱桃小嘴,纵然有千言万语,却硬生生的憋住了,欲言又止。
李苪当然知道她的顾虑,这必然是一段沉重的往事,充斥着血腥的杀戮,过往之人都逃不过命运的审判,无一人生还。
人都已死,清绾不想继续徒添罪名。
李苪凝望着石碑上的两行字,眼睛半眯,逐渐深邃,声音悠扬,飘荡在天地之间,可歌可泣。
“十六年前的某一天,时间已不可拷,那天天气同往常相比,较为极端,一大早上狂风大作,倾盆大雨呼啸而至,可是到午后,霎时间却偏偏晴空万里,云朵凋零,太阳热辣,事出反常必有因,也许是老天于心不忍,这段往事绝不能深埋于地里,所以就派了一个中年人亲眼记录了这段血腥的往事。”
这下清绾再也忍不住了,惨笑的直点头,嘴里一直在念念私语。
“老天不公……贼老天,你为什么要这么折磨人,既然执意放走一人,又为何要派使者记录此事呢……”
“也许吧,冥冥中注定。”
清绾自问自答,命运安排的事,就是这么狗血。
“没错,就是十六年前的那天,那个极端天气的午后,一个迫于生计的中年人,冒冒失失的闯入了树林内,见到了这一幕的起始原因,两方势力的血腥拼杀,代价是沉重的,于是才有了今天的乱葬地,结果没有人知道,可以推测出来,定有一番全军覆没,另一方得胜而归,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
李苪顿了顿,蓦然的抬头,金灿灿的阳光令人睁不开眼。
“十六年前的那天,与今天的天气惊人的符合,往事终要被提起,不争的真相始终要浮出水面。”
李苪站起身来,踱着步子款款开口。
“代入人物,不难得出,不论他们是从小镇上过来,还是从阜县过来,总之,沈霸一行人在逃亡,有另一方大势力在追杀他们,一直跟在后面,穷追不舍。另一方正是以吴大人为首,带领的残部,尽管人数不多,但是对于这些流匪,绝对是庞然大物的存在,于是乎,有人建议借这座无名山头的地形地势以此来抵挡吴大人残部的追杀,结果不再赘述,吴大人带领的残部杀的这般流匪草寇片甲不留,但是事与愿违,有一人却偏偏逃脱了,这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
“正是如此,沈霸逃脱了。”
清绾重重的舒了口气,眼中含水,仍然能够瞥见几分落寞的影子。
“他是如何逃脱的?”
李二忍不住的开口问道,这是问题的根本。
女子轻笑了几声,对贼老天不公的讥讽,对命运如此安排的鄙夷。
“沈霸对这件事非常忌讳,没有对一人说起过这段往事,义父根据其身体上的伤疤推测,应该是趁乱跳崖逃走,索性命不该绝,真让他给逃了!”
清绾嘟着嘴,咬牙切齿的回答,两鄂上下合动,仿佛把沈霸放在了嘴里,咀嚼着石块,发出‘嘎嘣嘎嘣’的声响。
李苪望着她略显无邪的疯狂面孔,吞咽着口水,仿佛有个什么东西卡在喉咙一样似的,有些生疼。
“我说的可对呢?”
李苪声音低沉,目光略显冰冷。
清绾动容的放开了双臂,微微眨着眼睛,目光虽然仍有质疑,但是脸色已经缓和了不少。
“李苪,你确实很聪明,聪明的可怕,令人胆寒,为什么要插手此案呢?”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曾经不止一人的问过我,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呢?我笑了笑,没有答案,以此来搪塞过去,不是我愿意多管闲事,只是我认为的闲事,不是世人所认为的闲事,于是我开口了。”
清绾神情一紧,秀眉微皱,目光看向了别处,似乎听的不大明白。
“你是一个怪人,小白脸!”
李苪别了他一眼,连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也许吧,我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很好奇,打小就是这样,总是喜欢问东问西,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不到南墙不回头。大人们往往被问道语塞时,总会厉声责斥,小孩子家的问这么多干什么,无非是自己不知道了,却偏偏要将小孩子渴望求知的念想残忍的扼杀在摇篮里。我的成长就是打破了世俗的禁锢,自己一步步的追求真理,当然了,这一路并不顺畅,满是坎坷,从我记事起直到现在,我仍然有许多不懂的问题,所以,我一直在路上。”
“于是乎,我走了进来,步入了重重迷雾之中,为追求真相,吾将上下而求索,最终让不争的真相自行浮出水面,这大概才是人世间的繁华吧!”
“这就是你为什么要大方埋葬我义父等人的原因吧,为了引我出来,得到所谓的真相!”
清绾茫然的抬头,弱弱的说了一句,目光澄澈,死死的注视着李苪的背影,仿佛一堵厚重的城墙,永远不可高攀。
李苪背着手,没有立刻的转过身来,也没有吱声。
看不见他的面孔,女子感到很无助,彷徨的眼神促使她微微挪动了脚步。
“唉,我说这位小姐,你凭什么这么质问我家少爷。”
李二拉下脸来,冷不丁的回驳:“少爷与你非亲非故,若不是体谅上苍有好生之德,这几具尸体恐怕不会在山上,而是在下面,乱葬地里面去祭拜吧。”
清绾岿然不动,眼眸中有水光闪射。
李苪没有说话,重重的舒了口气,仿佛做了一个决定,释然了不少,此时微风徐徐,刮在他的脸上,如尖刀般直戳内心。
“好了,我知道了,多谢!”
清绾眼中闪过些许的落寞,苦笑的点头,微微欠身,朝着李苪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