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往事随风飘散
“我看见过沈霸脸上的绝望,无法用语言形容,认出吴大人的第一眼,似乎就已经料到了自己的结局,到底是什么勾起了他内心深处伤痛的记忆呢?”
“嗯...”
清绾先是沉默了许久,然后才沉吟的开口,支支吾吾了半晌,似乎难以言耻。
“我说义父杀了他全族人,你敢相信吗?”
李苪闻言,眉头紧皱,鼻子眼睛全都挤到了一起,满是厌恶的表情,他一会看向清绾,又不时的眺望墓碑,迟疑的摇头。
“不会吧!”
李二的表情逐渐凝固,两腿战栗,头皮一阵发麻,仿佛他已经想到了横尸遍野的场景,血液、苍蝇、蛆虫...
女子冷冷的看着,默然不语。
“不想相信,曾经把保家卫国当做无上荣耀的军人,摇身一变就沦为了冷酷的恶魔,无情的刽子手,这可是多少条人命啊!”
清绾哑然一笑,失神的摇头。
“也许吧,命运本就如此不公,他们只是历史的遗弃者,不论什么评价他们都得接受。”
“人们往往只是看见了表面现象,百般的偏袒受伤害的一方,殊不知行凶者真真也是受伤害的一方,我们没有权利指责这群人,这群默默承受痛苦,人人喊打的反贼。”
“所以就让往事随风飘散,他们死后应当有个归宿。”
李苪若有所思的点头,脸色微变,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还要我继续说吗?”
清绾很狡黠,故意让李苪推测,尽管是无比的接近真相,但是终究会有纰漏。
李苪没有让她失望,简单的在脑海中过了几遍清绾所说的每一句话,揣度每一个字的含义,良久,这才缓缓开口。
吴大人带领着残部屠杀了沈霸的全族人,唯独他一人意外逃脱,所以当他认出吴大人的第一眼时,瞬间就崩溃了,意识到了恶魔找上门来,终有一死,绝望笼上心头,带着对天地之间的怨恨。
吴大人没有让他失望,夺过许参军手中的横刀,从其胸口重重挥下,在众人还未反应之际,硬生生的活劈了沈霸,从而变相的守护了这个秘密宝藏,也就是所谓的白银,他得不到,刺史大人也永远得不到。
屠杀全族之人,这是有多大的仇恨了,恐怕是血海深仇。
李苪眉头一挑,冷冷的回应:“如果顺着这条思路深究下去,情到深处,导致激愤杀人,所以吴大人带领着残部将其血腥的屠戮干净。”
“我想...”
“应该是沈霸这个家族,直接或间接性的导致吴大人带领着残部的这群人的至亲全部死亡,于是他们背负了沉重的血海深仇,找上了沈霸的家门,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于是造成了这桩血案。”
“但是一个偏远的山村家族怎么会牵扯上当时的甘州都督陈炯临呢?”
“甘凉王造反逆伐一事另有蹊跷!”
李苪一字一句的顿道,表情凝重,仿佛阴云笼罩。
“李苪,你去做官该有多好,你绝对会是一个好官!”
清绾失神的眨了眼睛,喃喃自语。
“嗯?”
“怎么啦?”
“你...刚才说什么?”
“没什么,你继续说,很有道理!”
清绾轻笑了几声,轻缓的舒了口气,仿佛释然了不少。
据野史杂记中的记载,甘州都督陈炯临在甘州仓促起兵造反,以下犯上,企图动摇政局,攻打凉州,自称甘凉王,所幸好景不长,在短时间内被驻守凉州的左武卫大军血腥的强势镇压,无疾而终。
高宗大怒,下密令诛杀其家族,以及部下将领的家属,流放奴仆,所属士兵至亲之人皆在乡邻里受到了严重的偏歧,所以远走他乡导致颠沛流离,死的死,伤的伤,受牵连者高达五百多人。
“没错,字面上的记载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义父根本无心谋反,百姓安居乐业是他老人家最愿意看到的,只是那天回到甘州,由他带领的,护送押往凉州的百万两饷银,在路途中被乡匪劫走了,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他准确带兵前去剿灭这群乡匪,但是盛怒之下不经意间发了几句牢骚,被人诬陷说是起兵造反。”
“义父百口莫辩,首先是饷银弄丢了,没有人相信他,再者恰恰回到甘州集合了军队,这下更是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义父情绪激动,加上怒火滔天,于是斩杀此人于马下,带着军队出城前往剿灭这般大胆的乡匪,殊不知在路上碰到了正赶来平乱他们的左武卫大军,寡不敌众,再加上义父本无心反叛,所以一击之下就溃不成军,遂带着数十人轻而易举的就逃走了,最后还是来到了乡匪居住的地方。”
“押往凉州的饷银被沈霸的家族给劫去了?”
李苪陷入了深深的震惊中,他就知道此事没有这么简单,果然不出他的所料,但是听见清绾的亲口确认,他还是不免陷入了沉重焦灼的窘状中。
“按理说押送饷银这么重要的事,理应有重兵且精锐把守,而且押送的线路也是绝密,无人知晓,竟然被区区的乡匪劫去,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那是梅雨季节,从启程押送饷银初始就一直下着雨,时而小,时而大,吴大人仍然还是按照计划中的方案行事,将饷银押送至甘州境内时,天公不作美,降下大暴雨,冲毁了驿道。
于是吴大人转念一想,冒险的换了一条狭小却是捷径的小路前进,火速赶往甘州,途经一段山道时,遇上了泥石***锐力量损失过半,之后不久,饷银就被劫了。
至于刘班头心头的一块重病,也就是这个时候烙下的,因为他是吴大人的贴身侍卫,正好跟随吴大人押送饷银,而赵捕头最初则是留守在了甘州,发兵剿灭乡匪时带上了。
这是一段沉重的往事,充满了血腥与杀戮,加上沈霸全族人的死亡人数,十七年的这桩血案,真正意义上牵扯人数达七百人之多。
李苪陷入了沉思中,眼皮无力的眨着,真相总是这么的残忍。
“你都清楚了吧!”
“为什么会是这样?”
李苪脸色阴沉,不甘心的悔问。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问过义父,十三年都过去了,为什么还要如此执意的重拾往事呢?义父没有明确的回答我,他说他们是军人,为自己正名,是保家卫国的英雄,不是百姓眼中的反贼,忠心耿耿的为朝廷、为百姓做实事,死后才会安息。”
“为自己正名,用这种方式为自己正名,难道不觉得残忍吗?”
清绾低下了头,她不明白了,默然不语。
“义父说只要找到了白银的下落,一切就都好办了。”
清绾小声的说道,小到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找到白银就好办了?你相信吗?”
“你不相信!”
李苪冷冷的笑着,英俊的脸庞满是凄苦。
“可是,义父他...”
清绾猛然抬头,对上了李苪的眼睛,心里好多替吴大人辩解的话全都憋回去了。
“吴大人不想背负这个罪名,他太渴望公道了,只是这个公道永远不会来了。”
“于是他麻痹自己,固执的认为只要找到了丢失的白银就能为自己正名,为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正名,为了讨回公道,所以带着残余的十多人,杀上了乡匪的村落。”
等到他们赶到村落时,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因为他们既要躲避追杀,又要冒险进入腹地。
而此时将白银拉回村落的这群乡匪们不禁愣住了,沉甸甸的大木箱中满满的装的全是银铤,再联想到押送的士兵,他们很快的就联想到了朝廷的银子。
数量众多,足有三百万两,满满的十五箱,一箱是二十万两。
发财了,发大财了,没有人不会动心,何况是一群土匪呢,他们为的就是钱财。
于是为首几人拉拢了村里的壮力,秘密的将白银转运出去了。
等到吴大人一行十多人辛辛苦苦赶到时,村里面就只剩下大批大批的妇孺了,无奈之下他们成了替罪羔羊,血腥的逼问白银的下落,自然是无一人知晓。
直到后来,为了此事的不留任何痕迹,外出的壮力陆陆续续的返回村落之时,他们彻底的暴露了。转眼之间,一场大火将其燃烧殆尽,这个村落就此沦为了废墟。
从这时候起,吴大人的追杀之旅正式开始,后面的事全部连贯起来,一切也都顺理成章了。
“死绝了,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命运的审判,没有一个人可以活下来!”
一段沉重的往事,经久不散的扩大,令人唏嘘不已。
难道真的是白银引发的血案吗?其实不然,从一开始的每一个环节的丁点错误,累积起来便是滔天大错。
李苪蓦然的抬头,迟缓的闭上了眼睛,感受着夕阳的余晖,怀着对逝者的敬意,表达了深深哀悼。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愿月岁静好!
.........
“你要走吗?”
“对。”
“去哪里?”
“不知道,没有想过。”
清绾低着头,彷徨的前进。
“你...”
李苪顿了顿,腼腆开口道:“你义父让我照顾你。”
她回眸一笑,浅浅的酒窝令李苪陶醉,这迷人的笑容映入了他的脑海中,久久无法忘却。
一袭白衣,一柄利剑,一匹快马。
夕阳里,她渐行渐远的背影逐渐模糊了他的视线。
故事完了吗,也许吧,没有人说得准。
“少爷,那三百万两白银到底在哪里?”
“不知道,也许真的就在山里。”
“以后还会有人来寻找宝藏吗?”
“会有的。”
“为什么?”
“因为我要给这座无名山头起个名字?”
“起什么名字好啊?”
“嗯...”
“就叫银山吧,‘金银’的‘银’!”
“......”
此时夕阳正盛,夜幕即将来临。
....
本卷完!
“嗯...”
清绾先是沉默了许久,然后才沉吟的开口,支支吾吾了半晌,似乎难以言耻。
“我说义父杀了他全族人,你敢相信吗?”
李苪闻言,眉头紧皱,鼻子眼睛全都挤到了一起,满是厌恶的表情,他一会看向清绾,又不时的眺望墓碑,迟疑的摇头。
“不会吧!”
李二的表情逐渐凝固,两腿战栗,头皮一阵发麻,仿佛他已经想到了横尸遍野的场景,血液、苍蝇、蛆虫...
女子冷冷的看着,默然不语。
“不想相信,曾经把保家卫国当做无上荣耀的军人,摇身一变就沦为了冷酷的恶魔,无情的刽子手,这可是多少条人命啊!”
清绾哑然一笑,失神的摇头。
“也许吧,命运本就如此不公,他们只是历史的遗弃者,不论什么评价他们都得接受。”
“人们往往只是看见了表面现象,百般的偏袒受伤害的一方,殊不知行凶者真真也是受伤害的一方,我们没有权利指责这群人,这群默默承受痛苦,人人喊打的反贼。”
“所以就让往事随风飘散,他们死后应当有个归宿。”
李苪若有所思的点头,脸色微变,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还要我继续说吗?”
清绾很狡黠,故意让李苪推测,尽管是无比的接近真相,但是终究会有纰漏。
李苪没有让她失望,简单的在脑海中过了几遍清绾所说的每一句话,揣度每一个字的含义,良久,这才缓缓开口。
吴大人带领着残部屠杀了沈霸的全族人,唯独他一人意外逃脱,所以当他认出吴大人的第一眼时,瞬间就崩溃了,意识到了恶魔找上门来,终有一死,绝望笼上心头,带着对天地之间的怨恨。
吴大人没有让他失望,夺过许参军手中的横刀,从其胸口重重挥下,在众人还未反应之际,硬生生的活劈了沈霸,从而变相的守护了这个秘密宝藏,也就是所谓的白银,他得不到,刺史大人也永远得不到。
屠杀全族之人,这是有多大的仇恨了,恐怕是血海深仇。
李苪眉头一挑,冷冷的回应:“如果顺着这条思路深究下去,情到深处,导致激愤杀人,所以吴大人带领着残部将其血腥的屠戮干净。”
“我想...”
“应该是沈霸这个家族,直接或间接性的导致吴大人带领着残部的这群人的至亲全部死亡,于是他们背负了沉重的血海深仇,找上了沈霸的家门,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于是造成了这桩血案。”
“但是一个偏远的山村家族怎么会牵扯上当时的甘州都督陈炯临呢?”
“甘凉王造反逆伐一事另有蹊跷!”
李苪一字一句的顿道,表情凝重,仿佛阴云笼罩。
“李苪,你去做官该有多好,你绝对会是一个好官!”
清绾失神的眨了眼睛,喃喃自语。
“嗯?”
“怎么啦?”
“你...刚才说什么?”
“没什么,你继续说,很有道理!”
清绾轻笑了几声,轻缓的舒了口气,仿佛释然了不少。
据野史杂记中的记载,甘州都督陈炯临在甘州仓促起兵造反,以下犯上,企图动摇政局,攻打凉州,自称甘凉王,所幸好景不长,在短时间内被驻守凉州的左武卫大军血腥的强势镇压,无疾而终。
高宗大怒,下密令诛杀其家族,以及部下将领的家属,流放奴仆,所属士兵至亲之人皆在乡邻里受到了严重的偏歧,所以远走他乡导致颠沛流离,死的死,伤的伤,受牵连者高达五百多人。
“没错,字面上的记载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义父根本无心谋反,百姓安居乐业是他老人家最愿意看到的,只是那天回到甘州,由他带领的,护送押往凉州的百万两饷银,在路途中被乡匪劫走了,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他准确带兵前去剿灭这群乡匪,但是盛怒之下不经意间发了几句牢骚,被人诬陷说是起兵造反。”
“义父百口莫辩,首先是饷银弄丢了,没有人相信他,再者恰恰回到甘州集合了军队,这下更是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义父情绪激动,加上怒火滔天,于是斩杀此人于马下,带着军队出城前往剿灭这般大胆的乡匪,殊不知在路上碰到了正赶来平乱他们的左武卫大军,寡不敌众,再加上义父本无心反叛,所以一击之下就溃不成军,遂带着数十人轻而易举的就逃走了,最后还是来到了乡匪居住的地方。”
“押往凉州的饷银被沈霸的家族给劫去了?”
李苪陷入了深深的震惊中,他就知道此事没有这么简单,果然不出他的所料,但是听见清绾的亲口确认,他还是不免陷入了沉重焦灼的窘状中。
“按理说押送饷银这么重要的事,理应有重兵且精锐把守,而且押送的线路也是绝密,无人知晓,竟然被区区的乡匪劫去,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那是梅雨季节,从启程押送饷银初始就一直下着雨,时而小,时而大,吴大人仍然还是按照计划中的方案行事,将饷银押送至甘州境内时,天公不作美,降下大暴雨,冲毁了驿道。
于是吴大人转念一想,冒险的换了一条狭小却是捷径的小路前进,火速赶往甘州,途经一段山道时,遇上了泥石***锐力量损失过半,之后不久,饷银就被劫了。
至于刘班头心头的一块重病,也就是这个时候烙下的,因为他是吴大人的贴身侍卫,正好跟随吴大人押送饷银,而赵捕头最初则是留守在了甘州,发兵剿灭乡匪时带上了。
这是一段沉重的往事,充满了血腥与杀戮,加上沈霸全族人的死亡人数,十七年的这桩血案,真正意义上牵扯人数达七百人之多。
李苪陷入了沉思中,眼皮无力的眨着,真相总是这么的残忍。
“你都清楚了吧!”
“为什么会是这样?”
李苪脸色阴沉,不甘心的悔问。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问过义父,十三年都过去了,为什么还要如此执意的重拾往事呢?义父没有明确的回答我,他说他们是军人,为自己正名,是保家卫国的英雄,不是百姓眼中的反贼,忠心耿耿的为朝廷、为百姓做实事,死后才会安息。”
“为自己正名,用这种方式为自己正名,难道不觉得残忍吗?”
清绾低下了头,她不明白了,默然不语。
“义父说只要找到了白银的下落,一切就都好办了。”
清绾小声的说道,小到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找到白银就好办了?你相信吗?”
“你不相信!”
李苪冷冷的笑着,英俊的脸庞满是凄苦。
“可是,义父他...”
清绾猛然抬头,对上了李苪的眼睛,心里好多替吴大人辩解的话全都憋回去了。
“吴大人不想背负这个罪名,他太渴望公道了,只是这个公道永远不会来了。”
“于是他麻痹自己,固执的认为只要找到了丢失的白银就能为自己正名,为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正名,为了讨回公道,所以带着残余的十多人,杀上了乡匪的村落。”
等到他们赶到村落时,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因为他们既要躲避追杀,又要冒险进入腹地。
而此时将白银拉回村落的这群乡匪们不禁愣住了,沉甸甸的大木箱中满满的装的全是银铤,再联想到押送的士兵,他们很快的就联想到了朝廷的银子。
数量众多,足有三百万两,满满的十五箱,一箱是二十万两。
发财了,发大财了,没有人不会动心,何况是一群土匪呢,他们为的就是钱财。
于是为首几人拉拢了村里的壮力,秘密的将白银转运出去了。
等到吴大人一行十多人辛辛苦苦赶到时,村里面就只剩下大批大批的妇孺了,无奈之下他们成了替罪羔羊,血腥的逼问白银的下落,自然是无一人知晓。
直到后来,为了此事的不留任何痕迹,外出的壮力陆陆续续的返回村落之时,他们彻底的暴露了。转眼之间,一场大火将其燃烧殆尽,这个村落就此沦为了废墟。
从这时候起,吴大人的追杀之旅正式开始,后面的事全部连贯起来,一切也都顺理成章了。
“死绝了,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命运的审判,没有一个人可以活下来!”
一段沉重的往事,经久不散的扩大,令人唏嘘不已。
难道真的是白银引发的血案吗?其实不然,从一开始的每一个环节的丁点错误,累积起来便是滔天大错。
李苪蓦然的抬头,迟缓的闭上了眼睛,感受着夕阳的余晖,怀着对逝者的敬意,表达了深深哀悼。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愿月岁静好!
.........
“你要走吗?”
“对。”
“去哪里?”
“不知道,没有想过。”
清绾低着头,彷徨的前进。
“你...”
李苪顿了顿,腼腆开口道:“你义父让我照顾你。”
她回眸一笑,浅浅的酒窝令李苪陶醉,这迷人的笑容映入了他的脑海中,久久无法忘却。
一袭白衣,一柄利剑,一匹快马。
夕阳里,她渐行渐远的背影逐渐模糊了他的视线。
故事完了吗,也许吧,没有人说得准。
“少爷,那三百万两白银到底在哪里?”
“不知道,也许真的就在山里。”
“以后还会有人来寻找宝藏吗?”
“会有的。”
“为什么?”
“因为我要给这座无名山头起个名字?”
“起什么名字好啊?”
“嗯...”
“就叫银山吧,‘金银’的‘银’!”
“......”
此时夕阳正盛,夜幕即将来临。
....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