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突发事件
十月十日,卯时左右,不过才两三个时辰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天蒙蒙亮,即便如此,仍然有大半边天处于黑暗之中,就像是笼罩了一层朦朦胧胧的黑纱。
李苪推出房门,走出了书房,感受着瑟瑟秋风,忽然有种飘逸洒脱的清新之感。
他轻轻的吐出一口气来,心情顺畅,眼中不自觉的明朗了起来。
李苪起的够早,不...或者说整宿没睡,许多问题困扰着他,令他久久无法入睡,分析着两张因为‘用词不当’而导致的大相径庭的结果,他的内心焦灼,如同正在徐徐燃烧的蜡烛,散发出的火焰,忽明忽暗。
他对照着卷宗,结合着证词,分析了许久,李二在一旁斟茶,偶尔才插上几句话,到后来倦意涌上心头,便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李苪心有余而力不从心,放下了手中的卷宗以及证词之后,无趣的在书房转悠起来,找出了几本书籍翻看,这一看就忘记了时间,一下子便到了天亮。
后院有一老翁,身穿蓝灰色衣袍,拿着扫帚清扫台阶。
他并不认识李苪,但是观其衣着谈吐,就知道李苪身份不凡,口口声声,毕恭毕敬言道公子。
李苪微微一笑,接过他的扫帚,让老翁在一旁休憩。老翁当然不同意了,说什么都不愿意,不过最后还是拗不过李苪,让他动手来回走了好几遍,直到李二在朦朦胧胧中醒来。
他拿着信件交给了耿捕头,按照李苪的要求,派衙役送到了阜县,交于李大人手中。
这是李苪交代的第一个吩咐,耿捕头非常上心,准备亲自前往阜县,交于李大人手中,不过李二把他给劝住了,李苪说不用了,这封信件并不非常重要,只不过是简述了此案罢了。
他们三人来到了距离县衙不远处的面馆,用过朝食以后,便回到了县衙,如今已是翻供后的第三天,时间紧迫,指不定李家老爷子又会过来催促重审。
拖延,尽量的推延时间,因为李苪已经有些眉目了。
令李二不明白的是,李苪又多点了一碗清汤面,他当然知道这碗面是给谁的了,这是第二次,李二仍然还有许多惊讶之处。
耿捕头嘿嘿一笑,在内心暗自啧啧称奇,不过并没有点破。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耿捕头当然清楚监狱的各种情况,就单单一碗滚烫的清汤面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尤其是对于媛儿这种流落风尘的奇女子而说,李苪的出现,仿佛身披着佛光,从天穹降下。
就让李苪来当老好人吧,从翻供这一事实中抽丝剥茧,窥得真相的冰山一角。
回到县衙,这三人马不停歇的直接赶往了监狱,如今暗无天日的监狱,已经渗入了些许的光明,不过并不刺眼,反而柔和多一点。
当牢门打开的那一刻,有种无比奇妙的感觉,顿时间让所有人从浑浑噩噩中揪心,清汤面的清香让他们吞咽着口水。
逆着光芒,媛儿茫然的眨着疲倦的眼皮,显然也是一宿没合眼,她瞅着柔和的晨光,从中年妇女的衙役身后瞥见了一个白色身影,仿佛身披着佛光,如救世主般的降临,使人脱离苦海。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媛儿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了这行字,把自己的病苦、心苦、烦恼妄想全都度空、度光,她想不起来自己是如何得知的这句话,可能是自己心灵麻木的缘故吧,渡化自己想要跳出红尘的心灵。
她下意识的吐出了一句话:“......”
没有人听清楚,包括她自己,原本是一句话,到后来声音渐弱,一个字,直至虚无缥缈。
没错,这一切对他来说都太遥远了。
“公子,又来这套?”
媛儿别过衙役,看见了翩翩公子的李苪,再是仆人模样的李二,最后是不苟言笑、冷面如实的耿捕头,不过在此之前,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是一碗散发着热气的清汤面。
“姑娘,你多虑了,这碗清汤面是小生送给人证的。”
媛儿蓦然的点头,脸上浮现出异样的表情,自行接过了李二手中滚烫的清汤面,旁若无人的大口吞咽起来。
“哼,连一句谢谢都没有。”
李二不乐意,在一旁低声喃喃自语。
媛儿眉头微颤,别有用心的瞟了眼李二,满不在乎的专心吃面。
“耿大哥,烦恼您在这儿看着,待她吃完,便带她来前厅,开始第二轮审问。”
“是,公子。”
耿捕头应声点头,环视着牢房,便站在了牢房外面,漠然的注视着里面狼吞虎咽的女子,媛儿的行为已经出卖了自己,口是心非,内心仅存最后一丝的尊严。
“大姐,这儿发现了许多死老鼠。”
“死老鼠就死老鼠,干嘛一惊一乍的,公子还在这里,赶快给我清理掉。”
中年妇女把声音压得很低,挥手示意,眼神总是有意无意的往李苪身上瞄。
罗老县丞已经吩咐下来了,监狱里一定要打扫干净,李苪第一次进来就提过这个问题,如今当着李苪的面,这不是打罗老县丞的脸吗?
中年妇女的衙役内心忐忑,不安的注视着李苪,祈祷他赶快离去。
她快步跟上了李苪,心虚的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声音虽然极小,但是仍然被李苪准确无误的给捕捉到了。
李苪好奇的问道:“大姐,刚才似乎有人上报说发现了死老鼠?”
“啊...这个...却有其事。”
中年妇女的衙役目光闪躲,不敢直视李苪,微微的点头。
“在哪发现的?”
李苪若有所思的问道。
“嗯...人证媛儿隔壁的牢房中。”
衙役犹豫了,半推半就的回答道。
“隔壁的牢房?”
李苪立在过道,双臂环抱,纳闷的思考。
半晌,这才凝重的说道:“前面带路。”
“公子,这不好吧,死老鼠有什么好看的?”
中年妇女迟疑的苦笑道。
“瞿大姐,你是不是在隐瞒什么?”
耿捕头缓慢的踱着步子,走进一瞧,冷不丁的眼神在中年妇女的衙役脸上扫视着。
“耿捕头、公子,实不相瞒,罗大人吩咐过,这监狱里面一定要保持干净整洁,这才是第一天,就发现了几只死老鼠,属下不好交代。”
瞿大姐表情苦涩,不免低下了头。
“瞿大姐,您刚才都说才是第一天,事出反常必有因。”
李苪字字句句顿道,别开几名衙役,直接走向了走廊深处。
中年妇女的衙役杵在了原地,还未反应过来,赶紧快步跟上。
李苪走进一瞧,一共五只灰色的死老鼠,已经被两名衙役集中收拾起来了,放在了簸箕里面。
媛儿也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猛然的放下碗筷,凑到了李苪身后,诧异的注视着衙役手中的簸箕,五只横死的死老鼠,因为本就要带她去第二次审问,所以牢门未关。
“这几只老鼠是怎么死的?”
耿捕头率先发问道。
“不清楚,还未仔细深究。”
“监狱里老鼠虽然众多,但是死亡的却是寥寥无几,而且像这样大规模死亡的,是从未有过的事。”
瞿大姐眉头紧皱,哭丧着脸,内心直呼晦气。
“也就是说不存在正常死亡。”
“那就是非正常死亡。”
“病死?”
......
“毒死!”
李苪轻吐道,冷漠的语气令所有人的脸上仿佛都结上了一层厚霜,热气几经消散。
李苪推出房门,走出了书房,感受着瑟瑟秋风,忽然有种飘逸洒脱的清新之感。
他轻轻的吐出一口气来,心情顺畅,眼中不自觉的明朗了起来。
李苪起的够早,不...或者说整宿没睡,许多问题困扰着他,令他久久无法入睡,分析着两张因为‘用词不当’而导致的大相径庭的结果,他的内心焦灼,如同正在徐徐燃烧的蜡烛,散发出的火焰,忽明忽暗。
他对照着卷宗,结合着证词,分析了许久,李二在一旁斟茶,偶尔才插上几句话,到后来倦意涌上心头,便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李苪心有余而力不从心,放下了手中的卷宗以及证词之后,无趣的在书房转悠起来,找出了几本书籍翻看,这一看就忘记了时间,一下子便到了天亮。
后院有一老翁,身穿蓝灰色衣袍,拿着扫帚清扫台阶。
他并不认识李苪,但是观其衣着谈吐,就知道李苪身份不凡,口口声声,毕恭毕敬言道公子。
李苪微微一笑,接过他的扫帚,让老翁在一旁休憩。老翁当然不同意了,说什么都不愿意,不过最后还是拗不过李苪,让他动手来回走了好几遍,直到李二在朦朦胧胧中醒来。
他拿着信件交给了耿捕头,按照李苪的要求,派衙役送到了阜县,交于李大人手中。
这是李苪交代的第一个吩咐,耿捕头非常上心,准备亲自前往阜县,交于李大人手中,不过李二把他给劝住了,李苪说不用了,这封信件并不非常重要,只不过是简述了此案罢了。
他们三人来到了距离县衙不远处的面馆,用过朝食以后,便回到了县衙,如今已是翻供后的第三天,时间紧迫,指不定李家老爷子又会过来催促重审。
拖延,尽量的推延时间,因为李苪已经有些眉目了。
令李二不明白的是,李苪又多点了一碗清汤面,他当然知道这碗面是给谁的了,这是第二次,李二仍然还有许多惊讶之处。
耿捕头嘿嘿一笑,在内心暗自啧啧称奇,不过并没有点破。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耿捕头当然清楚监狱的各种情况,就单单一碗滚烫的清汤面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尤其是对于媛儿这种流落风尘的奇女子而说,李苪的出现,仿佛身披着佛光,从天穹降下。
就让李苪来当老好人吧,从翻供这一事实中抽丝剥茧,窥得真相的冰山一角。
回到县衙,这三人马不停歇的直接赶往了监狱,如今暗无天日的监狱,已经渗入了些许的光明,不过并不刺眼,反而柔和多一点。
当牢门打开的那一刻,有种无比奇妙的感觉,顿时间让所有人从浑浑噩噩中揪心,清汤面的清香让他们吞咽着口水。
逆着光芒,媛儿茫然的眨着疲倦的眼皮,显然也是一宿没合眼,她瞅着柔和的晨光,从中年妇女的衙役身后瞥见了一个白色身影,仿佛身披着佛光,如救世主般的降临,使人脱离苦海。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媛儿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了这行字,把自己的病苦、心苦、烦恼妄想全都度空、度光,她想不起来自己是如何得知的这句话,可能是自己心灵麻木的缘故吧,渡化自己想要跳出红尘的心灵。
她下意识的吐出了一句话:“......”
没有人听清楚,包括她自己,原本是一句话,到后来声音渐弱,一个字,直至虚无缥缈。
没错,这一切对他来说都太遥远了。
“公子,又来这套?”
媛儿别过衙役,看见了翩翩公子的李苪,再是仆人模样的李二,最后是不苟言笑、冷面如实的耿捕头,不过在此之前,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是一碗散发着热气的清汤面。
“姑娘,你多虑了,这碗清汤面是小生送给人证的。”
媛儿蓦然的点头,脸上浮现出异样的表情,自行接过了李二手中滚烫的清汤面,旁若无人的大口吞咽起来。
“哼,连一句谢谢都没有。”
李二不乐意,在一旁低声喃喃自语。
媛儿眉头微颤,别有用心的瞟了眼李二,满不在乎的专心吃面。
“耿大哥,烦恼您在这儿看着,待她吃完,便带她来前厅,开始第二轮审问。”
“是,公子。”
耿捕头应声点头,环视着牢房,便站在了牢房外面,漠然的注视着里面狼吞虎咽的女子,媛儿的行为已经出卖了自己,口是心非,内心仅存最后一丝的尊严。
“大姐,这儿发现了许多死老鼠。”
“死老鼠就死老鼠,干嘛一惊一乍的,公子还在这里,赶快给我清理掉。”
中年妇女把声音压得很低,挥手示意,眼神总是有意无意的往李苪身上瞄。
罗老县丞已经吩咐下来了,监狱里一定要打扫干净,李苪第一次进来就提过这个问题,如今当着李苪的面,这不是打罗老县丞的脸吗?
中年妇女的衙役内心忐忑,不安的注视着李苪,祈祷他赶快离去。
她快步跟上了李苪,心虚的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声音虽然极小,但是仍然被李苪准确无误的给捕捉到了。
李苪好奇的问道:“大姐,刚才似乎有人上报说发现了死老鼠?”
“啊...这个...却有其事。”
中年妇女的衙役目光闪躲,不敢直视李苪,微微的点头。
“在哪发现的?”
李苪若有所思的问道。
“嗯...人证媛儿隔壁的牢房中。”
衙役犹豫了,半推半就的回答道。
“隔壁的牢房?”
李苪立在过道,双臂环抱,纳闷的思考。
半晌,这才凝重的说道:“前面带路。”
“公子,这不好吧,死老鼠有什么好看的?”
中年妇女迟疑的苦笑道。
“瞿大姐,你是不是在隐瞒什么?”
耿捕头缓慢的踱着步子,走进一瞧,冷不丁的眼神在中年妇女的衙役脸上扫视着。
“耿捕头、公子,实不相瞒,罗大人吩咐过,这监狱里面一定要保持干净整洁,这才是第一天,就发现了几只死老鼠,属下不好交代。”
瞿大姐表情苦涩,不免低下了头。
“瞿大姐,您刚才都说才是第一天,事出反常必有因。”
李苪字字句句顿道,别开几名衙役,直接走向了走廊深处。
中年妇女的衙役杵在了原地,还未反应过来,赶紧快步跟上。
李苪走进一瞧,一共五只灰色的死老鼠,已经被两名衙役集中收拾起来了,放在了簸箕里面。
媛儿也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猛然的放下碗筷,凑到了李苪身后,诧异的注视着衙役手中的簸箕,五只横死的死老鼠,因为本就要带她去第二次审问,所以牢门未关。
“这几只老鼠是怎么死的?”
耿捕头率先发问道。
“不清楚,还未仔细深究。”
“监狱里老鼠虽然众多,但是死亡的却是寥寥无几,而且像这样大规模死亡的,是从未有过的事。”
瞿大姐眉头紧皱,哭丧着脸,内心直呼晦气。
“也就是说不存在正常死亡。”
“那就是非正常死亡。”
“病死?”
......
“毒死!”
李苪轻吐道,冷漠的语气令所有人的脸上仿佛都结上了一层厚霜,热气几经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