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钧一发(三)
“肖老三下山以后,先是到了山下的村子,因为没钱,又没有认识的人可以投靠,便暂住在了村西边的破城隍庙中,后来有一个村子的好心人家收留了他,告诉他在村口有一户已经搬走了人家,简单的收拾一番后,便让肖老三进去住了。”
“山脚的村子,叫什么名字?”
苏老爹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题,似乎犯了难,吞吞吐吐的犹豫了半晌,这才迟疑的说道:“肖老三在山脚下许多的村子都暂住过,这个问题老朽回答不上来。”
“不过村子名肖老三还真提到过,不过让老朽给忘记了,要不然也不会用这个村子,那个村子的代替了。”
苏老爹汗颜一笑,这才缓缓额开口说道。
“这样啊。”
李苪陷入了沉思,他凝视着眼睛,若有所思的问道。
“这样吧,晚辈一路走来也路过了不少的村子,那我就说一个村子的名字,看您老人家是否记得。”
他顿了顿,笑着问道:“明溪村,不知苏老爹可否听过?”
“明溪村...”
苏老爹愣了半晌,自顾的念叨了几遍,低声说道:“明溪村,老朽对这个名字倒有点印象,山下似乎有这个村子,不过是不是肖老三暂住过的村子,这就不得而知了。”
李苪一挑眉,与清绾相视一眼,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除此之外肖三叔还提到了些什么?”
“肖老三说了很多,大都是些有关外界的信息,但是他对自己历经的事情倒是很少提及,最后还有的一点,便是拜师学医。”
“肖三叔为什么对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很少提及呢?”
李二想不明白,纳闷的问道。
苏老爹扫了李二一眼,笑而不语的摇了摇头。
“没有人会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讲自己的一些苦难的经历,这是所有人的通病,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亲人朋友面前,就算苏老爹想不起来,晚辈倒也能猜到几分。”
李苪淡淡一笑,面露若有若无的惆怅之色,看起来显得有几分神秘感,颇像个世外高人。
“这个你也能猜到不成?”
清绾不大相信,撇着嘴巴十分的费解的低声说道。
苏老爹似乎也不敢相信,轻抚着胡须,一副要看好戏的样子,露出了似笑非笑的面孔。
李苪轻笑了几声,拱着两手藏于袖中,凛声道:“这个简单,肖三叔经历了山下的人情世故,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在山下的生活无比的艰辛,自然是不会讲出来的,因为他不用博得大家的同情,没那个必要让大家掉眼泪。”
“那么他会讲些什么呢?”
李苪嘿嘿一笑,略显神秘的说道:“他会讲自己的阅历,山下的生活是一定要讲的,但是不一定是他亲身经历的,反倒是他看见的;其次便是山下稀奇古怪的东西,最好是山头上没有的,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少爷,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李二狐疑的望着李苪,有些好气又有些好笑的问道。
李苪没有理会他,转身在空地上踱着步子,朝着苏老爹一挑眉,淡淡的说道:“苏老爹不是都已经说过了吗。”
李二和清绾一听,顿时便拉下脸来,苏老爹又何曾说过这句话。
“肖三叔拜师学医又是怎么一回事?”
李苪赶紧跳过了这个话题,他没有兴趣深究这个问题,他只需要知道肖三叔曾经讲过自己在哪个村子暂住过就可以了,其他的李苪也不想知道,而且也追问不出个结果来。
“肖老三说他在恭州拜了一位名医为师,这位大夫是恭州数一数二的名医,据说祖上曾经出过御医,就是给皇帝治病的大夫,我们就不禁纳闷了,看来这位名医的名气不小,医术定然高明,那为何会想着收你为徒呢?”
“恭州城首屈一指的大夫,名气还不小...可留有名字?”
李苪闻言,顿时也感到很纳闷,恭州倒也不大,下辖三个县城,治所便是和集县,他怎么未曾听闻。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肖老三说,名医的名字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恭州城的百姓都亲切的叫他杨大夫。”
“杨大夫?”
李苪微微皱眉,自个轻声念叨了几声。
“接下来呢?”
“名医当然不可能收他了,不过凡事都有个例外,所以肖老三这才苦苦的求了他将近十年的工夫,何况还有肖老三的遭遇,杨大夫特例的将他收为了药徒,先跟着他熟悉药材再说。”
“倒也符合规矩,晚辈自幼随家父熟读医书,熟悉药材这是学医的基本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功课。”
“嗯......”
苏老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犹豫了一番,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下面的事情就没什么好讲的了。”
“没有了吗?”
李苪狐疑的看着苏老爹,有些惊奇的问道。
“小友,你有话就直接说吧。”
苏老爹不懂李苪的意思,眯着眼睛微微笑道。
“那好,恕晚辈直言,肖三叔从此以后便来往于山头与山下之间,这其中可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插曲发生吗?”
“这个...这个要容老朽仔细想想。”
苏老爹轻捻着右手,左手便抚上了胡须,表情逐渐的收敛了起来,而略显的凝重了几分。
“肖老三也不是经常的回村,最短的一次只是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是间隔了三个月的时间。”
“他每次来都是一个人来的,同时还从山下带上来了许多村民不曾见的新鲜东西,不过大都很是平常,为了孝敬杨大夫,我们也让肖老三带去了村子里特有的食物以及新鲜的林果。”
“小友,如果你要问不同寻常的插曲话,老朽确实想不起来了,似乎好像也没有什么插曲发生。”
苏老爹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这才正色的说道。
“没有吗,让我好好想想。”
“嗯...就比如说个别村民的反常现象,非常的激动兴奋,却又喜欢一个人在僻静的地方呆坐,魂不守舍的样子,一坐便是一上午,或者是一下午的时间。”
“这不就是有心事的表现吗?”
清绾撇了撇嘴,喃喃的自语道。
“委婉点来说是有心事,客观点来讲,就是思春!”
清绾不禁脸色绯红,她知道李苪要说什么了。
苏老爹冷冷的看着李苪,一句话都没说。
“既然苏老爹还是想不起来,那晚辈就在给您提醒一点,比如说有人偷偷跑下山去,然后意外坠亡!”
李二轻咦了一声,纳闷的低声说道:“这人不就是那个三叔母的二妹,二叔母的二姐吗?”
苏老爹身子微颤,瞳孔陡然一缩,而浑身不自在起来,就像是背后有许多双眼睛在看着自己一样。
令人不寒而栗...
“山脚的村子,叫什么名字?”
苏老爹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题,似乎犯了难,吞吞吐吐的犹豫了半晌,这才迟疑的说道:“肖老三在山脚下许多的村子都暂住过,这个问题老朽回答不上来。”
“不过村子名肖老三还真提到过,不过让老朽给忘记了,要不然也不会用这个村子,那个村子的代替了。”
苏老爹汗颜一笑,这才缓缓额开口说道。
“这样啊。”
李苪陷入了沉思,他凝视着眼睛,若有所思的问道。
“这样吧,晚辈一路走来也路过了不少的村子,那我就说一个村子的名字,看您老人家是否记得。”
他顿了顿,笑着问道:“明溪村,不知苏老爹可否听过?”
“明溪村...”
苏老爹愣了半晌,自顾的念叨了几遍,低声说道:“明溪村,老朽对这个名字倒有点印象,山下似乎有这个村子,不过是不是肖老三暂住过的村子,这就不得而知了。”
李苪一挑眉,与清绾相视一眼,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除此之外肖三叔还提到了些什么?”
“肖老三说了很多,大都是些有关外界的信息,但是他对自己历经的事情倒是很少提及,最后还有的一点,便是拜师学医。”
“肖三叔为什么对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很少提及呢?”
李二想不明白,纳闷的问道。
苏老爹扫了李二一眼,笑而不语的摇了摇头。
“没有人会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讲自己的一些苦难的经历,这是所有人的通病,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亲人朋友面前,就算苏老爹想不起来,晚辈倒也能猜到几分。”
李苪淡淡一笑,面露若有若无的惆怅之色,看起来显得有几分神秘感,颇像个世外高人。
“这个你也能猜到不成?”
清绾不大相信,撇着嘴巴十分的费解的低声说道。
苏老爹似乎也不敢相信,轻抚着胡须,一副要看好戏的样子,露出了似笑非笑的面孔。
李苪轻笑了几声,拱着两手藏于袖中,凛声道:“这个简单,肖三叔经历了山下的人情世故,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在山下的生活无比的艰辛,自然是不会讲出来的,因为他不用博得大家的同情,没那个必要让大家掉眼泪。”
“那么他会讲些什么呢?”
李苪嘿嘿一笑,略显神秘的说道:“他会讲自己的阅历,山下的生活是一定要讲的,但是不一定是他亲身经历的,反倒是他看见的;其次便是山下稀奇古怪的东西,最好是山头上没有的,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少爷,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李二狐疑的望着李苪,有些好气又有些好笑的问道。
李苪没有理会他,转身在空地上踱着步子,朝着苏老爹一挑眉,淡淡的说道:“苏老爹不是都已经说过了吗。”
李二和清绾一听,顿时便拉下脸来,苏老爹又何曾说过这句话。
“肖三叔拜师学医又是怎么一回事?”
李苪赶紧跳过了这个话题,他没有兴趣深究这个问题,他只需要知道肖三叔曾经讲过自己在哪个村子暂住过就可以了,其他的李苪也不想知道,而且也追问不出个结果来。
“肖老三说他在恭州拜了一位名医为师,这位大夫是恭州数一数二的名医,据说祖上曾经出过御医,就是给皇帝治病的大夫,我们就不禁纳闷了,看来这位名医的名气不小,医术定然高明,那为何会想着收你为徒呢?”
“恭州城首屈一指的大夫,名气还不小...可留有名字?”
李苪闻言,顿时也感到很纳闷,恭州倒也不大,下辖三个县城,治所便是和集县,他怎么未曾听闻。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肖老三说,名医的名字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恭州城的百姓都亲切的叫他杨大夫。”
“杨大夫?”
李苪微微皱眉,自个轻声念叨了几声。
“接下来呢?”
“名医当然不可能收他了,不过凡事都有个例外,所以肖老三这才苦苦的求了他将近十年的工夫,何况还有肖老三的遭遇,杨大夫特例的将他收为了药徒,先跟着他熟悉药材再说。”
“倒也符合规矩,晚辈自幼随家父熟读医书,熟悉药材这是学医的基本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功课。”
“嗯......”
苏老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犹豫了一番,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下面的事情就没什么好讲的了。”
“没有了吗?”
李苪狐疑的看着苏老爹,有些惊奇的问道。
“小友,你有话就直接说吧。”
苏老爹不懂李苪的意思,眯着眼睛微微笑道。
“那好,恕晚辈直言,肖三叔从此以后便来往于山头与山下之间,这其中可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插曲发生吗?”
“这个...这个要容老朽仔细想想。”
苏老爹轻捻着右手,左手便抚上了胡须,表情逐渐的收敛了起来,而略显的凝重了几分。
“肖老三也不是经常的回村,最短的一次只是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是间隔了三个月的时间。”
“他每次来都是一个人来的,同时还从山下带上来了许多村民不曾见的新鲜东西,不过大都很是平常,为了孝敬杨大夫,我们也让肖老三带去了村子里特有的食物以及新鲜的林果。”
“小友,如果你要问不同寻常的插曲话,老朽确实想不起来了,似乎好像也没有什么插曲发生。”
苏老爹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这才正色的说道。
“没有吗,让我好好想想。”
“嗯...就比如说个别村民的反常现象,非常的激动兴奋,却又喜欢一个人在僻静的地方呆坐,魂不守舍的样子,一坐便是一上午,或者是一下午的时间。”
“这不就是有心事的表现吗?”
清绾撇了撇嘴,喃喃的自语道。
“委婉点来说是有心事,客观点来讲,就是思春!”
清绾不禁脸色绯红,她知道李苪要说什么了。
苏老爹冷冷的看着李苪,一句话都没说。
“既然苏老爹还是想不起来,那晚辈就在给您提醒一点,比如说有人偷偷跑下山去,然后意外坠亡!”
李二轻咦了一声,纳闷的低声说道:“这人不就是那个三叔母的二妹,二叔母的二姐吗?”
苏老爹身子微颤,瞳孔陡然一缩,而浑身不自在起来,就像是背后有许多双眼睛在看着自己一样。
令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