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两府相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阁六论

    几天光阴转眼就到,昨日傍晚之际,柳云卿、李仙儿、三郎一行就住在了惠和坊一带的连升店中。柳云卿自昨日饭后饱睡一番,东方才微微发白之际,这就沐浴盥洗。饱餐一顿后与三郎一人一骑取道来到了东华门外。

    这届制科与富彦国那届一般,唤作博通坟典明于教化科,待那上早朝的官员次第入内之后。应试制科之人,大约二三十个,在小黄门的带领下,也走进了东华门内。

    这制科与进士科大相径庭,应试者寥寥无几。倒不需要准备那笔墨与砚台等物,空手而走,倒也悠闲一些。

    东华门内,长长的街北廊全是金瓦红墙,不时设有铜钉朱漆的垂花门来。在晨光熹微之中,可以看见那层层大殿披着晨光,如星光一般闪烁不定。

    斗拱飞檐之上挂着铃铛在风姿作响,四周寂静,听得见同行者匆匆的脚步声。众人自东向西而去,大约走了二三里之后,自集英门而入了集英殿院,集英殿正是那进士科取士之所。

    不过制科考试却不在此处,柳云卿随众人自安乐门而入,走过含和门,最后来到了龙图阁前。

    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便是皇家藏书之处。而今日的制科考试便设在龙图阁中。

    数层木质大楼矗立眼前,作为图书馆来说已经颇为庞大。金瓦映照着朝阳,熠熠生辉。柳云卿夹在人群之中,抬头仰望,只见窗棂比比皆是,想着是为了透气,而防止虫蚁叮咬书籍的缘故。

    又见那金砖铺就的院子之中,摆着巨大的铜缸,想是全都装满了水,用以防止宝阁着火而为了能及时扑救而设。

    还未走到宝阁那数十层踏步之处,便有一些皂衣小吏在搜觅夹带。都是男人,柳云卿自然不会过于别扭,而那一众同伴,多是进士及第之人,搜身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他们岂能不知,但仍然有人深感奇耻大辱,斯文扫地,小声叫骂着。

    一番搜身之后,众人拾级而上,鱼贯而入。柳云卿眼见大殿颇为开阔,东西二侧书架林立,中间摆着数十张低矮的书案,案下蒲团一个,却并无桌椅。

    大家好

    我们公众

    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

    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

    年末最后一次福利

    请大家抓住机会

    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落座之后,柳云卿以为这是要按照古礼席地而坐,也就是如秦汉魏晋之际一般,跪着书写。谁承想,自己才方跪坐完毕,就见众人纷纷盘腿而做,有的神情肃穆,闭着眼睛在回味那九经诗书,好似老僧入定一般。

    有的则乜斜着眸子,打量着阁中情景。有的已然汗流浃背,才要磨墨,却在那砚台之中倒了太多的水来。柳云卿要说不紧张那自然是假的,不过经过数月的题海战术训练,他深知此刻自己大约是最佳状态,故而弄错了坐姿之后,略略紧张一阵,也盘腿坐在蒲团之上,不慌不忙的,仿照着众人的模样,磨起墨来。

    制科考试,一日之间,要做出六篇文章,每篇都要在三千言左右之多,共一万八千多字,又要用蝇头小楷工工整整的写出,任务之艰巨,非是后世高考所能比。

    而经过题海战术训练之后的柳云卿做这等文章,应该略有优势。因为纵然你文思如泉涌,但一天能蓄满大湖吗?一万八千言,照抄写来,一般之人也着实难以完成了。故而柳云卿于速度之上,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这不,当那紫色袍服的馆阁官人联袂而来,点上长香,宣读了圣旨,又训话一阵,宣布考试之后,柳云卿一看那题目,不由的露出了笑意。

    原来这六道题目之中有三篇分别出《汉书》、《史记》、《春秋公羊传》之中,三篇都是名人列传之言,柳云卿有着近千年的知识积累,所能发议论自然新颖,不过引经据典,符合儒家圣人之言方面还要仔细斟酌一番。

    第四道题目又出自《尚书》之《大禹谟》,该篇柳云卿已经背的滚瓜烂熟,其经义也曾与李仙儿多次探讨,也曾逐字逐句的割裂,尝试着做过策论,故而这题也不难。

    其余两道题目,一者出自《诗经》,由于与十三娘鸿雁传书的缘故,《诗经》竟然是柳云卿之所长,故而也不至于生涩。而另外一篇就对柳云卿来说,难度就很高了,竟然出自那《礼记》篇。

    柳云卿秉承小学老师所交代的金科玉律,合理利用时间,先从那最简单的开始,先易后难的原则之下,铺上稿子,拿起《诗经》那题便咬着笔杆,思付起来。

    俄而下笔如有神助,洋洋洒洒之际,不经意之间已经写了五千多言,这才完毕。

    此时已经是日上三竿之际,柳云卿伸着双臂,活动下筋骨,举目四望,只见众人也都奋笔疾书,虽然是仲春时间,不少人已经开始汗流浃背。

    柳云卿暗暗欢喜之际,目光与一馆阁官人四目相对,那官人目露怒意,柳云卿急忙低下头来,摊开一张试卷,又拿起了那道出自《大禹谟》之题咬起了笔杆。

    时光就在众人落笔挥洒之际,就在考官来回巡视当中匆匆而过。眼看着外面已经是红霞漫天之际,柳云卿还捧着那道出自《礼记》的题目苦思冥想,而一众同考之人也大多一般无二的表情,有的虽奋笔疾书,但那神色暗淡,方寸早已经大乱了。

    良晌,柳云卿眉头一皱,嘴角一扬提笔写道:“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礼乐之盛,而后可以约束人臣,错踪万几,有以致尧舜之治……”

    几个考官此时早已经饥肠辘辘,百无聊赖,四下走动之际,看到柳云卿的卷面字迹,不尽纷纷点头称赞不已。

    当暮色渐渐笼罩之际,那三根胳膊粗细的长香终于燃尽,考官大喝一声,皂隶进门开始收卷。而柳云卿正巧写下了最后一个字来。

    柳云卿抬头眼见其余同考之人,多是匆匆茫茫的模样,有人只不过才写了三四篇而已。有人甚至苦苦央求那皂隶,请再等他一会儿,自然引来紫袍乌纱帽,挂着金玉袋子的馆阁官人高声呵斥,只得无可奈何的交了上去。

    走出东华门之际,已然是繁星漫天,而李仙儿在三郎的陪同下早就焦急的等待在不远之处,眼见柳云卿大步流星而来,李仙儿眉飞色舞的迎了上去。

    柳云卿激动之下,将李仙儿拦腰抱起,转着圈子,高声叫喊道:“仙儿,你小乙哥哥大约是中了!”

    此番情形,古人怎会见过,纷纷瞩目,柳云卿耳畔便响起了了河南先生的呵斥之声,“天子宫阙之下,不敢放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