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二章 煮熟的鸭子也能飞(二)

    接着,其余的小报纷纷跟进,报道丁魁楚贪污的事情。比新民晚报更夸张的是一些小报,所做的文章更是竭尽捕风捉影之能事,不比后世的港台报刊逊色多少,他们对丁魁楚的私生活更是做了全天候报道,比如丁魁楚每天几顿饭,每顿吃了多少银两;丁魁楚纳了多少房小妾,大办酒席以收取贿赂等等,都一股脑的报道了出来。

    话说,现在大明的报刊可是全面开花,对于广州这样的大都市,自然不可能放过,几乎所有的报社在此都设置了站点。于是,短短一天时间,大明的百姓,就知道一个巨贪当上了自己国家的首辅。

    丁魁楚惊慌失措,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利用锦衣卫查封各大报刊,试图将舆论遏制在初始阶段。

    然而,李岩又岂能没想到他所能采取的措施,早就有了进一步的行动,李岩在广州的密探开始行动了。

    若论此时最自由的人群,并不是官员,也不是豪绅地主,更不可能是商人,而是有了功名的读书人,尤其是秀才这个群体。他们是大明有功名人群的最底层。基本上,他们年龄比较轻,很少生活经验,一句话解释就是热血、激情;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但由于群体庞大,个人的经济地位往往比较差,否则也就不可能被人称为穷秀才,很少人说什么穷举人。有点地位但没钱,年纪轻阅历少,注定了他们是一群愤青。在李岩的密探的挑头下,读书人终于行动了起来,高举“打倒丁巨贪,还我清平天”的标语,举行了大明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街头游行。

    第一次街头游行,立即爆发了极大的威力。随着游行的继续,不仅是读书人,就是普通的百姓,比如小市民、小商人、手工业者、码头搬运工等等,都加入了游行的行列。游行的队伍不仅通过了丁魁楚的庭院,还经过了朱慈烺的行宫。

    这时候,丁魁楚的党羽们才慌张起来。他们已经觉得,以前看似权势巨大的丁魁楚丁首辅,似乎也要扛不住了。虽然,丁魁楚的脸皮厚如城墙,如果仅仅是舆论抨击,有可能还会坚持下去。但是,朱慈烺这位年轻的皇帝,会容忍自己的首辅有巨大污点么?

    又是无耻的科道官员,再次当上了倒首辅的急先锋,不过,这时候他们的目标在前几天还是他们幕后的操纵者,其中的代表就是丁魁楚的亲信苏聘的岳父钟鸣远,果然又跳了出来,奏章中表示是自己识人不明,竟然让丁魁楚这个大蛀虫成了大明首辅。

    朝廷的纷扰,朱慈烺自然很快就知晓。然而,朱慈烺很有一种自己是提线木偶的感觉,而背后操纵的人,朱慈烺也知道。为此,摔坏了不知多少的碗碟与镇纸什么的。朱慈烺红着眼睛对王坤说道,“王坤,你说,在琼州的那人,到底有没有将我放在眼里?朕仅仅是撤换掉一个首辅,他就立即还以颜色,逼迫朕再次更换首辅?其心可诛,其心可诛啊。”

    王坤也是惊讶于李岩的反应。若是一般的大明人,最有可能的应对之策,是在朝堂上拉帮结派,凭借势力的此消彼长,来确定最后的胜者。这样的一番势力对抗,自然不免要让皇帝来做仲裁。注定了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最典型的,就是徐阶取代严嵩,用了二十几年。

    可是李岩的策略却很是简单粗暴,首先用报纸进行舆论导向,接着让读书人这个群体为自己背书,上街游行,虽然全程没有暴力,但却使得民间舆论倒逼朝廷风向,逼迫朝廷做出更改。

    这时候,说实话,朝臣甚至是皇帝的意志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除非他们愿意冒着贪官或者昏君的名头继续下去,支持丁魁楚,否则就只能改弦更张一策。

    王坤也是心惊于普通民众陡然爆发的威力,还能说什么,还敢说什么?只能张口结舌,词不达意的安慰朱慈烺一番。

    朱慈烺在发泄了一通以后,还是只能召集群臣商讨对策。

    此时,丁魁楚已经假借“伤病”赋闲在家,其实是家门都被群众堵住了,实在出不去门,而自己也没脸出门。

    群臣以此时风头大盛的钟鸣远为首,正式在朝堂上弹劾丁魁楚。

    朱慈烺见钟鸣远那等小人嘴脸,更加厌恶,说道,“钟大人,如朕没有记错的话,是丁首辅举荐你担任的监察御史一职吧?”

    朱慈烺原以为自己的话语一出,钟鸣远会羞愧的推下去,谁知道钟鸣远甚至脸色都没变,泰然自若的说道,“陛下此言差矣。朝廷职衔,原为公器,岂是个人私相授予?钟鸣远只恨自己当初识人不明,竟然举荐丁魁楚这个巨贪担任首辅,臣有罪,愿在丁魁楚这个小人去职后一并交出顶戴,以谢世人。”说的是慷慨激昂,意气风发。若是不了解他的人,肯定会以为他是大明朝另一个海瑞。

    然而,众人是不会令钟鸣远专美于前的,其余的官员纷纷补刀,落井下石,丁魁楚很快就从一个人人敬仰的大明首辅变成了专门挖大明墙角的蛀虫。其罪行不仅包括贪腐,还涉及与前首辅争权夺利,构陷前首辅;在任职两广总督与大明大学士期间,毫无建树,只知排除异己,陷害忠良等等。

    单凭这些罪名就足以将丁魁楚杀掉十次都不够。

    不过,最终丁魁楚还是免了一死,被褫夺所有官爵后,成为白身,黯然回到广东的一处乡下,在邻人的白眼中安享晚年而不得。之所以没有返回故乡,是因为丁魁楚的老家是河南,而此时的河南还在满清的治下,借丁魁楚十个豹子胆,也不敢返回河南。如此说来,丁魁楚也算是李岩的同乡。然而,李岩这个穿越者是不可能考虑到丁魁楚这个“同乡”的身份的,而显然的,丁魁楚也没将李岩这个武夫看作自己的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