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训弟
先锋营与护军营将士的供给,就不是内务府负责了,而是兵部与户部。
这也是高衍中提醒九阿哥带印鉴的原因。
那边支出都要记档,不是九阿哥一句吩咐就能行的。
侍卫们与其他随扈人员的供给,则是内务府这里负责。
九阿哥道:“粮食跟黄豆还罢了,去年猪肉是怎么解决的?”
大量的粮食与黄豆供给,这是要惊动地方官府,是从官仓里调用。
其他的,就要自己预备了。
不说随扈的王公大臣,只说侍卫,每日供给猪肉一斤,若是有回回侍卫,就换成牛肉一斤。
只这一部分,每日供应就是数百斤的猪肉。
高衍中道:“行文沿途行宫与驿站,提前采买。”
有章程就好。
九阿哥就不着急了。
如今还不知道出行人数,不必急着行文,先梳理清楚。
内务府从京城这里预备的,除了饮食供给,还有各种御用器物,以及备着赏赐来朝官员与地方耆老的赏赐。
圣驾出巡,沿途在职的与致仕的官员,都要请旨朝见,或是得了恩典,奉旨来朝。
在职的官员还罢,多是陛见述职;致仕的官员与地方耆老,御前通常会给下赏赐。
高衍中拿了去年的卷宗与纸笔,一项一项列出来。
十二阿哥在旁听着,也不插嘴。
门口有了动静,是十三阿哥来了。
九阿哥抬头见了,道:“你来的刚好,正要确定这次随扈侍卫与将士人数呢,你有准确消息没有?”
十三阿哥点头,想了想,道:“比去年冬天人多了,侍卫增加了一百二十人,到了二百七十人,上三旗先锋营跟护军营将士增加了二百人,为八百六十四人。”
九阿哥咋舌道:“这加起来扈从一千多了,这还是轻车简从?”
十三阿哥道:“因要去江南,多了汗阿玛仪仗,不过后增加这部分人,并不随圣驾出京,而是分在御舟那边,过了德州再汇合……”
九阿哥道:“那就是这牵扯的,还多了个銮仪卫衙门……”
九阿哥负责的是圣驾出巡的后勤供给,自然也包括随行将士。
他要安排的人手,就不限于内务府。
不过他也不怵。
如何供给都有先例。
他就写了条子,盖了私章,一个给兵部,一个给户部,都是给值堂的主官,吩咐给他们就这次圣驾出巡,指派一郎官专门负责相关事宜。
至于后续,有专门负责的人了,操心的就不是他了。
等着旁人上门找他就行了。
至于内务府这里的调派,则是交给了临时被传到宫里的张保住。
高衍中这里,负责盯着各处人手,做个总揽。
十三阿哥看着九阿哥痛快地将差事都分了下去,跟十二阿哥道:“九哥知人善用。”
十二阿哥点头道:“九哥也会看人。”
九哥执掌内务府四年,想要凑上前的大有人在。
九哥都是一视同仁,并无培养党羽的意思。
从头到尾,提挈过的只有高衍中与张保住两个。
这两人也没有辜负九哥的提挈,当差勤勉用心。
九阿哥安排好一切,伸了个懒腰。
看着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在旁悠哉自在的,他就对十二阿哥道:“你闲着也是闲着,这几日没事儿就过来给爷作伴儿。”
十二阿哥有些意外道:“九哥这不都安排妥当了么?”
九阿哥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摆摆手打发高衍中跟张保住下去,才对十二阿哥道:“这背了差事,不能显得太闲,那样十分功劳,在外头眼中也成了五分,这人得忙起来!”
十二阿哥:“……”
十三阿哥:“……”
“就算不忙,也不能叫人看见……”
九阿哥接着说道:“要不然下回给你加担子,完不成怎么办?得给自己留个余地!”
十二阿哥:“……”
十三阿哥踌躇道:“汗阿玛面前,还用如此么?”
九阿哥正好坐乏了,就站起身来,背着手,居高临下看着十三阿哥,道:“到底是年轻,不晓得轻重,公私不分是大忌!这私下里,父子是父子,兄弟是兄弟,可到了有差事的时候,需谨记公私分明、各司其职!”
十三阿哥坐不住了,起身垂手听了。
九阿哥接着说道:“要是想着自己是皇子阿哥,差事糊弄应付着,那也没有下一回了,汗阿玛不缺人使,也不缺儿子使……”
十三阿哥脸上也带了认真。
哥哥们每次有了差事,都比寻常官员还要努力负责,不单单是脸面的问题,也是知晓这一点。
他们并不是不可替代。
九阿哥看了十二阿哥一眼。
这个弟弟……
不怪十二阿哥低调消沉,不被皇父看重,要是上蹿下跳的,估计就要从不被看重转为生厌了。
还不如现下这样,指婚不吃亏,封爵不吃亏。
至于十三阿哥,九阿哥看着他道:“爷晓得这两年奉承你的人多,不过你可要分清楚哪些是好心,哪些是恶意,别被人给捧杀了!”
十三阿哥点头道:“我前两年是有些飘飘然,这两年看得多了,也想明白了。”
他这个“爱子”成色不足。
要是“子以母贵”,他不会跟十二阿哥一体封爵。
要是“母以子贵”,那自家娘娘的排位,就不会排在诸嫔之末。
和嫔入宫数年,只生育一女夭折,如今没有封妃,却是享受妃位供给,成为诸嫔之首。
自己娘娘进宫二十余年,生育一子两女,名义上是宠嫔,可是比不上资历老的宜妃,也比不上资历浅的和嫔。
静下心来,就会晓得,皇父心中,真正的爱子,还是序齿靠前的几位皇子。
自己不算,九哥也不算。
九哥想来也明白这一点儿,才从不曾自傲过。
九阿哥教了一回弟弟,弟弟又是听劝的,很是开怀。
果然,当哥哥有当哥哥的好处。
他掏出怀表看了眼,眼见着就要申初。
“行了,今儿就散了吧……”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明儿爷巳初过来……”
后一句,是对十二阿哥说的。
十二阿哥点头,道:“那我也那个时候来,九哥别叫府里送膳了,省得九嫂还要跟着操心,到时候我叫五所这边送。”
九阿哥点头道:“行,那爷就跟着你吃了。”
十三阿哥在旁,跃跃欲试,也想要过来了。
不过想到九阿哥之前说的话,他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各司其职……
公私分明……
汗阿玛从头到尾,都打算将他培养出来给太子为副手,那他私下里还罢,可以兄友弟恭,可是在差事上,还是不宜跟其他哥哥们搅合在一处。
这样下来,未必是皇父乐意看到的局面。
九哥将十二哥带在身边,是教十二哥东西,自己跟着搅合过去,就是不知趣了。
九哥不会亲近大哥,也不会亲近太子,而是跟十哥一起自成一派。
贝勒府的侍卫跟马车都在西华门外候着。
出了内务府后,兄弟三人就分了两路。
九阿哥带了人往西华门去了。
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顺着甬道,回阿哥所。
看着十二阿哥脸上带了笑,不似平时沉闷,十三阿哥道:“十二哥很……高兴?”
十二阿哥转头看着十三阿哥道:“十三弟不高兴么?”
十三阿哥点头道:“高兴。”
他想要问的是十二哥是不是很喜欢九哥这个哥哥,又觉得不必问。
十二哥从没有掩饰他对九哥的另眼相待。
想来也知道,九哥在内务府这几年,没少照顾十二哥这个弟弟。
十三阿哥自己也喜欢九哥。
从小他就晓得,有的哥哥是哥哥,有的哥哥像哥哥,有的哥哥不是哥哥。
合得来就合,合不来就客客气气好了。
他望向前方,入眼都是红墙。
跟圈在紫禁城里相比,自然是外头的世界更辽阔,叫人更舒心自在……
九阿哥回到贝勒府,没有急着去后院,而是先去了书房看高斌的回信。
高斌的回信提及烧锅酿酒,已经记下了相关的数据。
一百斤玉米,可烧酒二十斤。
一百斤土豆,可烧酒十斤。
因土豆产量远胜于玉米,所以用土豆烧酒成本更低廉。
只是土豆酒的醇度比不上玉米酒的醇度。
又用玉米榨油,可惜的是,出油不多,一百斤玉米只出油五斤半。
又试着用玉米做生粉,做面条,可以当细粮。
土豆这里也是,做了生粉跟粉丝、粉条,比较耐存储。
跟着回信一起过来的,是烧锅作坊的账册。
上面有每次烧酒的成本核算,耗费最大的除了人工之外,就是燃料。
即便如此,这烧酒的成本也低,只有市面上酒水的三、四成。
估摸着快要到晚膳时候,九阿哥就换了衣裳,拿了账册跟高斌的回信去了正院。
觉罗氏刚好从西厢房出来。
九阿哥见状,忙上前,道:“您这是回宁安堂?”
觉罗氏在贝勒府几日,就住在宁安堂。
觉罗氏:“……”
她就是打算去趟净房。
不过她还是点点头,道:“九爷来看小阿哥,那快进去吧!”
九阿哥点头,没有急着进去,等觉罗氏离开,才转身进了西厢,脸上带了几分小窃喜……
这也是高衍中提醒九阿哥带印鉴的原因。
那边支出都要记档,不是九阿哥一句吩咐就能行的。
侍卫们与其他随扈人员的供给,则是内务府这里负责。
九阿哥道:“粮食跟黄豆还罢了,去年猪肉是怎么解决的?”
大量的粮食与黄豆供给,这是要惊动地方官府,是从官仓里调用。
其他的,就要自己预备了。
不说随扈的王公大臣,只说侍卫,每日供给猪肉一斤,若是有回回侍卫,就换成牛肉一斤。
只这一部分,每日供应就是数百斤的猪肉。
高衍中道:“行文沿途行宫与驿站,提前采买。”
有章程就好。
九阿哥就不着急了。
如今还不知道出行人数,不必急着行文,先梳理清楚。
内务府从京城这里预备的,除了饮食供给,还有各种御用器物,以及备着赏赐来朝官员与地方耆老的赏赐。
圣驾出巡,沿途在职的与致仕的官员,都要请旨朝见,或是得了恩典,奉旨来朝。
在职的官员还罢,多是陛见述职;致仕的官员与地方耆老,御前通常会给下赏赐。
高衍中拿了去年的卷宗与纸笔,一项一项列出来。
十二阿哥在旁听着,也不插嘴。
门口有了动静,是十三阿哥来了。
九阿哥抬头见了,道:“你来的刚好,正要确定这次随扈侍卫与将士人数呢,你有准确消息没有?”
十三阿哥点头,想了想,道:“比去年冬天人多了,侍卫增加了一百二十人,到了二百七十人,上三旗先锋营跟护军营将士增加了二百人,为八百六十四人。”
九阿哥咋舌道:“这加起来扈从一千多了,这还是轻车简从?”
十三阿哥道:“因要去江南,多了汗阿玛仪仗,不过后增加这部分人,并不随圣驾出京,而是分在御舟那边,过了德州再汇合……”
九阿哥道:“那就是这牵扯的,还多了个銮仪卫衙门……”
九阿哥负责的是圣驾出巡的后勤供给,自然也包括随行将士。
他要安排的人手,就不限于内务府。
不过他也不怵。
如何供给都有先例。
他就写了条子,盖了私章,一个给兵部,一个给户部,都是给值堂的主官,吩咐给他们就这次圣驾出巡,指派一郎官专门负责相关事宜。
至于后续,有专门负责的人了,操心的就不是他了。
等着旁人上门找他就行了。
至于内务府这里的调派,则是交给了临时被传到宫里的张保住。
高衍中这里,负责盯着各处人手,做个总揽。
十三阿哥看着九阿哥痛快地将差事都分了下去,跟十二阿哥道:“九哥知人善用。”
十二阿哥点头道:“九哥也会看人。”
九哥执掌内务府四年,想要凑上前的大有人在。
九哥都是一视同仁,并无培养党羽的意思。
从头到尾,提挈过的只有高衍中与张保住两个。
这两人也没有辜负九哥的提挈,当差勤勉用心。
九阿哥安排好一切,伸了个懒腰。
看着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在旁悠哉自在的,他就对十二阿哥道:“你闲着也是闲着,这几日没事儿就过来给爷作伴儿。”
十二阿哥有些意外道:“九哥这不都安排妥当了么?”
九阿哥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摆摆手打发高衍中跟张保住下去,才对十二阿哥道:“这背了差事,不能显得太闲,那样十分功劳,在外头眼中也成了五分,这人得忙起来!”
十二阿哥:“……”
十三阿哥:“……”
“就算不忙,也不能叫人看见……”
九阿哥接着说道:“要不然下回给你加担子,完不成怎么办?得给自己留个余地!”
十二阿哥:“……”
十三阿哥踌躇道:“汗阿玛面前,还用如此么?”
九阿哥正好坐乏了,就站起身来,背着手,居高临下看着十三阿哥,道:“到底是年轻,不晓得轻重,公私不分是大忌!这私下里,父子是父子,兄弟是兄弟,可到了有差事的时候,需谨记公私分明、各司其职!”
十三阿哥坐不住了,起身垂手听了。
九阿哥接着说道:“要是想着自己是皇子阿哥,差事糊弄应付着,那也没有下一回了,汗阿玛不缺人使,也不缺儿子使……”
十三阿哥脸上也带了认真。
哥哥们每次有了差事,都比寻常官员还要努力负责,不单单是脸面的问题,也是知晓这一点。
他们并不是不可替代。
九阿哥看了十二阿哥一眼。
这个弟弟……
不怪十二阿哥低调消沉,不被皇父看重,要是上蹿下跳的,估计就要从不被看重转为生厌了。
还不如现下这样,指婚不吃亏,封爵不吃亏。
至于十三阿哥,九阿哥看着他道:“爷晓得这两年奉承你的人多,不过你可要分清楚哪些是好心,哪些是恶意,别被人给捧杀了!”
十三阿哥点头道:“我前两年是有些飘飘然,这两年看得多了,也想明白了。”
他这个“爱子”成色不足。
要是“子以母贵”,他不会跟十二阿哥一体封爵。
要是“母以子贵”,那自家娘娘的排位,就不会排在诸嫔之末。
和嫔入宫数年,只生育一女夭折,如今没有封妃,却是享受妃位供给,成为诸嫔之首。
自己娘娘进宫二十余年,生育一子两女,名义上是宠嫔,可是比不上资历老的宜妃,也比不上资历浅的和嫔。
静下心来,就会晓得,皇父心中,真正的爱子,还是序齿靠前的几位皇子。
自己不算,九哥也不算。
九哥想来也明白这一点儿,才从不曾自傲过。
九阿哥教了一回弟弟,弟弟又是听劝的,很是开怀。
果然,当哥哥有当哥哥的好处。
他掏出怀表看了眼,眼见着就要申初。
“行了,今儿就散了吧……”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明儿爷巳初过来……”
后一句,是对十二阿哥说的。
十二阿哥点头,道:“那我也那个时候来,九哥别叫府里送膳了,省得九嫂还要跟着操心,到时候我叫五所这边送。”
九阿哥点头道:“行,那爷就跟着你吃了。”
十三阿哥在旁,跃跃欲试,也想要过来了。
不过想到九阿哥之前说的话,他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各司其职……
公私分明……
汗阿玛从头到尾,都打算将他培养出来给太子为副手,那他私下里还罢,可以兄友弟恭,可是在差事上,还是不宜跟其他哥哥们搅合在一处。
这样下来,未必是皇父乐意看到的局面。
九哥将十二哥带在身边,是教十二哥东西,自己跟着搅合过去,就是不知趣了。
九哥不会亲近大哥,也不会亲近太子,而是跟十哥一起自成一派。
贝勒府的侍卫跟马车都在西华门外候着。
出了内务府后,兄弟三人就分了两路。
九阿哥带了人往西华门去了。
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顺着甬道,回阿哥所。
看着十二阿哥脸上带了笑,不似平时沉闷,十三阿哥道:“十二哥很……高兴?”
十二阿哥转头看着十三阿哥道:“十三弟不高兴么?”
十三阿哥点头道:“高兴。”
他想要问的是十二哥是不是很喜欢九哥这个哥哥,又觉得不必问。
十二哥从没有掩饰他对九哥的另眼相待。
想来也知道,九哥在内务府这几年,没少照顾十二哥这个弟弟。
十三阿哥自己也喜欢九哥。
从小他就晓得,有的哥哥是哥哥,有的哥哥像哥哥,有的哥哥不是哥哥。
合得来就合,合不来就客客气气好了。
他望向前方,入眼都是红墙。
跟圈在紫禁城里相比,自然是外头的世界更辽阔,叫人更舒心自在……
九阿哥回到贝勒府,没有急着去后院,而是先去了书房看高斌的回信。
高斌的回信提及烧锅酿酒,已经记下了相关的数据。
一百斤玉米,可烧酒二十斤。
一百斤土豆,可烧酒十斤。
因土豆产量远胜于玉米,所以用土豆烧酒成本更低廉。
只是土豆酒的醇度比不上玉米酒的醇度。
又用玉米榨油,可惜的是,出油不多,一百斤玉米只出油五斤半。
又试着用玉米做生粉,做面条,可以当细粮。
土豆这里也是,做了生粉跟粉丝、粉条,比较耐存储。
跟着回信一起过来的,是烧锅作坊的账册。
上面有每次烧酒的成本核算,耗费最大的除了人工之外,就是燃料。
即便如此,这烧酒的成本也低,只有市面上酒水的三、四成。
估摸着快要到晚膳时候,九阿哥就换了衣裳,拿了账册跟高斌的回信去了正院。
觉罗氏刚好从西厢房出来。
九阿哥见状,忙上前,道:“您这是回宁安堂?”
觉罗氏在贝勒府几日,就住在宁安堂。
觉罗氏:“……”
她就是打算去趟净房。
不过她还是点点头,道:“九爷来看小阿哥,那快进去吧!”
九阿哥点头,没有急着进去,等觉罗氏离开,才转身进了西厢,脸上带了几分小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