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更衣
丁睿在河对岸明明没有看到清军的,虽然他觉得自己的行动很难瞒得过清军,但心中也抱着一定的期望——万一清军真没赶到呢。
他们守备第五师可不就赚大了?
抱着如此一个心理,抵到河岸的陈军立刻就开始了渡河准备。
当一个个羊皮筏子被送入河中,工兵们划着筏子,要横渡四五十米宽的胡芦河,带着缆绳直扑对岸的时候,骤然一通炮弹打过来,那还真有点吓人。
三门火炮突然开火,隆隆炮声就在河面上响起,传出了很远很远。
两岸的双方将士们都是听的清清楚楚。
炮口腾起的浓烟也让对面的陈军清楚的看到了它们所在。
三个小黑点从天而降,然后落入胡芦河南岸陈军的人群之中。
霎时,血肉横飞!
“好!”看到三发炮弹全都落在了陈军队列里,为首的清军军官是忍不住的叫了一声好。
虽然他知道这三发炮弹即使全都命中,也打死不了对岸几个人。因为这三门火炮全都是千斤以下的小炮。
明安所部要守备的是整个胡芦河,那自然就是有重点布防和不重点布防之分了。
第五师这里就是一个弱点。
对面的清军兵少炮少,除了为首的军官一心要当大清忠臣,这地方简直无一可取之处。
三发炮弹打不死几个人,但在那为首的清军都司看来,这却是先声夺人。
他已经使人去报之明安了,后者手中还有一支千人左右的马队,只要他能在这边稍作抵抗,援军就会逼到。
都司这时候是不会去想,陈军会不会也分成多路,在这胡芦河上分头过河的。
他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了。
随着清军火炮位置的暴漏,陈军这边的火炮迅速就对准位置打了过去。
虽然根本没有打准,但那声势可远不是清军这边孤零零的三门小炮可比的。
“遮掩的到很逼真。”
丁睿此前可一点都没看出苗头来,三门火炮布置的还有点功夫。
不过清军也就三门火炮了,这点火力根本不济事。
陈军这边除了火炮还有燧发枪,还有火箭,一股脑的招呼过去,看对面还顶得住顶不住?
第五师付出了大概五十人左右的伤亡,就成功的拿下了对岸。
这伤亡主要是渡河时候被清军的枪炮杀伤的,而一旦等到陈军过了河,哪怕第一批过河的陈军只有两个大队二百人。
但他们用手榴弹招呼清军,还是很轻松的就冲上了河堤,之后河堤背后的一营清军就全崩了。
而随着一个点被突破,整个胡芦河防线的津门镇清军就也全崩了。
这不是明安不尽心尽力,实在是力有不及啊。
他只能先一步带着镇标和骑兵向北逃窜了。
陈军在胡芦河,还有接下的滹沱河上,根本就没怎么受阻。
因为乾隆都完蛋了——本着对底层保密的原则,现在清军士兵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乾隆究竟如何了。但他们不知道事情,但他们却可以猜测啊。
从一开始的病倒到随后的病逝,在清军士兵口中,乾隆早就死了几千次几万回了。
不要小看一个在位五十余年的皇帝对于天下臣民的影响力,那绝对是超乎想象的强大的。
尤其是在眼下这个关键时刻,乾隆一‘死’清军军心真就崩掉了。
赵亮率军向北,整个过程就是势如破竹。
毫不费力的拿下了胡芦河和滹沱河,俘虏了一些清军,转眼深州就在眼前了。
深州城内的知州是赵亮的一老熟人,苏和泰,他是苏和泰。
此前已经迈出关键一步的苏和泰苏大人,在赵亮起兵之后又接连被贬,原因很简单,没能早点发现赵亮的狼子野心么。
这就像现在的福长安,已经社会性死亡了。别看他还挂着一内务府大臣的衔儿。
听到城外出现大批陈军的时候,苏和泰整个人站都站不住了,跌坐在椅子上,眼神都是透着绝望。
嘴里还喃喃着:“来了,终于来了。”
所以面对陈军的威逼,深州城头的衙役和丁壮非常从心的举起了白旗。
城外的陈军甚至连攻城的架势都还没有摆出呢。
但这也不能怪谁。十几万大军都败了,你还能指望他们去挡住陈军吗?
而这一次皇帝的御驾亲征都败了,那意味着什么,大家更是清楚的很,大青果都要不中用了,他们谁还要去给大清尽忠啊?
谁想死谁自己抹脖子去,千万别牵连其他人。
城内的官员也没有阻止衙役和丁壮们的自发性投降!
州衙里,苏和泰听到了外头的人说陈军已经正式进城了,并直奔州衙而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仕途到了终点,而且生命也是到了终点了。
这在他不得不留在深州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不是?
苏和泰并不是要‘死守’深州的,他是很惜命的人,然而永琰带着人马经过深州的时候,听到苏和泰这个名字时候,特地做了吩咐,苏和泰又怎么能不尊从呢?
哪怕他知道那就是叫他去死!
但此时此刻,苏和泰已经是没有了其他选择,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死!
嘉亲王是什么人?
时局发展到现在,全天下人都看的明白了,这是储君。
所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何况他只是个奴才!
所以,还是乖乖的去死吧,也免得殃及京师的家人。
而至于顽抗,在十几万清军败退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没有了顽抗的资本,城内的衙役青壮们,甚至是那些大户人家,全都已经是早就做好了迎接陈军入城的准备,这个时候可没有人会陪着他去顽抗。
就连这州衙里,也只剩下他身边两个家生子还在,连师爷婢女都溜之大吉了。
所以他只能死。
自己自杀那就是殉国,好歹京城的家族不会被殃及。
而至于这个安稳还能保持多久,至于大青果还能在京城呆多久,苏和泰全都不去想了。
再一次叹了口气后,苏和泰喝下了最后一口茶,然后吩咐门口的家生子道:“更衣!”
他们守备第五师可不就赚大了?
抱着如此一个心理,抵到河岸的陈军立刻就开始了渡河准备。
当一个个羊皮筏子被送入河中,工兵们划着筏子,要横渡四五十米宽的胡芦河,带着缆绳直扑对岸的时候,骤然一通炮弹打过来,那还真有点吓人。
三门火炮突然开火,隆隆炮声就在河面上响起,传出了很远很远。
两岸的双方将士们都是听的清清楚楚。
炮口腾起的浓烟也让对面的陈军清楚的看到了它们所在。
三个小黑点从天而降,然后落入胡芦河南岸陈军的人群之中。
霎时,血肉横飞!
“好!”看到三发炮弹全都落在了陈军队列里,为首的清军军官是忍不住的叫了一声好。
虽然他知道这三发炮弹即使全都命中,也打死不了对岸几个人。因为这三门火炮全都是千斤以下的小炮。
明安所部要守备的是整个胡芦河,那自然就是有重点布防和不重点布防之分了。
第五师这里就是一个弱点。
对面的清军兵少炮少,除了为首的军官一心要当大清忠臣,这地方简直无一可取之处。
三发炮弹打不死几个人,但在那为首的清军都司看来,这却是先声夺人。
他已经使人去报之明安了,后者手中还有一支千人左右的马队,只要他能在这边稍作抵抗,援军就会逼到。
都司这时候是不会去想,陈军会不会也分成多路,在这胡芦河上分头过河的。
他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了。
随着清军火炮位置的暴漏,陈军这边的火炮迅速就对准位置打了过去。
虽然根本没有打准,但那声势可远不是清军这边孤零零的三门小炮可比的。
“遮掩的到很逼真。”
丁睿此前可一点都没看出苗头来,三门火炮布置的还有点功夫。
不过清军也就三门火炮了,这点火力根本不济事。
陈军这边除了火炮还有燧发枪,还有火箭,一股脑的招呼过去,看对面还顶得住顶不住?
第五师付出了大概五十人左右的伤亡,就成功的拿下了对岸。
这伤亡主要是渡河时候被清军的枪炮杀伤的,而一旦等到陈军过了河,哪怕第一批过河的陈军只有两个大队二百人。
但他们用手榴弹招呼清军,还是很轻松的就冲上了河堤,之后河堤背后的一营清军就全崩了。
而随着一个点被突破,整个胡芦河防线的津门镇清军就也全崩了。
这不是明安不尽心尽力,实在是力有不及啊。
他只能先一步带着镇标和骑兵向北逃窜了。
陈军在胡芦河,还有接下的滹沱河上,根本就没怎么受阻。
因为乾隆都完蛋了——本着对底层保密的原则,现在清军士兵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乾隆究竟如何了。但他们不知道事情,但他们却可以猜测啊。
从一开始的病倒到随后的病逝,在清军士兵口中,乾隆早就死了几千次几万回了。
不要小看一个在位五十余年的皇帝对于天下臣民的影响力,那绝对是超乎想象的强大的。
尤其是在眼下这个关键时刻,乾隆一‘死’清军军心真就崩掉了。
赵亮率军向北,整个过程就是势如破竹。
毫不费力的拿下了胡芦河和滹沱河,俘虏了一些清军,转眼深州就在眼前了。
深州城内的知州是赵亮的一老熟人,苏和泰,他是苏和泰。
此前已经迈出关键一步的苏和泰苏大人,在赵亮起兵之后又接连被贬,原因很简单,没能早点发现赵亮的狼子野心么。
这就像现在的福长安,已经社会性死亡了。别看他还挂着一内务府大臣的衔儿。
听到城外出现大批陈军的时候,苏和泰整个人站都站不住了,跌坐在椅子上,眼神都是透着绝望。
嘴里还喃喃着:“来了,终于来了。”
所以面对陈军的威逼,深州城头的衙役和丁壮非常从心的举起了白旗。
城外的陈军甚至连攻城的架势都还没有摆出呢。
但这也不能怪谁。十几万大军都败了,你还能指望他们去挡住陈军吗?
而这一次皇帝的御驾亲征都败了,那意味着什么,大家更是清楚的很,大青果都要不中用了,他们谁还要去给大清尽忠啊?
谁想死谁自己抹脖子去,千万别牵连其他人。
城内的官员也没有阻止衙役和丁壮们的自发性投降!
州衙里,苏和泰听到了外头的人说陈军已经正式进城了,并直奔州衙而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仕途到了终点,而且生命也是到了终点了。
这在他不得不留在深州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不是?
苏和泰并不是要‘死守’深州的,他是很惜命的人,然而永琰带着人马经过深州的时候,听到苏和泰这个名字时候,特地做了吩咐,苏和泰又怎么能不尊从呢?
哪怕他知道那就是叫他去死!
但此时此刻,苏和泰已经是没有了其他选择,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死!
嘉亲王是什么人?
时局发展到现在,全天下人都看的明白了,这是储君。
所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何况他只是个奴才!
所以,还是乖乖的去死吧,也免得殃及京师的家人。
而至于顽抗,在十几万清军败退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没有了顽抗的资本,城内的衙役青壮们,甚至是那些大户人家,全都已经是早就做好了迎接陈军入城的准备,这个时候可没有人会陪着他去顽抗。
就连这州衙里,也只剩下他身边两个家生子还在,连师爷婢女都溜之大吉了。
所以他只能死。
自己自杀那就是殉国,好歹京城的家族不会被殃及。
而至于这个安稳还能保持多久,至于大青果还能在京城呆多久,苏和泰全都不去想了。
再一次叹了口气后,苏和泰喝下了最后一口茶,然后吩咐门口的家生子道:“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