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奇葩一箩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 令人费解的空印案

    空印案,发生在明代洪武年间。空印,就是在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填写上具体内容。此案在当时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朱元璋认为官吏可以利用空白文书簿册作弊,所以要严惩使用盖有官印空白文书簿册者,因为牵连人数众多,为明朝初期一著名大案。

    有关空印案的处置,以至于发生时间,所杀人数,存在许多疑点。空印案是惩治贪官污吏还是乱杀无辜,后人对朱元璋评价上亦存在分歧。

    今天笔者就试着详解一番,一探其中的一二。

    首先我们先搞清楚空印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按明朝规定,也就是朱元璋所制定的规矩,每年各部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按照原来控制的吴国那么小小的地盘,问题不大,距离也不远。但是新生的明朝,地盘扩充到了十三个省,前文说了,大约是宋强盛时候的版图,这个来回盖章就有些困难不切实际了,为什么呢。

    因为朱元璋时明朝的首都在南京,全国各地官员都要到南京来报送账册。当时上缴的是实物税款由粮食和货币组成,然而粮食自然在运输过程中难免出现损耗,所以出现账册与实物对不上的现象是大概率事件。稍有错误就要打回重报,江浙地区尚好,而云贵、两广、晋陕、四川的官员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比如说云南到南京的距离,按当时乘船骑马的速度一来一回就得大半年的功夫。

    这样一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这原本是从元朝既有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

    时间回到案发前的一天,一名检校急匆匆的来到宫门前着急要见朱元璋。检校这个官名可能大家有点陌生,检校就是大名鼎鼎让百官庶民皆闻之色变的锦衣卫的前身。

    检校有事着急求见朱元璋,太监们不敢怠慢火速通报了,朱元璋即刻就见了这名检校。

    检校从怀中掏出一本小账册让朱元璋过目,朱元璋看后雷霆大怒,吓得伺候的太监宫女们即刻跪地大气都不敢出。

    朱元璋平复心情,捋了捋胡子责问检校这本账册是哪里搜出来的,检校如实回报是一名上京城报税的税官下榻的驿站里摸出来的。

    朱元璋即刻下旨检校,令马上秘密彻查全国到底有多少官员使用这样的空白盖了各级衙门大印的。查出来即刻来报。

    朱元璋发现空印这种做法后,极为敌视,认为是有人在藐视他的皇权无视他的尊严,这是欺君大罪,必须严惩不贷。

    它的部分原因是,他非常不喜欢蒙古元朝时代已经出现的官僚们的舞弊行为。他严厉地对付带有这种意味的行为。使用空印会给贪污大开方便之门。对此,我们后文详细分析。

    结果检校秘密彻查之后,发现全国十三个州府一百四十多个县几乎一半以上的官员有这样的行为。

    发生“空印”事件后,史载,朱元璋的反应是“盛怒”,认为这是欺罔行径,丞相、御史都不敢谏言。下令,主印官员处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充军。

    同年遇到星变,在古代钦天监发现这样的天象相皇帝报告,就是认为是上天示警。古人迷信,朱元璋也不例外。于是下诏求言,就是怎么解释这个天象,庶民百官都可以写折子直接对皇帝说明。

    有浙江宁海人郑士利上书朱元璋。郑士利是个生员还在考科举,连个官都算不上,放在平时是没有可能直接向皇帝上书的。

    这个郑士利的哥哥,乃湖广按察使佥事郑士元,受空印案连累坐牢,为避免被认为是“有假公言私者”,等到郑士元出狱后,郑士利这封上书才上交到朱元璋手上。郑士利上书数千言,言数事,其中空印事尤详。

    郑士利认为,陛下欲治罪这些空印的官员,是唯恐奸吏得到空印纸,弄虚作假危害老百姓,但这是不可能的,并提出了四个观点:其一,空印账册盖的是骑缝印,具体到每张纸上印迹并不完整,与一纸一印不同,即使流散出去,也办不成什么事,何况这盖了章的白纸也是轻易拿不到的。其二,钱粮这些账目数字,府必合省,省必合部,出入对错,最后户部说了算。而部省间距离,远则六七千里,近亦三四千里,一旦有错,一次往返差不多要一年时间。先印而后书,这是权宜之计,且由来已久。其三,国家立法,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而后根据法律惩处违法者。但是,立国并没有针对空印的法律,大家一直是这么做的,并不知道有罪。如今一旦治罪,不能服人。其四,国家培养一个合格的官员很难,能位至郡守的官员,都是数十年培养所成,这些官员并非草菅可割而复生。

    朱元璋看罢郑士利的上书后,大怒,命令丞相御史追查幕后主使者。郑士利笑道:“顾吾书足用否耳。吾业为国家言事,自分必死,谁为我谋?”最终没查出幕后主使,郑士利被流放。而且不但空印案中的官员没有因此被赦免,就连已经释放的郑士元也受此连累被抓起来流放了。

    下面我们来说处置结果,不同的资料记载说明的涉案人数不一样,至今是个迷题没有统一的说法,我们来看一下。

    《剑桥中国明代史》:“有些材料说,在空印案中有数以百计的官员被处死。”

    《明史·郑士利传》:“主印官员处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并充军远方。”

    方孝孺《叶郑传》:“行省言臣二十余辈、守令署印者皆欲置之死”,后来朱元璋“竟杀空印者”。

    吴晗《朱元璋传》:“空印案与郭桓案连坐被杀达七、八万人。”

    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二一》:“叶伯巨郑士利传”载:“洪武九年,天下考校钱谷策书,空印事起,凡主印吏及署字有名者,皆逮系御史狱,狱凡数百人。”

    柏桦《朱元璋与空印案》:“因此空印案牵连的人数应该超过千人。按照当时的官制,官吏总数约2万人,惩处千人,占官吏总数的5%,足以引起轰动效应。”

    与郭桓案共计杀七、八万人说及杀数万之说,是当前最通行的说法,大多数与朱元璋有关的论著都采取此说。

    空印案的案发时间,以及涉案被杀人数,还存在争议。在案发时间上,有洪武八年即公元1375年说,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说,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说。在涉案被杀人数上,有杀数万之说,有与郭桓案共计杀七、八万人之说。

    洪武八年即洪武1375年说,中央民族大学陈梧桐教授曾经有《明初空印案发生时间考》一文,进行了细致的考证。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说,则是根据明人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二一“叶伯巨郑士利传”,与《明史・郑士利传》对比而得出的。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说,因为《明史・刑罚志》持此说,所以为大多数明史论著所公认。

    因此明初四大案,按时间顺序无法准确的排出来,所以这里笔者按逻辑顺序来排了。这个时候太子朱标有没有去世,也是值得考证。后面我们要说的是郭桓案,这里暂且不表。

    笔者想说,死亡人数今天无从考证,但是几百到上千官员及其家属这个数字以上是肯定的。那么案发时间笔者暂时按主流说法来排序。

    那么这件事情朱为什么如此发火?又为什么一定要杀人处理,太子朱标劝都劝不住呢?这里暂且看做太子还在世。

    原因很复杂,一点点来分析。

    首先来看《剑桥中国明代史》的评价:“皇帝对任何不忠的表现都是极其敏感的。

    这句话分析得对,也不对。首先我们来分析空印案的性质,朱元璋杀的到底有那些人。

    首先来看郑士利的哥哥郑士元。郑士元是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中的进士,在明太祖时,他做过六品监察御史,为官刚正廉洁,而且行事一丝不苟。

    郑士元任期中,纠弹了不少贪官污吏,其中包括皇侄朱桓的重大集体贪污案件。

    由于朱桓的父亲对朱元璋曾有救命之恩,所以朱元璋想免去他的死罪,但郑士元据理力争,并说:”朱桓已是累犯,如果这次仍不杀他,那干脆订一条皇亲国戚犯法,可以从宽处理的法律。”朱元璋一听七窍生烟,爰治他违逆死罪,孰知郑士元非但不怕,并准备昂首就义,连刽子手都为之动容。

    后来太子朱标特别援引唐太宗纳魏征谏,与曹操宽待陈琳的典故,来为郑士元求情,朱元璋于是接受建议,并向郑士元说:“治家守规,治国依法,都不得徇一时之意。

    你虽激言顶撞,但仔细思量,仍不失理,所以我已下令将朱桓处死,以儆效尤…。听说你家境清寒,却从不收贿赂;奸贼以死威胁,你却毫不畏惧,你为何能清贫不移志,威武不能屈?”郑士元答称:“为官者,一言一行,都代表朝廷。官贪,百姓则骂国邪;官清,百姓则赞国正。官不敢镇邪,民心则无国。故微臣不敢亵渎职守,惟恐有负朝廷重托。”朱元璋一听大悦,说:“凡为官者,须刚正廉洁。清贫,士之常也;惟俭养德,惟侈荡心。侈则多欲,多欲则贪。违法枉道者,迟早要招祸殃身…。朕以为,见金动心者,不可为吏;见善不扬者,不可为官。郑士元清廉正直,勇于谏言扬善,今调升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正五品。”

    后来郑士元一直忙于公务,其妻罹患重病来函,才得以回家探视,但家里实在太穷,不但没钱给妻治病,甚至于妻死后,也无钱为之安葬,他的五个儿子竟央求卖身葬母。最后还是同僚亲友筹钱,才得以办好后事。出殡时,民众夹道送葬,那时正下大雨,民众竟没一人散去。

    早在徐达大军水陆并进进攻元大都的时候,大军经过郑士元管辖的地盘,陆路还好。可是水路由年初干旱,水路水位不高,战船无法快速通过。一个统兵的将领立功心切,你想攻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元的首都这样的功劳能不着急吗。于是强征五千民夫,意图用人力疏通河道,以便于大军迅速通过。

    但是年初又是耕种的季节,谁会统兵的将军会怕你郑士元来胡搅蛮缠?刀一架脖子,你就闭嘴吧。

    传说郑士元心疼百姓,于是跑到河堤上去痛哭,正好这个时候天降暴雨,战船得以顺利通行,百姓也不用去疏通河道用人命眺将军的战功。

    此事肯定是碰巧,但是说明郑士元是个爱民如子,又能直言上谏的好官,清官。

    像这样在空印案里被杀的还有很多,比如方克勤在当地绝对是一个人人爱戴的好官。可是这么个好官却因此冤死在这个空印案上,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分析下来。看空印,就是在空白的文书上盖上印章。这有什么风险呢?大家想想,如果要你在一张空白的纸上签个名将会怎样?别人就可以在纸上写借条,数额随便,可怕吧?

    朱元璋时期的空印不是盖在白纸上,而是盖在“税薄册”上。那个时候的税都是粮食加货币,统称为钱粮。每个县收上来后进行清点,记录在册,然后盖上印章;各县上缴到府,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里,再清点记录,然后盖章;各府继续上缴至布政司,相当于现在的省,清点记录,然后盖章。最终布政司负责把这些税粮运送至南京,上缴国库,由户部清点记录,并盖章。

    空印出现在哪个环节呢?除了户部盖章的时候,税薄册是有数据的,县、府、布政司都是盖在空白税册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因为运粮的路途遥远,中途有可能出现损耗,如果到了户部清点出来的数量与税薄册对不上,那么布政司就要回去通知各府,由府再通知县,大家重新填一本税薄册,再一级级地盖章,然后再由布政司将新的税薄册送到户部。

    看到这里,大家想到了空印的风险没?在整个税粮移交的过程中,税薄册数据都是空白的,从百姓那里收上来多少,最终交到国库有多少,中间的经手官员完全不需要核对,每一级官员都可以从中贪污!所以这也是朱元璋知道空印案后“盛怒”的原因。

    还有更深的原因就是朱元璋的出生,开头我们就说过,他是淮西布衣毫无根基。开局就是一个碗,讨饭的混出来的,不是什么魏晋时代的世家大族上位,所以朱元璋最恨别人看不起他,最讨厌官员骗他。

    为什么没有官员敢把事情的真相和朱元璋说,害怕他杀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甚至还有人说老朱不懂财务,任意乱杀人,法外用刑。殊不知他们犯了老朱的逆鳞,空印案,说冤是真冤,说不冤枉也是真的不冤枉。

    老朱要的是绝对服从,连救命恩人的儿子都可以杀,冒着将军在外征战得知儿子被杀,阵前倒戈的风险也要杀的人,有什么是比欺骗,没有上报上级让朱元璋知晓就擅自做决定的事情更让朱元璋动怒的呢?

    关于空印案,大家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