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奇葩一箩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五章 皇位还是活着这是个问题

    说起朱高炽,在很多不关注历史的人眼里他的存在感不高。若不是一部《大明风华》,也不太有很多人知道明朝还有一个仁宣之治。之前的汉朝的文景之治,后世的康乾盛世知名度可能高一点,中间还夹着一个雍正。

    前文说过,这里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太子爷朱高炽的生平。

    洪武十一年即1378年八月十六日,朱高炽出生。他是明成祖朱棣长子,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当时他父亲为燕王,年仅十八岁。

    相传仁孝文皇后梦见有冠冕执圭者上谒而生。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他儿童时代,他接受了系统的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

    洪武二十八年即1395年立为世子。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命朱高炽与秦、晋、周三王的世子在破晓时去检阅军队,唯独朱高炽回军较晚,明太祖问他缘故,他解释说清晨太冷,检阅应等到士兵们吃完早饭以后。

    明太祖又命朱高炽分阅章奏,朱高炽独取与军民事务十分相关的奏章上奏。有文字谬误的现象,没有上奏明太祖。明太祖指示他,是否是他有所忽视,朱高炽认为,不应以小小的失误来劳烦皇帝。明太祖又曾问他:唐尧、商汤时爆发水旱灾害,百姓能凭什么度过。朱高炽认为,百姓度过灾害是因为圣明的君主有好的恤民政策。明太祖为朱高炽的这些见识非常高兴,并评价他有“君人之识”。

    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箭术,但总的说他很少表现出从武的资质。相反,他更专心致志于经籍和文学。

    不喜欢并不代表不会,太子朱高炽虽然在打仗攻城略地上不如二弟汉王朱高煦和三弟赵王朱高燧。

    明史上记载:朱高煦是燕王朱棣的嫡次子,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个孙子,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获封高阳郡王。

    朱高煦早年曾和秦王世子朱尚炳、晋王世子朱济熺、燕王世子朱高炽、周王世子朱有燉以及四府年长的王子一同在南京就学。但他生性狡黠、狠愎,和晋府王子朱济熿、周府王子朱有爋皆言行轻佻,不为祖父朱元璋所喜爱。

    建文元年即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朱高煦随军出征,经常作为前锋。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朱高煦参加白沟河之战,并率精骑冲阵,斩杀都督瞿能父子。后来,朱棣兵败东昌即今山东聊城,大将张玉战死。朱高煦率军赶至,击退南军,将朱棣救出。

    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靖难之役已经打了3年了。朱棣在浦子口被建文帝朱允炆的朝南军击败,朱高煦率军赶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又抚摸着他的背部道:“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朱高煦亲率军队力战,终于将南军击退。

    如此说来世子朱高炽虽然很大程度上他抗住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为全家的造反事业立下了赫赫功劳,但是不是全部功劳,他二弟可是救了老爹朱棣的命呀。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朱棣有三个儿子,为何偏偏选个“跛脚”的胖子当皇帝?

    这位明朝唯一享仁字庙号的皇帝,在位时间仅10个月,为何能流芳百世?开局即巅峰的皇帝真的是因为儿子的原因吗?

    这个故事要从头说起洪武二十八年还是公元1395年的时候,朱高炽就被立为世子。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命朱高炽与秦、晋、周三王的世子在破晓时去检阅军队,唯独朱高炽回军较晚,明太祖问他缘故,他解释说清晨太冷,检阅应等到士兵们吃完早饭以后。

    明太祖又命朱高炽分阅章奏,朱高炽独取与军民事务十分相关的奏章上奏。有文字谬误的现象,没有上奏明太祖。

    明太祖指示他,是否是他有所忽视,朱高炽认为,不应以小小的失误来劳烦皇帝。明太祖又曾问他:唐尧、商汤时爆发水旱灾害,百姓能凭什么度过。朱高炽认为,百姓度过灾害是因为圣明的君主有好的恤民政策。明太祖为朱高炽的这些见识非常高兴,并评价他有“君人之识”。

    青年时代于靖难建功,回顾一下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宋忠大败的消息传至京师,建文帝紧急之下起用老迈的耿炳文,以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宁忠作为右副将军,共同挥师北伐。

    已经在京不知所措的建文帝听闻北伐受挫后,以李景隆取代耿炳文,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上。朱棣为避免两线作战,先援救永平并击败了来自山海关的吴高,紧接着出兵大宁,命身为世子的朱高炽留守北平。

    北平周边据点如涿州、雄县等虽被朱棣征抚,但限于兵力,燕军并未重点布防,因此李景隆不费吹灰之力便抵达北平。此时朱高炽手中尽是些老弱病残之兵,李景隆在城外安营扎寨,将北平城围得水泄不通,并集中兵力猛攻北平九门。在李景隆尚未围攻北平城之时,朱高炽己积极为此准备,不分昼夜督治守备事务,注重安抚城中军民,故而北平城内“人人欢悦”。

    朱高炽不但礼贤下士,积极咨询老于兵旅及才识的文吏,和他们共同商议准备,推诚待之,北平城内众人皆为尽心。而且朱高炽以身作则,每四鼓就起床,二鼓才休息,左右都以为世子朱高炽过于疲累,朱高炽认为,君父身冒艰险在外,此时岂是做人子的可以懈怠安逸的,且北平是燕军的根本之地,是南军必须要夺取的,岂能不做好防备。

    而凡有大事要施行,必先禀命燕王妃徐氏。朱高炽本就遇事冷静,不轻易自乱阵脚,再加上徐氏的协助北平城人人斗志十足。

    李景隆发现北平抵抗居然十分顽强,一时难以攻破,全无之前进军般顺利,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围困北平。然居弱势的朱高炽反而数夜遣人开门袭击敌营,南军惊荒自杀,李景隆等围城久攻不下,兵士夜晚又时常受到燕军骚扰,难以休息,只得退营十数里。

    不久,远去大宁的朱棣率领挟持宁王朱权而来的军队返回,攻击驻扎城外的李景隆军队,朱高炽亦乘势出城与其父形成内外夹击之势,李景隆“狼狈大败散走”。朱高炽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平城。

    之所以说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但不是全部,由于朱棣本人是一个受过锻炼的指挥将领,他偏爱他的两个较年幼和更好武的儿子朱高煦和朱高燧,并常常带他们去参加征战,受到朱高煦收买的朱棣近侍宦官黄俨在北平守城战前后曾进谗言,称朱高炽亲近朝廷,“将为朝廷固守北平以拒父”,当朱棣表示怀疑,并称对朱高煦说:“尔兄素孝,那当有此?”时,朱高煦落井下石,称“兄诚孝,但在太祖时果与太孙善也。”

    朱棣潜藏的对朱高炽的怀疑引起了朝廷内方孝孺的注意,于是其给朱高炽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北平,许以封燕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试图使用反间计来离间朱高炽父子二人的关系,并故意将此事广为张扬。

    留守北平的宦官遂将此事火速通知南下河北、山东一带的燕王朱棣,称朱高炽与建文帝通谋,建文帝的使节已到达北平。正当朱棣将信将疑的时候,朱高炽却派人将未拆封的信件及使臣绑缚朱棣军前,以实际行动打消了朱棣的疑虑。朱棣即位后,以北平为北京,仍命朱高炽镇守。

    后面的故事,讲到后续再慢慢地说。

    总体来看虽然朱高炽才当了十个月皇帝,但是他这十个月奠定了大明朝辉煌盛世的起点,不可谓功劳不大。

    如果是放宽了说,毫不客气的可以马虎的说其实永乐盛世的辉煌有一半的光芒掩盖了这位兢兢业业的太子的功劳。

    前文稍提过靖难时死守北平城,朱棣登基后六次监国。一个百病缠身的胖子,他就是一代仁君明仁宗皇帝。

    他的登基不得不提他的儿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蛐蛐天子”宣宗朱瞻基和那个野心勃勃的汉王爷朱高煦。其中的故事,朱家几个爷们的故事我们后面再接着说。

    有人说世子朱高炽是靠着儿子朱瞻基才能上位的,历史已经过去了风雨沧桑的700多年。真相不得而知,不过看他的故事,再一探究竟。

    时间来到榆木川朱棣驾崩期间的一个深夜。

    皇太孙朱瞻基在军营里,连夜赶回了太子府,黑衣蒙面,带着一身战场的血污。

    开门的是朱瞻基的母亲,孙氏。一眼差异的看着这个日思夜想,今天突然出现,不符合常理的儿子。

    “儿呀。你怎么……”

    “妈,别多说。爹呢?”

    “刚吃完药,睡下了。”

    “我去命人给你弄点吃的,你看你这一身……”

    说着,孙氏就轻声的哭了起来。

    “不了,妈。我时间不多,得马上去见爹,咱们一家人的性命就在今晚了。”

    太子妃孙氏猛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面去准备吃食,一面让开身来。

    太子房间内,太子正在假寐,本来就有消渴症的他肥胖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如今皇帝出征在外,国事纷繁,忧思成疾哪里睡得踏实。

    “是谁在聒噪?不要命了阿?平日里对你们太好了?”

    平日里对下人和颜悦色的太子爷今天似乎特别烦躁心绪不宁。听到门外朱瞻基回来的动静,以为是奴才们在不用心。

    朱瞻基三步并做两步迅速走到老爹床前,跪下泣声而言,一副面色苍白,低声哽咽道:

    “爹……”

    “阿。是瞻基阿,你不是陪你爷爷在打仗……这……”

    说着,太子爷似乎瞬间就意识到了什么,眼神直愣愣的盯着朱瞻基。

    “爹。您做好准备登基吧。”

    “你爷爷,我爹他………?”

    “爷爷于榆木川罗中大行了,您准备登基吧。爷爷已经就下了遗召,让您灵前即位。”

    “可是,你二叔三叔,咱们打不过呀……你爹我身体不好,万一再来一场靖难之役。”

    “爹!爷爷命马上灵前即位!您当了二十多的年太子!”

    “儿子说的对!别怪我妇道人家不懂规矩,今天事关咱们一家子人的小命。”

    距离当皇帝就一步之遥的太子朱高炽,心情矛盾且复杂,一来是当了二十多年太子,如果说皇位不归他,换位任何人都会不甘心吧。再说了后宫不得干政,违令者斩。

    这可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他老人家登基以后,每每听刘伯温阿,李善长阿等等饱读诗书的先生们讲汉朝、唐朝那么强盛的王朝何至于覆灭的原因时候定下的一条铁律。

    如今这老婆孙氏听墙根就算了,如今还明目张胆的就闯了进来直接议论关于朱家皇位的继承问题。

    “妇道人家,你懂什么。太祖高皇帝立的铁碑还在那里呢。你真是不想活了呀?莫让外人听了去。你个倒霉娘们,这已经够乱了,你还来添乱。”

    “爹!这是爷爷的旨意!”

    太子爷早就从床上翻身起来,事关重大,马虎不得,容不得老头子死了的悲伤。

    “瞻基!这件事有谁知道?谁是你的同谋?”

    “爷爷的近卫樊忠,杨士奇、于谦。”

    “于谦?那个敢写‘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惹你爷爷生气,被丢到前线去的糊涂蛋?’”

    “是他。”

    “你爷爷说过,他会不得好死。行了,先不说说他,他可靠吗?”

    “他会效忠于您,因为他忠心于大明。”

    “樊忠是你爷爷捡来的孤儿,做事历来分得清轻重,杨士奇也是太子府的属官。”

    “爹!您这还在犹豫什么?天命在您呀!”

    “儿呀,你想当皇帝?”

    太子朱瞻基一改往日的和煦,一股上位者的威压扑面而来,鹰视龙凝一般的盯着朱瞻基说道。

    “爹!我这都是……”

    “瞻基,你可想清楚。爹我知道自己身体不好,能当多久不一定的,指不定那一天就蹬腿了。你爷爷想了很久很久都没给你长出来一个能打赢你二叔三叔的万无一失的方法。”

    “太子爷!你仁德了,把江山让给了他二叔,咱们就算是去了陪都应天府,可是太子爷,你可知道历史上那个被废了的太子有好果子吃的,咱们一家人只能在应天等死就是了。他二叔当了皇帝,还不是想什么时候捏咱,就什么时候捏。到时候咱们全家人还能有活路吗?”

    太子妃,朱瞻基他娘,实在是忍不住了来了一句。

    “哎,天下百姓不该陪着我们朱家人冒险呀!”

    “爹!二叔如果当了皇帝,继续累讨伐蒙古,到时候兵连祸结,民不聊生,隋炀帝不是没有才能的,他的结局您是知道的呀!太子爷!”

    “嗯……”

    儿子的话让朱高炽犹豫了,要知道他从小受到儒家学问的熏陶,俨然就是一个大儒,如此说来舍我其谁,本来太子就是我,还有可能担着亡国的祸首的千古骂名。

    要知道当年隋朝大业年间国力可是如日中天,比如今的大明不相上下,二世而亡教训就在眼前。

    心系天下百姓的朱高炽心里坚定了!

    让原本犹豫的太子爷终于下定了决心!干了!杀心当皇帝,不狠不丈夫,朱家人血脉里隐隐存在的狠劲儿一但发作,那是雷霆万钧之势。

    “皇太孙,着你立刻回军营去稳住局势,不能让一丝一毫的风声让你二叔知道!”

    “太子妃,着杨荣、杨浦秘密速来兵部议事,千万注意不能走漏风声,还有今晚在门口伺候的奴才全部秘密处理了吧,重金抚恤家人,咱们对不起几家人罢了,如果这事发了,不知道多少人头滚滚。”

    太子爷正色命道,蛰伏于文弱仁德标签下的帝王般的威仪袒露无疑。当了二十二年之久的皇太子,怎么会没有一点上位者的威严和魄力呢?

    只是这些年一直有一个处处压制儿子们,盘着儿子们玩的造反老爹朱棣,还有一个被老爹开了空头支票一直没有兑现的二弟朱高煦,还有一个不嫌事儿大的“二爷党”三弟朱高燧,这两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都是手握重兵的番王。

    然后还有一大票手握重兵的王爷们被老爹朱元璋封分在各地。这个奇葩的“郡国并行”制度已经在汉、晋闹出过大乱子。朱元璋同志是造反的出身,天生的对外人不信任,再怎么乱,手握兵权的都是朱家人怎么都不会把江山弄到外人哪里去,搞出什么“去国禅位”的把戏来。

    朱元璋同志埋下的这颗大雷,不但害苦了他的好孙子,现在又害了另一个孙子和重孙子。这里面的道道,说起来真是让人头大。

    太子爷登基称帝,也是生死一线的险中求活的路子,山东的兵多是汉王爷、赵王爷的旧部,还有那些个摇摆不定的王爷们没有看他们的态度。

    这事情闹大了,朱高炽知道,朱瞻基也知道,乃至于太子妃也是心里很清楚呢,如果事情不可收拾全家人有一个算一个绝没有活命道理。能举家自杀闹个全尸就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如果事情闹大了的话,大明亡国换主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的,要知道虽然蒙古人被朱棣打得元气大伤,可是还有一战之力,如果蒙古人乘着这一波大明内哄,集中一点突破长城防线,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朱瞻基是不是阴谋害了他爷爷,他爸爸,为了皇位。这历史上是迷案,说不清道不明,但是有一点他是对的,那就是不能继续打仗了,就算是要打,也要把规模压缩在大明国力可控的范围内,民为贵,老百姓就是江山的道理他心里是有一把尺子的。

    私心也罢,公心也罢。朱瞻基连夜回到了榆木川,安排爷爷朱棣的秘密回京。

    回京之前,他要稳住二位叔叔。

    回到军营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抓经收集所有锡器,并且把咸鱼大量的晒在朱棣御营左右。毕竟于谦和杨士奇的把戏耍不了太久了,二位叔叔早晚会生疑心的。

    只要朱棣一死,那么两位叔叔会放过他这个侄儿和那个病恹恹的大哥吗?手握重兵,哪里还能容得尔等聒噪?

    二叔指不定已经想象好自己穿龙袍坐在御座上的样子了,那是何等的带劲,想起来都觉得过瘾不是。

    一方面,工匠日夜打造出一口锡质的大棺材,把朱棣的尸身放了进去,然后直接密封。外人就闻不到一丁点的尸臭味,火速让命人小部队以运送物往来公文的名义火速送往北京。

    然后朱瞻基再领着老营的大队人马缓缓撤退去,其中二位叔叔带兵来闹过,闹得剑拔弩张形势紧张,好在中军有杨士奇这只“老狐狸”镇场子,配合着演戏唱“空城计”。哄得二位王爷也是没有办法,要知道朱棣的威慑力还是很大的,万一老头子只是玩失踪,没有死,这一冲撞了,有夺权的铁证,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由于两位叔叔投鼠忌器,让朱瞻基如履薄冰的带着老营的兵马回了北京。

    他赌赢了!顺利的将兵马即灵柩带回了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