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 谁为大明考虑?
乱了,全乱了!
上次,毕自严遭遇的还是国子监学生们围堵他们家。
这次,事情全线升级!
不仅仅是国子监的学生,还有各种举人以及秀才,甚至是白身读书人,齐齐涌上街头,大力抨击毕自严等人。
并且,抨击的除了毕自严,还包括内阁三人,以及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东厂提督曹化淳。
总之,只要是在国子监学生游行和对蒙古贸易当中,站在东林党对立面的人,都成为抨击的对象。
抨击范围扩大化,力度和手段全部上升。
上次,人群还只是围在毕自严府上,最做准备着菜叶子和臭鸡蛋,还来不及进行攻击。
此番,臭鸡蛋、菜叶子、甚至包括大粪,直接将几个重点任务的门口以及外墙,重新“装修”了一遍!
就这还不算,到处都是书写的标语,什么卖国贼、直娘贼、妓女之后、彼其娘之……
总之是怎么难听,怎么往上招呼。
甚至已经将几人描写成大明覆灭的罪人!
内阁大臣们层层伪装之下前往紫光阁,发现那些该来议事的大臣们,有不少放了鸽子,细看之下,超过一半都没有来。
除了辞官的之外,剩下的要么称病,要么说家里被人围堵,不能过来。
如此以来,大部分要商议的事情都无法推进。
对此,众人无奈,只好先说讨论部分事情。
闹一天两天,总能结束的吧?
然而,次日,更加要命的事情开始!
京城,几乎所有的商铺,全部盘点!
盘点嘛,正常现象,但是不管你是酒馆、面摊、茶楼、米面铺子、成衣铺子,统统盘点的话,事情就很是蹊跷了。
这还不算,就算是倒马桶的净帮,也全部没有出现!
商家罢市之后,日常帮工的伙计们也没有工作,同样罢工。
如此一来,直接传递到基层百姓身上!
老百姓买不到米面,没有地方倒净桶,什么都干不了!
他们也跟着闹腾,日常生活都没有办法,吃喝拉撒睡,除了睡之外,都受到严重影响,那还不闹?
最可怕的是,事件不仅仅是京城,南直隶、济宁、扬州等几个核心城市,同样发生着商人罢市、伙计罢工的现象!
可以说,大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一场在没有外敌入侵情况下,没有预料到的混乱!
事情传到西山,在军营的皇帝耳朵里,他只是冷笑,并没有表态。
要说背后的原因,肯定还是东林党那帮人作祟。
本来他们是借着辞官,想要要挟自己和朝廷。
没想到辞官成功之后,贼心不死,还想用如此卑劣的手段,重新恢复之前的地位。
看看那些大字报写的是什么:
朝中奸佞当道,贤良被迫辞官。
谁是奸佞,谁是贤良?
原来的历史轨迹上,已经说的清清楚楚。
朱由楥是没想到,他们裹挟读书人还不算,还要裹挟黎民百姓!
而眼前的事情,也让朱由楥意识到,东林党和浙商、徽商结合而成的利益团体,势力究竟有多大!
也难怪,崇祯折腾来折腾去,却也没有办法动摇任何人。
看看,自己的手段不过就是强硬一点点,就招致全国主要城市的罢工和罢市事件。
要是再强硬的话,只怕他们就要起兵造反了吧!
看来,大明灭亡,是一点都不冤枉。
这都能使出来,影响到他们利益的事情,还有什么不能干?
皇宫里也是风声鹤唳,王承恩、曹化淳、方正化、刘若愚几个人联合起来,将他们不熟悉的那些人,全部发配到南京和中都去,反正那里都有编制,饿不死就是。
本来,谁都想多塞点自己的人,可是那样一来,势必几个人要起争执。
作为老大的王承恩,没有多少野心,选择了退半步。
其他人有样学样,事情进行的还算顺利。
可是,内阁们就没有他们的轻松了。
大城市乱成一团,半数官员不上朝,皇帝还在西山军营里。
找谁说理去?
众人一合计,索性一起到军营里商议大事算了!
反正现在乱成一锅粥,也没有什么好估计的。
除了李标留守紫光阁,其余人等尽数前往军营,商议如何处置。
朱由楥头一次在中军大帐召开朝会,可是大臣的情况,让他的心里凉飕飕的。
不为其他,勋贵们,只来了一个张惟贤。
连向来站在皇帝一边的成国公朱纯臣,都没有过来!
那可是一直跟着大明到最后的成国公啊,此时竟然没有和皇帝站在一起!
看来,勋贵们这次竟然也和东林党、徽商浙商们搅和起来。
果然,在利益面前,就是世袭的成国公,也未能幸免。
好在,还有个英国公张惟贤,勋贵这里,朱由楥并非是没有一个支持者。
韩熿老脸蜡黄,显然是心力交瘁,王承恩不在,他第一个发言:“诸位,陛下在此,有什么事情,都奏报吧。”
朱由楥明白他如此的原因,一边是自己过去的故旧交情,一边是皇帝要执行的政策。
如果站在故旧一侧,那对皇帝便是不忠;可是要站在皇帝一边,那是对故旧的不义。
再加上对于朝政的迷惘,韩熿又不是能力突出的干将。
能撑到现在,已经是他的极限。
朱由楥知道,自己需要加强内阁,引入几个强力官员进来。
只是,韩熿说完,到场的人却并未开口。
尽管有人想要说话,可是张张嘴之后,现场没有人开口,他们也将话再度咽回肚子当中。
对此,朱由楥心知肚明。
他何尝不是有些心力交瘁?
原本,凭借着四百余年的优势,以及自己在后市的各种理解,他想用最为合适的办法,将大明引入正轨。
为了让整个进程更加和谐,他甚至都没有敢从商人、勋贵、东林党身上下手。
看看这些日子,除了停下辽东的修筑、开发烟草税,就只剩下和蒙古贸易,顺便建立全新商业模式的办法。
到如今,可是没有针对任何一个官员啊!
就算是他恨得不少人牙痒痒,可是一刀都没砍向那些东林党那个人和商人。
为什么?
还不是担心他们不配合!
可是,看看眼前!
就算是自己为他们考虑的再多,可有谁为自己考虑,为大明考虑?
上次,毕自严遭遇的还是国子监学生们围堵他们家。
这次,事情全线升级!
不仅仅是国子监的学生,还有各种举人以及秀才,甚至是白身读书人,齐齐涌上街头,大力抨击毕自严等人。
并且,抨击的除了毕自严,还包括内阁三人,以及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东厂提督曹化淳。
总之,只要是在国子监学生游行和对蒙古贸易当中,站在东林党对立面的人,都成为抨击的对象。
抨击范围扩大化,力度和手段全部上升。
上次,人群还只是围在毕自严府上,最做准备着菜叶子和臭鸡蛋,还来不及进行攻击。
此番,臭鸡蛋、菜叶子、甚至包括大粪,直接将几个重点任务的门口以及外墙,重新“装修”了一遍!
就这还不算,到处都是书写的标语,什么卖国贼、直娘贼、妓女之后、彼其娘之……
总之是怎么难听,怎么往上招呼。
甚至已经将几人描写成大明覆灭的罪人!
内阁大臣们层层伪装之下前往紫光阁,发现那些该来议事的大臣们,有不少放了鸽子,细看之下,超过一半都没有来。
除了辞官的之外,剩下的要么称病,要么说家里被人围堵,不能过来。
如此以来,大部分要商议的事情都无法推进。
对此,众人无奈,只好先说讨论部分事情。
闹一天两天,总能结束的吧?
然而,次日,更加要命的事情开始!
京城,几乎所有的商铺,全部盘点!
盘点嘛,正常现象,但是不管你是酒馆、面摊、茶楼、米面铺子、成衣铺子,统统盘点的话,事情就很是蹊跷了。
这还不算,就算是倒马桶的净帮,也全部没有出现!
商家罢市之后,日常帮工的伙计们也没有工作,同样罢工。
如此一来,直接传递到基层百姓身上!
老百姓买不到米面,没有地方倒净桶,什么都干不了!
他们也跟着闹腾,日常生活都没有办法,吃喝拉撒睡,除了睡之外,都受到严重影响,那还不闹?
最可怕的是,事件不仅仅是京城,南直隶、济宁、扬州等几个核心城市,同样发生着商人罢市、伙计罢工的现象!
可以说,大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一场在没有外敌入侵情况下,没有预料到的混乱!
事情传到西山,在军营的皇帝耳朵里,他只是冷笑,并没有表态。
要说背后的原因,肯定还是东林党那帮人作祟。
本来他们是借着辞官,想要要挟自己和朝廷。
没想到辞官成功之后,贼心不死,还想用如此卑劣的手段,重新恢复之前的地位。
看看那些大字报写的是什么:
朝中奸佞当道,贤良被迫辞官。
谁是奸佞,谁是贤良?
原来的历史轨迹上,已经说的清清楚楚。
朱由楥是没想到,他们裹挟读书人还不算,还要裹挟黎民百姓!
而眼前的事情,也让朱由楥意识到,东林党和浙商、徽商结合而成的利益团体,势力究竟有多大!
也难怪,崇祯折腾来折腾去,却也没有办法动摇任何人。
看看,自己的手段不过就是强硬一点点,就招致全国主要城市的罢工和罢市事件。
要是再强硬的话,只怕他们就要起兵造反了吧!
看来,大明灭亡,是一点都不冤枉。
这都能使出来,影响到他们利益的事情,还有什么不能干?
皇宫里也是风声鹤唳,王承恩、曹化淳、方正化、刘若愚几个人联合起来,将他们不熟悉的那些人,全部发配到南京和中都去,反正那里都有编制,饿不死就是。
本来,谁都想多塞点自己的人,可是那样一来,势必几个人要起争执。
作为老大的王承恩,没有多少野心,选择了退半步。
其他人有样学样,事情进行的还算顺利。
可是,内阁们就没有他们的轻松了。
大城市乱成一团,半数官员不上朝,皇帝还在西山军营里。
找谁说理去?
众人一合计,索性一起到军营里商议大事算了!
反正现在乱成一锅粥,也没有什么好估计的。
除了李标留守紫光阁,其余人等尽数前往军营,商议如何处置。
朱由楥头一次在中军大帐召开朝会,可是大臣的情况,让他的心里凉飕飕的。
不为其他,勋贵们,只来了一个张惟贤。
连向来站在皇帝一边的成国公朱纯臣,都没有过来!
那可是一直跟着大明到最后的成国公啊,此时竟然没有和皇帝站在一起!
看来,勋贵们这次竟然也和东林党、徽商浙商们搅和起来。
果然,在利益面前,就是世袭的成国公,也未能幸免。
好在,还有个英国公张惟贤,勋贵这里,朱由楥并非是没有一个支持者。
韩熿老脸蜡黄,显然是心力交瘁,王承恩不在,他第一个发言:“诸位,陛下在此,有什么事情,都奏报吧。”
朱由楥明白他如此的原因,一边是自己过去的故旧交情,一边是皇帝要执行的政策。
如果站在故旧一侧,那对皇帝便是不忠;可是要站在皇帝一边,那是对故旧的不义。
再加上对于朝政的迷惘,韩熿又不是能力突出的干将。
能撑到现在,已经是他的极限。
朱由楥知道,自己需要加强内阁,引入几个强力官员进来。
只是,韩熿说完,到场的人却并未开口。
尽管有人想要说话,可是张张嘴之后,现场没有人开口,他们也将话再度咽回肚子当中。
对此,朱由楥心知肚明。
他何尝不是有些心力交瘁?
原本,凭借着四百余年的优势,以及自己在后市的各种理解,他想用最为合适的办法,将大明引入正轨。
为了让整个进程更加和谐,他甚至都没有敢从商人、勋贵、东林党身上下手。
看看这些日子,除了停下辽东的修筑、开发烟草税,就只剩下和蒙古贸易,顺便建立全新商业模式的办法。
到如今,可是没有针对任何一个官员啊!
就算是他恨得不少人牙痒痒,可是一刀都没砍向那些东林党那个人和商人。
为什么?
还不是担心他们不配合!
可是,看看眼前!
就算是自己为他们考虑的再多,可有谁为自己考虑,为大明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