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 大家一起薅羊毛
“徐卿,你的脸色不要那么难看,听朕把话说完。”
其余几个人,除了南居益,都在心里默默的吐槽。
好家伙,拿走人家的孩子不说,还不要让人家脸色难看,换成是谁,都说不过去啊。
“陛下,臣有些不舒服,近些时日有些疲惫,实在是劳累……”
“你劳累个什么,不就是朕说转让出来织布机?还有南尚书,你先别乐。”
南居益强忍着笑意,“陛下,臣哪里笑了。”
朱由楥白他一眼,“你没笑?你的牙都快蹦出来了,还没笑。”
“没,真没有……”南居益努力的调整下表情,安慰徐光启道,“徐大人,不要那么难过,大家都是为朝廷做事,谁来干都是一样。”
对此,徐光启强忍着做出一个微笑的表情,不过么,比哭还难看。
“你们两个人听好,朕也不是说将新式织布机说拿走就拿走。该有的表示还是要有的,皇家科学院作为研究机构,以后重点是要实现从无到有。
而将其产业化,则还是要交给其它机构,至于这个机构么,可以是工部,但是更大的可能性,还是和烟草一样,成立专门的机构。
但是,朕不打算让他成为大明的官办机构,应该用更加灵活的办法和制度。”
什么?
竟然不是给工部?
南居益刚才绽放笑容的脸,忽然就凝固了,那表情,比徐光启还要难看。
“南大人,不要这样嘛,大家都是为朝廷做事,谁来都一样……”
徐光启直接将他的话还了回去。
哈哈哈哈!
其他几个人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徐光启真是太坏了,封不动地将刚才南居益的话还了回去。
为此南居益白他一眼,“我说,徐大人,虽然不是在我手上,但起码也没有在你手上呀,你这么高兴干什么?”
徐光启说道,“南尚书,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道理您是懂的。虽然我这里没有,但是你那里也没有,我笑一笑还不可以吗?”
见他们两个官员和市井泼皮一样,在那里耍赖,朱由楥瞪他们两眼,“好了,我知道你们心里有想法。但是为了更好的考虑,你们就多担待一些吧。你们看,朕打算如此……”
皇帝说出了他自己的打算。
皇家科学院为了研发织布机,消耗了大量的研发经费。
为了研究新项目,为了达成债券的回报,必须要开出一定的费用。
至于转让费用有多少?
让皇家科学院核算一个价,然后再乘以三,你作为转让价格的基准。
至于生产羊毛纺织布的厂家,朱由楥也不打算采用国家独营的模式。
因为羊毛布和烟草有着本质的区别。
烟草在于它的税收实在是太高了,并且利润率也很夸张。
控制了烟草就能控制住它的流通价格,也能在上边创造出更多的利税。
而对于羊毛布来说,它其实没有太多的技术难度,而且想要大规模展开的话,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这些用来交给那些商人们最为合适。
因为毕竟前期收购羊毛的成本比较高,不能说高,只是因为收购的量大,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引入商人之后能够将羊毛的成本分散开来,这一部分成本不能由国家自己来承担,让商人们参与其中,不但能够分散国库的负担,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在里边。
因为现在的商人,大部分和官场都有所勾连,比如说晋商,除了和建奴有勾连,还和朝中很多人有联系。
至于东林党人,和徽商浙商的联系就更加紧密。
朱由楥的意思,一方面是将一些商人和大明的利益捆绑起来。
另一方面是要重新培植一些势力,至少要有一个商人群体是站在皇帝或者说是大明利益这一边。
对于皇帝提出来的想法,内阁大臣和两个尚书以及徐光启心里边都清楚。
明显皇帝是要重新拉拢一帮人!
别的人还好一些,吴永达心里边不是滋味。
作为东林党人的代表,这个时候他说话吧,很明显是在为东林党人的利益争取。
如果不说话的话,就更没有人站出来。
左右权衡之后,吴宗达还是开口道,“陛下,眼下已经有一些成熟的商人群体,比如说江浙的丝绸商人。他们在纺织上边已经轻车熟路,如果有他们接手的话,能够少走很多弯路。”
朱由楥还没有说,内阁首辅李标直接反驳道。
“此事不可,丝绸商人们已经做大,甚至可以说有尾大不掉之势。再有他们掌握羊毛布的话,大明的纺织行业都交给他们,过于危险。
我以为,还是陛下的方法更好一些,重新培植一些商人,至少让朝廷有更多的话语权。”
阁老站出来反对,吴宗达没有办法。
连内阁首辅都不同意的话,更没有办法跟皇帝掰手腕,为此,他只能将消息传递回去。
至于后面怎么办?
还是让其他东林党人想办法吧。
吴宗达都反对无效之后,其他人就更不愿意趟这趟浑水。
内阁通过之后,很快发布公告。
朝廷将要就羊毛布和纺织机问题,进行大规模的转让。
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京城甚至整个大明的商业圈子,全都惊了。
大家都知道,朝廷要在羊毛的事情上做文章。还以为会和烟草一样弄一个专门的羊毛司,谁知道竟然最后竟然是要敞开经营。
没有人会怀疑此事的赚钱能力,因为烟草摆在面前。
现在烟草已经成为整个大明户部的摇钱树,那些最先进入的人已经赚的盆满钵满,并且躺着在数钱,做梦都会笑醒。
而当时选择观望的人,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谁他娘的能想到,一个毫不起眼的东西竟然那么赚钱。
现在国家又开放羊毛纺织的事情,有人闻风而动,开始合纵连横。
势必要抓住这个机会不放手。
可有些人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觉得朝廷是在断他们的财路,比如说江浙的丝绸商。
为何东林党人牵扯过深,他们已经聚集在一起,琢磨着该如何,来破坏这件事。
其余几个人,除了南居益,都在心里默默的吐槽。
好家伙,拿走人家的孩子不说,还不要让人家脸色难看,换成是谁,都说不过去啊。
“陛下,臣有些不舒服,近些时日有些疲惫,实在是劳累……”
“你劳累个什么,不就是朕说转让出来织布机?还有南尚书,你先别乐。”
南居益强忍着笑意,“陛下,臣哪里笑了。”
朱由楥白他一眼,“你没笑?你的牙都快蹦出来了,还没笑。”
“没,真没有……”南居益努力的调整下表情,安慰徐光启道,“徐大人,不要那么难过,大家都是为朝廷做事,谁来干都是一样。”
对此,徐光启强忍着做出一个微笑的表情,不过么,比哭还难看。
“你们两个人听好,朕也不是说将新式织布机说拿走就拿走。该有的表示还是要有的,皇家科学院作为研究机构,以后重点是要实现从无到有。
而将其产业化,则还是要交给其它机构,至于这个机构么,可以是工部,但是更大的可能性,还是和烟草一样,成立专门的机构。
但是,朕不打算让他成为大明的官办机构,应该用更加灵活的办法和制度。”
什么?
竟然不是给工部?
南居益刚才绽放笑容的脸,忽然就凝固了,那表情,比徐光启还要难看。
“南大人,不要这样嘛,大家都是为朝廷做事,谁来都一样……”
徐光启直接将他的话还了回去。
哈哈哈哈!
其他几个人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徐光启真是太坏了,封不动地将刚才南居益的话还了回去。
为此南居益白他一眼,“我说,徐大人,虽然不是在我手上,但起码也没有在你手上呀,你这么高兴干什么?”
徐光启说道,“南尚书,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道理您是懂的。虽然我这里没有,但是你那里也没有,我笑一笑还不可以吗?”
见他们两个官员和市井泼皮一样,在那里耍赖,朱由楥瞪他们两眼,“好了,我知道你们心里有想法。但是为了更好的考虑,你们就多担待一些吧。你们看,朕打算如此……”
皇帝说出了他自己的打算。
皇家科学院为了研发织布机,消耗了大量的研发经费。
为了研究新项目,为了达成债券的回报,必须要开出一定的费用。
至于转让费用有多少?
让皇家科学院核算一个价,然后再乘以三,你作为转让价格的基准。
至于生产羊毛纺织布的厂家,朱由楥也不打算采用国家独营的模式。
因为羊毛布和烟草有着本质的区别。
烟草在于它的税收实在是太高了,并且利润率也很夸张。
控制了烟草就能控制住它的流通价格,也能在上边创造出更多的利税。
而对于羊毛布来说,它其实没有太多的技术难度,而且想要大规模展开的话,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这些用来交给那些商人们最为合适。
因为毕竟前期收购羊毛的成本比较高,不能说高,只是因为收购的量大,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引入商人之后能够将羊毛的成本分散开来,这一部分成本不能由国家自己来承担,让商人们参与其中,不但能够分散国库的负担,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在里边。
因为现在的商人,大部分和官场都有所勾连,比如说晋商,除了和建奴有勾连,还和朝中很多人有联系。
至于东林党人,和徽商浙商的联系就更加紧密。
朱由楥的意思,一方面是将一些商人和大明的利益捆绑起来。
另一方面是要重新培植一些势力,至少要有一个商人群体是站在皇帝或者说是大明利益这一边。
对于皇帝提出来的想法,内阁大臣和两个尚书以及徐光启心里边都清楚。
明显皇帝是要重新拉拢一帮人!
别的人还好一些,吴永达心里边不是滋味。
作为东林党人的代表,这个时候他说话吧,很明显是在为东林党人的利益争取。
如果不说话的话,就更没有人站出来。
左右权衡之后,吴宗达还是开口道,“陛下,眼下已经有一些成熟的商人群体,比如说江浙的丝绸商人。他们在纺织上边已经轻车熟路,如果有他们接手的话,能够少走很多弯路。”
朱由楥还没有说,内阁首辅李标直接反驳道。
“此事不可,丝绸商人们已经做大,甚至可以说有尾大不掉之势。再有他们掌握羊毛布的话,大明的纺织行业都交给他们,过于危险。
我以为,还是陛下的方法更好一些,重新培植一些商人,至少让朝廷有更多的话语权。”
阁老站出来反对,吴宗达没有办法。
连内阁首辅都不同意的话,更没有办法跟皇帝掰手腕,为此,他只能将消息传递回去。
至于后面怎么办?
还是让其他东林党人想办法吧。
吴宗达都反对无效之后,其他人就更不愿意趟这趟浑水。
内阁通过之后,很快发布公告。
朝廷将要就羊毛布和纺织机问题,进行大规模的转让。
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京城甚至整个大明的商业圈子,全都惊了。
大家都知道,朝廷要在羊毛的事情上做文章。还以为会和烟草一样弄一个专门的羊毛司,谁知道竟然最后竟然是要敞开经营。
没有人会怀疑此事的赚钱能力,因为烟草摆在面前。
现在烟草已经成为整个大明户部的摇钱树,那些最先进入的人已经赚的盆满钵满,并且躺着在数钱,做梦都会笑醒。
而当时选择观望的人,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谁他娘的能想到,一个毫不起眼的东西竟然那么赚钱。
现在国家又开放羊毛纺织的事情,有人闻风而动,开始合纵连横。
势必要抓住这个机会不放手。
可有些人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觉得朝廷是在断他们的财路,比如说江浙的丝绸商。
为何东林党人牵扯过深,他们已经聚集在一起,琢磨着该如何,来破坏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