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恩威并施
李世民的话,让长孙无忌、岑文本、萧禹、崔干、卢承庆等所有大臣都是一愣。之后,长孙无忌等人就互相私下里用眼神交流着,大唐皇帝李世民根本就没有立晋王李治为大唐储君的想法,既然如此,还要不要三方势力联手,去和陛下撕破脸,逼迫陛下将晋王李治派往并州就藩,以断绝晋王李治成为大唐储君的机会。
就在这三方势力都在疑虑的时候,李玄站出来劝和道:“岑大人、萧大人、崔大人、卢大人、长孙大人,你们所忧虑的,如今我心里也知道了。陛下也只是想让晋王殿下能够留在他的身边,留在皇宫之中,只要陛下保证不让晋王殿下开府,不给晋王殿下配备属官。各位大人又何必咄咄(duo)相逼呢?为什么非得逼得陛下将晋王殿下派往并州去就藩呢?父子亲情,人皆有之,众位大人何不成全陛下和晋王殿下这对皇家父子呢?”
崔干、卢承庆等人都看向了岑文本,岑文本看着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陛下。如果晋王殿下可以留在我大唐帝都长安城,不让晋王殿下开府,不给晋王殿下配备属官,陛下您可能保证吗?”
李世民故作可怜的说道:“朕只愿晋王留在皇宫,留在朕的身边,不愿让他开府,不给他配备属官,只希望他安享荣华富贵,远离朝局。”
岑文本和萧禹、崔干、卢承庆、长孙无忌用眼神交流后,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再逼迫陛下将晋王殿下派往并州就藩了,就让晋王殿下留在皇宫之中,陪伴陛下吧。”
李世民和李玄彼此默契的露出了让人不易察觉的微笑。
太极宫内,大唐皇帝李世民单独召见了晋王李治。
大唐皇帝李世民身穿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晋王李治则身穿正一品大红色亲王服恭恭敬敬的侍立在大殿正中。
李世民对李治说道:“你向你祖父太上皇学习的事情,朕都知道,朕也默许。如今太上皇驾崩,你母后身体又一直不太好。你就跟在朕的身边学习吧。
太上皇是这天下最高明的权谋大家、战略大家,他善于隐忍,善于蛰(zhe)伏,擅长以静制动。谋定而后动,你跟随他学习,必然受益颇多。太上皇的性格、谋略可谓是最适合隋末唐初动乱的局势,也恰恰是他的那种隐忍、忍辱负重、谋定后动的性格,方才让他在群雄逐鹿之时。成为最后的胜出者,建立我大唐帝国,成为我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
可是如今局势变了,我大唐已经成为了这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了,周边各国无不对我大唐毕恭毕敬,表示臣服。我大唐再也不需要隐忍,再也不需要忍辱负重,也再也不需要谋定而后动了,如果有国家胆敢挑衅我大唐,我大唐必将灭其国。擒其君主,以极刑处之,来震慑四方。
太上皇的谋略,你得以学习,对你为人处事,助益颇大,但是于国,却未免显得有些过时。以后你跟随父皇学习,父皇教授你分化拉拢、恩威并施、驾驭诸国、精猛永进,以后让你更好的继承大唐这个国家。驾驭大唐这个国家,恩威并举,震慑八方。”
大唐帝都长安城,中书侍郎岑文本的府邸。
岑文本和萧禹相对而坐。
岑文本面带忧愁。若有所思。
萧禹看着岑文本,低声的问道:“怎么?岑大人还有什么疑惑?还有什么担心吗?在我三大政治势力联手下,晋王殿下,已经被陛下留在皇宫之内。陛下也保证不让晋王殿下开府,不给晋王殿下配备属官,如此就相当于完全断绝了晋王殿下成为我大唐储君的可能啊。岑大人面带忧愁。莫非还有什么顾虑吗?”
岑文本叹了口气道:“如今,陛下和晋王,我倒不担心了。只是我在想永安王为什么之前,在萧大人上奏陛下,让陛下将晋王殿下派往并州就藩的时候,永安王会站出来,请求陛下将魏王殿下也派往封地就藩。如果说永安王是想帮助太子承乾,驱逐魏王李泰,我觉得不会,永安王向来是从不插手,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的争斗的;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永安王要让晋王殿下,留在这长安城中。永安王智谋超绝,他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图谋的,我只是在想永安王他在图谋什么呢?为什么非得要让晋王殿下留在大唐帝都长安城呢?晋王殿下毕竟是太子、魏王之后,最有资格继承储位的人选,如果晋王殿下得到永安王暗中相助,凭借永安王的智谋和手段,一切可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我们也是不得不有所担心的啊。事关储位之争,这个事情,我一定要弄个明白。”
萧禹也陷入沉思,可是沉思良久后,他和岑文本一样,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都没有想明白李玄为什么要那么做,为什么要帮助晋王李治留在大唐帝都长安城?
第二日早朝,大唐皇帝李世民还没有到来,朝会也还没有正式开始,群臣们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彼此闲聊。
中书侍郎岑文本走到永安王李玄面前,对李玄问道:“永安王,我有一事不明,希望永安王为我解惑。”
李玄微笑着说道:“岑大人,请说。”
岑文本问道:“永安王,我只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永安王要帮助晋王殿下,要让晋王殿下留在我大唐帝都长安城?”
李玄身边的重臣们,听到岑文本所问,都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实则都竖耳倾听,倾听李玄会怎么回答。
谁知李玄并没有回答,而是不紧不慢的从袖中拿出了一份奏折,递给了岑文本。
岑文本打开奏折一看,随即恍然大悟道:“明白了,明白了啊。”
说着,岑文本将奏折双手奉还给李玄,说道:“永安王一心为国,文本佩服。”
之后,岑文本就扭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重新站定。(未完待续。)
就在这三方势力都在疑虑的时候,李玄站出来劝和道:“岑大人、萧大人、崔大人、卢大人、长孙大人,你们所忧虑的,如今我心里也知道了。陛下也只是想让晋王殿下能够留在他的身边,留在皇宫之中,只要陛下保证不让晋王殿下开府,不给晋王殿下配备属官。各位大人又何必咄咄(duo)相逼呢?为什么非得逼得陛下将晋王殿下派往并州去就藩呢?父子亲情,人皆有之,众位大人何不成全陛下和晋王殿下这对皇家父子呢?”
崔干、卢承庆等人都看向了岑文本,岑文本看着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陛下。如果晋王殿下可以留在我大唐帝都长安城,不让晋王殿下开府,不给晋王殿下配备属官,陛下您可能保证吗?”
李世民故作可怜的说道:“朕只愿晋王留在皇宫,留在朕的身边,不愿让他开府,不给他配备属官,只希望他安享荣华富贵,远离朝局。”
岑文本和萧禹、崔干、卢承庆、长孙无忌用眼神交流后,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再逼迫陛下将晋王殿下派往并州就藩了,就让晋王殿下留在皇宫之中,陪伴陛下吧。”
李世民和李玄彼此默契的露出了让人不易察觉的微笑。
太极宫内,大唐皇帝李世民单独召见了晋王李治。
大唐皇帝李世民身穿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晋王李治则身穿正一品大红色亲王服恭恭敬敬的侍立在大殿正中。
李世民对李治说道:“你向你祖父太上皇学习的事情,朕都知道,朕也默许。如今太上皇驾崩,你母后身体又一直不太好。你就跟在朕的身边学习吧。
太上皇是这天下最高明的权谋大家、战略大家,他善于隐忍,善于蛰(zhe)伏,擅长以静制动。谋定而后动,你跟随他学习,必然受益颇多。太上皇的性格、谋略可谓是最适合隋末唐初动乱的局势,也恰恰是他的那种隐忍、忍辱负重、谋定后动的性格,方才让他在群雄逐鹿之时。成为最后的胜出者,建立我大唐帝国,成为我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
可是如今局势变了,我大唐已经成为了这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了,周边各国无不对我大唐毕恭毕敬,表示臣服。我大唐再也不需要隐忍,再也不需要忍辱负重,也再也不需要谋定而后动了,如果有国家胆敢挑衅我大唐,我大唐必将灭其国。擒其君主,以极刑处之,来震慑四方。
太上皇的谋略,你得以学习,对你为人处事,助益颇大,但是于国,却未免显得有些过时。以后你跟随父皇学习,父皇教授你分化拉拢、恩威并施、驾驭诸国、精猛永进,以后让你更好的继承大唐这个国家。驾驭大唐这个国家,恩威并举,震慑八方。”
大唐帝都长安城,中书侍郎岑文本的府邸。
岑文本和萧禹相对而坐。
岑文本面带忧愁。若有所思。
萧禹看着岑文本,低声的问道:“怎么?岑大人还有什么疑惑?还有什么担心吗?在我三大政治势力联手下,晋王殿下,已经被陛下留在皇宫之内。陛下也保证不让晋王殿下开府,不给晋王殿下配备属官,如此就相当于完全断绝了晋王殿下成为我大唐储君的可能啊。岑大人面带忧愁。莫非还有什么顾虑吗?”
岑文本叹了口气道:“如今,陛下和晋王,我倒不担心了。只是我在想永安王为什么之前,在萧大人上奏陛下,让陛下将晋王殿下派往并州就藩的时候,永安王会站出来,请求陛下将魏王殿下也派往封地就藩。如果说永安王是想帮助太子承乾,驱逐魏王李泰,我觉得不会,永安王向来是从不插手,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的争斗的;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永安王要让晋王殿下,留在这长安城中。永安王智谋超绝,他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图谋的,我只是在想永安王他在图谋什么呢?为什么非得要让晋王殿下留在大唐帝都长安城呢?晋王殿下毕竟是太子、魏王之后,最有资格继承储位的人选,如果晋王殿下得到永安王暗中相助,凭借永安王的智谋和手段,一切可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我们也是不得不有所担心的啊。事关储位之争,这个事情,我一定要弄个明白。”
萧禹也陷入沉思,可是沉思良久后,他和岑文本一样,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都没有想明白李玄为什么要那么做,为什么要帮助晋王李治留在大唐帝都长安城?
第二日早朝,大唐皇帝李世民还没有到来,朝会也还没有正式开始,群臣们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彼此闲聊。
中书侍郎岑文本走到永安王李玄面前,对李玄问道:“永安王,我有一事不明,希望永安王为我解惑。”
李玄微笑着说道:“岑大人,请说。”
岑文本问道:“永安王,我只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永安王要帮助晋王殿下,要让晋王殿下留在我大唐帝都长安城?”
李玄身边的重臣们,听到岑文本所问,都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实则都竖耳倾听,倾听李玄会怎么回答。
谁知李玄并没有回答,而是不紧不慢的从袖中拿出了一份奏折,递给了岑文本。
岑文本打开奏折一看,随即恍然大悟道:“明白了,明白了啊。”
说着,岑文本将奏折双手奉还给李玄,说道:“永安王一心为国,文本佩服。”
之后,岑文本就扭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重新站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