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视频君:开局盘点十大猛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4章:并州风云(二)

    神龙元年,张柬之与桓彦范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为皇帝,复辟唐朝。

    姚崇恰于此时回到京城,得以参与政变密谋,因功赐爵梁县侯,实封二百户。

    不久,姚崇被外放为亳州刺史,后历任宋州、常州、越州、许州。

    景云元年,唐睿宗继位,姚崇被征召回朝,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又升任中书令。

    姚崇与宋璟协力合作,革除中宗时期弊政,任用忠良,贬黜奸邪,赏罚分明,杜绝请托,使得各项法度重新得到整饬,朝野都认为国家复有贞观、永徽之风。

    唐睿宗复位之后,太平公主干扰朝政,诸王手握兵权,对皇太子李隆基构成威胁。

    景云二年,姚崇与宋璟密奏睿宗,建议将宋王李成器、豳王李守礼外放为刺史,将岐王李隆范、薛王李业由羽林将军改为东宫属官,并让太平公主迁居东都。

    太平公主大怒,指责李隆基,李隆基无奈,只得上奏皇帝,称姚崇离间宗室。

    姚崇因此被贬为申州刺史,后历任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他政法简肃,吏治清明,得到百姓立碑颂扬。

    开元元年,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后到新丰检阅军队。

    当时,姚崇正在同州担任刺史,距离新丰不到三百里,按规定应到行在见驾,而唐玄宗也密召姚崇前来。

    姚崇到后,与唐玄宗议论天下大事,侃侃畅谈,不知疲倦,唐玄宗有意任命他为宰相。

    姚崇遂提出十条政治主张,唐玄宗欣然接受,次日,姚崇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后升任紫微令。

    姚崇拜相后,佐理朝政,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

    他从整饬制度入手,罢去冗职,选用官吏,并抑制皇亲、国戚和功臣的权势,注意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开元四年,山东地区发生蝗灾,百姓只知设祭膜拜,却不敢捕杀蝗虫,任由蝗虫嚼食禾苗,姚崇上奏,派出御史为捕蝗使,督促各地灭蝗。

    当时,朝议鼎沸,都认为蝗虫不宜捕杀,唐玄宗犹豫不定,姚崇进言,唐玄宗才深以为然。

    唐玄宗虽被说服,但百官仍疑惧不安,地方官员对灭蝗之举仍有反对意见。

    在姚崇的坚持下,蝗灾的危害被减小到最低限度,虽然连年蝗灾,也没造成大面积的饥荒。

    姚崇在京城没有住宅,寓居在罔极寺中,因疟疾卧床不起,唐玄宗每日派遣使者数十人,前去探病,每遇军国重事,都命黄门监源乾曜去征求他的意见。

    后来,唐玄宗采纳源乾曜的建议,命姚崇搬入四方馆居住,并准许他的家属侍疾。

    姚崇认为四方馆存有官署文书,不是病人居住之地,极力推辞,唐玄宗道:

    "设置四方馆本就是为官员服务,朕安排您住进来,是为国家考虑,如果可能,朕恨不得让您住进宫里,您不要推辞!"

    姚崇虽是一代贤相,但却教子无方,其子姚彝、姚异广交宾客,招权纳贿,遭到舆论的非议。

    中书主书赵诲接受胡人贿赂,因事情败露,被唐玄宗定为死罪,姚崇也极力营救。

    唐玄宗对此非常不悦,在赦免京城罪囚时,特意在敕文中注明,将赵诲流放**。

    姚崇为此忧惧不安,数次请辞相位,并推荐广州都督宋璟继任宰相,不久,姚崇被罢去宰相之职,改任开府仪同三司。

    唐玄宗虽将姚崇罢相,但对他仍极为尊崇,让他五日上朝一次,遇到重大政事也专门征询他的意见。

    开元八年,唐玄宗封姚崇为太子少保,但他却因病没有接受。

    开元九年,姚崇病逝,终年七十二岁,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献。

    开元十七年,唐玄宗又追赠姚崇为太子太保。

    唐玄宗即位之初,准备任用姚崇为宰相,姚崇针对时弊,提出十条意见,问玄宗是否同意,同意即可上任,否则只有违抗君命了,这十条意见是:

    (1)武后执政以来,以严刑峻法治天下,能否施行仁政;

    (2)青海边界已没有反复被扰的灾祸,你能否不再贪图边功;

    (3)能否对宠爱的亲信的不法行为严加制裁;

    (4)能否不让宦官参政;

    (5)能否在租赋之外不收大臣公卿的礼物;

    (6)能否不任命亲属出任公职;

    (7)能否以严肃的态度和应有的礼节对待大臣;

    (8)能否允许大臣们"批逆鳞,犯忌讳";

    (9)能否禁止营造佛寺道观;

    (10)能否接受汉朝王莽等乱天下的经验教训而禁止外戚内宠专权。

    姚崇的十条意见,区区二百余言,却都是针对他所经历的武则天、中宗和睿宗当政以来的政治弊端而提出,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唐玄宗以一句"朕能行之"而悉数采纳,并委以大权,由此奠定了"开元盛世"的重要基础。

    唐玄宗继位后,对辅助他发动政变的功臣多有贬斥,这和姚崇也有很大的关系。

    姚崇担任同州刺史时,张说曾因旧怨,唆使赵彦昭弹劾他,姚崇拜相后,张说非常惶恐,到岐王府中暗通款曲。

    一日,姚崇在退朝后故意落在后面,并在唐玄宗询问时称有足疾,玄宗问道:

    "是不是很痛。"

    姚崇答道:

    "我心里担忧,痛楚不在脚上!岐王是陛下爱弟,张说是朝中辅臣,他秘密出入岐王家中,恐怕岐王要为张说所误,所以我很担忧。"

    唐玄宗因此将张说贬到相州,魏知古早年曾得到姚崇的引荐,后与姚崇并列相位,对他略有轻慢。

    姚崇便排挤魏知古,让他担任吏部尚书,到洛阳主持选官,魏知古非常不满。

    姚崇之子趁机请托于魏知古,被魏知古告知玄宗,玄宗假意问姚崇道:

    "你儿子才能如何?现在何处?"

    姚崇揣知玄宗的心意,便答道:

    "臣有两个儿子在洛阳任职,欲望很多但不谨慎,臣早年曾有恩于魏知古,他们一定是借此请托于魏知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