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工业 (第二更,求订阅)
一语惊醒梦中人!
有时候,那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建议也足以改变一切。
工匠的随口一说,让施奕文的眼前一亮。
“说的没错,卖的最多的肯定还是粗布!松江布是精美,可绝对没有粗布耐磨!应能的老百姓肯定更喜欢物美价廉的粗布!”
赞同之余,施奕文立即吩咐道。
“换粗线试试!”
一经换线,原本总是容易断线的水力织机,终于能够正常运行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时辰中,虽然断了几次线,但却在接受的范围之内,最让人惊讶的恐怕还是织布效率的倍增,尤其是不需要依靠人力。
“只要有水力,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织出布匹!”
李南安激动道。
“这样的织机甚至不需要一个人一台盯着,一人至少能看三四台织机,大人,要是咱们造上上万台织床,一个至少能产几百万匹布,那怕就是松江也不过如此啊!”
“松江布……那是上等好布啊!咱们这,也就是普通的粗布而已。”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施奕文的目标就是织出类似松江布质量的优质棉布,那些细布、花布,才是副加值最高的产品。
而原本的之所以会发生碰到断线等问题,说白了,也是因为松江布薄。织造的的时候用的线细。
“不过,粗布也没什么大不的,毕竟,老百姓穿的都是粗布衣不是。”
其实,何止是大明的老百姓,就是东南亚、印度以及欧洲也是粗布畅销啊,即便是各国水手的服装,那也是以粗布为主。
粗布的利润或许赶不上细布,赶不上松江花布,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市场空间绝对足够广阔!
施奕文又对李南安吩咐道。
“李厂长,先制造一千五百台纱机,一千台织布机,同时培训一批工人,争取到年底的时候,再各出一千台纱机、布机……”
解决了技术问题之后,剩下的问题自然就是生产设备、建立工厂了,至少产品的销路,施奕文压根就不发愁,现在世界棉布市场是“卖方市场”,而且基本上被大明的棉布所垄断。
与一百年后的满清,靠茶叶出口换白银不同,大明靠的是“工业商品”,这个年代的大明差不多就是18世纪的英国,依靠出口包括棉布在内的工业产品赚取巨额利润。
中国的纺织品早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大量出口海外,但主要还是丝绸。而到了嘉靖年间,出口的最大宗就变成了棉布,大明的棉布不仅销往东南亚、印度、中东等传统市场,还经过马尼拉销售到西属美洲殖民地去,早在16世纪末叶,中国棉布已经在墨西哥市场上排挤了西班牙货。许多欧洲文献记载,因为中国棉布价廉物美,所以印第安人和黑人都用中国货而不用欧洲货,非但美洲如此,就连欧洲都感受到了中国棉布的冲击。至于中国丝绸就更为传统的畅销产品。
“一千台,算起来的话,大概也就是一万张旧式织机,一年织布……”
在棉布行里经营多年的李南安,稍加计算后,就算出了工厂的棉布产量。
“一天差不多五千匹吧,但肯定是不愁卖的,棉布这东西,永远不愁销路,只愁产量,别说是卖到海外了,就是拿到松江,也有人捧着银子去买。”
对于这个卖方市场!
施奕文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大明出产的棉布相对廉价,早在几十年前,中国棉布就已经威胁到西班牙产品在美洲的销路了。17世纪初,包括荷兰船队在内的欧洲商船,每年都会把数百万匹棉布卖到印度、中东甚至欧洲本土。
如果没有明末满清入寇,没有满清对江南的屠杀,以松江布为代表的南布,会不断扩大生产,以满足世界各个市场的需求,而随着财富的增加,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也会不断的增加,他们甚至可能会向英国的同行一样,在本土棉花产量不足时,大量从国外进口,比如印度,同样也会不断的改良生产工艺,并且千方百计的扩张海外市场,当海外市场受到阻断的时候,他们同样也会诉之于武力。到那时,中国的历史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只可惜,在另一个历史中,大明的“资本主义”——那些拥有数千张织布机,数千织工的“工场”在满清的侵略中,尽数毁于战火,在一切从零开始的过程中,禁海又导致了海外贸易的全面衰退,曾经被大明挤压的喘不过气来的西方本土纺织业,趁机实现了大发展。再然后就是工业革命了。
“那可不是,在广州到处都是捧着银子要买棉布的红毛番,只要咱们这边出产棉布的消息一出,大人,我敢说,不出一年,那些红毛番就会把船开到咱们这!”
郭怀一也在一旁附和道。
北港居然能织棉布,在过去这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别说棉布了,现在甚至还能造瓷器、造琉璃——施少爷,不对,是大人这次去京城,不仅带回来了不少流民,而且还有带回了几百个工匠,既有造瓷器的,也有造琉璃的,还有造铁器、铜器的。
靠着这些工匠,现在北港既能造瓷器,也能造琉璃,铁器、铜器更是不在话下,这在过去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怕是质量还比不上内地,但价格卖低点肯定也不愁销路。
“红毛番?”
李南安诧异道。
“大人,到时候咱们让红毛番来北港吗?”
“打开门来做生意,有什么好拦着的,况且那些红毛番的手里有银子啊!”
施奕文笑道。
“北港是个开放型的港口,咱们是欢迎他们到来的,不但要欢迎他们到来,而且还可以把大明的货物带到这里,咱们从内地一边带移民,一边把那里的商品带到这里,然后转手卖给红毛番,就像南边的荷兰人一样……”
提到南边的荷兰人,施奕文的唇角轻扬,现在对北港最大的威胁,恐怕就是那些荷兰人了。
有时候,那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建议也足以改变一切。
工匠的随口一说,让施奕文的眼前一亮。
“说的没错,卖的最多的肯定还是粗布!松江布是精美,可绝对没有粗布耐磨!应能的老百姓肯定更喜欢物美价廉的粗布!”
赞同之余,施奕文立即吩咐道。
“换粗线试试!”
一经换线,原本总是容易断线的水力织机,终于能够正常运行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时辰中,虽然断了几次线,但却在接受的范围之内,最让人惊讶的恐怕还是织布效率的倍增,尤其是不需要依靠人力。
“只要有水力,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织出布匹!”
李南安激动道。
“这样的织机甚至不需要一个人一台盯着,一人至少能看三四台织机,大人,要是咱们造上上万台织床,一个至少能产几百万匹布,那怕就是松江也不过如此啊!”
“松江布……那是上等好布啊!咱们这,也就是普通的粗布而已。”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施奕文的目标就是织出类似松江布质量的优质棉布,那些细布、花布,才是副加值最高的产品。
而原本的之所以会发生碰到断线等问题,说白了,也是因为松江布薄。织造的的时候用的线细。
“不过,粗布也没什么大不的,毕竟,老百姓穿的都是粗布衣不是。”
其实,何止是大明的老百姓,就是东南亚、印度以及欧洲也是粗布畅销啊,即便是各国水手的服装,那也是以粗布为主。
粗布的利润或许赶不上细布,赶不上松江花布,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市场空间绝对足够广阔!
施奕文又对李南安吩咐道。
“李厂长,先制造一千五百台纱机,一千台织布机,同时培训一批工人,争取到年底的时候,再各出一千台纱机、布机……”
解决了技术问题之后,剩下的问题自然就是生产设备、建立工厂了,至少产品的销路,施奕文压根就不发愁,现在世界棉布市场是“卖方市场”,而且基本上被大明的棉布所垄断。
与一百年后的满清,靠茶叶出口换白银不同,大明靠的是“工业商品”,这个年代的大明差不多就是18世纪的英国,依靠出口包括棉布在内的工业产品赚取巨额利润。
中国的纺织品早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大量出口海外,但主要还是丝绸。而到了嘉靖年间,出口的最大宗就变成了棉布,大明的棉布不仅销往东南亚、印度、中东等传统市场,还经过马尼拉销售到西属美洲殖民地去,早在16世纪末叶,中国棉布已经在墨西哥市场上排挤了西班牙货。许多欧洲文献记载,因为中国棉布价廉物美,所以印第安人和黑人都用中国货而不用欧洲货,非但美洲如此,就连欧洲都感受到了中国棉布的冲击。至于中国丝绸就更为传统的畅销产品。
“一千台,算起来的话,大概也就是一万张旧式织机,一年织布……”
在棉布行里经营多年的李南安,稍加计算后,就算出了工厂的棉布产量。
“一天差不多五千匹吧,但肯定是不愁卖的,棉布这东西,永远不愁销路,只愁产量,别说是卖到海外了,就是拿到松江,也有人捧着银子去买。”
对于这个卖方市场!
施奕文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大明出产的棉布相对廉价,早在几十年前,中国棉布就已经威胁到西班牙产品在美洲的销路了。17世纪初,包括荷兰船队在内的欧洲商船,每年都会把数百万匹棉布卖到印度、中东甚至欧洲本土。
如果没有明末满清入寇,没有满清对江南的屠杀,以松江布为代表的南布,会不断扩大生产,以满足世界各个市场的需求,而随着财富的增加,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也会不断的增加,他们甚至可能会向英国的同行一样,在本土棉花产量不足时,大量从国外进口,比如印度,同样也会不断的改良生产工艺,并且千方百计的扩张海外市场,当海外市场受到阻断的时候,他们同样也会诉之于武力。到那时,中国的历史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只可惜,在另一个历史中,大明的“资本主义”——那些拥有数千张织布机,数千织工的“工场”在满清的侵略中,尽数毁于战火,在一切从零开始的过程中,禁海又导致了海外贸易的全面衰退,曾经被大明挤压的喘不过气来的西方本土纺织业,趁机实现了大发展。再然后就是工业革命了。
“那可不是,在广州到处都是捧着银子要买棉布的红毛番,只要咱们这边出产棉布的消息一出,大人,我敢说,不出一年,那些红毛番就会把船开到咱们这!”
郭怀一也在一旁附和道。
北港居然能织棉布,在过去这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别说棉布了,现在甚至还能造瓷器、造琉璃——施少爷,不对,是大人这次去京城,不仅带回来了不少流民,而且还有带回了几百个工匠,既有造瓷器的,也有造琉璃的,还有造铁器、铜器的。
靠着这些工匠,现在北港既能造瓷器,也能造琉璃,铁器、铜器更是不在话下,这在过去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怕是质量还比不上内地,但价格卖低点肯定也不愁销路。
“红毛番?”
李南安诧异道。
“大人,到时候咱们让红毛番来北港吗?”
“打开门来做生意,有什么好拦着的,况且那些红毛番的手里有银子啊!”
施奕文笑道。
“北港是个开放型的港口,咱们是欢迎他们到来的,不但要欢迎他们到来,而且还可以把大明的货物带到这里,咱们从内地一边带移民,一边把那里的商品带到这里,然后转手卖给红毛番,就像南边的荷兰人一样……”
提到南边的荷兰人,施奕文的唇角轻扬,现在对北港最大的威胁,恐怕就是那些荷兰人了。